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嶽璋 濟南報導
「焦大娘,我們給您送冬至餃子來啦。」12月21日12時許,槐蔭區中大槐樹街道崑崙街社區居委會主任、崑崙街社區大食堂負責人殷華芳為社區中行動不便的長者送去冬至水餃。殷華芳告訴記者,今天是崑崙街社區大食堂的「一周歲生日」,為了更好地服務社區中的年長者,該食堂開展了暖胃又暖心的冬至送餃子活動。
小手包出大餃子 生動敬老教育課暖心又暖胃
「一合、一按、一捏,一顆胖乎乎的元寶形餃子就成型了。」12月21日上午10時許,十餘名來自濟南市崑崙小學的學生正圍坐在崑崙社區大食堂的工作人員身旁,學習如何包餃子。為更好地照料空巢、獨居老人,教育下一代養成關懷長者的美德,值此冬至節氣到來之際,崑崙街社區大食堂聯合濟南市崑崙小學開展冬至包餃子活動。
餃子出鍋後,殷華芳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將餃子送到出行不便的高齡老人家中。「謝謝殷主任的照顧。」百歲老人焦玉鳳用並不清晰的口齒緩緩表達出對社區工作人員照顧的感激之情。老人的二兒子,67歲的王瑞本告訴記者,近年來,社區重視養老服務工作。為了照顧他們母子,工作人員天天都會把熱氣騰騰的飯菜送到他家,幾乎從未間斷。同時,對於他們反映的任何生活上的問題,工作人員都會第一時間上門為其解決。
殷華芳告訴記者,崑崙街社區大食堂是崑崙街社區的長者食堂,其功能主要在於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優質、平價的餐飲幫助。在冬至這天舉辦此次活動,可以更貼心地服務轄區居民,並在全社區範圍內宣揚尊老敬賢的傳統美德,從而提高全體居民的幸福感和對社區的歸屬感。
累計服務近兩萬人次 「一周歲」食堂顯養老服務擔當
「本食堂為社區長者食堂,主要向轄區內7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就餐服務。」殷華芳告訴記者,崑崙街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共1800餘名,其中獨居、空巢、失能的老人佔比25%。因小區位置相對封閉,餐飲業發展薄弱,為解決社區百姓「吃飯難」的問題,經過多次深入調研,街道創新「公共+公益」運作模式,依託居家養老等服務政策,成立社區大食堂,向社區老人提供優惠優質的就餐服務,對轄區空巢、獨居老人及行動不便人士實行「愛心送餐」,同步輻射轄區周邊上班職工。
據了解,崑崙街社區大食堂於2019年12月完工並投入使用,時至今日剛好滿「一周歲」。自營業以來深受百姓歡迎。大廳可容納上百人就餐,同時廳內設有2個雅間為老人過生日、擺家宴提供便利溫馨空間。
同時,社區成立了「紅綠」堂管會,每天對食材的選購、菜品的選擇到工作人員的服務細節等進行監督,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堂辦理了相關營業證照,從根本上明確了自治管理的主導地位,確保了社區大食堂的經營行為在社區的可管、可控的範圍內。
提升養老服務規範化槐蔭區著力打造康養名城
記者從槐蔭區民政部門了解到,像崑崙街社區大食堂的養老服務機構在槐蔭區並不在少數,近年來,槐蔭區委、區政府著力打造「康養名城·活力槐蔭」,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進一步完善槐蔭區養老服務基礎設施,通過完善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增加養老服務設施供給、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等方式,全力提升養老服務的規範化和專業化水平。
「社區長者食堂和社區助餐服務站是槐蔭區發展完善養老服務的一個組成部分。」槐蔭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負責人孫勇告訴記者,截至2019年底,槐蔭區已建成9處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30處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7處農村幸福院。此外,截至2020年12月21日,槐蔭區已完成10處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5處農村幸福院建設,4處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處於裝修改造階段。
孫勇告訴記者,下一步,槐蔭區將在繼續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提高養老服務水平的基礎上,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推廣「網際網路+養老」模式,依託區養老服務綜合信息平臺,打造「沒有圍牆的養老院」。同時,槐蔭區將積極與國內外各類優質養老服務企業對接,實現公辦養老服務設施的社會化力量運作,使社會力量成為提供養老服務的主體,增加優質養老服務供給,進一步推動養老服務健康發展,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推薦閱讀
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 規劃《建議》提出:經濟持續較快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領跑全省,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實現位次前移,省會城市首位度明顯提升,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顯著增強,成為黃河流域核心增長極。[詳細]
近日,濟南市22個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公示,其中包括西客站片區、蓮花山片區、王官莊片區、白馬山片區等熱點區域。[詳細]
十三五期間,濟南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77萬公裡,幹線公路密度居全省前列。濟南全力打造了高快一體高速網、縱橫環聯國省道網和四好農村路三張公路網,全市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77萬公裡,新改建幹線公路裡程441公裡(高速公路273.1公裡、普通國省道167.9公裡),幹線公路密度[詳細]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本次通過的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中山東佔99家,濟南市10家博物館榜上有名,通過率和提質升級數量均居全省前列,一級館數量位居全省第一。[詳細]
記者從天下第一泉風景區了解到,疫情期間景區堅持實行「線上實名預約」,確保遊客遊覽安全。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天下第一泉風景區了解到,由於五龍潭公園遊玩人群以老人小孩居多,五龍潭公園自2016年便開始打造「親情公園」。[詳細]
近日,濟南歷下交警在落實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工作中向科技要戰力,率先在轄區經十路舜耕路路口西南角機動車右轉車道、非機動車待行區以及人行橫道進行交通設施提升改造,安裝試行路口盲區主動提示系統。盲區主動提示系統是降低機動車駕駛人因視野盲區導致的機動車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