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華東師範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旭紅以「思維是你的隱形翅膀!」為題在兩校區為新生們上了開學第一課。
思維是你的隱形翅膀!
在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錢旭紅
華東師範大學校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0年9月16日
親愛的2020級本科生、研究生新同學們:大家好!
當元旦鐘聲響過、春節來臨之前,誰也不會想到這是如此不一樣的一年。疫情給了你們人生中一次重大挑戰,你們也成為歷史上最不容易的一屆新生。今年你們接受了戰勝困難的洗禮,這段經歷必能給予你們未來能浴火重生的體驗和力量。
在此,我以「思維是你的隱形翅膀!」為題作開學致辭,以此代表華東師大的全體師生,對你們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作為新中國組建的第一所社會主義師範大學,不同於一般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育人」在華東師大永遠都是最主要的特色和最大的優勢。馬克思強調的「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就是學校人才培養的核心使命和最終目標。
華東師大的校徽圖案,是繁體的 「華東」,它形如「水杉」,水清木華而成林;也宛若「雪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而今天要告訴大家,我的新解釋是,它還是疊加在一起的無數種人的寫法。即昭示,學校要培養和匯聚天才、全才、專才、偏才、怪才、鬼才等各式各樣、不可替代的人。
老校區有麗娃河、新校區有櫻桃河,這些水系生態展現的是師大的獨特風格,就是「上善若水,大愛無聲」。前者體現的是老子的「不言之教」,後者詮釋「愛在華師大」!這裡沒有信誓旦旦的諾言,而是潤物細無聲的無言關愛。
華師大的愛,就是幫助每個人實現「自由全面發展」,追求世界一流的「卓越」,鼓勵學生擁有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要把教育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此,學校倡導思維導向的通識教育、前沿導向的專業教育、英才導向的智能教育,強調超越知識點的教育,以卓越學術推動卓越育人。
我們希望主動改變高等教育,並進而輻射改變基礎教育。力求在成就社會中成就自己,將人們從機械教育的痛苦繁複和煩惱中解脫出來,以強大的教育支撐起強大的產業和科技,進而為文明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在你們入學之際、開學第一課,我給大家的建言是,在不確定中把握確定性,理解自己,理解世界。
要理解每個人和大千世界,有必要了解與思維和精神相關的兩種商。一種是沒有火偏旁的商(quotient),它源自心理學,如智商、情商、靈商等。商的中文含義包括中介與交換。與天地、人間、物體的交往,使每個人的商值得以增長。這個商常用於表徵人與人之間的精神和素養的差別和不平衡。商意味著一個人的潛質和品位,商值越高,人越出色。
另一種是有火偏旁的熵(entropy),源自化學和熱力學,是能解讀世界一切人事物規律的熵。這個熵代表著混亂無序的程度。此熵的形象就如熊熊火舌,飄忽不定、難以受控、毀滅一切、沒有方向。愛因斯坦認為,熵理論是科學界第一法則;管理學家們認為對抗了熵增,企業的生命力才會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薛丁格在《生命是什麼》中指出: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生命以負熵為生。因此可以這麼理解,如果熵增了,就意味著它在燒掉你的智商、情商、靈商,燒掉你飛向未來的隱形翅膀。
熵減代表著系統的活力,熵減越高就意味著系統越有序。耗能耗資等損耗越少,系統越可以永生持續。事物總是向著熵增的方向放任自流地渙散,一切符合熵增需求的,都讓人感覺非常容易和舒適。因此人們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墜入舒適圈,風平浪靜、沒有壓力、溫水煮青蛙,如不警惕,極易陷入低水平的重複,無法保有競爭力。工作和人生也一樣,一旦陷入舒適的狀態,那極可能是被暴風雨摧毀前的短暫而最後的寧靜。
人生的成長是一個不斷抵抗熵增的過程。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反抗自我熵增,就是要和自己的舒適、懶散、平庸、頹廢甚至墮落過不去。我們適度自律,克制過多欲望,勤奮刻苦學習都是為了對抗熵增。積極的人生以負熵為生。正像有人說:當你保持微笑,也能從大自然接受隱性負熵,從而身體運行有序而身心健康。
生命力的要義至少有三:自組織、自複製、自適應。自組織才能有結構,從而展現功能;自複製才能擴增、生生不息而永續;自適應才能採納外界資源用於自我至善。自組織是自由自在自然地有序堆積,而不是被組織。自組織是抵消系統雜亂無序化,實現熵減的第一最佳答案。其重要的原則至少有三:1.與外界保持最佳的互通開放;2.不進則退,追求熵減,拒絕熵增;3.獨立自主、拒絕依附,拒絕平庸,遠離平衡。
信息常雜亂無章,知識會多種多樣,思維卻源遠流長。每個人從關注信息、知識到關注思維模式,就是從混亂無序到自組織的優化,就是熵減,就是進步和升華。世界不存在唯一正確模式,任何單一的思維模式都不可能統領一切。只有掌握眾多的思維模式才能覆蓋不同的四面八方,如此才能熵減成長。
要提高每個人的無火之「商」值,要減少有火之「熵」增,以保有我們飛翔的隱形翅膀,就有必要懂得什麼是改變社會和人生的真正力量。
400年前培根有言「知識就是力量」,當時這完全正確。然而當今,知識的數量和更新速度空前。學習的知識越多,未知和困惑也越多。今天的知識常常超載,大量知識無效,甚至不少垃圾知識,正在將人淹沒掉。所以,知識的多與少並不十分重要,關鍵是你是否掌握它的真諦,而真諦只對正確的思維亮出真相。
如果僅僅關注知識點,你的知識就是一座一座的孤島,但是如果能發現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你就能進入思維和精神的世界。所以,知識是思維和精神的載體,知識傳承在於訓練思維和升華精神。否則知識學得再多,都可能成為一種累贅,反而感悟不到幸福,缺乏創造。
知識不等於思維,也不等於精神。只有擁有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格局思維的人,才是健全的思維自由的人;擁有質疑為先的科學精神、關愛為先的人文精神、使命為先的信仰精神,才是健全的精神獨立的人。否則,就是思維和精神不健全或者殘缺的人。許多人希望去改變社會,改變他人,但沒有想過改變自己。歷史已經告訴我們,只有改變思維、改變自己,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走向成功。
思維才是力量!思維是第一原理,要成為自由全面發展的人,就要保證思維的自由全面永續發展!人的言行舉止、幸福與感悟,都是思維的外界表現。如果思維受限,我們會有很多苦惱,缺少幸福,缺乏創造。
思維是知識的精華,是精神的骨架;思維是先天的靈光,是後天的雲霞;思維是文化文明的基因,是每個人氣質素養能力的密碼;思維是芸芸眾生言行舉止的驅動力,是每個人精神世界的通天之塔。
走向未來,人類需要思維突破。人類的學術研究,通過在數理化、天地生、文史哲、音體美領域,完成一次次的思維顛覆和突破,帶來生產力的極大釋放和文明的躍升。我們如能一直如此,就能超越人工智慧,真正成為人工智慧的主宰,而不是被人工智慧所統治。人類需要幸福,通過思維方式改變來優化大腦內部的荷爾蒙及其分布,才能使人更好地感知幸福。
單靠知識改變不了命運,改變命運需要用思維架構起知識,從而支撐起有足夠高度和強度的人生大廈。思維晉級是最好的學習和成長。
能力增長不僅靠知識,更靠運行知識的邏輯——思維是否足夠自由多樣。掌握的思維方式越多,面對變化的世界就多一種辦法和力量。人們常不知自己的思維工具箱到底有多少工具,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與奠定人類文明的偉大先人神交對話,如笛卡爾、牛頓、薛丁格;又如老子、孔子、墨子;如果你熟悉或者親近哪位的思想或者論斷,並如數家珍,則表明他的思維在對你導向,這樣你可以區分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多少種,分別屬於哪一流、哪一家。
我們需要訓練增加思維多樣性,老子學說和量子思維就是這「眾妙之門」。我們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易接近老子學說,我們國家的量子科技水平也處在世界最前沿之一。希望同學們花點時間和老子對話,與量子相逢。目的不在於要你們完全弄懂掌握老子哲學和量子物理,而在於你們有所知曉它們在思維層面的普適意義。老子能讓你回歸本源,量子能讓你走向前沿。老子學說和量子理論有關宇宙的起源和天道規律的描述,相互兼容並能相當程度互通,呈現出中西之和、古今之和、科技人文之和。
老子的《道德經》是最受世界歡迎的源自中國的人類著名經典。原著中沒有被誤傳的、避世消極的「無為而治」,反而強調的是「為無為」「無為無不為」「無為無不治」,其實質講的是「四兩撥千斤」「輸入最小收穫最大」,強調的是一種「道法自然」的誠實超能!即「善行者無轍跡」「大制無割」「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建者不拔」。明白了墨子,就會對古代中華文明的科學技術創造力充滿敬意;熟知了老子的思維,就不會對今天全球的原創和未來的變化驚詫異常。
量子思維不僅僅屬於科學,也屬於人文。過去一百年,量子顛覆了自然科學技術,產生了諸如量子物理、量子化學、量子生物學、量子藥理學;未來一百年,量子可能顛覆人文社會科學,因為量子哲學、量子心理學、量子管理學、量子教育學等已在路上。我們需要未雨綢繆,因為現在很可能是突破的前夜,以量子學說為基礎的人工智慧將相當程度上顛覆當今的科學技術與人文藝術。
同學們:
巨變、災變之後,人類文明的新曙光正劃破夜空,顯露在遙遠的地平線上。過去,我們的靈魂趕不上腳步;今年我們的腳步被迫停下,思考相對加速,並必將引領我們前行的步伐。
希望你們能夠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仰望天空,腳踏實地,善於思考,通過思維的突破進階,為文明、為民族、為祖國,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謝謝大家!
視頻|董生 等
圖|何太皓 汪竹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