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以前是什麼膚色?

2020-12-14 格子道歷史

文/格子道歷史

在劉德華一首家喻戶曉的《中國人》中,有這樣一段歌詞,「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黃色的臉,黑色的眼,不變是笑容」。

按照現在被公眾所認可的說法,皮膚泛黃的中國人似乎按照人種劃分屬於黃種人。其實,如果是在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

那麼,為何現在會有這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認為中國人是黃種人呢?以前的中國人是什麼膚色,會跟今天的我們有很大的差異嗎?

四大人種,含義不同

現代人類是智人種下的唯一一個亞種,智人種也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人種,人種的差異主要在於基因,以膚色再劃分「人種」的做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不過,早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的陵墓出土了一塊壁畫,壁畫當中採用了四種顏色,埃及人為赤色,亞洲人為黃色,南方尼格羅人為黑色,西方和北方為白色。

這樣看來,似乎古代中國人已經被認為是黃種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膚色呈黃色與是黃種人的含義並不相同,是兩個概念。

關於黃種人的定義為:膚色呈白色或淡黃色,大多數為黑髮、少數為棕發。有深棕色或是淺棕色眼珠,只有少數為金髮碧眼。黑色且較為細直的毛髮,鬍鬚和體毛適中,體味較淡。上門齒舌面的鏟形結構也是黃色人種的顯著特徵之一。

說法改變,別有原因

200多年前,美國學者奇邁可考察結合之前的各類西人旅行報告,對東亞人(主要指中國人和日本人)從來都不是用黃色,而是用白皙、略暗的白色等稱呼。可見,200多年前,西方人將中國人定義為白種人。

那麼,為什麼原本不被認為是黃種人的中國人突然間會成為了專家學者認為的黃種人呢?這是因為,所謂的「科學家」林奈在《自然系統》一書當中,先後將亞洲人的膚色使用拉丁文的fuscus和luridus形容,也就是「淺黃色」的意思。隨後,另一位學者布魯門·巴哈在《自然系統》的基礎上,正式對中國人使用了「黃種人」的概念。

這些說法產生的背後,是西方列強對東方人的險惡用心。布魯門·巴哈在黃種人的概念上,又相繼提出了「蒙古人種」,在兩個概念的結合下,19世紀時期,就誕生了所謂的「黃禍論」。

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軍隊曾經席捲歐洲,成了西方所謂「白種人」的噩夢。而幾個世紀後再提出的人種論斷,被俄國無政府主義者巴枯寧利用,由此提出了「來自東方的巨大危險」一觀點,「黃禍論」就開始在西方社會中流傳開來,成了西方列強侵略欺壓中國人的一種藉口。

黃禍論起,影響東西

「黃禍論」被人為創作出來後,原本沒有科學依據的人種劃分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共識。西方國家的人們以白種人自居,而把亞洲人貶斥為黃種人。

在「白人至上」的奇怪邏輯作用下,西方社會掀起過一陣又一陣的排華浪潮。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個排華法案,宣布「絕對禁止華工入境十年」。而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東南亞各地,也在「黃禍」聲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排華浪潮。

在西方主導話語權的年代,中國人雖然並沒有屈服於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欺壓,但是由於缺乏科學知識的薰陶,也逐漸接受了「黃種人」這一說法。

1972年,理察·勒沃汀發表了關於人類基因多樣性在人群中分布比例的文章。此後,在科學界中,以「種族」這一類的標籤把人類劃分為不同集團與亞集團的傳統分類法,開始越來越失去其生物學的依據。

當代學術界已有觀點批評:以膚色劃分人種的方法,既充滿種族偏見,又缺乏可信的學理支撐,人們不應該繼續使用「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這類概念。

小結

200年前,在西方學者的眼中,富裕強盛的中國還是所謂的「白種人」。而隨著西方列強對中國人的欺壓和侵略,應運而生的「黃禍論」被西方殖民者所承認,中國人就成了黃種人。這種脫離科學依據的做法在西方大行其道,讓人看到了列強的可憎嘴臉。

參考資料:《自然系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0年前,中國人還不是黃種人,那是什麼人種?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眾所周知,現今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種,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就是我們亞洲黃種人的特徵。黃種人以亞洲為中心,後來開枝散葉到了美洲地區。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就是亞洲黃種人的後裔。
  • 中國人不是黃種人,而是白種人?200年前的這本書給出了答案
    炎帝、黃帝在古代並不連用,清朝末年,孫文提出「五族共和」,炎黃子孫這才開始成為中國人的代名詞,「炎黃子孫」與其說是一個血緣符號,不如說是一個文化符號,這也是一種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中國人在膚色劃分上屬於黃種人。
  • 200年前,為何國人不是黃種人?那是何人種?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  現代社會經過西方強大的輿論攻勢洗腦,咱們很多人普遍認為白種人就是要比黃種人白很多。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白種人裡面有大部分人的膚色並不夠白,只有少數生活在北歐苦寒之地的人膚色較白、發色較淺;而咱們黃種人裡面也有很多人膚色比絕大多數白人都白。
  • 中國人是怎麼變成黃種人的?以前都是什麼膚色?
    所謂三大人種,指的是膚色分別為黃、白、黑的這三類人群。其中,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和美洲,而黑種人則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的部分區域。關於這三類人種是如何形成的,歷代科學家們也做了不少的研究。1995年,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已經成為了目前公認的結論,那就是「性選擇」所佔據的比重最大。
  • 200年前,「黃種人」的說法並不存在,為何如今我們被稱黃種人?
    「黃種人」這一定義在現代也存在著諸多爭議,所謂的「黃種人」是近代歐洲人的觀念,而以膚色來劃分人種,甚至分出高低貴賤,這充滿了膚色偏見,不能為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如今,生物界已經不再支持這種說法,認為這是一種偽科學,但在群眾和社會學之中,這種說法依然存在。
  • 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這首歌詳細地描述了一個中國人的外貌特徵,但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其實最早中國其實並不是被稱為黃種人的,而是「白種人」。從白種人變成黃種人,其實也就是這短短幾百年的事情,其實最早在歐洲的傳教士的眼裡,我們和他們都是正宗的白種人。
  • 為什麼中國人膚色不黃,卻被歐洲人稱為「黃種人」?
    為什麼中國人膚色不黃,卻被歐洲人稱為「黃種人」?自人類歷史發展以來,世界將人類劃分為各個種群,以國家以及社會的方式來相互並存,每個國家都有著各自的地域和領地。並且從此生根發芽,塑造出各式各樣的地方文化和特色。
  • 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但是,中國人最初是「白種人」,變為黃種人也只不過新近的幾百年的事情。早起歐洲傳教士們如沙勿略、範禮安、利瑪竇的眼裡,中國人都是白種人。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一直以為人種的劃分是因為膚色,其實黃種人並不是個生物學的概念,而是文化政治的原因,其實是西方人制定了人種的劃分,分出了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
  • 中國人是怎樣由白種人變成黃種人的?
    眾所周知,我們亞洲人被稱為黃種人,而我們自己對此也是深信不疑。就好像太陽明天依舊會從東方升起一樣理所應當。可是,從科的角度有理有據的分析,我們的膚色真的算是黃色的嘛?而且讀者中相信也有學生物的,你們用所學的知識怕也是解釋不了的。因為這並不是一個生物問題,而是關乎我們的文化傳統。
  • 為什麼中國人是黃皮膚、黃種人
    沒多久時辰到了,泥人變成了人。屋子裡的都是黃泥做的就是我們黃種人,外面被或烤透了的就是黑人,還有烤了一半的,變成了白人。呵呵,這回是不是老有優越感了?以前一直說世界上有四種人。黃種人是其中之一,又叫亞美人種或蒙古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的中部、東部和東南一帶。
  • 中國人比很多白種人更白,為何近代人種劃分時,卻被劃為黃種人?
    除了一些北歐高寒地區因氣候原因進化外,歐美很多國家,包括同被劃分為白種人的阿拉伯人的膚色,很多還比中國人要深一些。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審美標準也是膚白貌美,《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衛莊公的夫人莊姜「手如柔荑,膚如凝脂」,意思是莊姜的手纖細柔嫩,皮膚像凝固的油脂一樣潔白順滑。這說明了,早在3000年前,中國人的審美,至少對女性的審美,「皮膚白嫩」就成為很重要的一點。
  • 大多數中國人的皮膚一點不黃,皮膚白皙,但中國人卻是黃種人
    在世界的人種中國被歸納為黃種人,但是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的皮膚病不是黃色的,而是非常的白,白的非常漂亮,那麼中國人為什麼被稱為黃種人呢?因為人種的劃分是西方世界的航海時代,歐洲人開眼看世界,他們認為歐洲是高貴的,而且膚色非常淺,所以成為白種人,白色嚮往著神聖純潔和智慧,相對的黑色就象徵著野蠻低賤與邪惡道,可以看出歐洲的判斷標準不僅是從顏色上,而且你越富有越強大,西方人就認為你是越白的,所以按照這個標準中國人也是白的。
  • 中國人為什麼被稱為「黃種人」?終於明白了
    很多中國人應該都在心裡偷偷問過自己,中國人的膚色明明很白嫩,為什麼被稱為是黃種人呢? 首先,我們先說一下,黃皮膚這個詞到底是怎麼出現的。
  • 中國人根本不黃,為什麼被叫「黃種人」?
    今天我們就來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人會被歸類為「黃種人」?中國人的膚色一點都不黃啊?大航海時代歐洲人「開眼看世界」,他們認為歐洲人是高貴的,加上膚色確實比較淺,所以歸為「白種人」。而白色往往象徵著神聖、純潔、高貴、智慧、文明。相對的,黑色就象徵著低賤、邪惡、汙穢、野蠻的。所以你可以看出,歐洲人的判斷標準不僅僅從顏色上,而是你越富有、越強大、越文明,在西方人的認知裡,你的人種就越白。按照這個標準,中國人也是白的。
  • 中國人被定性為「黃種人」,是種族歧視的結果
    在人種劃分上,包括中國人在內的亞洲人屬於「黃種人」或「蒙古人種」,是一個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常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以上劃分所依據的不是科學成果,而是政治觀念。此種飽含種族歧視意味的劃分方法,在19世紀末歐洲衍生出流行一時的「黃禍論」,並對東方的中、日兩國產生重大影響。
  • 古代歐洲認為中國人是白種人,為何後面變成了黃種人
    自鄭和七下西洋之後,歐洲人也進入了大航海時代,大量的歐洲人來到遠東進行貿易,大量的歐洲人踏上了中國的國土。除貿易外,還有很多基督徒到中國來傳教。據《大中國志》記載:中國人是白人,和我們一樣,膚色是白色的,但是南部中國,比如廣州這些,他們的膚色比較深,有點帶褐色,另外居住在島上的居民,皮膚也是比較深,呈褐色。但是除廣東以外的其他省份,越往北,膚色就越白。當時,不止曾德昭一個歐洲人認為中國人是白人,有很多傳教士也認為中國是白人。有很多傳教士回國後給別人介紹中國都是:他們皮膚白皙、高達俊美,國家富強。
  • 我們是如何成為黃種人的
    然而,西方人最早並不把我們當其他的有色人種,最早稱呼我們的並不是——黃種人。很久很久以前……其實是13世紀的元朝,由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等人建立起來的龐大王朝。當時元朝軍事文化一手抓,國土面積達到了1372萬平方公裡,國家實力一時無兩。
  • 為什麼中國人被叫作「黃種人」?皮膚根本就不黃,得知真相後令人氣憤!
    華人是中國人的別稱,但中國人還有另外一個別稱,那就是「黃種人」。在世界各地但凡有華人的身影,都避免不了遭受到他國人民的特殊對待,那就是將中國人歸與黃種人,但對於這個說法大多數人都是不能接受的。因為中國人的膚色根本就不黃,甚至比伊比利亞半島和義大利人要白上許多,所以中國人根本不黃,那為何卻要被叫做黃種人?得知真相後令人氣憤!
  • 日本人為什麼不承認自己是黃種人?我們現在已經被認為是白種人了
    (印度女明星黛安娜·海登)其實,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這三大人種的劃分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現在的人類學家普遍認為以膚色來辨別人種是非常不科學的。現代西方國家的語言中,已經沒有「黃種人」這個單詞了,黃種人被併入到白種人當中,現在人類學家認為,世界上有三種膚色的人種,分別是白種人、棕種人、黑種人。為什麼黃種人被併入到白種人當中了呢?
  • 中國人是怎麼變成黃種人的?一個隱私部位留下了證據,性的選擇與進化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一共有三大人種,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其中白種人是數量最多,也是分布最廣的人群,像歐洲和美洲,在人們的印象裡就都是白人為主,他們一般有著金色的頭髮,藍色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但卻是不太耐老,大部分白色人種在四十歲左右就開始老化,皮膚跟氣質立馬大不如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