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報導,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26日公布2020至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涵蓋多項經濟支援措施。香港經濟、金融界多名學者及從業人士表示,預算案對企業支援力度前所未有,也在稅制等領域具備前瞻性,並繼續為經濟發展進一步投放資源,將有助香港經濟發展。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認為,預算案顯示特區政府在嚴峻經濟環境下迎難而上、銳意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決心,大規模的紓困措施預計能夠為企業提供及時和有力支持,同時預算案繼續為社會建設及經濟發展進一步投放資源,相信可推動香港經濟在逆境中向前發展。
鄂志寰指出,此前部分撐企業的減稅降費措施已落地,預算案提出進一步延長相關生效時間,預計受助企業短期可得到財政支持。而針對本地消費氣氛持續低迷,訪港旅客數字下滑,致零售、餐飲、酒店及運輸等行業受衝擊,預算案推出現金發放計劃,相信可提振本地居民的消費需求,以降低短期旅客下跌的影響。
鄂志寰說,在收入減少下,部分企業將出現資金周轉及營收不足問題,預算案提出百分百政府擔保計劃、多項稅務減免、經營開支補貼等,可為企業減輕財務負擔,以避免短時間內出現大規模的結業及裁員,保障就業市場,協助企業渡過經濟難關。
香港經濟學會顧問劉佩瓊認為,香港作為自由開放的城市,經濟波動屬必然,過去香港經濟一直在波動中增長,但此次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經濟出現「半停擺」情況。預算案中眾多措施直接面向企業,相信這些刺激措施將幫助經濟活動避免中斷,維持企業生存,儘量減少失業,同時降低家庭開支面臨的經濟壓力。
對於預算案涉及的規模及力度,劉佩瓊認為,1391億港元的預算赤字在過往香港從未有過,是此次預算案的最大亮點。雖然涉及金額巨大,但香港財政儲備充足,仍在政府可負擔的範圍內,且眾多措施不屬經常性開支措施,經濟復甦後可不再推出。
德勤中國稅務總監陳復新認為,預算案在香港傳統較為賺錢的投資、財富管理等領域,嘗試作出稅務優惠,相信對這些行業會起到提振作用,提升香港金融領域競爭力;改革有限合伙人法制,以吸引更多海外基金經理來港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相信有助香港經濟發展。
陳復新留意到,預算案也提出經合組織(OECD)研究訂立全球最低稅率規則的國際稅務新發展形勢,雖然當前未必對最低稅率有共識,但低稅制是香港最重要的優勢之一,若國際環境發生新變化,勢必對香港產生重大影響,預算案在有關問題上具備前瞻性。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DF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