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讓新手爸媽感到最頭疼的三件事,「哄睡」一定是名列其中的。有時候明明看見小傢伙已經揉眼睛,眼神迷離了,可他就是睡不著。家長各種抱、各種哄、各種搖,他還是不睡,簡直就是在熬鷹呀。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爸爸分享自己為了哄女兒睡覺,不停的給她讀繪本的一篇文章,底下300多條評論,無數父母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就是:我家也有一個這樣難以入睡的娃。
來源知乎
做新手爸媽的頭三年能睡一個好覺,真的是太難了。如果你有幸遇到天使寶寶,那真是讓人稱羨的一件事情。比如我,有兩個寶寶,可是每一個寶寶都是睡渣。我從生下大寶的那天開始,一直到現在已經都4年了,我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好覺。
據說歐美許多國家的父母都是最晚在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讓孩子單獨入睡,不管孩子哭鬧多麼厲害,也不會去理他,只不過給他一個安撫物,一般都是玩具娃娃,或者是孩子熟悉的小物件。孩子可能會經過三個月的磨合期,就進入了完全的自主入睡。但是我想可能大多數中國父母和我一樣,根本無法忍受半夜聽見孩子哭聲,不去理他。
於是父母們開始尋找一些好的哄睡方法,比如講繪本故事,比如唱兒歌,唱催眠曲。其實有很多的繪本故事是讓孩子越聽越興奮的,他不僅不睡還會讓你一個接一個的繼續講下去。比如我就經常遭遇這樣的時刻。一個故事講完不夠,孩子要求「加餐」。然後我已經快睡著,可嘴巴還在胡言亂語。當我急切需要一個一本能夠催眠的繪本的時候,我發現了《晚安寶貝》。
《晚安,寶貝》是澳大利亞的梅·福克斯所著,美國的簡·戴爾繪圖的。它被評為英國每日電訊報100本最佳童書之一,入選美國奧普拉讀書俱樂部20本最佳童書之一,而且還受到了美國《科克斯書評》、《出版人周刊》、《書單雜誌》、《學校圖書館雜誌》聯合推薦。由於這本書是中英雙語,所以他還受到常青藤爸爸英文啟蒙繪本書單的特別推薦。
這本書的畫風非常有澳大利亞的風格,打開扉頁,藍色天空和黃色的星星,就讓人聯想到了澳大利亞的國旗。為什麼說這是一本催眠書呢?因為這一本書通篇都是「媽媽」哄「孩子」睡覺的場景,從視覺上,向孩子傳遞「睡覺」的信號。語言非常的押韻,這種有節奏的文字,從聽覺上,具有一定的催眠效果。
很多家庭沒有睡前準備的習慣,都是爸媽突然一看時間不早了,該睡覺了,於是就催著孩睡覺。可是小寶寶們通常都是一邊已經困的不行了,一邊還想接著玩。如果強行讓寶寶睡覺的話,可能還會引起他們的抗議,甚至哭鬧。
所以,父母應該預留時間,提前進行一些入睡前的準備。可以告訴孩子再過半個小時咱們就需要睡覺了,現在我們先需要洗漱一下,洗漱完畢之後呢,到床上聽個故事。這樣就給孩子能夠預留一個20~30分鐘的時間。
付出一代美國兒童的幸福代價後,曾經風靡美國幾十年「哭聲免疫法」,如今已被西爾斯博士的&34;取代。因為被哭聲免疫法修整長大的孩子,後來輕則睡眠障礙,重則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約翰·華生也曾被評為美國人最討厭的人之一。
西爾斯博士的觀點是:你不能強迫寶寶睡覺,你能做的是創造一個更好的睡眠誘導環境。
在《晚安,寶貝》這本書中,就巧妙地運用了西爾斯博士的方法,一共用到了12個動物、1個人物和媽媽之間的入睡前的場景。
小白鵝睡前伸伸懶腰,小花貓睡前貓媽媽溫柔地舔它的毛。
我們可以在睡前做哪些準備工作,傳遞給孩子要睡覺了呢?
A. 洗漱:可以洗一個舒服的熱水澡,讓孩子的身體得到放鬆。熱水會加速血液循環,讓肌肉得到鬆弛。一般孩子在洗完澡後會顯露出困意。
B. 喝一杯熱牛奶,有助於睡眠。
C. 讓孩子舒服地躺在床上,調暗燈光,講一個睡前故事。
D. 和孩子互道「晚安」,還可以給一個甜甜的吻或者擁抱。
任何重要的事情都需要儀式感,儀式感讓孩子感覺到這件事情是嚴肅而重要的,這樣會比不斷地催促更有效果。
蛇是盤著睡覺的,馬兒是站著睡覺的,小鳥是在鳥窩裡睡覺的,蜜蜂是棲息在花朵上的。小鹿和貓咪,都是依偎在媽媽的懷裡睡覺的。而寶貝呢,是需要在床躺在床上,一個人安靜的睡覺的。
書中這些場景可以當做動物科普。不同動物睡覺和方式和場所是不一樣的,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來觀察。小老鼠是在洞裡睡覺的,小羊和小馬在草地上睡覺,小白鵝和媽媽原來不是在水面睡覺的。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獨特的睡覺方式呢?可以給孩子進行知識拓展,甚至可以把他們加到故事中去。
比如,蝙蝠是倒掛著睡覺的,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編:小蝙蝠,小蝙蝠時間到,快睡覺。洞裡黑漆漆,倒吊睡得香。
孩子聽完故事後,可能還會提出關於其他動物如何睡覺的問題,媽媽們可以抓住這個機會,一方面給孩子科普知識,一方面充分利用多一些的故事哄孩子睡覺。
這本書的封面就是一對綿羊母子頭挨頭微閉雙眼即將入睡的畫面。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它的羊數量和羊毛總產量居於世界首位。澳洲的主要出口商品是農產品,包括羊毛、小麥和乳製品。所以用澳大利亞最有名的羊來做封面也是有深意的。
前兩天看凱叔的抖音號上在說,為什麼外國人習慣用數羊來助眠呢,大概是因為「羊」(sheep)和英文的「睡覺」(sleep)這個讀音非常的相近。這是封面選用綿羊的第二層深意。
過去人們會一邊哼著搖籃曲,一邊拍著小寶寶哄他們入睡。搖籃曲的旋律比較舒緩,搖籃曲的歌詞一般都是描述情境的,非常具有代入感的。
許多網友表示,孩子睡前聽《聲律啟蒙》,孩子簡直就是秒睡。不知道有沒有誇張的成分,但這從一個側面證實,有節奏感、押韻的文字有利於幫助孩子進入夢鄉。
《晚安,寶貝》這本書的文字看似簡單,但其實想要把書中的13個場景都用韻文來表現出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第1段的英文原文是:
It’s time for bed,little mouse,little mouse.Darkness is falling all over the house.
這其中mouse和House是非常押韻的。
那我們再看一看中文的譯文:
小老鼠小老鼠,時間到,該睡覺,夜晚要來了,四周靜悄悄。
「睡覺」和「悄悄」,這兩個詞也是押韻的。
再看小馬駒這一段:It’s time for bed,little foal little foal,I』ll whisper a secret but don’t tell a soul.
中文翻譯是:小馬駒,小馬駒,時間到,該睡覺。說句悄悄話,只有你知道。
其中「睡覺」和「知道」也是押韻的。
如果你翻看這本書,你會發現這其中13個場景除了「時間到,該睡覺」,沒有一句是重複的。
當一本書作為一個哄睡前的睡前圖書的時候,它一定要達到一個重複的效果,也就是說這本書要成為睡前書單。就好比搖籃曲是在孩子睡覺時給他唱一樣。
家長可以一邊讀一邊讓孩子去觀察這本書中的圖畫。從小動物們的慵懶的身子,還有睡眼朦朧的眼睛,迷離的眼神,這些信號都可以傳遞給孩子——該睡覺了。而且,這些都具有一定的心理暗示效果。
比如下圖這隻小狗,還有眯著眼睛的小綿羊,眼神放空的小牛。
這本書的封底有二維碼,可以掃碼收聽英文音頻。我聽了一下,英文音頻語速很慢,而且讀得很舒緩,感覺比我自己讀中文更有助眠效果,家長們可以放給孩子聽英文,給孩子看圖畫。
每個場景都表現出媽媽對孩子的深情和濃濃的愛意,非常溫馨。所以讀這本書,也會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
喧鬧的白天結束了。小寶貝們,打了哈欠,和媽媽來個大大的擁抱,閉上眼睛,進入甜蜜的夢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