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各地要按照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要求,堅決落實全科專業1萬名的底線招收任務。」在近日舉行的全國衛生計生科教工作會議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劉謙強調。
2014年全面啟動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後,全國共招收全科專業住院醫師5000餘名,創歷史新高。各地積極探尋全科專業住培招錄難題的破解之道,也為今年實現萬人招收目標積累了經驗。
■錢隨人走 重心下移
2014年江蘇省計劃招錄全科專業住院醫師1200人,實際招收1403人,佔全國招收總數的1/4。江蘇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洪浩介紹,該省明確城鄉每萬名居民有3名以上合格全科醫生,覆蓋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個村衛生室至少配備1名全科醫學執業(助理)醫師。
「在招錄中,江蘇省突出強化激勵,錢隨人走。」洪浩說,該省將招錄指標與財政補助經費掛鈎,合理安排到各市、各基地。全科醫生招錄計劃完不成的,扣減補助經費,並相應減少其他專業住院醫師招收指標。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省將省內部分縣級醫院內科住院醫師全部送到國家基地,按照全科醫生標準進行培養。洪浩表示,全科招錄重心下移的目的,一是為今後住院醫師培養合格後下農村基層服務1年試點探路,與城市醫院醫生晉升中級職稱前下基層服務制度相銜接;二是為基地儲備一部分熟悉基層工作的全科帶教師資。
2014年,河南省共招收全科專業住院醫師537人,也超額完成原定400人的招收計劃。
「為確保全科專業招錄,我們要求每個基地必須培訓一定數量的全科醫生,社會人員報考僅限全科方向,並利用各種媒體向社會發布相關信息,凝聚社會共識,廣泛動員基層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全科專業培訓,所有招收計劃量化分解後,下達到基地和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河南省衛生計生委副巡視員張智民介紹。
地處西部的貴州省也積極加強全科專業招錄工作。貴州省衛生計生委主任張光奇說,該省在分配招生名額時對全科專業進行傾斜,同時,將全科專業招生完成率納入對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的考核指標,完不成招生任務的基地,將影響下一年度的招生名額分配。這一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全科專業的招收完成率。
■讓學員心無旁騖學有所成
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能夠心無旁騖,學有所成也是吸引醫學生報考全科專業的關鍵一環。
江蘇省衛生計生委科教處處長孫寧生說,該省積極探索完善配套政策,通過公開招聘的形式,為基層招錄1000名醫學本科畢業生參加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對蘇中蘇北經濟薄弱地區,省財政給予每人每年2.5萬元補助,不納入績效工資範圍,其他地區由當地財政負責。
2014年6月,貴州省出臺《關於建立貴州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的實施方案》,明確「培訓基地為住培對象代繳5項社會保險,住培時間計算為連續工齡」等內容。「這一舉措,在人事保障政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為貴州省住培對象爭取到了最優惠的保障政策,穩定了住培隊伍。」張光奇說。
3年規培能夠學到真本領,將來走上工作崗位能夠學以致用是培養對象們最關注的問題。對此,浙江省根據全科醫生崗位需求特點,精心設計培養內容和模式,著力培養具有崗位勝任力的合格全科醫生。
該省確立了「早進臨床、早進門診、早進基層、早進社區」的「四早進」培養原則。這使全科醫生較早地了解門診與社區特點,使培養更有的放矢,也為將來快速適應社區工作內容、工作模式和工作環境打好基礎。同時實施「四步—微格法」培養方式,首先由住院醫師單獨接診病人,帶教老師在微格診室遠程觀察其診療全過程;其次住院醫師向帶教老師當面匯報診療思路;然後帶教老師與住院醫師一起診治病人;最後師生共同討論診療過程的規範性。通過這一培養方式,較快地提升全科醫生規範的臨床診療思維和獨立處置能力。
■下得去 留得住 能發展
2014年全國全科專業住院醫師實際招收5000多人,儘管創下歷史新高,但仍未完成原定1萬人的招收計劃。
「雖然江蘇竭盡全力,完成了國家下達招收計劃,但從全國看,全科醫生的招錄依然困難重重,關鍵不在培養能力和規模,而在於全科醫生的用人政策,在於如何增加全科醫生崗位的吸引力。」洪浩表示,從近期看,要妥善解決全科醫生的工資待遇,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從長遠看,要解決好職業發展前景問題,讓他們能在基層崗位上體現自身價值。
在增強崗位吸引力方面,各地也在積極探索,力爭讓全科醫生下得去、留得住、能發展。
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副巡視員胡玉璋介紹,該省建立全科醫生籤約服務制度,為全科醫生搭建激勵平臺。杭州市、寧波市、紹興市均出臺了推進籤約服務的文件,明確了籤約服務費(杭州人均120元/年,寧波人均150元/年,紹興人均120元/年)。籤約服務調整了績效考核分配,充分調動全科醫生積極性。
從2015年起,江蘇省把「全科醫生(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作為晉升、聘任中級職稱的必備條件。設立全科醫學、社區衛生類高級專業技術資格,降低申報評審學歷要求和論文要求,職稱外語等級考試不作要求。河南省則大幅度提升基層專業人員職稱晉升比例,允許鄉鎮衛生院設置正高級職稱崗位。
張光奇介紹,貴州省在畢節市實施「同心全科醫生特崗人才計劃」,每年為市、縣兩級醫療機構招錄200名全科醫生,全部納入編制管理,特崗醫生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4年~6年。同時由國內和省內知名專家組成導師團,為特崗醫生提供醫學理論、臨床技能、科研思維等方面的指導,提高特崗醫生服務能力和水平。
分級診療制度也為全科醫生實現價值搭建起寬廣平臺。胡玉璋表示,分級診療政策的確定,使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和大病康復服務能留在基層,使全科醫生有為居民服務的機會,體現了全科醫生崗位的價值,同時也使全科醫生的能力在實踐中不斷提升。
(來源: 健康報 作者:譚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