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歐洲認為中國人是白種人,為何後面變成了黃種人

2021-01-08 老徐講史

明朝雖然實行海禁,規定「片木不下海」,但是民間的對外貿易依然非常的發達,以鄭成功父親鄭芝龍為首的中國東南海盜集團,依靠海上貿易,富可敵國,其收入與朝廷國庫收入不相上下。

自鄭和七下西洋之後,歐洲人也進入了大航海時代,大量的歐洲人來到遠東進行貿易,大量的歐洲人踏上了中國的國土。除貿易外,還有很多基督徒到中國來傳教。

其中有個中文名叫曾德昭的葡萄牙人,1613年來到中國傳教,在中國傳教23年後,於1637年回到歐洲,寫了一本介紹中國的書籍——《大中國志》,書中介紹了很多中國發生的歷史事件,如明朝與後金的戰爭、葡萄牙人幫助明朝製造紅衣大炮,以及中國當時婚喪嫁娶的風俗,還有中國境內大秦景教石碑以及開封猶太人,這個基督教神父簡直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考古學家。

據《大中國志》記載:中國人是白人,和我們一樣,膚色是白色的,但是南部中國,比如廣州這些,他們的膚色比較深,有點帶褐色,另外居住在島上的居民,皮膚也是比較深,呈褐色。但是除廣東以外的其他省份,越往北,膚色就越白。

當時,不止曾德昭一個歐洲人認為中國人是白人,有很多傳教士也認為中國是白人。有很多傳教士回國後給別人介紹中國都是:他們皮膚白皙、高達俊美,國家富強。這跟我們現代人認為的我們是「黃種人」的觀點格格不入啊,怎麼才過了幾百年,我們就從白人變成黃種人了呢?

黃種人,是鴉片戰爭以後的歐洲人對中國人膚色的觀點,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其中有很多因素,有天災、有人禍、有戰爭、有人口劇增等社會問題,但是結論只有一個,就是中國人的生活質量下降了。個個餓的面黃肌瘦,所以歐洲人對中國人的印象就是「黃種人」。

明末,天下大亂,到處鬧饑荒,農民軍起義和清軍的襲擾,一直到清軍入主中原才漸漸平息下來,戰禍長達半個世紀之久,人口銳減,活下來的,個個餓的面黃肌瘦。

明末清初長達半多世紀小冰河時期,作物產量銳減,長時間的出現了饑荒。個個餓的面黃肌瘦。

人口膨脹:清朝以前,中國從來沒有超過1億人,所謂的康乾盛世,其實就是人口膨脹,人丁興旺,到乾隆年間,中國人口達到3.6億人,人口的劇烈膨脹,就跟中國60-80年代一樣,人口突然間太多,糧食不夠吃,還是一樣,個個餓的面黃肌瘦。

因為人口太多,糧食不夠吃,就從國外引進番薯等營養價值較低的雜糧,長年以這些作為主食,不僅面黃肌瘦,而且發育不良,身材矮小。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清朝生活質量比明朝差遠了。

君不見,生活好起來的95後,00後,他們成年後,都比60後、70後、80後這群人要高很多。現在的俊男靚女,個個皮膚白皙,你就是用放大鏡都找不出他們皮膚哪裡有黃色來,說他們是白種人不為過。但是農村那些真正的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他們的皮膚依然是黃色或者是褐色的,依然是「黃種人」。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是怎樣由白種人變成黃種人的?
    眾所周知,我們亞洲人被稱為黃種人,而我們自己對此也是深信不疑。就好像太陽明天依舊會從東方升起一樣理所應當。可是,從科的角度有理有據的分析,我們的膚色真的算是黃色的嘛?而且讀者中相信也有學生物的,你們用所學的知識怕也是解釋不了的。因為這並不是一個生物問題,而是關乎我們的文化傳統。
  • 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但是,中國人最初是「白種人」,變為黃種人也只不過新近的幾百年的事情。早起歐洲傳教士們如沙勿略、範禮安、利瑪竇的眼裡,中國人都是白種人。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一直以為人種的劃分是因為膚色,其實黃種人並不是個生物學的概念,而是文化政治的原因,其實是西方人制定了人種的劃分,分出了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
  • 中國人比很多白種人更白,為何近代人種劃分時,卻被劃為黃種人?
    圖:世界人種分布圖實際上不僅古代中國人看自己皮膚是白的,18世紀中期,即近代人種劃分之前,西方人在描述中國人的相貌特徵時,認為除了長相和他們有差別外,膚色也幾乎沒有區別,中國人的膚色大多也是比較白皙的,只是在中國內部南北略有差異
  • 日本人為什麼不承認自己是黃種人?我們現在已經被認為是白種人了
    前幾日,我發布了一個小視頻《印度人的皮膚不白,但為什麼被認為是白種人?》,引來了很多網友的討論。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在我們的印象之中,印度人的皮膚比我們要黝黑得多,為什麼還被認為是白種人呢?(印度女明星黛安娜·海登)其實,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這三大人種的劃分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現在的人類學家普遍認為以膚色來辨別人種是非常不科學的。現代西方國家的語言中,已經沒有「黃種人」這個單詞了,黃種人被併入到白種人當中,現在人類學家認為,世界上有三種膚色的人種,分別是白種人、棕種人、黑種人。為什麼黃種人被併入到白種人當中了呢?
  • 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這首歌詳細地描述了一個中國人的外貌特徵,但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其實最早中國其實並不是被稱為黃種人的,而是「白種人」。從白種人變成黃種人,其實也就是這短短幾百年的事情,其實最早在歐洲的傳教士的眼裡,我們和他們都是正宗的白種人。
  • 我國最初被劃為「白種人」,成為黃種人也就幾百年,這是何原因?
    我們都知道,我國人民的皮膚是有點黃色的黃種人,而因為我們是炎黃子孫,所以就更加的喜歡這一膚色,據說,我國最初被劃為「白種人」,成為黃種人也就幾百年,這是何原因?我們學習過的書籍上,表示我們是黃種人,但是在開始的時候也被劃為「白種人」。在古代航海大發現後,西方的傳教士相繼來到中國,比如這些人:沙勿略、範禮安、利瑪竇。
  • 中國人被定性為「黃種人」,是種族歧視的結果
    中國人最早被西方旅行家稱為「白人」,後來隨著種族偏見加重,變成了「黃皮膚」歐洲人因在中、日兩國傳教失敗,於是不再將東亞人歸為「高貴」的「白人」在古代西方人看來,歐洲是「被上帝祝福過的地方,是人類文明的中心」,他們白皙的膚色是同基督教信仰聯繫在一起的
  • 康有為竟提出用100年,黃種人變成白種人
    那個時候我們的自信心是降到極點的,別說武器、制度、經濟比不上外國人,那個時候的中國知識分子甚至認為,我們在文化上也比外國差很多很多,而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漢字不行。很多人都說,我們為什麼文化上比不過外國?因為我們漢字是表意文字,外文、英文、法文都是表音文字。我們如果想自強,就得把漢字也搞成表音文字。
  • 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以前是什麼膚色?
    按照現在被公眾所認可的說法,皮膚泛黃的中國人似乎按照人種劃分屬於黃種人。其實,如果是在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麼,為何現在會有這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認為中國人是黃種人呢?以前的中國人是什麼膚色,會跟今天的我們有很大的差異嗎?
  • 中國人不是黃種人,而是白種人?200年前的這本書給出了答案
    我們一直都自稱為「炎黃子孫」,但在古代是沒有「炎黃子孫」一稱的,黃帝子孫和炎帝子孫,從一開始是分開的,秦漢時期「百家言黃帝」,漢武帝祭祀黃帝陵,王莽篡漢更是自稱為:「黃帝之後」而非「炎黃之後」。東漢王充《論衡·案書篇》中講道:言五帝、三王皆黃帝子孫。
  • 為什麼中國人膚色不黃,卻被歐洲人稱為「黃種人」?
    五千年的悠久歷化史文也是令人讚嘆不已,中國人更是以龍的傳人響應,在世界各地誰不知我中國「華人」?華人是中國人的別稱,但中國人還有另外一個別稱,那就是「黃種人」。在世界各地但凡有華人的身影,都避免不了遭受到他國人民的特殊對待,那就是將中國人歸於黃種人,但對於這個說法大多數人都是不能接受的。
  • 古代中國人其實也是白種人?原來人種的稱呼,在西方也暗含了歧視
    古代中國人其實也是白種人?原來人種的稱呼,在西方也暗含了歧視大家都知道不同人的皮膚顏色象徵著不同的特徵,但是皮膚顏色的形成也有很多的因素,比如皮膚的折光性,還有皮膚的血液流速等不同的原因,都會對皮膚的顏色產生了不用的影響,不過其中最能決定皮膚顏色的就是色素細胞的含量。白種人的人色素細胞數量一般都在一千個一下,但是黑種人的色素細胞超過了一千四百多個。
  • 200年前,「黃種人」的說法並不存在,為何如今我們被稱黃種人?
    「黃」色,如今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種沒有生命力、缺乏活力的顏色。「黃種人」這一定義在現代也存在著諸多爭議,所謂的「黃種人」是近代歐洲人的觀念,而以膚色來劃分人種,甚至分出高低貴賤,這充滿了膚色偏見,不能為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如今,生物界已經不再支持這種說法,認為這是一種偽科學,但在群眾和社會學之中,這種說法依然存在。
  • 200年前,中國人還不是黃種人,那是什麼人種?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眾所周知,現今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種,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就是我們亞洲黃種人的特徵。黃種人以亞洲為中心,後來開枝散葉到了美洲地區。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就是亞洲黃種人的後裔。
  • 為什麼中國人是黃皮膚、黃種人
    沒多久時辰到了,泥人變成了人。屋子裡的都是黃泥做的就是我們黃種人,外面被或烤透了的就是黑人,還有烤了一半的,變成了白人。呵呵,這回是不是老有優越感了?以前一直說世界上有四種人。黃種人是其中之一,又叫亞美人種或蒙古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的中部、東部和東南一帶。
  • 中國古代深目高鼻、且白皮膚的胡人,跟歐洲人的祖先有什麼不同?
    由於當今的亞洲人中,不管是中國人、韓國人、蒙古人、日本人都是黃皮膚的黃種人,因而很容易讓人錯以為,在亞洲地區,黃種人是土生的人種,少有的白種人是外來人種。但是當我們拿起手中的鏟子,走進北方的考古現場,應該可以很是輕鬆的把您的臉打的「啪啪啪」的響,跟歐洲人深目高鼻,且白皮膚的特徵相同的古代遺骸。
  • 為什麼中國人被叫作「黃種人」?皮膚根本就不黃,得知真相後令人氣憤!
    在世界各地但凡有華人的身影,都避免不了遭受到他國人民的特殊對待,那就是將中國人歸與黃種人,但對於這個說法大多數人都是不能接受的。因為中國人的膚色根本就不黃,甚至比伊比利亞半島和義大利人要白上許多,所以中國人根本不黃,那為何卻要被叫做黃種人?得知真相後令人氣憤!
  • 自己作為黃種人的康有為,為什麼主張把國人全部改造成白種人?
    在此期間與眾多西方白種人交流,並且當時世界都屈服在白種人的腳下,所以有的人便認為白種人才是最優秀的民族。 由於晚清以來中國不斷地戰敗,康有為甚至認為黃種人沒救了,這是一個劣等民族。要想變強,唯一的辦法就是進行人種改造,把黃種人變成白種人。
  • 印度人:為何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東亞人,被西方認為是白種人?
    歐洲大部分國家都是白色,亞洲地區的是黃色種,非洲的是黑色因為地理環境不一樣,膚色人種也不一樣的。前不久,在印度一個論壇上面,印度網友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的西方會認為包含中國人在內的東亞人是屬於白色人種?」
  • 神奇的人類基因:黑人需要幾代混血,才能變成白種人?
    根據人類的膚色的特點,世界上主要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以及棕種人。其中黃種人只要分布在亞洲,南極地區以及南美洲的印第安人。白種人最早起源於北非土著,但由於人口的流動,以及環境的變遷,最後他們都搬到北非、南亞、歐洲甚至逐漸擴散到南北美洲和大洋洲。棕種人主要來自於古代美洲的印第安文明,他們的祖先是美洲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