200年前,「黃種人」的說法並不存在,為何如今我們被稱黃種人?

2020-12-14 南書房

引言

出自元代小說作品《獨角牛》的一個成語——「面黃肌瘦」形容人的臉色發黃,身體削弱。之所以如此,大多是因為古時候缺衣少食,大部分人都營養不良,身患疾病。而在近現代,中國人被劃分為「黃種人」。「黃」色,如今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種沒有生命力、缺乏活力的顏色。「黃種人」這一定義在現代也存在著諸多爭議,所謂的「黃種人」是近代歐洲人的觀念,而以膚色來劃分人種,甚至分出高低貴賤,這充滿了膚色偏見,不能為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

如今,生物界已經不再支持這種說法,認為這是一種偽科學,但在群眾和社會學之中,這種說法依然存在。

其實,早在200年前,「黃種人」這一說法並不存在,而中國人也並未被劃入「黃種人」的行列,那麼,在這之前,中國人是什麼顏色「人種」,之後中國人為何又被稱為「黃種人」呢?

01

黃種人,也就是東亞人種、亞美人種,其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少部分地區。美國學者奇邁可曾做了一項研究,在18世紀中期之前的西方人旅遊報告中發現,東亞人(主要是日本人和中國人)的膚色呈白色,西方人對此的描述為白皙,略暗的白色、橄欖色等等,諸多報告中,卻從未有一位西方旅人稱東亞人的膚色為黃色。

「黃種人」這一概念首次出現,是在林奈的《自然系統》。《自然系統》對亞洲人的膚色描述為——淺黃色,淡淡的黃色。此後,以白人至上的布魯姆巴哈首次使用「黃種人」這一名稱。

在《自然系統》和布魯姆巴哈的白種人至上主義的影響下,「黃禍論」這一帶有強烈種族歧視意味的理論誕生了。也就是說,在19世紀之前,東亞人、中國人還是被劃分在「白種人」的行列之中。

隨後,「蒙古人種」這一概念被提出,它和「黃種人」相近,是對亞洲人的泛稱。古蒙古人和中國人有著濃厚的歷史淵源,兩國人的基因發生交流。而蒙古人大多是暗黃色皮膚,所以中國人的膚色也因此變得暗黃。

18世紀後期,蒙古帝國不斷吞併擴張土地,遷入國民,波及歐洲地區,歐洲人由此心生憎惡,而蒙古人種與亞洲人的融合,使歐洲人將矛頭直指亞洲人,「黃禍論」的觀念在歐洲人心中也就更加根深蒂固了。

「黃禍論」將亞洲國家推上了風口浪尖,而首當其衝的便是中國和日本,日本首先提出了抗議,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膚色比歐洲人要黃,而這種以膚色劃分「人種」的方法,無疑是一種冒犯、一種偏見,甚至是歧視。

02

那麼,看到這裡不少讀者朋友可能會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何中國遲遲對「黃種人」的稱號「無動於衷」呢?當時中國正值清朝時期,而大清王朝以「黃」、「紫」為高貴的顏色。當「黃種人」的稱號傳進了大清國,朝廷並沒有覺得這樣定義有什麼不妥之處,相反,大清可能會因為被說成「黃種人」而沾沾自喜。

恰恰是清朝時期的這種「默認」,讓「黃種人」這一稱號久久地「扣」在國人的頭上,久久不能摘去。清朝並不知道,在歐洲人看來,黃色是一種懦弱、無力、不健康的顏色,甚至代表著死亡。

兩國的文化差異,在19世紀之後的一百年間,引起了一場天大的誤會——歐洲將中國人劃入「黃種人」人種中,以示鄙夷和輕蔑,而中國卻以「黃色」為榮,洋洋得意。直到大清朝的國門被西方列強強行打開,中國人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已然是枯黃的枝葉、待宰的羔羊!

結語

直至今日,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從呱呱落地開始,就被告知自己是黃種人,但中國人將自己當作「黃種人」,自然有著自己的驕傲:黃河享譽盛名,象徵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黃土地遍布大江南北,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中國人在200年前丟棄了「白色名片」,同時也在之後的幾百年裡,以一張「黃色名片」重新問世,並長久屹立於東方之巔。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以前是什麼膚色?
    按照現在被公眾所認可的說法,皮膚泛黃的中國人似乎按照人種劃分屬於黃種人。其實,如果是在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麼,為何現在會有這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認為中國人是黃種人呢?以前的中國人是什麼膚色,會跟今天的我們有很大的差異嗎?
  • 200年前,中國人還不是黃種人,那是什麼人種?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眾所周知,現今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種,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就是我們亞洲黃種人的特徵。黃種人以亞洲為中心,後來開枝散葉到了美洲地區。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就是亞洲黃種人的後裔。
  • 200年前,為何國人不是黃種人?那是何人種?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我們所處的東亞,像是我國、日本、韓國,以及隔壁的東南亞,比如泰國、越南等的人群均被劃分為黃種人。    在馬可波羅的記述中,中國人的膚色普遍較白,與歐洲人基本無異,此時他也沒有提到過半個黃字。這充分說明了在種族歧視思想誕生之前,歐洲人並沒有將中國人視作黃種人,直到200年前這一觀念開始發生變化。
  • 中國人不是黃種人,而是白種人?200年前的這本書給出了答案
    我們一直都自稱為「炎黃子孫」,但在古代是沒有「炎黃子孫」一稱的,黃帝子孫和炎帝子孫,從一開始是分開的,秦漢時期「百家言黃帝」,漢武帝祭祀黃帝陵,王莽篡漢更是自稱為:「黃帝之後」而非「炎黃之後」。東漢王充《論衡·案書篇》中講道:言五帝、三王皆黃帝子孫。
  • 我們是如何成為黃種人的
    反正,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被賦予的標籤越來越多。回過頭來看這些標籤裡,似乎「黃種人」是少有的客觀理性地對待我們的。我們也曾驕傲地自居是黃皮膚的龍的傳人。西方人叫自己「白種人」,俗稱「天選之人」。而其他種族便都是「有色人種」,比白色的天然劣一等,比如黑色就是低賤、邪惡、汙穢、野蠻。然而,西方人最早並不把我們當其他的有色人種,最早稱呼我們的並不是——黃種人。
  • 承認古埃及人是黃種人,對歐洲人意味著什麼呢?
    歐美人一直在各個場合都這麼定位自己,我們參與了所有古代文明。很明顯,他們並沒有敢說自己創造了某某文明。而且這句話也不是出自於個別人之口,而是一個集體說辭,就是說這麼說法是經過廣泛討論後定位的一句話。承認古埃及人是黃種人,對歐洲人意味著什麼呢?歐美人是不想把這些文明說成是自己主導創造的嗎?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 為何歐洲人一直不敢承認,古埃及人是黃種人?
    有很多人應該知道,西方人的歷史都是在經過考古之後進行編撰的,甚至有部分來時還是根據聖經中的故事該改編的。接下來說一說,為什麼歐洲人一直不敢承認,古埃及人是黃種人?
  • 中國人比很多白種人更白,為何近代人種劃分時,卻被劃為黃種人?
    除了一些北歐高寒地區因氣候原因進化外,歐美很多國家,包括同被劃分為白種人的阿拉伯人的膚色,很多還比中國人要深一些。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審美標準也是膚白貌美,《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衛莊公的夫人莊姜「手如柔荑,膚如凝脂」,意思是莊姜的手纖細柔嫩,皮膚像凝固的油脂一樣潔白順滑。這說明了,早在3000年前,中國人的審美,至少對女性的審美,「皮膚白嫩」就成為很重要的一點。
  • 為何很多中國人皮膚明明很白,但中國人卻依舊被劃分為黃種人?
    為何很多中國人皮膚明明很白,但中國人卻依舊被劃分為黃種人?大家都清楚,我們中國人是劃分到黃種人群體的。但是很多人也很困惑為何很多中國人皮膚明明很白,但中國人卻依舊被劃分為黃種人?其實在我們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對人種的劃分一直都不是很嚴格的。而且那時候因為受限於交通阻礙,大家的交流都不是很多。一直到了18世紀的時候才有一個法國人,根據當時的情況才提出了世界上有三大種群的說法。
  • 為什麼中國人膚色不黃,卻被歐洲人稱為「黃種人」?
    為什麼中國人膚色不黃,卻被歐洲人稱為「黃種人」?自人類歷史發展以來,世界將人類劃分為各個種群,以國家以及社會的方式來相互並存,每個國家都有著各自的地域和領地。並且從此生根發芽,塑造出各式各樣的地方文化和特色。
  • 日本人為什麼不承認自己是黃種人?我們現在已經被認為是白種人了
    前幾日,我發布了一個小視頻《印度人的皮膚不白,但為什麼被認為是白種人?》,引來了很多網友的討論。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在我們的印象之中,印度人的皮膚比我們要黝黑得多,為什麼還被認為是白種人呢?(印度女明星黛安娜·海登)其實,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這三大人種的劃分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現在的人類學家普遍認為以膚色來辨別人種是非常不科學的。現代西方國家的語言中,已經沒有「黃種人」這個單詞了,黃種人被併入到白種人當中,現在人類學家認為,世界上有三種膚色的人種,分別是白種人、棕種人、黑種人。為什麼黃種人被併入到白種人當中了呢?
  • 黃種人智商高,為何非洲唯一黃種人國家至今貧困?
    根據達爾文的理論,智人最早起源於非洲,然後遷徙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人種,有白種人,黃種人,以及黑種人。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不過非洲居民也並非都是黑種人。
  • 同樣在NBA,為什麼黃種人比其他人種更容易受傷?
    這些年來,中國籃球出了不少到NBA的球員,縱觀這些年,姚明、易建聯直到如今的林書豪,無不在NBA打的正風生水起的時候突然因為傷病而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受傷的總是黃種人,黑種人、白種人為什麼就不經常受傷呢?
  • 我們明明不黃,為什麼被稱為黃種人
    歐美國家的白人、非洲的黑人、亞美的黃種人,這是我們從小就接觸到的簡單概念。從中華民族的角度出發,我們自己似乎也不排斥這種分類。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明明不黃,卻被稱為黃種人?應該明確的是,以膚色劃分人種首先是不科學的,其次也是不公正的。
  • 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這首歌詳細地描述了一個中國人的外貌特徵,但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其實最早中國其實並不是被稱為黃種人的,而是「白種人」。從白種人變成黃種人,其實也就是這短短幾百年的事情,其實最早在歐洲的傳教士的眼裡,我們和他們都是正宗的白種人。
  • 為什麼中國人被叫作「黃種人」?皮膚根本就不黃,得知真相後令人氣憤!
    華人是中國人的別稱,但中國人還有另外一個別稱,那就是「黃種人」。在世界各地但凡有華人的身影,都避免不了遭受到他國人民的特殊對待,那就是將中國人歸與黃種人,但對於這個說法大多數人都是不能接受的。因為中國人的膚色根本就不黃,甚至比伊比利亞半島和義大利人要白上許多,所以中國人根本不黃,那為何卻要被叫做黃種人?得知真相後令人氣憤!
  • 中國人為何是黃種人?一個隱私部位留下了秘密,性的選擇與進化
    引言如今人類文明發達,很多人都會問一些看似無稽的問題,例如「為什麼進化最終勝利者是人類」或者「白人為什麼是白人」「中國人為何是黃皮膚」。然而,正是這些看似無聊的問題,曾經決定整個人類文明的走向。文明的前進得益於對問題的求知慾和探索欲,面對人類文明史,即使有成文答案,大多數時候也無法完全盡信。
  • 誰人在傷心胡言?面對社會主義越南統一45周年,黃種人的偉大勝利
    在華文網際網路上面卻出現很多對於越南的不實傳言,而且傳言多年來已經存在,只是更改一個時間又再次傳出,非常耐人尋味。社會主義越南江山一統,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也標誌著一個民族的崛起。在越南的勝利也,也得到周圍所有鄰國的祝福,目前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也是全世界公認唯一代表越南的國家。
  • 中國人被定性為「黃種人」,是種族歧視的結果
    在人種劃分上,包括中國人在內的亞洲人屬於「黃種人」或「蒙古人種」,是一個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常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以上劃分所依據的不是科學成果,而是政治觀念。此種飽含種族歧視意味的劃分方法,在19世紀末歐洲衍生出流行一時的「黃禍論」,並對東方的中、日兩國產生重大影響。
  • 非洲唯一的黃種人國家,經濟水平全球倒數第七,還不如黑人小國?
    推薦語: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特徵,這也是炎黃二帝留給我們的印記,一直以來我們默認中國人就是黃種人,但是黃種人比之中國人要來的寬泛很多,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中國人是黃種人,還有很多國家的人民看起來和中國人如出一轍,就比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國家—馬達加斯加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