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星藝術節:扶上馬再送一程

2021-01-21 藝術中國

                               

 

    此次以「痕跡」為主題的群展,既是新星星藝術節第一次攜藝術家和作品在北京亮相,也是一個對前兩屆新星星藝術節的回顧已在上海成功舉辦兩屆的新星星藝術節,於4月28日首次進京亮相,選擇在798藝術區藝酷空間與首都人民分享其獲獎藝術家在得獎之後創作的作品,意在回顧這兩年來走過的「痕跡」,因此本次展覽頗有「送上馬再扶一程」的意味。

獲第一屆裝置「藝術新人獎」的大貓此次帶來的並不是裝置作品,而是她新鮮出爐的寫意油畫;2010年被毛焰、何多苓等評委備受推崇的唯一一位「藝術場大獎」獲得者曾樸,帶來的最新創作的油畫作品也穩中有變;當年曾共同分享「年度新人獎」的何千裡和劉巍巍,也逐步開始獨當一面,前者更突出畫面的魔幻色彩,後者則延續了動漫風;去年榮獲「攝影新人獎」的李舜,不再用街燈組合成書法的創作方式,而是將新浪微博上熱炒的話題裝訂成中國傳統的線裝書,敏感地抓住當下發生在身邊的點滴,融入到中國文化中。儘管這些藝術家們的創作水準仍需交給時間去衡量,但是國內像新星星藝術節一樣後續跟蹤藝術家發展的獎項卻並不多見。

一向倡導「讓藝術進入生活」的新星星藝術節,此次展覽同樣具有市場摸底的意味,並不迴避展示在商業社會下藝術的真實風貌。除了純藝術的展覽外,新星星還在積極地推進藝術家與各品牌的跨界互動,繼續走親民路線,去年就促成了曾樸和ELLE手錶的合作。今年新星星還將在上海一家即將開業的奢侈品商場,推出一系列的藝術跨界活動,通過該平臺把新星星的藝術家介紹出去,「我希望藝術不僅僅在畫廊呈現,藝術在社會生活裡也應該找到它的定位和價值。」曾瓊進一步解釋到,「參加新星星藝術節,就是贏得這些機會。」

此外,曾瓊還向記者透露,張曉剛、向京也將加入即將啟動的第三屆新星星藝術節,這讓豪華的評委陣容更是錦上添花。

相關焦點

  • 2011新星星藝術節登場
    2011新星星藝術節日前在上海啟動。本屆藝術節由「藝術場」等主辦,面向所有中國未被畫廊等經紀機構籤約的成年藝術創作者,繼續秉承「藝術是我們的」口號,倡導讓藝術進入生活,即日起至10月8日徵集藝術作品,包含水墨、油畫、版畫、水彩、粉畫、綜合材料、攝影、影像、裝置、雕塑等門類,杜絕反人類、反社會和色情主題。藝術家可進入「新星星藝術節」官網newstar.artysc.com上傳作品報名參賽。
  • 第五屆新星星藝術節啟動
    1912新星星藝術節(第五屆)即日起至9月20日徵集參賽作品,評選結果將在11月27日公布,並於同期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入圍藝術家展覽。早報訊 1912新星星藝術節(第五屆)即日起至9月20日徵集參賽作品,評選結果將在11月27日公布,並於同期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入圍藝術家展覽。作為當代藝術界最早建立的推選年輕藝術家的獎項之一,2010年,新星星藝術節初出茅廬時匯聚了賈樟柯、何多苓、毛焰一幹藝術界大佬眾星拱月般推選新星。
  • 新星星藝術節作品聯展在滬開幕
    情人節之際,「地老天荒」新星星藝術節優秀作品聯展兼活動派對於2月12日下午在上海壹號美術館舉行。 早報訊 情人節之際,「地老天荒」新星星藝術節優秀作品聯展兼活動派對於2月12日下午在上海壹號美術館舉行。
  • 「新星星藝術節」獲獎作品在南京展出
    「新星星藝術節」獲獎作品在南京展出 (6/9) 「← →」翻頁
  • 第四屆「新星星藝術節」頒獎
    早報訊 第四屆「新星星藝術節」於國慶期間集中展出百位青年藝術家的作品
  • 第二屆新星星藝術節啟動
    第二屆新星星藝術節啟動 2011年07月02日 00:44來源:成都晚報 作者:滕楊 分享到:2011新星星藝術節昨日在上海開啟。藝術家可進入「新星星藝術節」官網上傳作品報名參賽。成都晚報記者 滕楊
  • 「2010首屆新星星藝術節」—藝術是我們的
    1979年9月,中國美術館東側的鐵柵欄上,「星星美展」首次亮相。這次非官方的民間藝術活動代表了中國當代藝術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發端和崛起。「藝術場」和《經濟觀察報》聯合主辦的「首屆新星星藝術節」8月20 日在北京正式啟動。
  • 「2010首屆新星星藝術節」大獎揭曉
    歷時大半年籌備以及3個月遴選的「2010首屆新星星藝術節」,2010年12月8日晚,在成都岷山飯店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與此同時,「2010首屆新星星藝術節」作品展也在成都新會展中心2號館拉開帷幕。在「藝術是我們的」口號的召集下,約有來自各地藝術院校、藝術家聚集地的藝術創作者數百人的近5000幅藝術作品參與了本次藝術節的評比。這些藝術創作者們在這個開放性、創新性的展示平臺上,用藝術之手描繪了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感悟,他們所傳遞出來的自由、獨立、探索的藝術精神,喚醒了大眾對生活之美的關注,點亮了人們對精神家園的渴望。
  • 凌峰抱起「新星星藝術節」獲獎者為其喝彩
    凌峰抱起「新星星藝術節」獲獎者為其喝彩 (2/9) 「← →」翻頁
  • 第四屆新星星藝術節啟動 呼喚更多新銳藝術家出現
    這樣一個藝術與生活的融合也拉開了第四屆新星星藝術節的序幕,此次藝術節還增設嘉源海「年度實驗獎」鼓勵並呼喚更多新銳藝術家的的出現。  據了解,「新星星藝術節」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青年藝術家海選展覽平臺,在過去的三年,已經有近3000名來自全國的藝術家報名參加,匯集了中國正在成長中的當代藝術家,用藝術實驗性,創新性,先鋒性的方式表現當前的中國社會。
  • 2016(第七屆)艾佳生活新星星藝術節入圍100名單揭曉
    新星星學術團隊與七評委相聚南京左起:王春辰、廖廖、呂澎、李國華、藍慶偉、宋振熙、胡斌、曾瓊、鄭聞艾佳生活新星星藝術節繼續以推廣青年藝術家為己任,在去年海選系統的優化基礎上,本年度將全球參賽青年藝術家放在同一平臺上
  • 新階段/再出發:第七屆新星星藝術節全國海選深圳啟動
    第七屆新星星藝術節海報2016年4月29日,第七屆「新星星藝術節」全國海選在深圳宣布啟動,官方參賽通道(微信服務號artysc)於30日凌晨正式開通,接受來自全國優秀青年藝術家的自薦報名。第七屆新星星藝術節深圳發布啟動新星星藝術節創始人之一、正在籌備的「新星星當代藝術基金」發起人與領投人陳俊先生表示:2010-2015年,新星星藝術節成功完成了它第一階段的歷史使命,接下來,新星星將步入「再出發」的全新階段
  • 第七屆艾佳生活新星星藝術節倒計時 國外駐留項目令人期待
    此次評選並不像往年一樣側重架上繪畫,而是針對不同門類的藝術生態,評委分別進行了評選,入圍門類豐富,是全年度最鮮活最全面最值得期待的艾佳生活新星星藝術節。從2016年度的作品徵集開始,建立了相對穩定的學術評委團隊,他們是中國優秀青年藝術評論人:王春辰、胡斌、藍慶偉、廖廖、鄭聞、宋振熙、李國華。
  • 一次跳出「圈子」的評獎——首屆新星星藝術節背後的故事
    年度大獎無懸念2010年12月6日上午,成都新會展中心2號館裡出現了奇特的一幕:首屆新星星藝術節組委會的工作人員騎著自行車在展板之間忙碌著。他們正在把寫有編號的標籤一一對應地貼到作品旁邊。
  • 第三屆新星星藝術節頒獎典禮在南京舉行
    1912新星星藝術節(第三屆)在經過半年的全國報名和甄選後,於2012年12月6日在南京三川當代美術館正式揭幕,並在在南京金陵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盛大的頒獎典禮。自2010年新星星藝術節啟動開始,這個波及全國為青年藝術家搭建的藝術平臺已經走入了第三個年頭。 此次藝術節的參與人數和作品質量,有了相對大的質的變化,除了整體作品水準是三屆最好以外,藝術家也更加成熟。來自全國的近千名年輕藝術家踴躍報名,創作內容和方式更加豐富。
  • 百名青年藝術家齊聚「1912新星星藝術節」頒獎禮。
    青年藝術家的作品 泱波 攝   中新網南京12月7日電 (盛捷)6日晚,來自各地的100位入圍的青年藝術家集聚南京參加1912新星星藝術節的頒獎典禮。何多苓、毛焰、向京、顧錚、田霏宇、王小慧、周國平、葉兆言、歐陽江河、慕容雪村、凌峰等文藝界著名人士歡聚一堂,共同見證當代藝術「新星星」的誕生。著名畫家何多苓及攝影藝術家王小慧都覺得需要給青年藝術家一個平臺,這樣可以讓他們成長、成功。
  • 「中國首屆新星星藝術節」開幕 藝術新星成績不俗
    新華網成都12月8日電(記者 孫陽)「2010中國首屆新星星藝術節」8日在成都拉開帷幕,藝術節不僅展出了參賽的近300幅藝術作品,還評出了5項藝術獎項,各新興藝術家成績不俗。藝術節8日正式開幕,並展出了近300幅參賽參評的優秀藝術作品。
  • 「不是一種態度」就是拒絕「套路」 第七屆艾佳生活新星星藝術節開幕
    第七屆艾佳生活新星星藝術節頒獎典禮合影第七屆艾佳生活新星星藝術節百位入圍藝術家聯展主題被定為《NOT ONE CONDITION》(不是一種狀態)。第七屆艾佳生活新星星藝術節如期而至 各獎項全部揭曉 作為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青年藝術家海選展覽平臺,「新星星藝術節」一直受到公眾及專業人士的廣泛關注。
  • 第八屆艾佳生活新星星藝術節作品全面徵集——新星星藝術獎等你來
    接下來,請準備好自己的簡歷、照片、作品、自己的文字、別人給你寫的文字、個人網站等資料,參加到新星星藝術獎的徵集中來吧!你的參與代表著未來,你的參與使自己獲得新的感覺,你的參與使得世界不一樣。讓大家知道你的閃光點,讓你的閃光點被人所知,讓你的獨特想法廣為傳播。新星星就是互相發現、互相點亮、彼此耀眼,我們願意與大家同行,願意與大家一同成長,通過這樣彼此了解。
  • 老話說:跌倒爬起來,扶上馬,送一程
    完美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歷史上許多偉人、名人都犯過錯誤,何況我們,包括我們的孩子都是普通人,範一點兒錯誤是正常的,但絕對不是容忍,慣著、忍著、依著。老話說:跌倒爬起來,扶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