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為何會說: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數學與世界的本質關係

2020-12-13 無名狂客

在柏拉圖看來,相的範例乃數學。柏拉圖似乎特別熟悉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哲學思想;跟在畢達哥拉斯學派後面,他認識到,對物質世界的安排是依照數學上的數的相和幾何的相來進行的。這些相是看不見的,只有憑藉智力才可領悟,然而,可以發現,這些相乃一切以觀察為依據的可見物體和變化過程的形成期原因和調整者。但是,另一方面,柏拉圖和畢達哥拉斯關於實際存在的數學上的順序原理的見解,完全不同於常見的現代觀點。

按柏拉圖的理解,圓、三角和數不僅僅是人的頭腦強加給各種自然現象的正式結構或定量結構,它們也不只是作為自己具體的存在的一個無情事實而機械地存在於各種現象中。相反,它們乃超自然的、超驗的存在物,既不依賴於它們使之有序的各種現象,也不依賴於察覺它們的人的頭腦而獨自存在。雖然具體現象是短暫的、不完美的,但是,使那些現象有序的數學上的相卻是完美的、永恆的、不變的。因此,柏拉圖的基本信條是,在暫存世界表面的混亂和無規則的背後存在著一種更深一層的、永恆的絕對事物的秩序;這一信條是在數學中找到的,也有人認為,是在一次特別用圖表表示的論證中找到的。

所以,柏拉圖認為,在數學方面對大腦進行訓練,對從事哲學事業是絕對必要的,因此,按照傳統,在他建立的學園大門的上方刻有這樣幾個字:「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

到此為止所作的描述,大致表明了柏拉圖關於相的種種最獨特的觀點,其中除了包括在《第七封信》即他的一封很可能真正現存的信中所表述的觀點外,還包括了他在幾篇最著名的對話——《國家篇》、《會飲篇》、《斐多篇》、《費得羅篇》和《蒂邁歐篇》——中所闡明的觀點。不過,在柏拉圖作品的全集中,仍有許多含糊不清和前後不一致之處未得到解決。

有時,柏拉圖似乎抬高想像的東西,使其遠遠高於來自經驗的東西,以致一切具體特殊事例全給理解成在某種程度上僅僅是超驗的相的一系列腳註。有時,他又似乎強調被創造的事物其本身的高貴,就因為這些事物乃那種神聖且永恆的東西的具體表現。目前,從不同對話中許多論及相的地方,尚無法確定相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超驗的而非內在的——是相與可感知的事物相分離,後者只是不完全的模仿呢,還是相以某種方式存在於可感知的事物中,後者實質上分有相的性質?一般說來,似乎柏拉圖隨著其思想的成熟,傾向於一種更超驗的解釋。

然而,在很可能是以上所引證的大部分對話之後所寫的《巴門尼德篇》中,柏拉圖卻提出了批判他自己的理論的幾種強有力的論點,指出了關於相的性質的種種問題——存在多少種相,它們彼此之間以及它們與感覺世界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分有」的確切含義是什麼,如何才有可能獲得關於相的知識——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又引起若干表面上無法解決的問題和前後矛盾之處。其中有些問題,柏拉圖可能是通過自我批評提出的,同樣也可能是藉助於辯證法的力量提出的,後來成為一些哲學家反對相論的基礎。

同樣,在《泰阿泰德篇》中,柏拉圖始終沒有舉出相論來作為擺脫他所描述的那種認識論上的僵局的一種方法,而是以極其敏銳的目光分析了知識的本質,不作任何明確的結論。在《智者篇》中,柏拉圖不僅把實在歸因於相,而且還歸因於變化、生命、靈魂和悟性。在別處,他指出在相和可感知的特殊具體事例之間還存在著一個由數學對象組成的中間類別。他多次設想一個由相組成的等級系統,然而,在不同的對話中卻提出了不同的等級系統,讓善、一、存在、真或美佔據著不同的最高位置,有時是讓它們同時佔據,並有部分重疊。顯然,柏拉圖根本沒有構築起一個完整的、前後完全一致的相的系統。不過,同樣十分明顯的是,儘管柏拉圖自己未能解決關於他主要學說的一些問題,但他認為,這一理論是正確的,若沒有這一理論,人的知識和道德行為就會沒有任何基礎。因此,正是這種信念構成了柏拉圖哲學傳統的基礎。

概括地說,根據柏拉圖的觀點,存在的基礎乃各種原型的相,它們構成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的無形基質。世界的真實結構不是靠感官來揭示,而是靠智力來揭示;處於最佳狀態時的智力有機會直接接近支配實在的相。一切知識均以相的存在為先決條件。原型王國決不是具體世界的一個不真實的抽象名稱或一個假想的隱喻,相反,在這裡被認為是實在的真正基礎,它決定了實在的秩序,使實在是可認識的。為達此目的,柏拉圖宣布,親身體驗超驗的相乃哲學家的首要目標和最終目的地。

相關焦點

  • 柏拉圖說:「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你知道說的是什麼嗎?
    公元前387年,古希臘的偉大哲學家柏拉圖,在這裡建成一座學園,旨在探討世界上最深刻的哲學,培養世界上最睿智的頭腦,來實踐世界上最理想的政治。雖然門口寫著「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這句話,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咀嚼、玩味。你曾經咀嚼到其中的奧妙了嗎?
  • 柏拉圖:我參透了愛情,卻搞不懂為什麼只有五種正多面體
    這個問題困擾了柏拉圖一生,讓笛卡爾少了一個命名機會,差點讓歐拉大神犯錯,卻彰顯了柯西數學的逆天天賦! 據說柏拉圖為了深入研究幾何,還專門在雅典西北郊外陶器區的柏拉圖學院門口立著一塊「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的牌子。 經過深入研究,他發現只存在五種正多面體,分別是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正二十面體,後來也被稱為「柏拉圖立體」。
  • 普通人如何才能接近理念世界?柏拉圖的答案是:學習數學
    肉眼凡胎的普通人如何才能接近理念世界?柏拉圖的答案是:學習數學。當然,數學的世界本身也還不是理念世界,因為數學的對象還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比如幾何圖形、天穹星象……但通過演練數學,你可以被引向理念世界。傳說柏拉圖學院門口有個牌子,寫著"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
  • 如果不懂幾何,活該你是母胎solo! |柏拉圖|數學|幾何學|定理_網易...
    :不懂幾何者勿入。,所以搞到最後才發現本質全是數學問題。其實數學問題本質上還是物理問題,只不過數學是樸素的物理學而已。離開了物理也就沒有數學了。但是沒有人會認為一加一不等於二,這就是物理常識。吉利說:幾何是回歸純粹,解構無限可能,全新定義新能源進化方向,為未來出行帶來無盡力量,引領世界認識。
  • 柏拉圖:「不懂幾何,免談哲學!」學哲學一定要懂數學嗎?
    柏拉圖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他創辦的柏拉圖學園,延續了900多年,是西方歷史上建校時間最長的高等教育學校。然而,這個以研究哲學為主的學園,卻在門口掛著一個讓眾多哲學愛好者止步的牌子:「不懂幾何者莫入!」在柏拉圖看來,不懂數學就無法研究哲學。
  • 何為柏拉圖主義?
    柏拉圖對於愛好數學的人一直有很強的吸引力,粕拉圖自己就很偏愛數學,柏拉圖創立了雅典的高等教育學院(大概是歐洲第一所大學),在學院的門上寫著:「不懂幾何者請勿入內"。這位古希臘哲學家對詭辯家特別是普羅太哥拉這種人的蔑視,使得稱呼這些巡迴教師的詞帶有貶義。[詭瓣家(Sophist)這個詞來源於古希臘詞知識。
  • 柏拉圖到底哪裡厲害了,他不為人知的事情
    在西方文化史、思想史上柏拉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他極端貶抑的現代英國哲學家波普爾也認為:「人們可以說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圖的,或者是反柏拉圖的可是在任何時候都不是非柏拉圖的。」柏拉圖深深愛戴自己的老師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因莫須有的罪名被判處死刑後,柏拉圖離開了雅典這塊使他傷透心的地方。他在各地週遊,十年後才回到闊別已久的雅典。他在雅典西北部購置了帶花園的住宅在那裡居住並創辦了哲學學校。這就是柏拉圖學園。除了兩次又去西西里島外,柏拉圖一直在學園中過著平靜、儉樸、家庭式的生活。
  • 幾何 通向宇宙本質的最有效之路
    柏拉圖認為幾何學研究是通向認識宇宙本質的道路,他在學院的大門上方篆刻了一條戒律:「不懂幾何者請勿入內。」 1969年9月,20歲的丘成桐從香港來到美國,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名研究生。在這裡,他第一次聽說愛因斯坦的重力理論。「當得知重力和曲面被當做是同一回事的觀點後,我被震驚了。
  • 金觀濤內部講座:數學是什麼?
    ,科學與人文思想交匯、碰撞,其孕育出的西方文明最終在全球範圍內擴散。在柏拉圖學園的門楣上,柏拉圖曾刻下「不習幾何者不得入內」的警句。柏拉圖學園繼承了畢達哥達斯的傳統,對於數學極為重視,因而學園研討也以數學為主。在柏拉圖看來,「數學是了解宇宙本身而不是它的表面現象的真正訓練」。古希臘時期,數學家和哲學家的界限並不明顯,甚至可以說很多哲學家首先是數學家。
  • 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數學與哲學之間的恩怨情仇
    C:「那你們兩個可以說是相愛相殺啊!」 數學和哲學,幾乎同時誕生於遙遠的古希臘,共同構成了那個時代文明的驕傲, 它們在歷史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一直寄託著彼時人們對生活和精神的嚮往。 公元前三世紀,柏拉圖在他的學園入口處寫道:「不懂幾何者,禁止入內。」
  • 柏拉圖的數學哲學
    在哲學方面,當時的哲學家都致力於尋找世界的本原。柏拉圖跟隨蘇格拉底學習哲學。蘇格拉底研究了倫理學中的普遍的東西、定義。例如,正義、美的本質。他繼承他的老師從個別的事物中尋找普遍的東西,從現象中探求本質的傳統。但他卻把普遍的東西、定義與個別的東西分離開來,使之成為「單個的存在物」——理念。柏拉圖還接受赫拉克利特關於「一切皆流」,無物常住的思想。
  • 哲學家柏拉圖:沒有愛的愛情,才是最好的關係
    柏拉圖在傳說中是個很帥的古希臘男人,身高一百八十幾公分,身家背景是貴族,家裡錢多到使不完,會說多國語言,可說完全符合大和拜金女的要求。此外,他的運動細胞相當強,鐵餅、馬拉松、跳遠、跳高等等運動也樣樣擅長,身材保持一級棒。腦袋聰明更是一定的,他不僅學過超難懂的畢達格拉斯數學,還至少寫了三本曠世巨作:《理想國》、《政治家》與《法律篇》。
  • 坤鵬論:柏拉圖就是哲學
    主要哲學觀點: 通過理性得到的知識可以稱之為真知; 理型,永恆不變的實際存在,相對於我們這個現象世界,理型存在的世界叫理型世界; 人類會回憶起靈魂曾在天上的理型世界看到的理型,從而認識真理;
  • 柏拉圖分析:病人為何會愛上醫生
    先剛教授通過細讀柏拉圖的文本,一一指正人們對「柏拉圖式愛情」的誤解。在柏拉圖看來,愛情的本質是一種匱乏,人對人的愛是人對其他人的需要。病人會愛上醫生柏拉圖對於愛情有個一針見血的分析。不管是男女之間的愛情還是同性戀,都可以追問:愛情的本質是什麼?人為什麼要有愛情?
  • 通俗解讀愛的本質以及柏拉圖式愛情的現實意義
    其中有兩句是這樣唱的「愛是折磨人的東西,卻又捨不得這樣放棄 ,不停揣測你的心裡可有我姓名;愛是我唯一的秘密,讓人心碎卻又著迷 ,無論是用什麼言語,只會思念你。」從這兩句歌詞裡能看出一些愛的本質1~愛不完美。
  • 柏拉圖和他的理念世界
    他和柏拉圖之間的確切關係其實並不清晰,是否就是師徒關係,目前仍然不好斷言。但可以確認的是,柏拉圖是蘇格拉底最重要的追隨者之一。柏拉圖撰寫的幾乎所有對話錄,都是通過轉述蘇格拉底的話來展現的——例外是他的《法律篇》,但即使是在《法律篇》中,對話者也不是柏拉圖本人。柏拉圖在他的《對話錄》中,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旁觀者的角色。這一點,很有些孔子「述而不作」的味道。
  • 普通人如何才能接近理念世界?柏拉圖的答案是:學習數學
    肉眼凡胎的普通人如何才能接近理念世界?柏拉圖的答案是:學習數學。當然,數學的世界本身也還不是理念世界,因為數學的對象還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比如幾何圖形、天穹星象……但通過演練數學,你可以被引向理念世界。傳說柏拉圖學院門口有個牌子,寫著&34;。
  • 希臘三哲中的數學哲學家:柏拉圖
    下節摘自臺師大數學系博士班研究生成功高中蘇意雯老師文章: math.ntnu.edu.tw/~horng/letter/vol2no1b.htm柏拉圖的數學哲學柏拉圖並不是數學家,但他相當熱衷數學,因為他認為數學對哲學非常重要,對於宇宙之探討也有很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