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們入學之際、開學第一課,我給大家的建言是,在不確定中把握確定性,理解自己,理解世界。」在克服了新冠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之後,上萬新生如約而至抵達優雅而美麗的師大校園。在今天舉行的華東師範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全體新生共同聆聽了校長錢旭紅院士講授的入學「第一課」——「思維是你的隱形翅膀!」。
開學典禮分別在華東師大閔行校區東田徑場、中山北路校區體育館舉行。10044名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在此開啟大學生活新徵程。
校領導梅兵、錢旭紅、朱民、王宏舟、楊昌利、曹友誼、孫真榮、李志斌、周傲英、戴立益,校長助理雷啟立、斯陽,各學部院系負責人及教師代表等出席。典禮由校黨委副書記楊昌利主持。
在莊嚴的國歌聲中,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正式開始。
▲校長錢旭紅給新生上了以「思維是你的隱形翅膀!」為題的開學第一課
校長錢旭紅院士給新生上了以「思維是你的隱形翅膀!」為題的開學第一課。
錢旭紅對校徽的將感性與理性水乳交融的全新解讀給新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認為華東師大的校徽圖案,是繁體的「華東」,它形如「水杉」,水清木華而成林;也宛若「雪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它同時還是疊加在一起的無數種人的寫法,即昭示:學校要培養和匯聚天才、全才、專才、偏才、怪才、鬼才等各式各樣、不可替代的人。
錢旭紅對歷經2020年極為不尋常的艱難與挑戰的同學們詮釋了「愛在華師大」的真諦。他指出,華師大的愛,就是幫助每個人實現「自由全面發展」,追求世界一流的「卓越」,鼓勵學生擁有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學校倡導思維導向的通識教育、前沿導向的專業教育、英才導向的智能教育,強調超越知識點的教育,以卓越學術推動卓越育人。這對於度過了跌宕起伏的一段時光終於進入大學校園的同學來說,正是對其探尋和確定人生意義的積極回應。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修己安人,利於天下。錢旭紅呼籲新一屆的同學們反求諸己,從自己的感覺世界與思維世界出發,去創造和遇見一個更有創造精神與人文意識的自我:「知識不等於思維,也不等於精神。只有擁有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格局思維的人,才是健全的思維自由的人;擁有質疑為先的科學精神、關愛為先的人文精神、使命為先的信仰精神,才是健全的精神獨立的人。否則,就是思維和精神不健全或者殘缺的人。許多人希望去改變社會,改變他人,但沒有想過改變自己。歷史已經告訴我們,只有改變思維、改變自己,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走向成功。」
楊昌利在主持典禮時表示,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新同學與國家、民族和整個社會一道,共克時艱、砥礪前行,用自己的行動參與共同防疫,在直面挑戰、積極備考的過程中,經受了磨練,收穫了成長,最終以優異的成績來到華東師範大學。她希望同學們傳承和發揚師大的文化傳統,求實創造,銳意進取,堅定信念,矢志奮鬥,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人的希望,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用青春和智慧去譜寫人生道路上的精彩篇章。
作為教師代表,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首席科學家、英國物理學會會士、華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院長程亞,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立德樹人」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心理學)主任、華東師範大學師資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龐維國分別在開學典禮上發言。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首席科學家、英國物理學會會士、華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院長程亞
程亞從人工智慧技術與人對自身命運的把握之關係出發,倡導華東師大的新生在面對這個充滿變革的大時代要追求卓越勇於創新:「人生目標應該有其多樣性,其中有些導向性的東西可以供你們參考,你們的價值應該看你們對社會的貢獻多少來衡量,而不是從社會中攫取多少利益來衡量;應該看你們的生活是否精神充實、健康快樂來衡量,而不是看對物質生活貪慾是否完全滿足來衡量。」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立德樹人」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心理學)主任、華東師範大學師資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龐維國
龐維國在描述了華東師大的人文與科技之歷史脈絡後,飽含深情地對2020級新生呼籲並承諾道:「我們深知,你們的青春注入,必定讓學校充滿力量;你們的茁壯成長,必然讓學校再鑄輝煌;你們的懷材抱器,寄託著民族復興的希望。我們將如你們的父母一樣,悉心伴你們成長;我們將與你情同夥伴,一起遨遊在知識的海洋;我們更將做好人梯,一起助力你天天向上。」
▲河口海岸科學研究院2017級研究生張峰
河口海岸科學研究院2017級研究生張峰作為老生代表分享了在野外進行科學考察和實驗採樣的種種甘苦,其深度投入科研的精神感染了現場聆聽的新生同學,他鼓勵學弟學妹要敢於嘗試,不怕犯錯,人類的成長就源於不斷地挑戰自我,他以自身的科研經驗與人生體驗坦誠相告:「厚德載物一直是師大的傳統,回報社會亦是我們的責任。不要害怕過簡單的生活。科研的生活看似單調而平靜,可這種簡單的生活,卻是人類進步的必經之路,高深的學問出自孜孜不倦的思考和研究。」
▲國際漢語文化學院的2017級本科生莫本傑
來自國際漢語文化學院的2017級本科生莫本傑則講述了因與同學到市區殘聯參加盲人讀書會的社會實踐活動,而發願幫助這些特別需要援助的人,因此創立了成員包括學校不同專業本碩博同學的導盲帽帶項目組,最終用科技創新來改善盲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這是瀰漫著科技之光的人文精神,也踐行了她「不斷發現自己,超越自己,創造價值」的人生目標。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新生。
▲信息學部軟體工程學院的2020級研究生新生龍萬成
在開學典禮上,校領導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戴上校徽,不僅標誌著新生們正式成為師大人,更意味著,新同學們插上「隱形的翅膀」,已擔負起了維護和樹立學校形象、踐行學校發展理念的責任和使命,共同為「建教育強國、以教育強國」的目標不斷努力和奮鬥!
文|田波瀾
圖|何太皓 汪竹馨 邵興仁
季佳曉 吳楚湘 黎昕
編輯|吳瀟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