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瀋陽老故事:順治出生之年瀋陽地震兩次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一個城市的發展,留下的是高大的建築和日益擴大的城區。不過,歲月也給一個城市留下了不少的往事。但這個城市最容易失去的,不僅僅是城池,是建築,更多的是故事。這些故事,往往先成為陳年往事,然後在陳年往事的記錄簿上,一個個被刪除,最後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所有的陳年往事都是這樣的結局,不過,也有一些故事有幸,被不同的人記錄下來,故事,就變換了一個名字,叫做了歷史,進入不了歷史的呢,則稱為軼事。當然了,歷史也分很多種,有被人們認為是應該記錄的大事件,是一個城市的一個個坐標,也有一些是應該被忽視,應該被刪除,但卻頑強地流傳下來的小故事、小事件,這些,就成為了歷史的邊角餘料。這些邊角餘料,沒有多少人在乎,可是也有人感興趣,比如我。

  我在瀋陽生活,對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非常非常有興趣,常常翻檢一些舊書,從這裡,也能淘弄出一些不被人知的老故事,略微一歸類,也有了不少。獨樂樂不如與人同樂,乾脆,跟大家也嘚啵嘚啵,說實話,這還真挺有趣兒呢。

  「司家寨「到底在哪兒,我才疏學淺,不知道。但估計離瀋陽不能太遠,當時的城也不大。估計這隻老虎到的也就是現在的渾南地區唄。當時究竟誰是武松,打死了這隻虎,已經不知道了,司家寨裡的人應該姓司吧。但這個小故事卻明白無誤地讓咱知道,100多年前,瀋陽周邊還有老虎出沒的,老虎被打死還有賞,當時老虎也不是保護動物,估計數量也不算少。

  除了老虎,瀋陽還有狼呢。同樣是在《陪都紀略》記載說,瀋陽因為人口繁多,所以很少能見到狼。不過,有一年,卻有狼從北門跑進了城裡。給老百姓嚇得雞飛狗跳的。估計這狼也嚇夠嗆。您可聽清楚了,這可真的是狼啊,不是哈士奇,那時候瀋陽還沒有哈士奇呢。這狼進城了,官府也不能不管啊,最後經過官兵的圍捕,才將狼「捉拿歸案「,究竟是活捉的還是打死了,就不得而知了。

  這瀋陽城除了來狼,還來了一隻貂。《陪都紀略》裡還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當年在城裡的貂裘店的,有歲數大的生意人,雖然做了一輩子的貂皮生意,卻沒看到過活的貂,還別說,這一年,還真跑來了一隻貂。這個老闆很高興,趕緊把這隻貂當做寵物養起來了。不過,這個寵物可不好伺候,牙齒特別的鋒利,那吃起來東西就沒有閒著的時候,而且獸性極難調教,成了貂裘店老闆的燙手山芋。不過,那時候的瀋陽城,還能有貂跑進來,看來當時的生態不是一般的好啊。

  有關風月事——

  那些年的馬路牙子新聞

  要說起老故事,最好還是說點一般正史上不願意或者說是不屑於記載的事兒吧。這些事兒能記下來的真不多,還是那本《陪都紀略》,裡面寫了幾篇當年的小道消息。這樣的事情類似於現在的社會新聞,雖然有點馬路牙子的味道。

  先說一個詐騙犯吧。現在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新聞,有不少人冒充是高幹子弟,或者乾脆冒充自己是高官,通過「給人辦事」等誘餌來騙錢的。不過,這樣的伎倆並不是原創,在清朝就有了,話說清朝同治年間,陪都盛京來了一伙人。這夥人可不簡單,身穿官袍,頭上是頂戴花翎,還都是二品的!看上去似乎是欽差大臣的架勢。這些人專門到盛京城內的幾家大的皮毛店綢緞莊出入,說他們是皇宮裡派出來採買貂褂綢緞的。這些皮毛店和綢緞莊的老闆一看來了大主顧,殷勤招待。很快,這些二品大員們搜集了一大批貂皮綢緞,最後將這些東西運到營口,用船拉走了。不過,他們可沒給錢啊!那一年的盛京城如果有報紙,估計社會新聞的頭條應該是《假高官捲走綢緞貂褂,被騙老闆連連叫苦》。

  還有一個更搞笑的,說盛京城北門有一家烏拉鋪——這個烏拉,就是當年關東三寶的人參貂皮烏拉草那個烏拉。當然了,這裡賣的不僅僅是草,而是一種鞋。這個烏拉鞋店的老闆,是生意人愛迷信,希望神靈保佑,他沒供奉財神,請人畫了一張仙姑的像供了起來。不過,這個畫家的水平太高了,那仙姑畫得這個美啊。這個老闆有一天給仙姑燒香的時候,抬頭一看這仙姑,越看越愛看,就動了歪心眼了。正在慾火焚身之際,突然,仙姑不見了,看到一個白髮老人站在面前,老人一臉正氣,告訴烏拉店老闆:痛快的,趕緊自宮!這老闆哪見過這個架勢啊,連嚇帶怕,過了不幾天就掛了。這樣的故事似曾相識吧?我記得《封神演義》裡那個紂王,也是看到女媧娘娘的神像動了花心眼,還題了一首歪詩,說什麼「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女媧娘娘很生氣,後果當然很嚴重,她派了狐狸精去他宮中臥底。紂王因為這一首詩斷送了商朝的六百年江山呢。

  還有一個故事,名字叫《咬舌尖》,說這件事發生在南關,作者只說「此事在南關,舌頭咬去尖,關係風化事,不可筆直言」。這是啥意思呢,就是說當年在南關有地痞無賴耍流氓調戲婦女,在摟抱強吻時,遇到的這位大姐不好惹,用關門打狗之法,將他的舌頭尖給咬掉了。不過,這樣的新聞,似乎現在也能見到,「沒舌尖」對破案是很有價值的哦,古今無賴都一樣,要是都能給這樣的教訓,真是大快人心了!

  神奇的天象——

  順治皇帝和盛京地震

  何謂「天有異象」?在中國古代,一般來說,凡是大事件,都能跟天象的變化套上關係。特別是皇帝出生,那都整得神乎其神的。比如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時紅光滿屋,異香經宿不散。朱元璋出生時也是滿屋子紅光,而且人這光還大呢,這一宿時不時地就從產房放出紅光,鬧得鄰居以為是著火了呢,居然跑來救火了。當然了,這些事兒到底是不是真的,只有太后才知道,但是太后也不能告訴咱們,咱也沒地方問去。

  不管他是唐宗宋祖還是成吉思汗,出生地都不歸咱管,但中國歷史上正牌的皇上還真有一個是純在咱瀋陽出生的,那就是順治皇帝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雖然是清朝的太祖太宗,但他們出生的地方,離瀋陽挺遠)。

  順治帝的產房,就在瀋陽故宮裡的永福宮。

  在歷史記載中,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出生時很自然地天有異象。福臨的母親就是著名的孝莊皇太后,據說她懷孕時紅光繞身,盤旋如龍的形狀。福臨出生前,莊妃夢見神人抱著一個孩子納入懷裡,說:「這是統一天下之主。」莊妃醒後告訴了皇太極,皇太極高興地說:「這是奇異的祥瑞,若是生個兒子一定能建立大業。」第二天福臨就出生了,據說他出生的時候,紅光照耀宮中,香氣經日不散。這個異象,和趙匡胤朱元璋等人都是一個套路。

  順治皇帝出生時,故宮鳳凰樓上有沒有紅光和香氣,咱無從查證,不過,這順治皇帝命也夠硬的。查閱史書記載,在順治皇帝出生這年(1638年),瀋陽就發生過兩次地震,一次是在農曆的八月初七寅時,一次是在十一月二十九的酉刻。瀋陽是一個地震發生並不頻繁的城市,在這一年中就發生兩次地震,看來在這年正月出生的這位皇子,還真不是一個「善茬兒」。

  事兒還沒完呢,到了1643年,這一年的大年初一,南徵北戰的皇太極覺得身體不適,到了二月初一,盛京發生了日食,皇太極估計對這個天象很忌諱,一個勁兒地大赦天下,但是還是沒用,熬到八月,終於駕崩。

  農曆八月二十六日,皇九子福臨即大清皇帝位,這就是順治皇帝。半個月後,盛京城內又是一陣晃動,又地震了!這次震級還不小,書載:「自西北而南,有聲傳播」。

  這還沒算完,第二年,也就是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值得記住的年份,這一年順治帝入關,在北京皇宮即位,正式問鼎天下。當然,這一年清朝的龍興之地盛京城,異常天象那是一個接著一個。首先就是和順治皇帝分不開的地震。這一年的三月初八,盛京發生地震,兩天後,又發生地震,估計是初八日的餘震。

  這一年的異象可不僅僅是地震,二月初四,月亮中有黑子;七月二十八,下起了大雹子;八月初一,盛京發生日食……

  九月初八,盛京城的上空出現了日暈,整整一上午才散去,不過,這時候順治皇帝的車駕已經離開了盛京,開赴北京,第二天,順治帝的車架進入了山海關……

  當然了,還沒完呢,順治皇帝在北京做了正牌皇帝後,第二年,瀋陽被定位大清陪都。不過,這一年的陪都,正月十四和閏六月十六,都發生了月食,;十二月初一又出現了日食……

  不知道這些天象是因為順治皇帝是真正的改朝換代的真龍天子帶來的呢,還是絕對的歷史巧合、正常的現象呢?

  當然了,除了順治皇帝,清朝歷史中記載還有不少奇怪的天象呢,比如明萬曆四十六年,東方白氣經天(啥叫白氣呢,按照古人迷信的說法,就是一種白色的雲氣,比喻是刀兵之象。)這一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正式伐明。據說,因為盛京城是清朝的肇興之地,所以,在清朝人認為,盛京的上空,經常漂浮著紫氣,這個「紫氣」呢,就是皇家之氣,所以才有了「紫氣東來」這樣一個詞兒來形容咱瀋陽城。

  對了,還有一個很不為人知的「天象」。這個可老玄乎了。說的是康熙三十年冬天,陪都皇宮裡的大政殿前的瑞雪都變成了鮮豔的花朵。聽好了,這可不是雪花的意思,而是「瑞雪成花」,據說南北名花都有,而且這花持續了一個月還沒散去呢。不知道這是不是當年皇宮裡的能工巧匠做的雪雕。在《鏡花緣》裡,曾經有武則天讓百花冬天競放的故事,你看看咱瀋陽故宮的雪更給力,不用下旨,自己就變成了鮮花,還開了一個多月,嘿嘿,這事兒咋聽起來這麼讓人難以置信呢?

  對了,忘了說一句,別看順治皇帝那幾年瀋陽這塊沒少地震,但有清一朝,瀋陽發生的地震並不多。最大的一次是清乾隆三十年二月二十日申時 (1765年3月15日15時至17時)這次震級大概有5級多,地震讓故宮山牆都裂了,城樓、女牆等也是東倒西歪,東陵和北陵也有裂縫。這次地震之後,餘震還一直持續了10多天,才漸漸平息。

  超好的生態——

  城裡進狼,城外打虎

  去年,瀋陽的怪坡風景區引進了哈爾濱東北虎林園的百隻東北虎,讓瀋陽的老虎數量一下增多了不少。不過,說起來野生的老虎,那是絕對罕見了。不過,這要是倒退了一百多年,老虎出沒,還真不是一句玩笑話。不光有老虎,還有野狼。

  成書於1872年的《陪都紀略》,距今有140多年,這本書記載的東西很繁雜,但有幾段故事卻很有趣。其中關於老虎的有這樣一段:「城南司家寨,虎落平川,被鄉人打死,送省將軍有賞。」

  《陪都紀略》的記載,有點「筆記」的特點,相當於今天的紀實文學或者新聞報導摘編。所以,說法也很可信。

相關焦點

  • 《瀋陽老歌謠》用說唱拼出盛京的歷史地圖
    拜佔庭圓頂兒挺好看」,近日,一首RAP神曲《瀋陽老歌謠》在網絡走紅,這首歌不僅唱出瀋陽大街小巷的前世今生,而且還將盛京古城七千年歷史文化一展眼前,可謂用說唱拼出瀋陽這座城市的歷史地圖。《瀋陽老歌謠》的編曲、演唱都來自東北,他們用東北特有的詼諧幽默的口吻,用音樂旋律解讀瀋陽的歷史煙雲,「希望出門在外的瀋陽老鄉,聽出這首歌的家鄉情,給想家的人們以心靈上的安慰。」  「用音樂化解老瀋陽文化的斷代」  繼《瀋陽啊,瀋陽》之後,《瀋陽老歌謠》可謂敘寫瀋陽故事新的代表作,不少瀋陽人以自己能聽懂歌詞中所有的內容而感到驕傲自豪。
  • 瀋陽故宮的歷史變遷
    清朝入關前,其皇宮設在瀋陽,遷都北京後,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就稱之為「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一共住過3位清朝皇帝: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 努爾哈赤把後金都城從遼陽向南搬到了瀋陽;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則在瀋陽建立了清政權;最後從瀋陽出發進北京紫禁城的,是他的兒子福臨,他做皇帝時,才6歲。
  • 瀋陽美食老品牌「火」啦!
    來自天貓的數據顯示,瀋陽的中街1946雪糕上線5個月後,電商旗艦店單日銷售額達到250萬元,是哈根達斯這樣國際大品牌的5倍。去年的雙11,中街1946雪糕1分鐘賣出40000支,奪得冰品類冠軍,這僅僅是瀋陽美食老品牌的一個縮影……  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如何開拓新的銷售渠道,尤其是激發起年輕消費者的關注已經成為老品牌延續生命力的當務之急。
  • 第19屆遼寧省攝影藝術展在瀋陽開幕
    他們用鏡頭記錄中國故事、遼寧故事,記錄遼寧振興發展中取得的成就。省文聯黨組書記張興奎宣布展覽開幕此次展覽設藝術類、紀實類和創意類三個類別,從17330幅投稿作品中評選出入展作品200件,其中收藏作品46件,入選作品154件。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遼寧省攝影藝術整體水平和最新成果。
  • 瀋陽故宮實現100%對公眾開放
    10月5日上午,瀋陽故宮舉行盛京太廟建築群修繕工程竣工暨「清代皇帝的首座家廟」展覽開幕儀式,吸引大量中外遊客的目光。盛京太廟的對外開放,也標誌著瀋陽故宮實現了100%對公眾開放。盛京太廟是清代首座皇家宗廟。初建於皇太極時期,原地處盛京城東門外,主要供奉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四位先祖神位。清定都北京後,所有神位奉遷北京太廟。
  • 瀋陽,簡稱「沈」,是遼寧省省會
    瀋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是中國最重要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稱號。三萬年前,瀋陽地區在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
  • 在瀋陽,有個地方叫北市場,老北市最瀋陽
    北市場,老盛京味道!老北市最瀋陽!瀋陽的北市場,悄悄地在變化說起瀋陽北市場的名氣,在瀋陽可以說是無人不曉。它坐落在瀋陽市和平區的北部,是一片新老雜陳的舊城區。它是老瀋陽地域文化的一個鮮明的地標,是最具有瀋陽市井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對於許多老瀋陽人來說,北市場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市井生活的氣息,一種精神的撫慰。
  • 瀋陽這15家老字號,天天爆滿!是瀋陽人記憶中的老味道!
    最最最英俊帥氣的大遼哥恭賀大遼網距離成為百年老網還有95年不過說起「老」店瀋陽還真有許多賊拉經典的老字號飯店色香味美用料講究有沒有你吃過的?雞架之於瀋陽就像兔頭之於成都人人都好這一口!中街冰點算是瀋陽有代表性的老冷飲品牌了讓哥魂牽夢繞冰粥、奶昔簡直贊到不行一樓的烤串也超級好吃一口燒烤一口冰很優秀老味道湯包人均:54元特色菜品:灌湯包、溜肉段、素燴湯地址:啟工街與南十西路交匯處東100米鐵西十馬路是美食一條街老味道湯包是最火的一家
  • 瀋陽「關東老菜館」發生爆炸?假的!(圖)
    瀋陽「關東老菜館」發生爆炸?假的!  記者多方證實,視頻中的爆炸並非發生在瀋陽。視頻截圖  近日,一段時長約3分鐘的飯店爆炸視頻在沈城朋友圈中熱傳。有網友稱,視頻中發生爆炸的飯店是位於瀋陽鐵西區家樂福金牛店後身的「關東老菜館」。
  • 瀋陽還有一條老街,「年紀」不輸中街,老瀋陽人對這條街記憶很深
    瀋陽這座城市的歷史是非常厚重的,「一宮三陵」享譽世界,瀋陽中街也是赫赫有名,但是在瀋陽所遺留下的老街,絕對不是僅有這些。艾敬在瀋陽豔芬街走出了一個歌手,就是著名的艾敬。1969年在瀋陽豔芬出現的艾敬,是非常優秀的,她不僅有很多的作品,還有一個專輯的名字叫做《豔粉街的故事》。
  • 著名的瀋陽冷麵是老的瀋陽不吃的味道,所以你必須排隊領取麵條
    冷麵是瀋陽的一種特殊食品,入口清涼清淡,湯底清涼,口感滑爽、鮮嫩、辛辣、鹹、酸、甜,在在一起中總結了各種口味,讓人胃口大開。瀋陽人特別喜歡吃冷麵,不僅在夏天中,而且瀋陽人還有在天氣寒冷時吃涼麵的習慣。這家冷麵館被稱為西塔,正如瀋陽所知,這家商店位於西塔的東部,已有60多年的歷史,這是名副其實的老字號冷麵餐廳,他的冷麵很新鮮,因為他們光滑光滑,他們的湯是用高湯做成的,吃麵條時可以和熱捲心菜一起吃,味道更好。當夏天你吃一碗涼麵解暑解渴,冬天,你吃一碗涼麵,雖然你吃涼在你的嘴裡,你的心是熱的,有不同的味道。
  • 初秋途徑瀋陽,匆匆走過大帥府和清昭陵
    1/引子 上個月去了一趟鞍山,返程還是慣例去瀋陽轉機,每次都是這樣輕描淡寫的路過,這次表妹建議早點出發,一起去瀋陽轉轉。鞍山到瀋陽也就一百公裡,開著她的騏達輕輕鬆鬆一個多小時就抵達瀋陽。瀋陽是一個人口超過八百萬的重工業城市,有「共和國長子」的稱號。
  • 瀋陽大東區:喚醒老建築 多了文藝範
    原標題:瀋陽大東區保護文化遺產,提升人文氣息 喚醒老建築 多了文藝範瀋陽市大東區,是瀋陽汽車產業的主要聚集區,以工業見長。但近些日子,越來越多人開始談論起大東的老建築、老房子,經過保護修繕的它們,不僅讓大東這個工業區多了文藝範兒,也搭建了發展文化旅遊的平臺。作為老工業區,大東區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比如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奉海鐵路局舊址、瀋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等,共有21處文物、38個歷史建築、50家老字號。
  • 遼寧鞍山海城市發生4.4級地震 瀋陽等多地有震感
    12月19日02時39分在遼寧鞍山市海城市(北緯40.53度,東經123.04度)發生4.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發生7.3級地震,極震區面積為760平方公裡,這次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的地區的破壞性地震。由於地震部門對這次地震作出預報,當地政府及時採取有力的防震措施,使地震災害大大減輕。距離此次震中34千米。據移動人口大數據分析,震中周邊人口密集,20公裡範圍內人口數約7.7萬,50公裡範圍內約163萬,100公裡範圍內約863萬。
  • 三天時間,瀋陽去哪旅遊比較好?
    瀋陽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有著深厚的文化和歷史底蘊,總面積達到一萬多平方千米,目前常住人口達到800多萬人,瀋陽屬於半溼潤的大陸氣候,它在東北地區是整體靠南的,所以在冬季的時候不會很冷。
  • 【瀋陽攻略】東北育才的老校門!
    每一幅照片都是一首詩、一首歌,都有著一段故事。來吧,就讓我們走進一幅幅泛黃的老照片,回味那跨越七十一年的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吧。       一位老校友在微信裡說,1949年朱學範先生題寫了校名。這是令人興奮的消息,在"圖36"的文字中,對朱老先生有了文字簡述。看到的資料顯示,1948年朱老先生來到了東北解放區。作為與我黨有著密切聯繫的著名民主人士,為育才這樣一所特殊學校題寫校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若如此,一所名校,一位名人兩次題寫校名,這是極其難得的。
  • 在瀋陽有什麼可以玩的地方?(二)
    西塔韓國風情街 瀋陽四塔之東塔 瀋陽東塔位於大東區東塔街2號。東塔是護國永光寺的附屬建築物,為清太宗敕建,1643年(清崇德八年)興工,1645年(清順治二年)竣工。 地點:東塔(導航就可以) 易達性:★★★(滿分5顆星)
  • 雨中瀋陽故宮:紅磚碧瓦 山色空濛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張靜瑾)2013全國網絡媒體遼寧行記者團於8月12日下午來到了著名的瀋陽故宮進行參觀遊覽,雖然天公不作美,下著淅瀝瀝的小雨,但並未澆滅記者們參觀的熱情,他們在領略古典藝術的同時,還真切的感受到了別具一格的滿清文化。雨中的故宮,別有一番風味,改用蘇軾的詩,可謂:"紅磚碧瓦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 瀋陽中街370歲老胡同核心區再現「滿族大院」
    趙桂華 攝中新網瀋陽11月25日電 (趙桂華)瀋陽中街擁有370年歷史的老胡同核心區項目—滿族大院,將於本月27日開園,屆時將再現當年盛京皇城時期的胡同文化、滿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非遺文化。據史料記載,盛京皇城總設計師—鄧公池,其依據「周易八卦」理念,設計了瀋陽城圖。其中,按照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安排,在瀋陽設置了七十二處暗井,用於排水。但還未上奏,就遭奸人讒言,被皇太極處斬。其死後,皇太極重閱建城圖紙,幡然醒悟,建鄧大人廟以祭之。百姓感念其德建鄧公井以緬懷之。這個鄧公井遺址就在滿族大院內,開園當日將首次對外開放。
  • 瀋陽寶寶起名瀋陽小孩改名瀋陽嬰兒取名幾個禁忌
    《福星明卜名齋》「於金正大師」發布,瀋陽寶寶起名歡迎諮詢「於金正大師」。第一,瀋陽語言特點,瀋陽方言是瀋陽的地區的說話語言,瀋陽話有的是口語,有的沒有的正確的漢字寫法。屬於東北方言特點。瀋陽方言是普通話和次方言東北話的地方變體,以北京方言和瀋陽方言為核心的北方方言,成為漢族共同語言的起源。瀋陽方言和東北所有地區方言相同,屬於北京方言和東北地區方言融合的東北話,更有方言特色和優勢。瀋陽方言在瀋陽市內和郊區基本上相同。作為遼寧省省會城市以及東北地區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中心的瀋陽,瀋陽方言是漢語官話方言次方言東北話在東北的具有代表性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