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一家人》登陸浙江 高滿堂談創作背景

2020-12-24 浙江衛視

    2月6日19:30,由高滿堂編劇、孔笙執導、李立群和殷桃領銜主演的重量級電視劇《溫州一家人》,就要登陸浙江衛視[微博]中國藍劇場。大變革時代中,小人物的命運往往能夠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溫州一家人》的故事用平民視角的講述方式與曲折波瀾的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開播之際金牌編劇高滿堂,以及該劇製片人王群力,他們講述了該劇創作過程中的種種難忘的記憶。


  李立群殷桃遲蓬張譯,再塑大變革中的一家人


  《溫州一家人》的故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那個大變革的肇始。家住瑞安古樹村的農民周萬順召開家庭會議,宣布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決定:一是賣掉祖屋,讓13歲的女兒阿雨跟隨表舅去義大利上學,二是他和媳婦趙銀花帶著16歲的兒子麥狗闖蕩溫州城,尋找商機發大財。他決心斬斷了自己和家人的退路,一家人由此分隔天涯,踏上了不同的道路。


  該劇雲集了眾多實力派演員——被譽為「臺灣戲劇界三位長青巨擘」之一的李立群,塑造了一家之主周萬順;女兒周阿雨的扮演者,是時下炙手可熱的當紅女星殷桃;曾主演《沂蒙》、《女子監獄》、《黃河謠》等劇,以塑造各種母親形象聞名的遲蓬,在劇中出演周萬順的妻子趙銀花;阿雨的哥哥周麥狗,則由因《士兵突擊》、《生死線》等劇而被觀眾熟知的張譯出演。如此星光閃耀的一家人,令該劇頗有看頭。


  《溫州一家人》有兩條截然不同的故事線


  周萬順、趙銀花與兒子周麥狗留守國內,他們懷揣抱負走出村莊來到溫州,從撿破爛開始自己的創業生涯,一步一步完成原始積累,直至奔赴陝北開闢新的戰場。他們輾轉南北尋找商機,周萬順甚至扛著棺材以命抵夢。面對時代賦予的機遇,他們牢牢攥在手心絕不放棄,以執著和堅韌完成了創業的夢想。


  而周阿雨的故事也伴隨著曲折與跌宕,而且13歲就獨自在異國生活的她,不僅要面對語言和文化上的隔膜,還要承受寂寞和對親人強烈的思念。雖然隻身一人,但孤獨、刁難無法擊垮這個柔弱的女子,歧視、陷害也沒有澆滅她心中燃燒的正直火焰。幾番起落,阿雨不僅建立起自己的事業,更贏得了尊重。


  如果說,周萬順、趙銀花和周麥狗的經歷記錄了特殊時代國人的創業心路歷程和對人生的深深思索,那麼周阿雨的故事,則表現了百折不撓的海外遊子們以智慧、誠信立足異國的不凡徵途。


  「敢為天下先」的溫州人,是中國人的代表


  高滿堂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我創作的,必須是共和國不能忘記的人,是給我們精神力量的人,而且讓我們的世界觀、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積極和愉快。一句話:『真正的中國人』」。


  2008年,一部《闖關東》在全國掀起收視狂潮。兩年後,編劇高滿堂再次攜手導演孔笙、製片人侯鴻亮聯袂推出以小人物為主人公展現奔騰激蕩時代的「工農商三部曲系列」之《鋼鐵年代》。


  高滿堂創作的劇本以年代跨度大,人物命運刻畫深入著名。2009年,打造過《闖關東》的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萌生了拍攝一部溫商大戲的想法,與浙江廣電集團的想法不謀而合。雙方開始接洽,並且定下了由「金牌三角」來製作劇集:編劇高滿堂、導演孔笙、製片侯鴻亮。


  作為該系列的第二部,即「商篇」的《溫州一家人》,就這樣成為了高滿堂又一部向觀眾兌現承諾的力作,他選擇溫商作為「真正中國人」的代表之一,為改革開放立傳。


  在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中,溫州人敢為人先,敢闖、敢試,永不言敗。他們戀鄉不戀土,走南闖北、築碼頭、打天下。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有溫州人,因此他們也被稱為「中國的猶太人」。他們以「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的吃苦耐勞精神,創造了市場經濟的先發優勢、零資源優勢,創造了「溫州模式」的創業史詩。


  高滿堂、孔笙和侯鴻亮,都是認真、嚴謹、追求高品質的創作者。《溫州一家人》僅劇本就耗時三年,而拍攝周期則長達110天。


  選擇做小人物大時代,讓一滴水折射出陽光來


  王群力說接到《溫州一家人》編劇任務時,高滿堂卻說了這樣一番話:「第一,我不了解溫州;第二,我就是北方人,很少接觸南方的風土人情;第三,要寫商人,我最不擅長的就是做生意。」不過,他說,自己對創作這樣一部戲很有興趣。


  2009年下半年,達成意向之後,高滿堂帶著創作團隊來溫州採風,第一次來了半個月,採訪了大量溫商。在與溫州影視家協會副主席李濤見面時,原計劃兩人只聊一個小時,結果整整聊了四個小時,聊完,高滿堂對李濤說:「我們一起來做劇本」。


  之後,李濤參加了幾次提綱的討論。真正提綱出來的時候,還是讓李濤吃了一驚。「提綱竟然有60萬字!這相當於40集的劇本內容,但這僅僅是提綱。」


  最初,電視劇取名為《中國故事》,劇本的第一稿有39集;第二稿寫了足足56集。「這時,我有了個想法:分成上下部,上部說『國內故事』,即周萬順一家三口的創業故事;下部說『國外故事』,即阿雨的義大利奮鬥歷程。」高滿堂告訴記者,這個想法最後還是被否定了。


  2010年,高滿堂與李濤等人談論劇本時,大家時常會為劇中人物的命運起伏糾結。「甚至說到後來,有的人眼淚汪汪的,一邊說話,一邊抹眼淚。可見,對於溫州人來說,這是一段何等刻骨銘心的歷史啊!」高滿堂感嘆道。這時,這部戲定下了一個主心骨:「不做商戰片,做商人片,刻畫人物命運;做小人物,大時代!」這一基調,為今天《溫州一家人》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2011年年初,第三稿30集的劇本出來了,演員也已確定。高滿堂告訴記者,在文學組與導演組討論劇本時,整整三天,每天從起床談到深夜,一集一集地「磨」。最後,大家達成共識。


  而電視劇的名字,從最初宏大的《中國故事》,到發布第一期預告片時改為《創業年代》,後來經過商議,最終定名《溫州一家人》。「從一滴水裡,可以折射出陽光來。」高滿堂這樣評價道。


  13歲起闖蕩歐洲,成功女溫商成阿雨原型


  高滿堂是北方人,而《溫州一家人》的劇集背景是南方。一開始,南北文化的差異,著實讓製作方有些擔心。但高滿堂紮實的準備和採訪,卻讓這種差異成了亮點。王群力認為,南方團隊往往容易被那些熟悉的東西所迷惑,很難跳脫出來,而北方團隊因為陌生,看到的、總結出的東西往往就很有價值。


  「2009年8月,那年最熱的時候,我去溫州採訪經歷過整個改革開放年代的溫州人。」高滿堂告訴記者,去溫州之前,他已經讀了很多關於溫州的資料,壘在一起,居然有一米高。「在溫州採訪結束後,我們又專門去歐洲採訪當地的溫州人,那些傳奇的故事,最後都用在了這部劇集裡。」


  在劇集裡,母親趙銀花擺紐扣攤賺錢的故事,來源於溫州著名的橋頭紐扣市場創始人王碎奶的真實經歷;父親周萬順去陝北開採油田的故事,也是來自於一名溫州女商人的真實經歷。讓高滿堂印象最深的,是女兒周阿雨的原型人物之一——廣州溫州商會名譽會長程慧秋。


  高滿堂是在一個茶局上認識程慧秋的。在暢談間,程慧秋聊到了自己少年時期被送到荷蘭,在歐洲生活創業的經歷。這些觸動了高滿堂。於是,阿雨擁有了與她相似的創業經歷,都是13歲出國,被送出國的時候很無助,希望得到大人的關心,在國外都是靠打工維持生計。


  不過,兩人的家庭背景和家庭狀況是完全不同的。阿雨家為了送女兒出國砸鍋賣鐵,而程慧秋的家境要好得多,家人也沒有四分五散。


  今天,程慧秋從事商業房地產投資,還是20個法國紅酒品牌的中國總代理。她說,電視劇播出後,發現阿雨與自己驚人相似,她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不僅回想起了自己的過去,也找到了很多身邊朋友創業的影子。而在劇本改編的書上,高滿堂滿懷深情地寫了很長一段話,送給程慧秋。


  「每個溫州商人的故事,粗看相同,細看又不同。最後我們決定將那些個人的故事融合起來,把其中那些能打動人、只屬於溫州人的特質表現出來。」


  高滿堂說,他希望改變人們對溫州人群體的習慣性誤讀,能夠真正從這個了不起的人群身上汲取正能量。「這樣,我們這三年付出的無數汗水,也就值了。」

 

相關焦點

  • 溫商呼籲《溫州一家人》拍續集 體現溫二代
    溫州網2月15日訊(記者顏弘煒)30年光陰流轉,30年記憶永存,一戶人家的命運沉浮……大屏幕上,一段《溫州一家人》的宣傳視頻,讓在座每一位溫州人都激動感慨。  這裡是2013年世界溫州人大會的分會場:《溫州一家人》與創業創新精神座談會。
  • 高滿堂:以《老酒館》呈現父輩的故事
    曾經創作出《闖關東》等膾炙人口作品的著名作家高滿堂的新作《老酒館》目前正在熱播,而其原著小說日前也已由作家出版社推出,提及這部作品的創作之源,高滿堂直言,《老酒館》緣於自己父輩的經歷,是以「醞釀多年,遲遲不敢提筆。」
  • 《老酒館》開播 編劇高滿堂導演劉江暢談創作體會
    談劇本   給年輕觀眾一些真實營養   曾操刀《闖關東》《老農民》《北風那個吹》等口碑大作劇本的編劇高滿堂,擅長在波瀾壯闊的年代背景下關注平凡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此次他與編劇李洲共同創作《老酒館》,將目光投向近代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大連,以好漢街上的一家山東老酒館作背景,再現了當時的市井文化與民生百態。   「我家從爺爺那輩開始闖關東,居住在大連的興隆街,我父親就在這兒開了酒館。」
  • 高滿堂:電視劇同質化「鮮肉」也難救 走進生活才有寫不盡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 公磊 攝作為一名出身於普通工人家庭的編劇,三十多年來高滿堂勤奮地在電視劇領域耕耘,寫出了《闖關東》《溫州一家人》《北風那個吹》等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劇目,成為觀眾心中的口碑保證。高滿堂不僅高產,而且題材涉及廣泛,移民題材、工業題材、農業題材、校園題材、諜戰題材、愛情題材……迄今為止,他的筆下已經寫出了58部、近1000集的戲,他卻能夠自信地說:「沒有一部是重複自己的。」
  • 電視劇《小酒館》熱播 以編劇高滿堂父親為角色原型
    角色原型是自己的父親《大工匠》《家有九鳳》《闖關東》《老農民》《北風那個吹》《溫州一家人》《鋼鐵年代》……高滿堂的作品總是把目光投向大時代的小人物,將平民劇拍出史詩味道。新作《老酒館》是高滿堂醞釀多年的作品,他再次將視野落到「闖關東」群體上,將故事背景設置在自己的家鄉大連,以東北的酒文化作為視角切口,描述大時代中小人物的故事。來老酒館的人,形形色色。「老酒館就像是一個消息中轉站,發生了許多故事。」高滿堂介紹,陳懷海的角色原型其實是他的父親,父親當年闖關東來到大連,居住在興隆街,也開過一家老酒館。
  • 編劇作家富豪榜首富高滿堂:有雷劇因為好作品少
    《北風那個吹》、《闖關東》、《鋼鐵年代》、《我的娜塔沙》、《溫州一家人》、《闖關東前傳》……在這些家喻戶曉的作品中,高滿堂總是能將觀眾的小心肝一次次地牽動起來。  昨天身為金牌編劇、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編劇委員會會長的高滿堂接受華西都市報專訪,感嘆:「這30年中國影視劇發展發生了很多變化,我們當年那批編劇都沒想到自己會有今天。」
  • 編劇高滿堂:《老酒館》寫的是父親的故事
    《老農民》《老中醫》《老酒館》,寫完「老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高滿堂說,自己總算可以歇一歇了。現在,《老酒館》的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劇正在熱播,豆瓣評分8.3。  20世紀初,闖關東的山東人陳懷海,歷經磨難,落腳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大連,開酒館,謀生計。以這個小小的酒館為舞臺,在中國積貧積弱的時代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大戲。
  • 高滿堂抒寫「工農商」三部曲 深情致敬偉大時代
    搜狐娛樂訊 異人與異書,造物不輕付,高滿堂的作品中,卻從不缺傳奇:命運的顛沛、兒女的悲歡、對歲月的回顧、對時代的追憶、家國間的縱橫捭闔、小人物的生存百態……話盡了特定歷史背景下的芸芸眾生。
  • 《老農民》姊妹篇將拍,金牌編劇高滿堂回歸,這陣容不火都難!
    除了演員陣容,該劇創作團隊也是一絕。《老農民》是山影非常經典的代表作,彼時其與正午陽光還未分離,當時的製片人也是侯鴻亮,真正應了那句:山影出品必屬精品的佳話。此外該劇的第一導演則是張新建,他的代表作是《闖關東》、《老農民》、《青島往事》。另外編劇更是一絕,是金牌編劇高滿堂親自操刀,而他的代表作則是《闖關東》、《老酒館》、《溫州一家人》,每一部都堪稱經典。
  • 電視劇《溫州一家人》熱播 傳遞浙商「正能量」
    中新社杭州11月16日電 題:電視劇《溫州一家人》熱播傳遞浙商「正能量」  作者 李飛雲 葉青  以溫州瑞安一戶農家生活為原型,以溫州人經商創業歷程為主題的電視劇《溫州一家人》正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熱播。
  • 《溫州兩家人》郭濤拒絕上央視春晚 與袁詠儀沒感情戲
    11月24日,由高滿堂等編劇,孔笙、孫墨龍執導,侯鴻亮製片,商戰劇《溫州兩家人》在京舉行首播發布會,主演郭濤、任程偉、陳麗娜、何杜鵑、林奕君、郭曉然等主演亮相,袁詠儀則因故缺席。當天,郭濤談及劇中扮演自己妻子的袁詠儀,直呼「女神」,且遺憾兩人竟沒有感情戲。
  • 高滿堂、李洲、袁克平、唐堯摘下白玉蘭,編劇獎項首次細分
    將編劇獎項進行細分既肯定了編劇改編創作的付出,也體現了對原創編劇的尊重。本屆白玉蘭獎提名編劇獎項的十部作品中,共有18位編劇。入圍「最佳編劇(原創)」獎項的包括:高滿堂、李洲(《愛情的邊疆》),高璇、任寶茹(《歸去來》),郭靖宇、楊勇(《最美的青春》),劉雁(《芝麻胡同》),王之理、郝金明(《正陽門下小女人》)。
  • 電視劇《溫州一家人》再出國門 這次是西班牙語版的
    溫州網12月7日訊(記者 溫婉) 近日,不少海外網友發現,中國電視劇《溫州一家人》正在巴拿馬國家電視臺播出,這已經不是該劇第一次走出國門,早在2017年6月,該劇就在韓國、法國和哈薩克斯坦等三個國家播映
  • 《老酒館》「開張」 高滿堂:故事改編自父親的經歷
    回溯父輩的過往經歷,對於高滿堂來說,也是一次創作上的尋根之旅。「我們優秀的文化傳統,無論到了哪一代,這種血脈不能斷。」他呼籲當代人「勿忘歷史」。  為陳寶國量身打造 不可複製  從目前播出的內容來看,《老酒館》的主角毫無疑問是陳寶國飾演的酒館掌柜陳懷海,但該劇通過性格各異的人物,用群像戲勾勒了時代背景。  「陳懷海相當於一個穩固的主線和樞紐,來往的酒客們就是一根根縱橫交錯、相互融合的支線。」
  • 《山海情》定檔12日 高滿堂、孔笙、侯鴻亮再度合作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悉,《山海情》(原名:《閩寧鎮》)即將登陸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接檔《大江大河2》從1月12日起每天19:30播出。海報《山海情》由高滿堂、孔笙、侯鴻亮金牌團隊再度合作,是繼《大江大河》第1、2部後正午陽光出品的又一部現實主義題材劇。
  • 高滿堂簡介
    高滿堂有人叫他平民作家。有人叫他金牌編劇。傳說中他的稿酬創了中國新高。傳說中他還有一個背後的助手。千萬別跟他提《闖關東》。否則他會忿忿地說:「也不回去翻翻,我高滿堂在《闖關東》之前早就火了。」「我不重複自己!」高滿堂討厭重複,每一次創作,他都在尋找不一樣的視角。在他的最新力作《天大地大》裡,雖然與《闖關東》一樣,都是平民史詩,同樣都是艱苦卓絕的抗戰奮鬥史,《天大地大》卻講出了一番別有風味的真實故事。用高滿堂的話說,「我的好作品不止一部,就這部作品來說,我覺得我在向上走。」
  • 追尋《溫州一家人》原型人物,他們如今在忙什麼 ?
    6月7日,習近平發表題為《為中哈關係插上夢想的翅膀》的署名文章,以電視劇《溫州一家人》為例,談中哈人文交流。
  • 《溫州一家人》經典語錄
    說起溫州,褒貶不一。有人說是中國的猶太,個個精明能幹;有人說是蝗蟲,所到之處,百姓遭殃。溫州,很多時候只是耳聞,直到最近朋友推薦了《溫州一家人》這部劇後,我才有所了解。《溫州一家人》這是一部上映於2012年,由李立群老師主演的創業題材的勵志劇,該劇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一家人背井離鄉艱苦創業故事。
  • 著名編劇高滿堂最新力作《老中醫》出版,講述一代老中醫傳奇故事
    作者高滿堂,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第六屆副主席,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名譽會長,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大連廣播電視臺國家一級編劇。1983年開始電視劇編劇生涯,編劇1000餘(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