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祿同志逝世56周年紀念日。一個「陣容豪華」電影拍攝劇組來到洛陽,走進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重工)。
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祿同志逝世56周年紀念日。一個「陣容豪華」電影拍攝劇組來到洛陽,走進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重工)。
劇組裡,有一位中信重工人熟悉的面孔——焦裕祿的二女兒焦守雲。這次,就是由她帶領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劇組主創人員,一同來到父親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工廠進行創作採風。
即將開拍的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改編自焦裕祿二女兒焦守雲的同名回憶錄,該片將作為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獻禮影片,為全國觀眾再現焦裕祿同志的光輝事跡。這部影片雲集了國內電影界的一流創作人員,該片由楊亞洲擔任導演,高滿堂、李唯擔任編劇,演員郭曉東在片中飾演焦裕祿。
一提到焦裕祿,人們的腦海裡大多會出現蘭考縣委書記的形象。其實,從1953年6月到1962年6月,焦裕祿把一生中精力最旺盛的9年時光,都奉獻給了當時的洛陽礦山機器廠(今中信重工)。
如今,在中信重工廠區焦裕祿大道旁,焦裕祿銅像莊嚴矗立,焦裕祿精神穿越半個多世紀的風雨,依然閃耀著光芒、激勵著後人。
史料記載,在焦裕祿18年工作生涯中,有9年是在洛陽礦山機器廠度過的。洛礦是我國「一五」時期興建、蘇聯煤礦工業部烏克蘭國立煤礦工業設計院設計的援華156個重點項目之一。在洛礦,焦裕祿先後擔任工程科科長、車間主任和生產調度科科長等職。
2009年3月31日,習近平同志在考察中信重工時說:「一個人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焦裕祿在洛礦工作的9年,是焦裕祿精神形成的重要時期。焦裕祿精神孕育形成在洛礦,弘揚光大在蘭考。我們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祿精神的影響,是在焦裕祿事跡教育下成長的。」
深入中信重工採風期間,劇組主創人員參觀了焦裕祿事跡展覽館。館內大量的圖片和文獻資料,從艱苦創業、刻苦鑽研、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科學求實、親民愛民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焦裕祿在洛礦期間的先進事跡。
出演主角「焦裕祿」的演員郭曉東認真觀看展覽,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出生於1974年的郭曉東是山東臨沂人,與焦裕祿是山東老鄉。這位2000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的男演員被人們所熟悉,緣於2003年由其主演的電影《暖》獲得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2014年,郭曉東參演的文藝片《推拿》全球首映,他生動塑造了一位盲人按摩師形象。
在生產現場,摘下口罩的郭曉東,與當年的焦裕祿頗有幾分神似。焦裕祿曾經工作過的一金工車間,目前已成為受國家保護的工業遺產。在這個上個世紀50年代建設的車間裡,仍保留著60多年前的老工具機,這些舊設備至今還在使用,它們將成為劇組最難得、最真實的場景道具。
即將「成為」洛礦一金工車間主任焦裕祿的郭曉東,對老工業的印跡很感興趣。踏進焦裕祿原來的車間辦公室,隨處可見60多年前的歷史印痕。郭曉東置身其中,慢慢體會、細細咂摸當年「老焦」是如何與工人們打成一片的......
在中信重工舉行的劇組主創人員座談會上,郭曉東見到了焦裕祿的老同事、今年85歲的徐魁禮。「您看,我演焦裕祿像不像?」郭曉東緊緊握住徐魁禮的手。徐魁禮非常激動,這是老先生與「焦裕祿」的一次特殊的握手。
座談會上,焦守雲深情回憶了父親焦裕祿的人生片段。「做人講感情,做事講擔當,這是父親言傳身教的樸實家風。」焦守雲說,這部電影將通過家人的視角,回顧焦裕祿的工作足跡,講述焦裕祿的生活點滴。
著名編劇高滿堂也在會上發了言。人們熟悉他,是通過《籬笆女人和狗》《闖關東》《老農民》《溫州兩家人》《愛情的邊疆》等一系列佳作。這位多次獲得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編劇獎的著名編劇,將為觀眾帶來一個不一樣的焦裕祿。
此次來洛陽的著名導演楊亞洲更為洛陽人熟知。他的作品《美麗的大腳》《浪漫的事》《泥鰍也是魚》《最長的擁抱》《草帽警察》等人們耳熟能詳。多次獲得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導演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的楊導,將一定不會辜負洛陽人的厚望。
拍攝這部影片,是演員郭曉東與楊亞洲導演的再度合作,之前,郭曉東曾主演了楊亞洲導演的電視劇《嘿,孩子》。郭曉東在會上表示,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將塑造一個全新的焦裕祿形象,展現出焦主任、焦書記多才多藝、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另一面。
座談會結束後,劇組人員前往距離中信重工廠區不到兩公裡的焦裕祿故居採風。在重慶路二社區,一排排住宅樓紅磚紅瓦,房頂上有傳統的中式簷角,同時還保留了濃鬱的蘇式建築風格。焦裕祿故居就位於這片蘇式建築群一隅,如今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劇組主創人員走進焦裕祿故居內參觀,細心尋找創作靈感。
陪同參觀的中信重工黨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部電影將以全新的視角,結合新史料,通過更多細節,更加真實全面地展現焦裕祿對黨、對群眾、對家人、對同事的深厚感情。
57年前,在河南蘭考,焦裕祿栽種的一棵小樹苗今已亭亭如蓋、花開滿枝。這棵「焦桐」如一座挺拔的精神坐標,迎來了一年又一年桐花飄香。
60年前,在河南洛陽,焦裕祿帶領工人製造出新中國首臺直徑2.5米提升機,展現了億萬中國人的勇氣和志氣,書寫了我國機械製造史上最精彩的洛陽工業光輝篇章。
我們有理由期待這部電影。(洛報融媒記者 趙志偉 通訊員 黃政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