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自由職業者和個體人員群體需要醫療保障
社會分工的多元化,讓每個有能力的人都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讓人羨慕的成功者。抱著脫貧致富願望到城市務工的農村人口,國有企事業單位的轉制下崗人員,不甘平凡希望有所作為的辭職者,滿含憧憬的院校畢業生,構成了越來越龐大的個體和自由職業者群體。然而拼搏的人群,為了心中的理想,很多人都在透支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一旦遭遇嚴重的疾病,不僅傷害到的是自己的身體,還會為家庭帶來沉重經濟壓力。因此,選擇合適的醫療保障,保障自我的健康和家庭幸福,對於這類群體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政府也對原有的醫療保障體系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通過政府實施的社會保險和商業運營的商業保險,從多方面為社會公民提供醫療方面的保障選擇。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在保障上都有其相應的保障特點,由於歷史原因,很多自由職業者和個人經營者還是更願意選擇社會醫療保險作為自己配置保障的首選。但對於選擇職工醫保還是居民醫保,哪種選擇更為划算呢?
在我國的社保醫療保障體系裡面,主要是由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由原城鎮居民醫保和農村的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合併而成)兩大板塊構成。職工醫保主要針對於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從業人員,個體工商戶以及自由職業者的進行實施,而對於居民醫保來說,它主要針對於城鄉沒有單位醫保的人群,如學生,老人,失業人員,低收入人群等。作為官方承辦的保障體系,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兩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
一)都是國家由專門的部門管理和運作的保障體系,都是通過立法的形式,保障公民或勞動者在遭遇疾病風險時,提供基本醫療所需要的經濟保障的制度。
二)都是採用費用比例報銷制度,同時根據地方不同設定了起付標準和報銷限額。
三)都是需要支付保險費後才能享有相應的醫療保障。
對於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也有著很明顯的不同
一)繳費的不同。
1)繳費金額不同。對於職工醫保來說,職工醫保繳納保費是按照職工工資收入水平來收取的。其費率是按照「人均工資基數」的11%來繳納的,其中單位繳納9%(2019年後降為8%,總繳費率為10%),個人繳納2%。單位9%納入醫保統籌基金,個人工資中代扣的2%返還到個人醫保卡。而居民醫保,是採取按照國家規定的金額標準來繳納的。由於算費的標準不一樣,因此繳納的費用金額也是不一樣的。職工醫保每年幾乎都是在3000元以上,很多地方現在的費用每年都超過6000了。而居民醫保由於面對的是城鄉低收入人員,國家予以一定的補貼,因此每年繳費就幾百塊錢(160-400元)。例如我們當地在2018年繳費僅為160元。
2)繳費時效不同。職工醫保採取定期繳費,終身享受制。一般在工作後就開始繳費,直到退休為止,辦理了退休後續後不再繳費,但可以終身享有相應的醫療保障。如果工作時間較晚,規定男性最低繳費年限不能低於25年,女性繳費最低不能低於20年,如果時限不夠,在退休時應一次性補足保險應交年限費用,才能繼續終身享受醫療保障待遇。而居民醫保採用的是終身繳費制度,每年按照國家標準繳納相應的費用,才能享有相應的醫療保障。沒有退休後的費用免交制度,必須一直持續繳費才能享受保障。
3)繳費方式不同:職工醫保一般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按月繳納。而居民醫保費用由個人繳納,按照年交方式執行。
第二)醫療報銷待遇不同。由於繳費方式不同,享受的醫療保障待遇也不相同。
1)設立的保障帳戶不同。對於職工醫保來說,它既有醫保統籌帳戶又有個人帳戶。對於個人帳戶裡面的餘額,是可以個人購藥或者作為遺產傳承。而居民醫保,沒有個人帳戶的設置。
2)醫療報銷的比例不同。對於職工醫保來說,報銷額度一般在70%-95%,而居民醫保相對來說,由於統籌基金較少,因此待遇較低,同等住院的情況是只能報到50%左右(在社區和鄉鎮醫療單位住院治療的費用報銷額度最高可達80%)。
3)報銷限額不同。職工醫保的醫療限額相對較高,一般正常情況下在30萬-45萬左右(地方不同,標準有所不同,具體可以標準可以到當地社保醫療管理部門諮詢)類似於我們三線城市,最高額度可以報到36萬左右。然而居民醫保,一般情況下只能報到20萬-30萬左右。
4)報銷用藥限制不同。同在藥物的報銷名錄上的藥物種類,職工醫保的可報銷名錄遠遠高於居民醫保的可報銷名錄,因此,在醫療藥物上的使用過程中,用藥範圍更廣,醫療待遇更好。
了解了醫保的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以後,對於企事業單位的職工或者公務員來說,選擇職工醫保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工作以後,單位就一直進行繳納並承擔了費用的大部分,所以是非常划算的。而對於低收入或者未成年的人,去選擇居民醫保,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用較少的錢就可以構築起基礎的醫療保障,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對於那些個體從業者和自由職業者,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醫保,就是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按照國家的規定,自由職業者和個體人員,既可以去選擇職工醫保,也可以選擇去購買居民醫療保險。但如何選擇更有利,主要看參保人員的年齡,對於未來的預期,以及現有的經濟能力來決定。
建議:
身體狀況不錯,收入也不錯的,建議購買職工醫療保險,畢竟費用雖然高一點,但享受到的待遇會比較高,特別是在退休以後,不用再為繳納保險費操心,等於是辛苦一陣子,享受一輩子,一直到身故都可以享受國家提供的醫療保障。
但需要注意的是,畢竟繳費時間一直會持續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需要繳納的費用也不是個小數。和幾百塊一年的居民醫保相比較,費用的確不低。特別是年輕人,本身因為工作時間短,收入不高,且承擔的責任較多,參保後繳納的年限也是比較長,因此更需要慎重考慮。而去選擇居民醫保,每年只花幾百塊錢就可以享受到50%左右的醫療報銷(低級別醫院報銷比例可以達到80%),額度也可以有20-30萬,也是一個性價比較為不錯的選擇。
因此年輕時選擇居民醫保,用較低的費用建立基礎醫療保障是比較合適的,而年紀達到職工醫保繳費年限下限的時候選擇職工醫保是比較好的。畢竟退休後還要繳納居民醫保,既麻煩又不安全,哪天因年紀大了忘記繳納保費,生病了得不到報銷,才是真的吃大虧了。
當然對於廣大的自由職業者來說,如果希望能得到更好的醫療保障,還建議配置一些適合的商業給付性的疾病保險做補充就更完美了。畢竟社保的報銷只能解決疾病醫療費用的問題,在沒有住院的身體恢復期間,產生的療養和恢復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選擇商業的給付性的醫療保險,就可以在發生重大疾病後,通過保險公司的保險金給付,解決社保醫保無法顧及的恢復費用問題。
當然,也歡迎有不同看法的到評論區留言說出你的看法,我們可以進一起討論來完善自我的醫療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