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地理蹊傾情首發編輯整理製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雖免費交流使用,但保留譴責直接拿過去作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權利。
新啟程,新思路。地理蹊不搬運題目,而是分析題目中的解題思路與知識含義。期待您在留言欄內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以共同交流。歡迎關注」地理蹊「公眾號,並用微信手機或PC版瀏覽。
一條淺淺海峽,隔開了大陸與臺灣。現今的臺灣地區,包括臺灣島(系我國第一大島,大陸島)、臺澎列島、釣魚島群島以及福建沿海的金門、馬祖諸島等。臺灣的主體民族是漢族,也有為數不少的土著民族——高山族。「臺灣」一名,據說源於當地土著民族「臺窩灣」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
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曾派遣衛溫等將領出兵夷洲(今臺灣);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管轄臺灣地區;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臺灣,清朝在1684年設置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並於1885年劃設臺灣省;1945年,中國政府收復因《馬關條約》而割讓的臺澎諸島;1949年,內戰失利的國民黨當局退據臺灣。
臺灣海峽位於福建省與臺灣省之間,連通南海與東海。海底地形以大陸架為主,水深僅有數十米。海域上的主要島嶼包括福建沿海島嶼、澎湖列島(火山噴出熔巖凝結而成的玄武巖臺地)及臺灣屏東的琉球嶼(珊瑚島礁)等。
臺灣海峽屬東海海區,北窄南寬(最窄處僅有130千米),呈東北——西南走向,長370千米,總面積約8萬平方千米。澎湖列島位於海峽南部,由64個島嶼和許多礁石組成,島嶼總面積約127平方千米。澎湖列島與臺灣島之間為澎湖水道,長65千米,寬46千米,為地殼斷裂形成的峽谷。
臺灣海峽,寒暖洋流在此交匯,(淺灘漁場)漁業生產條件優越,著名海產有鯕魚、鮪魚、鯊魚等。臺灣海峽航運價值突出(戰略位置重要),是我國進口石油的重要通道。
臺灣地處歐亞(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消亡邊界),受板塊的擠壓碰撞作用,導致臺灣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東高西低)。河流短小精悍,水能、森林以及地熱(溫泉)資源豐富。
臺灣島東部多高大山脈(山地),其中海拔高度為3952米的玉山主峰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最高峰。臺灣西部多丘陵、臺地及平原,省內絕大多數人口便居住在平原上。
臺灣地區地質災害頻發:位於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火山;當地(地形)地勢起伏大,重力作用明顯;處於東部季風區,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地殼運動導致)巖層破碎,易鬆動,出現滑坡、泥石流災害。
臺灣島四面環海,孕育了各種海岸地形,可分為海岸線曲折漫長(岬灣相間)的北部基巖海岸(耐衝刷,地質條件穩定,是建造優良海港的基礎)、海岸線平直單調的西部砂質海岸(布袋鹽場)、生物體構成的南部珊瑚礁海岸和地勢險峻的東部基巖(斷層)海岸。
此外,臺灣附近還有很多離島,諸如釣魚島、赤尾嶼、琉球嶼、火燒島等。
北回歸線(23.5°N緯線)穿過臺灣中南部,臺灣中部及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整體上,臺灣全島終年較為溼熱(夏季溼熱漫長,冬季溫暖短暫),其中的東北部火燒寮(迎風坡),被譽為中國的「雨極」。
臺灣的社會經濟與日本相似,除了發達的製造業與高科技產業(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其經濟高度依賴進出口貿易(國際貿易是臺灣的經濟命脈)。其中,中國大陸是臺灣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地區。
臺灣擁有海陸空立體交通,交通運輸方式先進,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五大運輸方式齊全。環島公路、鐵路(多南北向,少東西向,主要跟地形及經濟需求有關),以及密集的機場,讓臺灣區域之間、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繫日益強化,人際交往日趨密切。由於臺灣的「島嶼身份」,四面環海,海上交通運輸業發達,國際貿易高度仰賴海上運輸。
臺灣的特殊氣候(地處熱帶亞熱帶分界處),又因海拔跨度大(地形起伏大及地形類型複雜多樣),適宜溫帶、亞熱帶及熱帶水果生產,因此臺灣被譽為「水果王國」。其中以香蕉、鳳梨(菠蘿)、龍眼(桂圓)、芒果、文旦柚的生產為主。
此外,臺灣還擁有海峽的淺灘漁場、釣魚島漁場以及太平洋遠洋近海漁場,水域廣闊,水產資源品種繁多,總產量較高。
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如果說發展海洋事業,開發利用「藍色國土」,那麼臺灣是一個繞不開的地方。
臺灣,東臨太平洋,西瀕臺灣海峽,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十分重要的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也是我國走向全球的一塊跳板。如果失去臺灣,我們將被列強劃定的島鏈困在淺海、困在大陸,經濟生活、社會文明難以有長足的發展。
福建南安一中2020屆高三上第二次月考
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門島地處廈門灣,距廈門市約10千米,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0.5℃,1月平均氣溫為17.5℃,7月平均氣溫為27.5℃,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年蒸發量約1500㎜,降雨集中於4~8月,全年多風。島嶼面積151.65平方千米,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島內水資源嚴重匱乏。2018年8月5日,福建省晉江市向金門島供水工程正式通水。下圖為是晉江向金門供水示意圖。(1)分析金門島年蒸發量較大的原因。(6分)
(2)供水工程將陸地部分的開放式明渠方案改為地下管道,說明其好處。(6分)
(3)金門島11月至次年4月水資源供需矛盾嚴重,簡述為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可採取的措施。(6分)
(4)分析金門縣蔬菜基地產品在廈門市競爭力不強的原因。(6分)
(1)解析:
影響蒸發的因素,包括氣溫、風力、光照等。「金門島……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0.5℃,1月平均氣溫為17.5℃,7月平均氣溫為27.5℃」,結合材料得,金門緯度較低,年均溫高且降水充沛(水源充足)。再結合「全年多風」的材料,該地全年風力較大,蒸發量大。
答案:
緯度低,年平均氣溫高,蒸發量大(2分);全年多風,蒸發量大(2分);水源充足,蒸發量大(2分)。
(2)解析:
供水工程將陸地部分的開放式明渠方案改為地下管道(暗渠),這一點可以聯繫南水北調工程在華北京津一帶採用暗渠的原因(減少水分流失及保障水源水質等)。再者,渠道埋入地下,可以減少對地表景觀的破壞及對地面建築或交通的影響。
答案:
減少水分蒸發,提高供水工程水資源利用率(2分);可減少地表汙水和人為排汙對供水水質的影響(2分);減少對地表景觀的破壞,利於旅遊業的發展(2分)。
(3)解析:
11月至次年4月,為我國的冬春季,整體降水稀少(華南一帶出現冬旱),金門所處緯度較低,蒸發旺盛,再加上生產生活用水較多,水資源更加匱乏,所以才會有水資源供需矛盾嚴重的情況。
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措施,主要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著眼:一是開源(加大此時段供水工程的供水量;淡化海水;修建蓄水工程,調節水資源的集解分配等);二是節流(發展汙水淨化和循環利用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適當提高用水價格,控制用水數量;通過宣傳教育,增強人們的節水意識等)。
答案:
加大此時段供水工程的供水量;發展汙水淨化和循環利用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修建蓄水工程,調節水資源的集解分配;淡化海水;適當提高用水價格,控制用水數量;通過宣傳教育,增強人們的節水意識。(任答三點得6分)
(4)解析:
產品市場競爭力弱的原因,主要跟產品價格、市場供應等方面有關。諸如,金門土地資源不足(產量不大),水資源緊張,人工成本高(蔬菜價格高);跨海運輸,受海上自然災害影響更大,供應不穩定;廈門背靠祖國大陸,蔬菜來源廣(種類多),價格低且供應穩定、充足等。
答案:
金門縣土地資源有限,水資源緊張,人工價格高,種植成本較高(2分);受海上自然災害影響更大,供應不穩定(2分);廈門依託大陸,蔬菜來源更廣。(2分)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2016屆高三8月摸底考試文綜地理
42.(10分)旅遊地理
我國寶島臺灣是國內外遊客嚮往的地方。閱讀臺灣島旅遊交通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近年來,赴臺遊客不斷增多,其中大陸遊客(含港澳)佔40.36%,位居首位。簡述大陸遊客居多的原因。
解析:
大陸遊客佔赴臺旅遊者的大多數(首位),其中原因主要可以從地理位置(距離及交通)、政策、同宗同源及經濟發展水平角度出發。
答案:
①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吸引了大陸旅遊者;②大陸是最近的遊客市場;③民族歷史的同脈對旅遊資源的認同感;④政策優惠;⑤交通便利;⑥大陸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出遊人數增加;⑦海峽兩岸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日益深遠,為旅遊提供了便利。(任答五點得10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評分)
最近,總有小蹊瓜在後臺詢問,我們公眾號的發文更新狀況,以為我們沒有更新。這也許是微信公眾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的緣故。由於您與我們的「親熱度(互動)」不夠,微信公眾平臺未及時將我們的推文發送到您的「訂閱號消息」列表。對此,官方還沒有公布正式的解決措施,但也有小辦法:一是將「地理蹊公眾號」設為星標,二是多與我們互動,多瀏覽、多點讚、多「在看」!圖片及部分搜索資料均來源網絡(侵刪)
圖文 | 網絡(侵刪)、湘教版《高中地理》教科書系列、
百度百科、國臺辦官網、中國政府網等
文字 | 利之王
編校 | 痴 拙
審核 | 利之王
以下是地理蹊公眾號的微博與b站官方平臺,歡迎大家關注我們!
地理蹊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動力
轉載需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