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六代機何時出現?已滿足這些條件,成飛總師透露服役時間點

2020-12-11 騰訊網

在各國對戰機的發展規劃中,對六代機的定義都略有不同,但是有一點那是肯定的,就是能秒殺五代機。在五代機大行其道的伊始,一些國家也開始了對六代機的研發,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搶佔先機,很多人也在期盼我國我國六代機什麼時候出現。

我國的戰機發展在近幾年發展迅速,尤其是五代機殲-20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頂尖的戰鬥機之一,不過比起美國同代的F-22,還是晚了20多年,那麼我國的六代機研發能否進一步縮短時間差呢?

儘管殲-20問世沒多久,我們對第六代戰機的研發也沒有很多的消息,對於第六代戰機以現在的技術還是很難實現,不過俗話說「窺一斑而知全豹」,我們可以通過目前的技術條件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發展預測,再看看我們已經或即將滿足六代機的哪些條件,並能因此推斷一下對於六代機的研發時間的早晚。

如果說第五代戰機是對第四代戰機的一種完善,是在第四代基礎上實現更快的速度與更強的隱身性,那麼第六代戰機則更像是整個戰機歷史的一次脫胎換骨。按照各國對第六代戰機的設定,第六代戰機可以說能完全的跳脫戰鬥機的範疇,而其中一點很重要的便是人工智慧在戰鬥機上的運用,實現有人駕駛與無人駕駛的結合,並能使得飛行員能更智能化的操作戰鬥機。

我們知道現代戰鬥機對於飛行員的技術要求極高,尤其是更高階段的戰鬥機,要求飛行員能熟記複雜的操作過程,因此培養一個戰機飛行員往往是天價。不過到了六代戰機可能對飛行員的技術要求會降低。如同我們當初在駕校學車,多是手動擋汽車,要求掌握合適時機準確換擋,而當我們買車時發現普遍都是自動擋的車,換擋的操作更加簡單。而中國的人工智慧技術以及由此開發的無人駕駛技術恰恰是處於世界頂尖水平的,從中國的無人機水平便可預見

除了人工智慧技術,第六代戰機更強調電子信息運用技術,如同將戰鬥機與電子信息戰飛機相結合。在此前,就有外國的軍事專家表示,將來中國的航母會配有專門的預警機與電子戰飛機,這說明我國在電子信息設備安裝在更小型的飛機上有了新的突破,也不排除這些技術將來有可能安裝上戰鬥機,讓戰鬥機跳出傳統戰機的範疇。此外六代戰機也要求有更廣泛的搜索範圍,這一點在我國電子雷達技術發展上已有突破,不久前更是研發成果了國際先進的微波光子雷達成像晶片。

另外,相對五代機,六代機要有更快的速度、更隱蔽的隱身性、更加先進的氣動結構,這就需要更好的機身材料、更強大的發動機了。恰好也是在不久前,我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陶瓷金屬材料,這種材料可以承受高達3000攝氏度的高溫,為戰鬥機在六馬赫的速度下航行提供理論基礎,並且中國也即將建成世界上速度最高的風洞,為六代戰機提供實驗環境,而剩下的就是公認的短板發動機了。

而中國發動機一直以來總是不盡人意,不過隨著渦扇-15「峨眉」發動機的研發,這種情況將大大改善,而具體就等看「峨眉」正式裝備殲-20的效果了。不久前我國也宣布與烏克蘭合作研發發動機,如果「峨眉」的效果不錯,加上烏克蘭先進的發動機技術,六代機的發動機相信也很快能突破。

當然,我們只是滿足了研發六代機的一些理論基礎,在實際研發過程中仍將遇到諸多困難,但至少說明我們已經具備初步上路的能力,因此中國的六代機的研發實際也早就在計劃之中了,並且不會比其他國家晚多少,關於這一點,成飛611所首席專家王海峰總師也透露了一個時間點,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中國將在2035年甚至更早時間服役。」(子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國六代機研發已滿足這些條件,何時服役?611所總師透露時間點
    在五代機大行其道的伊始,一些國家也開始了對六代機的研發,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搶佔先機,很多人也在期盼我國我國六代機什麼時候出現。我國的戰機發展在近幾年發展迅速,尤其是五代機殲-20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頂尖的戰鬥機之一,不過比起美國同代的F-22,還是晚了20多年,那麼我國的六代機研發能否進一步縮短時間差呢?
  • 中國想要建造六代機,需要滿足哪些要求,成飛611所專家透露時間
    由於大家的目的幾乎一致,所以對於六代機的擁有,幾乎是所有國家都期待已久的事情。那麼到底六代機什麼時候可以出現呢? 中國戰機在最近這幾年發展的速度相當快,尤其是殲20已經成為世界頂尖戰機之一,但與美F22戰機相比,還是晚了20多年,那麼中國是否可以縮短六代機與外界的差距呢?
  • 611所總師披露殲X六代機,美國人:中國這麼做有點我們的風格
    中國航空工業、成飛611所首席專家、總設計師王海峰披露的中國下一代戰機---第六代戰機的服役計劃,持續引發關注。王總師生產,他認為下一代戰機將在2035年甚至更早時間服役。
  • 中國六代機何時亮相?航空工業給出了時間表,可能更先進!
    六代機是航空大國下一階段的主要競爭方向,領先一代意味著對五代機形成技術代差,在戰爭時可能會出現一邊倒的局面。國際上對六代機沒有一個明顯的標準,美軍所謂的「六代機」進度快並不意味著性能領先,而且距離實際投入使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很多軍迷仍然擔心中國六代機進度會嚴重落後美國,航空工業日前的一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 中國六代機啥樣?光子雷達或成標配!楊偉:戰機研製進入自由王國
    前不久,中科院14所才表示我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研製成功。光子雷達可以說是「反隱殺手」,專門克制隱身戰機的,讓所有隱身武器在其面前無所遁形,在微波光子雷達面前只能裸奔。這是一款顛覆性新裝備,也將是六代戰機核心技術。
  • 2020年排名前5的未來戰鬥機,中國六代機上榜了嗎
    為了在較短的時間內滿足其戰略需求,美國空軍部長表示,該計劃可能會從「世紀系列」戰鬥機中汲取靈感,從而導致在美國開發了不少於六架戰鬥機(以及兩個已取消的項目)。3.法國和德國聯合打造歐洲六代機FCAS瑞典已經為薩博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探討「一項聯合作戰空中開發和採購計劃,包括開發新概念以滿足兩國的未來需求。」5.中國神秘的第六代戰鬥機中國六代機想像圖
  • 國內頂尖高校曝光國產六代機進度:8款設計完成,4款已低空試飛
    還是接著說六代機相關的消息,上篇文章,講了美媒如獲至寶的六代機設計圖是一個多麼不靠譜的東西後,咱們再講講國內六代機的設計進度,並且對六代機的各大性能指標做一個預測。,目前已提出了8種方案,並對4種進行了低空飛行驗證 。
  • 美六代機已經首飛,原型機生產只用一年時間,我國差距還有多大?
    眾所周知,目前各國研製出的最先進的戰機應該是五代機,美國所謂的下一代空中優勢自然就是六代機。據相關消息透露,美國NGAD的原型機只花費了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從設計到生產,而我國目前還在研製中,其中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我們接著往下看。據羅珀博士所說,原型機不僅僅是完成了首次試飛,其在試飛過程中還打破了多項紀錄,撇過其他不談,如若此事是真實存在的,那對於世界軍工發展來說又是一個新的突破。
  • 第六代戰鬥機已試飛,「美國戰略忽悠局」又放「電子菸幕」?|京釀館
    文 | 陶短房當地時間9月15日,美國空軍方面透露,美國第六代戰鬥機的驗證機已開始飛行並「打破許多紀錄」,這比普遍預期的要提早幾年。以美國為例,越戰期間「三代機」F-4如日中天,大多數「四代機」項目已推進多年,第一款標準「四代機」——F-14「雄貓」1970年即首飛,1974年9月22日便服役,此時越戰尚未結束。
  • 印度吹噓自研的六代機,將超越世界上所有五代機
    懷揣著超級大國之夢的印度在建設空軍的路程上同樣遇到了五代機這隻攔路虎,為了解決五代機上存在的固有差距,眼光超前的印度另闢蹊徑地想出了獨特的解決方案——既然在五代機時代落伍了,那就在六代機上保持領先來抵消劣勢,即使印度至今沒有任何一款拿得出手的自產戰機,但依舊不妨礙印度展望未來。
  • 六代機?這次我說了算:量子計算領先世界,九章助力中國航空
    從九章算術到量子九章,中國計算領先世界九章算術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偉大的數學巨著,影響中華數千年,但是在計算機時代,我們無疑是一個追趕者,但是中國在計算機的發展上非常迅速,現在量子計算機原型機的出現,讓中國計算再次領先世界。
  • 燃油稅究竟何時推出? "擇機推出"已是第四次
    時間    「千呼萬喚不出來」    此前,每到年底或年初,有關燃油稅將擇機出臺的說法就會出現在媒體上,但最終都是養路費照徵,燃油稅「千呼萬喚不出來」。    而這次的信息與此前的猜測不同,因為多了權威部門的聲音:1月11日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透露,燃油稅改革的方案經過研究已有了初步意見,但需要在比較合適的時間推出;22日,國務院發展中心的報告稱:我國已經制定徵收汽車燃油稅的方案,並將擇機在全國公布推行。    其實,早在1994年,有關部門就正式提出開徵燃油稅的動議。
  • 六代機誰家先出爐?俄羅斯技術領先世界,或將全面壓制美國空軍
    中美俄三國的五代機相繼亮相也有一段時間了,其中美國的F-35甚至出售多個國家並形成一定的戰鬥力,僅在以色列、日本、韓國等地存在的就不在少數,雖然很多國家都沒有自主研發五代機的能力,但卻是率先用上了,所以說如今的五代機遍地跑也並不假。
  • 中國下一代重型武裝直升機何時服役?總師透露一個好消息
    美軍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武裝直升機之一,該機的最新型號擁有先進的長弓毫米波火控雷達,該雷達的掃描範圍達到8公裡,配合大多數反坦克飛彈的射程,一次可以掃描256個目標,並在這些目標中鎖定16個目標,最後打擊8個目標。
  • 總師承認國產超音速大飛機上馬,外形或超乎想像
    在談及未來國產客機方面的話題時,陳迎春透露,中國商飛已經開始對CR929的後續型號展開預研,包括雙層雙通道客機、三通道客機、超音速客機以及採用全新布局等。其中,超音速客機與全新布局這兩項,尤為值得我們關注。事實上,現代客機發展到今天,傳統的"圓柱形機身+下單翼+吊掛式發動機"的布局,基本已無更多可挖掘的潛力。
  • 三總師聚齊,中國大飛機「三劍客」最新進展曝光
    北京時間5月7日,中國運-20、AG600和C919的三位總設計師在陝西西安閻良舉行的「2018中國大中型軍民用飛機發展峰會」分別發表演講,介紹了中國三種大飛機的研發和服役現狀。據《科技日報》5月8日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7日介紹,運-20大型運輸機下線後,已參與了多項訓練試驗等,各項進展順利。目前,運-20正在進行邊界極限試驗。對於外界關注的運-20是否會有系列化發展的問題,唐長紅表示,運-20是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基礎上,後期產品表現會更好」。
  • 日本六代機有重大變化,與我國的「變形金剛」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近日,日本國際安全保障產業協會(ISJC)在英國BAE系統公司的協作下舉辦了日本下一代戰鬥機的線上研討會,透露了關於三菱F-3隱身戰鬥機的一些最新動態,其中有些頗為引人注目。不過最引人注意的還是F-3的氣動外形居然又出現重大變化。研討會發布的最新概念圖顯示,最新F-3概念的總體布局雖然類似之前發布的25DMU(數字模型),但取消了外傾雙垂尾,只剩兩片下反平尾,成為一種無垂尾隱身戰鬥機。
  • 美國為什麼不敢重啟F-22生產線,因為到那時中國六代機已亮相!
    美國重啟F22生產線有多難,至少要五年時間重建生產線,十年後才可能批量交付部隊,重啟成本500億美元天文數字,資金不用說,十年後殲20按年產48架算已經五百多架綽綽有餘,中國六代機都亮相了!那時候只有靠F35撐場了!
  • 公布最新研製進展,透露未來建造計劃,CR929總師:中俄大飛機不只是...
    在9日舉行的2020浙江省「萬畝千億」航空航天產業國際峰會上,中俄聯合研製的大飛機CR929總師陳迎春透露,有中國龐大的國內航空需求作為依託,三大國產客機項目正常推進。同時他還透露了CR929大飛機的更多細節。
  • 國產航母總師說了,山東艦設計13年,船體有30種方案絕非仿製
    眾所周知,國內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是朱英富總師設計的,他曾在公開演講中提到,當時設計時,沒有圖紙沒有規範更沒有經驗。想找設計方合作,但當時對方同型航母還在服役,不可能給你交底,因此只有靠自己。而一般驅逐艦有300多個艙室,航母則有3600個艙室,幾十萬個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