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六代機已經首飛,原型機生產只用一年時間,我國差距還有多大?

2021-01-11 迷彩虎

文\唏兮

美國空軍羅珀博士在此前宣稱美國空軍已經開始了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計劃,並且該計劃的原型機已經進行了首次試飛。眾所周知,目前各國研製出的最先進的戰機應該是五代機,美國所謂的下一代空中優勢自然就是六代機。據相關消息透露,美國NGAD的原型機只花費了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從設計到生產,而我國目前還在研製中,其中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我們接著往下看。

據羅珀博士所說,原型機不僅僅是完成了首次試飛,其在試飛過程中還打破了多項紀錄,撇過其他不談,如若此事是真實存在的,那對於世界軍工發展來說又是一個新的突破。了解了這一點,外界對於此事的反應也就不足為怪了。外界認為此前在網絡上流傳的外形奇特的飛行器應該就是美國空軍所謂的NGAD,但實際上這組照片在去年就已經出現,當時被認為是傳聞中的TR-3偵察機,並不是現在所謂的下一代空中優勢,但是對於TR-3偵察機,美國空軍並沒有承認。

在此之前,美國空軍就曾表示,美軍的新一代戰機有可能會模仿F-100系列,陸續推出新型號,實施專項針對計劃。美軍的F-22戰機就是該方式下的產物,自F-22出世以後,五代機就成了空軍的新寵,其壓倒性的戰鬥力讓F-22在武器先進行列稱霸近20年,擁有四代機所沒有的超機動性以及超音速巡航等特點,完全可以實現「以一敵百」的戰況。不過隨著各國五代機的發展,F-22的優越性也在逐漸減小,除俄羅斯以及中國這些軍工實力較為強盛的國家之外,英法日韓也都已經開始了五代機的研發之旅。

美國空軍為了保持自己在軍事武器裝備方面的優勢,自然要加緊研製新型戰機。早在12年前,美國海軍就提出了六代艦載機的計劃,並打算與空軍進行合作研發,但是美國政府對於自己過於相信,對於俄羅斯以及中國的實力過於小看,認為其不會如此快速的完成下一代戰機的研發,所以拒絕了海軍的請求,並關閉了F-22的生產線。到13年美國才意識到中俄的實力,開始重啟六代機的研發計劃。

不過到目前為止美國並沒有暴露出六代機的具體進程,這並不是說美國還沒有研製成功,相反其有可能已經成型。美國作為航空大國,其技術自然是無法比的,與其說中國的實力將要趕超中國,倒不如說是美國停滯不前了。但是也不用過於妄自菲薄,雖然我們曾經不如美國,但是在今後我們定會真正趕超美國,我們目前也已經開始下一代戰機的研發,雖不能領先,但絕不像以前一樣輸在起跑線上。

相關焦點

  • 東亞經濟強國五代機進展神速!計劃後年就首飛,合作夥伴卻拖後腿
    如今第五代戰鬥機已經成為了各國空軍實力的象徵,除了中美俄等少數幾個國家處於領先地位之外,世界上其他幾個國家只是正在研發,距離原型機首飛乃至於服役還有很漫長的時間。就在近日,韓國五代機進展喜人,根據官方消息顯示該國研製的五代機的原型機將於明年四月份正式亮相,而且計劃在2026年開始大規模量產並服役。縱觀韓國軍工企業的發展,就會得出一個結論,該國一直在致力於武器裝備的國產化,但是無奈於自身實力有限,眾多國產裝備離不開歐美技術的援助。
  • 趕俄超美!印度吹噓自研的六代機,將超越世界上所有五代機
    懷揣著超級大國之夢的印度在建設空軍的路程上同樣遇到了五代機這隻攔路虎,為了解決五代機上存在的固有差距,眼光超前的印度另闢蹊徑地想出了獨特的解決方案——既然在五代機時代落伍了,那就在六代機上保持領先來抵消劣勢,即使印度至今沒有任何一款拿得出手的自產戰機,但依舊不妨礙印度展望未來。
  • 校場:空軍「六代機」首飛,美國真的領先了嗎?
    截至目前為止,僅有中、美、俄加起來兩個半國家進入了四代機俱樂部,準會員也不過再加上日本和韓國。但是目前已經官方確認有五代機計劃的就有美、俄、日三國和英瑞意、德法西兩個國家集團,此外,我國殲-20戰鬥機的總設計師也曾在專業期刊上發文暢想過下一代戰鬥機的設計理念,相信中國也絕不會缺席五代機的研製。但是,對於所有這些國家來說,第五代戰機到底是個啥?
  • 美國六代機已經首飛,這次又搶在中俄前面?別被五角大樓忽悠了
    據《新京報》對外報導,美國空軍採購負責人William Roper對外宣布,其自主研發的第六代戰機已經準備完成,開始進入到試飛階段了,而且據國防部發言人反饋,第六代戰機還打破了多項紀錄,如果此次William Roper所說屬實的話,那說明美國在第六代戰機的研究技術已經領先於中俄前面了,並且提前了好幾年。
  • 為什麼軍迷朋友喜歡叫成飛為成洛馬 一位軍機攝影師的個人理解
    直到1978年12月30日,著名的殲-7Ⅱ型飛機首飛成功。這款飛機,也是上世紀成飛產量最大的型號,大量裝備中國空軍及海軍航空兵。同時還有數個型號大量出口,一時間成為世界上著名的中國產戰鬥機。包括當時的美國,都採購了一定數量的殲-7戰鬥機。上圖為殲-7Ⅱ型飛機的某款改進型號。成飛在大量生產殲-7Ⅱ型飛機時,已經開始開發更為先進的殲-7改進型號。也就是著名的殲-7C飛機。
  • 首架量產機墜毀一年後,正式版蘇57再亮相,已比殲20落後3年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蘇57是俄羅斯正在研製的五代機,它比殲20早一年首飛,還記得當時是2010年1月29日,而殲20是2011年1月11日才飛上天空的。實際上,說它是蘇57的首架量產機,並不準確,因為在2019年下半年,蘇57就已經生產了一架量產機,可是在即將服役的三天前,它卻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一處荒地墜毀了,這對於俄羅斯裝備五代機的計劃是一個重大打擊。本來,俄羅斯空天軍就不太待見蘇57,原計劃只裝備幾架,意思意思一下就算了,但是在普京總統的親自推銷下,才不得不將裝備數量擴大到10年76架,而這已經是俄羅斯空天軍經費的極限了。
  • 經典第三代重型戰鬥機,蘇-27改型依舊量產中,力與美的完美結合
    這支表演隊,多次以蘇-27戰機作為表演用機在珠海航展上進行精彩的飛行展示。由於技藝超群,也受到了中國觀眾的熱捧。 眾所周知,蘇-27戰機最早的原型機是T-10飛機,於1977年首飛成功。後來經過試飛發現,T-10飛機的技術指標與美國同期的F-15A戰機差距不小。
  • 搞笑,臺軍自研教練機首次升空不算首飛,蔡英文來看才算
    綜合臺媒報導,臺灣首款自研高級教練機「AJT(Advanced Jet Trainer勇鷹」的原型機於10日上午在臺空軍清泉崗基地首度升空。當日上午九時三十四分「勇鷹」在兩架IDF戰機陪飛下順利升空,在機場空域繞圈後,順利降落。
  • 中國想要建造六代機,需要滿足哪些要求,成飛611所專家透露時間
    對於每個國家來說,戰機規劃各有不同,而對於六代機的定義,也是有各有不同的見解。此時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可以對付五代機。在五代機橫行的道路上,一些國家也開始了對六代機的研發,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希望通過超能力發揮,讓六代機佔儘先機。
  • 中國這次不再隱藏,完成先進設備測試工作,六代機已進入倒計時
    最近一條來自美國的消息可謂是引起了眾多關注,美國已經搞出了六代機,說這話的不是普通的軍迷、或者是所謂的網絡軍迷、或者是所謂的軍情觀察者,而是有身份的人,此人正是美國空軍採購主管威爾·羅珀;作為美國空軍負責武器裝備採購的主管人說出來的話自然是有可信度的。
  • 我國六代機研發已滿足這些條件,何時服役?611所總師透露時間點
    六代機想像圖在各國對戰機的發展規劃中,對六代機的定義都略有不同,但是有一點那是肯定的,就是能秒殺五代機。在五代機大行其道的伊始,一些國家也開始了對六代機的研發,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搶佔先機,很多人也在期盼我國我國六代機什麼時候出現。我國的戰機發展在近幾年發展迅速,尤其是五代機殲-20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頂尖的戰鬥機之一,不過比起美國同代的F-22,還是晚了20多年,那麼我國的六代機研發能否進一步縮短時間差呢?
  • 我國六代機何時出現?已滿足這些條件,成飛總師透露服役時間點
    在各國對戰機的發展規劃中,對六代機的定義都略有不同,但是有一點那是肯定的,就是能秒殺五代機。在五代機大行其道的伊始,一些國家也開始了對六代機的研發,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搶佔先機,很多人也在期盼我國我國六代機什麼時候出現。
  • 殲-20首飛十周年:已列裝作戰部隊 裝備國產發動機
    2011年1月11日,一位網友拍攝到殲-20首飛的照片。那個時候,沒有人能相信中國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研製出四代機。殲-20隨後也走過了10年曆程。2011年1月11日,殲-20首飛,網友親切的稱其為「黑絲帶」2014年3月,編號為2011號的殲-20原型機首飛2016年11月,殲-20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首次公開亮相2016年1月18日,2101號量產機首飛,代表殲-20已經小批量生產2016年12月,首批殲-20交付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訓某團2017
  • 六代機?這次我說了算:量子計算領先世界,九章助力中國航空
    量子計算機助力中國航空超越,六代機我們將成為規則的制定者。五代機是指具有隱身、超機動、超感知,超音速的戰鬥機,這個規則不是我們制定的,雖然我們已經有了多款五代機的研發經驗,並且殲-20已經服役多年,但是正如殲-20的總設計師楊偉說的:殲-20隻是一小步,我們要成為航空工業規則的制定者!
  • 亞洲將誕生六代戰機,日本投資480億美元研製,或將在2035年服役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有一個亞洲國家要研製第六代戰鬥機。據美國《福布斯》網站報導,日本研製第六代戰鬥機的計劃又前進了一步。據悉,日本第六代F-X隱形戰機的研發進程新細節曝光。據介紹,相關部門已經做了項目預計的成本,或許會超過5萬億日元,也就是480億美元。不得不說,這一點就完全看出了日本的野心,我們都知道,近幾年來,不少國家都開始研製第六代戰鬥機。在這一領域上,日本也不甘落後,要和美國平起平坐。據媒體報導,日本預計在2024年研製成第一架原型機,隨後將在2028年完成首飛。
  • 在隱身時代的現代,我國為何還有300多架二代機在役?
    中國空軍在裝備了大批先進的第三代和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同時,還擁有著數量眾多的二代機機隊。人們難免會心生疑問,為什麼不把這些二代機用先進的隱身戰機取代呢?其實,這個問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專為轟炸我國內陸而生,產自三菱,二戰日本速度最快戰鬥機Ki-83
    因為久保富男之前就已經成功完成Ki-46這款雙發戰略偵察機,號稱百式司偵的Ki-46以媲美單發戰鬥機的速度、靈活性與安定性,在41年八月投入我國上空使用後,取得了比九七司偵更優秀的表現。Ki-83將基於百式司偵的設計經驗,達到更好的性能表現。
  • 我們連殲20都有了,為何在空軍序列中,還有著數百架二代機?
    數量上的優勢再大,往往也無法彌補質量上的差距。以空軍為例,像美國F-22猛禽這樣的具有隱身功能的四代機,完全可以吊打所任何三代機,以及更低版本。雖然目前缺乏F-22的實際對戰記錄,但在模擬空戰中,所有對上F-22 的三代機都是完敗,而且人家F-22 是以少勝多。
  • 韓國搞5代機有多坑?跑東南亞找墊背,炒作早過殲20至今不見影
    當地時間6月5日,通用電氣公司對外透露,在今年5月份已向韓國航空工業公司交付了首臺F414-GE-400K型發動機,該型發動機將應用在韓國航空工業公司研製中的KF-X戰機上面。韓國空軍計劃用KF-X來取代其業已老舊的F-4和F-5E/F等二代機,並於F-35A和F-15J等現役主力機型一道,共同構築起未來數十年內韓國空軍的「鐵三角」。
  • 日本六代機有重大變化,與我國的「變形金剛」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如F-3的生產數量被確定為94架,純研製費用150億美元,還必須要能在翼下掛載4枚ASM-3超音速反艦飛彈執行反艦任務。不過最引人注意的還是F-3的氣動外形居然又出現重大變化。日本在這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儲備,除「心神」驗證機簡陋的偏流板推力矢量裝置外,石川島播磨重工(IHI)為XF9發動機研製的軸對稱全向推力矢量尾噴也已經公開。這種最大加力目標為15噸的渦扇發動機將成為F-3的動力裝置,將推力矢量技術與可變平尾結合後,將使F-3戰鬥機能根據作戰需要在增強隱身和增強機動性之間自如切換,適用性比無尾設計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