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所榮獲的殊榮全部羅列在了封底處,在這部深受一代代讀者喜愛的經典兒童文學作品中,安靜詩意的文字,與柔和平靜、催人慾睡的畫面,共同創造了一部完美的睡前故事書。它從孩子的視角出發,獲得了無數大小讀者的喜愛,榮譽等身,經久不衰。
繪本講讀視頻版(請關注我的西瓜視頻)。
本書適合2-5歲的小朋友閱讀。
本書的作者瑪格麗特.懷茲.布朗是美國圖畫書界先驅性人物,「黃金時代」代表人物之一,天才圖畫書作家,四次凱迪克獎獲得者。她與本書的插畫家克雷門.赫德還一起合作出品了另一部經典之作《逃家小兔》。
據說《晚安,月亮》是1945年的某個早晨瑪格麗特醒來後一氣呵成完成的初稿,通常這只需要20分鐘左右。她當時也沒有把握這是否能構成一本可以出版的作品,她便打電話給當時美國童書界的傳奇人物,也是曾為《逃家小兔》出版的大編輯厄蘇拉聯繫,厄蘇拉很喜歡這本書的創意,幾乎立刻就敲定下來了。之後就是漫長的打磨和等待插畫家的過程。
插畫家克雷門.赫德當時正在美國空軍服役,那時的美國正處在二戰期間。誰又能保證他能順利活著回來呢?可是瑪格麗特堅持要等他回來,克雷門不負眾望,在1945年聖誕節前的一個深夜,他終於回到了紐約。從血腥的戰場歸來往往要花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平靜,重新進入繪畫的創作狀態,而克雷門簡直可以說創造了奇蹟:他經過幾輪調整與修改,1946年3月他就畫出了令瑪格麗特和厄蘇拉都滿意的樣圖!
所以說,你能想到嗎?如此沉靜、如此迷人的幼兒圖畫書竟然會出自一位剛剛從二戰中退役的軍人之手?了解了這一創作背景,我們再翻閱這本圖畫書,更會讓你嘖嘖稱讚的!
與常規圖畫書格式不同,這本圖畫書的封面上並沒有出現小主人公的身影,而是一間綠牆紅地板的房間,壁爐裡燒著正旺的火苗讓我們感到溫暖,透過玻璃窗我們看到繁星點點的夜空,給我們營造出了安靜祥和的氣氛。
環襯頁採用暖黃色也是突出了故事想要表達出靜謐與溫暖的基調。
這個故事真的超級超級簡單,講的就是一隻小免子在入睡前,與她自己綠色的大房間裡的所有東西一一道&34;,然後她安心睡著了的故事。所以,我們想讀懂如此簡單的故事,需要什麼小秘籍呢?家長們知道嗎?對了,讀圖是關鍵。那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圖畫中有哪些值得我們去關注吧!
第一頁,我們看到了大大的房間裡,有一隻小兔子正獨自躺在床上。結合封面看一看,你能理解為什麼沒把小主人公畫在封面上了嗎?就好像我們剛走進小兔的臥室,視線從左至右環顧一周。這隻小兔子就像我們的孩子,作者想讓孩子一步步走進畫面,想像小兔子就是他們自己,而不單單是看別人的故事。你知道小兔子幾點上床準備睡覺嗎?在哪裡能看到這個時間呢?壁爐和床頭柜上的兩個小座鐘在故事中起著記錄時間的作用。還有一隻小老鼠正怯生生地趴在木炭籃子旁邊。
當我們讀到這些文字「在綠色的大房間裡,有一部電話,一個紅氣球,還有兩幅畫--」讀到這裡,家長們可能會習慣性地想要翻到下一頁,可是小讀者們卻更有可能希望在畫面裡找找房間裡除了家長說過的這些物品以外,還有什麼。對於天生喜歡看圖的孩子來說,這本書的圖畫有著非常豐富的細節上的樂趣,不妨逐頁去找一找。找找每一頁都有哪些微妙的細節變化。
另外,你發現了嗎?小兔子的房間,幾乎就是從《逃家小兔》發展而來:房間格局和牆上的壁畫、壁爐、檯燈都在另一個故事中出現過。整本書與《逃家小兔》一樣,採用黑白和全彩交替進行。每一個彩色頁都是小兔子的房間,每一個黑白頁都是具體東西的展示。
畫裡三隻小熊圍坐在一起,因為有彼此相伴,表情顯得輕鬆愉快。有趣的是 「母牛跳過月亮」這幅畫,再次出現在圖畫書中,如果大家讀過《逃家小兔》和《我爸爸》這兩本書,一定對這個畫面相當熟悉嘍!這個畫作來自於一首古老的童謠。這個畫面也被很多繪本創作者引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接著畫面呈現了之前沒有出現的另一半房間,這時候出現了兩隻小貓,小老鼠一點都不害怕地看著他們。搖椅上放著還沒織完的毛線卷,這會是誰留下的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隨著我們一頁頁翻書,你會發現屋子裡的光線也在發生著改變。剛剛開著的大燈被關閉了,現在桌子上的小檯燈已亮起,兔奶奶回到了搖椅上,看來剛剛她離開搖椅是去關燈了吧?
從這頁起,小兔子開始道晚安,窗外的月亮也慢慢地升起來。這裡也是一個關注點。現在只有檯燈上下兩個方向是明亮的,其它地方的光線已變暗,兩者對比,也是一個關注點。還有老太太手中的毛線卷,從什麼時候掉在了地上?又怎麼被小貓玩得亂糟糟?最後又怎麼樣了呢?這還是一個關注點。還有牆壁上的三幅畫,你都在哪些繪本中見過呢?這不正是《逃家小兔》裡的畫面嗎?看到這兒,大家會不會覺得,這哪是一本簡單的繪本啊!這也太值得我們研究好一陣子了吧!那麼,你現在再觀察觀察房間裡的兩個時鐘吧!看一看小兔子到底要在床上折騰多久才能睡著。
睡覺是一種暫時的告別,告別白天那些出現在身邊熟悉的人和物。夜幕降臨,孩子面對即將到來的分離有些不舍和害怕:大片的紅綠對比,暗示小兔子內心的矛盾心理,不想睡,又必須得睡,這心情不知有多少小朋友感同身受。
讀到這裡你會以為小兔子該安靜地平躺下來入睡了嗎?並沒有。它又爬起來轉過身抬起頭跟氣球道晚安,跟床頭上的三隻小熊掛圖道晚安。它每一次道晚安都是在對自己不安的情緒加以療愈。現在你看到那隻小老鼠跑哪去了嗎?每翻一頁都不要忘了觀察前文提到的幾個關注點哦!
在給孩子讀書之前,我建議家長們自己先將這本圖畫書的原文通讀一遍,儘可能地掌握和了解故事的內容,瀏覽圖畫中出現的物品,試試看自己能不能用對孩子說話的口吻把這個故事說出來。
《晚安,月亮》的文字,具有重複和押韻的特點。對於孩子來說,簡單的詞,重複上七八遍就會有安撫人心、催人慾睡的效果。
媽媽在讀這本繪本時,如果是選做做睡前故事,一定要掌握好節奏,越來越緩慢地,越來越柔和地語速,講給孩子聽,讓孩子也能在你的柔聲細語中得到安全感,逐漸進入夢鄉。
心理學研究表明,說出周圍熟悉物品的名字,一個一個地跟它們道晚安的這種「睡覺前說晚安的睡前儀式」,可以讓孩子獲得一種佔有感和安全感,讓他擁有驅逐孤獨和恐懼的力量。
圖畫書中還有幾個地方可以讓孩子產生安全感——貓和老鼠,共處一室,相安無事。桌上那一碗滿滿的米糊,說明小兔子吃飽了,肚子是滿足的,壁爐裡的火一直燒的旺旺的,很溫暖,甚至到最後,火焰似乎變成了一張笑臉。這些都是讓小兔子產生安全感的因素。
小兔子和屋裡的所有東西都道了晚安,這時這隻小兔子已成為小讀者的化身了,這段「晚安時間」是全書的核心,也是吸引小讀者的秘密所在。小兔子其實在玩一個遊戲,一個和虛擬的夥伴們對話的遊戲,我們不妨把這個遊戲就稱為「晚安,月亮」。小兔子身邊最熟悉的各種事物,隨著睡覺時間的到來,都要在小兔子的輕聲問候中,一一進入夢鄉,等把它們都「哄」睡著了,小兔子自己才能安心地入睡。晚安,母牛,你跳了那麼久,可以睡覺了;晚安,紅氣球,不要亂跑啊,你就頂在天花板上安心的睡覺吧!;晚安椅子上的小熊,你們坐著也能睡著;晚安所有的聲音,你們可以休息了。
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的小兔子,在對每一個東西說晚安時,都是面對著且看著對方的,也就是說小兔子是很認真地在玩這個遊戲。
最後小兔子也漸漸閉上眼睛睡著了,此時檯燈也關閉了,兩隻小貓咪也睡著了,房間裡是不是都睡著了呢?一切都安靜了下來。晚安,我的寶貝。
一本看似簡單的睡前故事書,一句句重複的晚安,給了孩子睡覺前的儀式感,讓孩子充滿安全感,不再害怕未知的深夜。不斷重複的晚安,就像是愛的催眠曲,讓孩子安心入睡,有很多媽媽給他們的寶寶讀這個故事的過程中,會開始揉眼睛、打哈欠。還有一些小朋友也已經開始學著小兔子的樣子,向家裡看得見的物品道晚安,甚至還有一位三歲半寶寶的媽媽和我說,她女兒居然因為要學小兔子道晚安,不再用媽媽陪睡了。這麼有魔力的繪本,你要不要再去給孩子讀一讀呢?希望通過這一課的講解,能使你對這本圖畫書有新的認識。
好了,我是娃娃繪本館的神桐媽媽,今天的繪本講讀就分享到這裡了。歡迎喜歡繪本的幼兒繪本閱讀推廣人,寶媽,寶爸和我一起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