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畢業季來臨,職場老鳥教你如何破局職場中的「學生思維」

2020-12-19 解憂騎士

導讀「學生思維」,什麼是學生思維?同學們想一想,你們在學校的時候是不是總是被牽引,被教導,被安排,被影響。這就是一種「學生思維」。對於即將進入職場的同學們要有一個蓬勃發展的事業,擺脫這種「學生思維」是必不可少的。希望騎士的這篇文字能對你有所啟發,擺脫這種「學生思維。」

01

職場中「學生思維」的常見特徵

1、習慣被灌輸

職場中的「學生思維」的首要特徵是在於個人面對事物時的等待心理,

其不是依據個人已有知識背景和工作經驗自發進行解析、探索。

而是如同課堂上的學生一般等待老師傳授知識,

試圖指望他人先行先做並形成完整知識體系後「拿來」就用。

遇到障礙難題時,也不會主動尋找解決方案,更懶於創新路徑方法。

而是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待至上級如同布置作業一般指定個人必須承擔,

完全避無可避時才會手忙腳亂地準備。

2、習慣被牽引

在學校學生處於學習狀態時理應按照老師的要求與引導逐步推進,

即需要適應被牽引的狀態。

但職場強調的是員工獨當一面、執行操作的能力,上級也不是手把手教導的老師,

而是純粹的命令發布者、結果檢測者,執行過程只能依賴員工個人的能力水平。

如果秉持「學生思維」依然會習慣被牽引而行,指望上級規劃好每一個步驟措施。

希望他人做好每一個輔助環節,進而確保自我只面對和應付單一的指令要求,

既不思考更不擔責, 只是純粹的機械執行者、操作者,而非思考者、決策者、選擇者。

3、習慣被融入

團隊力量是組織和個人立足當下競爭社會的基礎條件之一,這就尤其強調員工的變通性、

包容性、配合性,以實現對不同群體的高效融入。

在這一過程中也就必然要求個人善於觀察、 分析與調整,

以確保自我特性與集體特徵的適度融合。

「學生思維」下的融入卻表現出完全不同的盲目性和簡單性特徵。

即使充分融入周圍群體中,但其對於群體的選擇毫無標準,

對於周圍附加的一切也完全沒有選擇,既不考慮個人優勢特徵,更不在意未來發展。

而是為融入而融入,甚至是將這一融入行為視為自我擴充人脈的方式,思維簡單而盲目。

4、習慣被安排

服從命令聽指揮是職場生存的首要法則。

但具體到工作計劃與安排,員工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方案選擇、

路逕取舍和先後排序,確保自我分清輕重、抓住關鍵,

以相當的主動性、創造性提升行為效率。

如果秉持「學生思維」卻完全無法掌握事務發展態勢,

既不明確個人的具體職責任務所在,更把握不住整體運行進程。

以至於只能跟隨他人亦步亦趨,或是坐等上級更為細緻的安排與命令,

或是機械套用他人模式,完全不懂職場取捨、變通之道,

習慣於被安排甚至期待被詳細安排。

5.習慣被影響

員工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需要具備相當的執著精神,

以自我目標追求為指引全力以赴,既不為外界困難所嚇倒,

更不為他人決策所幹擾,而是按照既定路徑全面推進。

秉持「學生思維」極容易受外界影響,個人目標追求為他人決策行為所動搖,

如同在校學生一般總是看著他人如何做自己就如何做、他人改變自己也就改 變,

嚴重缺乏獨立思維和理性思維。

02

職場「學生思維」的危害

1、不主動而缺乏工作激情。

「學生思維」所天然具有的等待、依賴和被動特性,使得人在面對問題、

困難和新現象時,導致個人對本職工作缺乏深入鑽研、主動探索的熱情。

在應付了事、追隨模仿心態下,其所追求的主要目標早已不是結果的創新與高效。

而是最為膚淺的完成即可,在只對自我負責的心理下,

自然也就無從談及後續更為主動和積極的拓展延伸。

長此以往,等待成性,如同團隊乞丐一般。

2、不負責而缺乏擔當精神。

在校學生對於老師的依賴心理,使其根本不顧忌自我對於學習、

對於知識、對於發展的必要責任心,一直在等待答案、等待引導。

職場中秉持「學生思維」者同樣如此。

長期的指望心理、依賴心態和等待行為,已然使其具有一種有別於奮發向上、

積極開拓的消極職場觀。

即自我只是團隊中的普通一員,既無大的追求目標。

更無明確的職場定位,首位訴求僅僅是「安穩度日」。

那麼,個人就需要充分降低職業風險,充分規避事務責任。

而最為簡便的方法就是放棄成為決策 者、選擇者,

僅充當特定任務指令下的操作者和配合者,實現「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安全安逸狀態。

3、不取捨而缺乏明確目標。

職場秉持「學生思 維」者在面對任務要求時缺乏激情和上進心。

這固然源於個人的懈怠思想和不負責態度。

但也應客觀看到,其如同學生一般的簡單、機械、

片面認知,會導致個人面對複雜環境局面和有限機遇機會時,

無法真正明確個人內心最迫切訴求和最重要目標。

在渾渾噩噩的狀態下,她們是看得太多卻又想得簡單以至於不能正確取捨。

在無法有效辨識事務輕重緩急、重要與否的情況下,

其也就容易乾脆放棄自主選擇而跟隨他人。

這事實上所折射的正是個人判斷思維和預測眼光的缺乏。

他們既無法集中有限的資源幹大事,也無法從實現不同的機遇機會中選擇。

以至於在迷茫、糾結狀態下,從最初的都想要、

都想做徹底轉變為都不要、都不做,甘願成為毫無目標追求的機械執行者。

4、不理性而缺乏正確判斷。

承上所述,職場秉持「學生思維」者的一系列消極行為。

究其根本正是在於個人尚未學會真正的職場生存發展之道,

只看到了執行的必然性和強制性,

卻未意識到思維判斷、眼界格局之於個人持續發展的決定性作用。

在缺乏理性判斷的能力背景下,面對難題、 障礙時既無從知曉探索實踐的切入點,

更缺乏可以依賴的技能實力。

一旦發現自我無力承擔任務要求,所首先想到的解決之策也不是積極學習、主動提升,

而是放棄提升發展目標,以安穩存續為新要求,繼而等待答案、

等待指令,甘願退化為毫無思想的追隨者。

03擺脫被動與盲目,破除職場「學生思維」

1、明確發展歷程,規劃目標追求

職場中人擺脫「學生思維」的關鍵在於學會思考,

不僅是掌握分析問題的具體技能,更是學會判斷和決策,

尤其是對於個人想要什麼必須有明確的定位,。

繼而根據個人實力主動制訂發展規劃,既明確自我將來的發展路徑,

又始終保持對眼前工作的激情熱度,形成想做事、能做事的良好心理。

2、保持危機感,強化個人技能。

想要改變職場秉持「學生思維」者的不負責心態,就需要時刻保持危機感,

充分認識到個人對組織不負責,組織自然也不會對個人負責,唯有務實奉獻方可長久存續。

強化自我技能有助於在決策行動前清楚知曉自我短板所在和優勢所在,

以便集中優勢攻堅克難、有的放矢。

3、明確個人需求,學會取捨藝術。

破除職場 「學生思維」的首要一點固然在於學會思考,

但通過更為深入的分析不難發現,理性思考的起點在於明確個人需求所在,

這既涉及職場定位、個人目標,也包含能力水平、路徑方案。

即需要準確知曉個人的能力優勢和可以恰當運用的方式方法,

以及未來的價值創造,進而在面對機遇、資源時可以精準 決策、進退得當。

04總結

作為職場新人要以個人發展路徑的明確為前提,

在明確未來追求、奮鬥方向和努力方式的基礎上,

真正化壓力、激情為務實行動,才能走得穩更走得準,

有效降低個人被牽引、被影響的概率,擺脫懵懂、迷失的狀態。

我是解憂騎士,一位旅行愛好者,關注我,帶你以不同的視角看世界。#藝人仝卓高考成績無效#

相關焦點

  • 重要通知:我畢業了。學生到職場人的 4 個思維轉變
    每一年畢業季,幾百萬大學生奔赴各個工作崗位,他們對未來充滿憧憬與擔憂,帶著校園裡未散去的稚嫩氣息進入了各個企業中。小編相信,每一位大學生都有不可取代的閃光點,但並不代表所有的大學生都能快速地適應職場。那麼有沒有什麼好的經驗之談,讓大學生能夠快速適應職場呢?
  • 畢業季來臨:給面臨畢業的大學應屆生的幾點建議?
    畢業季來臨:給面臨畢業的大學應屆生的幾點建議?我們都知道六月是畢業季,馬上就要到六月了,又有很多大學畢業的應屆生要走出校園進入社會,現在的大學生很多,一抓一大把,所以競爭激烈。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你是否感到很迷茫?擔心自己能否順利就業?擔心未來會如何?今天的話題是給面臨大學畢業的應屆生一些建議,希望在離開校園以後可以有所幫助。
  • 畢業求職季:哪些專業職場「錢景」好?
    畢業求職季:哪些專業職場「錢景」好?他們的工作平均薪酬如何呢?智聯招聘根據簡歷資料庫,分析了不同專業的職場人士所從事的崗位需求,了解到一些專業的薪酬情況,希望這些數據能夠幫助應屆大學畢業生更...   今年畢業的大學生很多要在7月份上崗工作了。他們的工作平均薪酬如何呢?
  • 邁入職場,從改變那二十年來的學生思維開始
    好在我沒心沒肺慣了,被痛批的第二天我又熱情地投入工作中,在跟他聊天說地興起之餘,我委婉地說出了我以上的委屈。他哈哈一笑說,「你這是典型的學生思維,跟你現在需要的職場思維是背道而馳的。你現在最重要的是把思維轉變,越快轉變你就越輕鬆,這兩個月你就好好跟我幹,在這裡你可能很過得點苦,等回到原公司後你就很順手了。」
  • 英孚海外遊學留學|職場篇之如何改正自己的學生思維?
    英孚遊學君諮詢了不少職場大牛,有一點是他們共同提到的:十幾年的象牙塔生活讓我們習慣了「學生思維」,但進入社會後,需要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職場思維」。那麼什麼是「學生思維」, 怎樣鍛鍊「職場思維」呢?1、典型的「學生思維」是什麼樣的?
  • 史上最難就業季如何破局?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是認知上的錯誤!
    對於計劃年後換工作的職場人、應屆畢業生來說,同樣感受得到,工作難尋。疫情之下,春招取消,企業復工時間不一,去年秋招和冬招收到的offer的部分人,也受影響,入職時間都是未知數。過去,每當畢業季都會流傳又是一年「史上最難就業季」,就業難一直難破局,然而,今年簡直是真正意義上的「史上最難就業季」,就業情況並不樂觀。數據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
  • 公務員面試技巧:如何從學生思維轉換為職場思維?應屆生適用!
    最本質的原因就是依舊按照學生的思維去理解題目,不能結合工作實際去處理人際關係問題。別太擔心,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將結合一道題目告訴大家如何處理應然和實然的關係,從學生思維轉換為職場思維。例:你的領導工作能力很強,凡事喜歡親力親為,平時給你安排的工作很少且指導不多,導致你感覺來了幾個月無事可做、沒有成長。對此,你怎麼辦?
  • 職場中,5個典型的學生思維需要改變,你中了幾個?
    隨著大學的擴招,現如今大學畢業生的數量是一年比一年多,2019年應屆畢業生人數更是高達860萬。每年都有這麼多的畢業生告別校園、步入職場,那麼在職場中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需要改變呢? 二、相信純粹的友誼從學生時代過渡到職場生活,此間變化萬般懸殊,其中重要的一點便是情感。在學生時代,學生之間的情感相較更為純粹簡單,不會有各種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而職場生活本來就多是非,所有職場人士都是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學生間友誼的那一套在職場完全行不通。
  • 從職場小白蛻變為職場大牛,你需要拆除固定思維這堵圍牆
    其作者卡羅爾·德韋克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在TED進行了《請相信,你可以進步》的精彩演講。2017年9月,她憑藉對「成長型思維」的研究,榮獲全球最大的教育單項獎「一丹獎」。下面我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如何把成長型思維應用到職場小白的成長中,避免因為固定型思維走彎路。
  • 快醒醒,你還在用學生思維解決職場問題嗎?
    「作業式」的工作態度作為剛剛結束學生時代進入職場的同學們,有時會把應付作業的問題帶到工作中,工作雖然也是交付作業,但是和學生時期的完全不同。學校的作業如果做不完,還可能補交,但是在工作中,如果上級交付的任務沒有按時完成,那影響的就是自己的職業生涯。
  • 新入職場的大學生,從職場菜鳥到職場雄鷹,思維轉變是關鍵
    學生、還是職場人?無論關係多麼不好,工作中很可能需要彼此的協作配合;無論關係多麼的好,在一定程度上我和同事之間是競爭者,職場是合作與競爭並存的環境。在職場裡升職加薪也不會都顧及所有的人,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最優秀的那個人。
  • 遭遇職場學歷歧視:是學生思維的延續,但根本是不對等的利益交換
    學校裡沒有那麼多利益關係,我們更看重的是公不公平,這是我們在學生時候思維模式。職場中存不存在學歷歧視?在職場上學歷歧視肯定是存在的,叫囂學歷無用論的言語就是一種反智行為。大家知道2020年的應屆畢業生人數是多少嗎?874萬!我相信每年好的工作崗位是遠遠低於874萬這個數量的。當這麼多應屆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好的崗位那麼多人搶著投簡歷,要是面試官一個個面試,估計等面試到天荒地老。
  • 新入職場,這3個學生思維不改變:再優秀的學生,也混不好職場
    思維不是技巧,沒有那麼多種。我學生時代,成績非常好,當時我到職場也有典型的學生思維。總結起來,有三種典型的學生思維需要改變。在職場初期,只要先改變這三種學生思維,就會有非常明顯的職場進步。那麼可以花幾分鐘看一下:一、變典型的學生被動思維為主動的職場思維學校學習,更多的是一種被動學習。每天、每月、每年的學習大綱和範圍,學校和老師都規劃好了,我們只用跟著老師的節奏來。但是在工作中,很多事情是探索式的前進。
  • 《習慣的力量》:初入職場不適應?巧用習慣迴路,改變學生思維
    結合職場新人的真實案例,我將跟大家一起解讀這本書,並從中提煉出如何利用習慣的力量,去除學生思維,從而更適應職場,具備良好的職業習慣。一、工作中,為什麼學生思維需要被改變?剛畢業,多數人帶著學生思維去工作,就會遇到各種不適應。
  • 職場小白每天白忙?印象筆記助你在職場打怪升級
    又是一年畢業季,應屆畢業生陸續離開校園,搖身一變成為職場新人。然而職場的升級打怪之路困難重重,一方面要應對突如其來的各種工作,毫無方法的小白常常亂了陣腳;另一方面,由於欠缺經驗,職場小白工作很慢、成長很少,常常陷入亂忙、白忙的局面。
  • 職場達人哈叔告訴你,人生《破局》關鍵在認知水平,心態和自律性
    似乎往前一步就是柳暗花明的新天地,但如何登上能夠承載自己的船,如何去尋找有力的雙槳,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和路線?這些答案,或許在哈叔的《破局》這本書中。副標題「超越同齡人的思考與行動指南」也說明了書中的主要內容。
  • 初入職場,別讓這8條「學生思維」害了你
    ●你是否知道「職場和學校的不同」?●你是否還在用「學生思維」完成你的工作?●你是否還在迷茫如何完成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轉變」?(說中的,別打我哦)03 事情只等自己完全準備好了再去做在一項有挑戰的任務到來之時,大多數人會覺得自己沒有做好準備,等我準備好了再去做吧,但是在職場中,這種機會是轉瞬即逝的。
  • (在線觀看)葉楠:職場破局思維課(百度網盤分享下載)
    葉楠:職場破局思維課,此課程可以在線觀看,百度網盤分享給你1080P高清完整版!
  • 那些很厲害的人,是如何度過職場迷茫的?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擅長什麼,也不知道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突然發現對工作提不起興趣了,覺得好無聊,有巨大的虛無感卻又伴隨強烈的焦慮。不光普通人會遇到職場迷茫期,厲害的人也一樣。不一樣的是有的人能突破,而有的人卻無法自拔。360的一個好朋友,在2013年遭遇了職場瓶頸,彼時他是我們部門的產品總監,卻陷入頻頻犯錯的狀態,副總裁也開始質疑他。
  • 職場四大增值性思維,教你如何從「職場小白」變為「霸道總裁」!
    其實,總結十幾年的工作經驗來看,工作更應該是一種主動性思維,也就是我想說的,增值性工作思維,在工作中,一方面我們付出勞動,給企業提供了價值換取了回報,同時,更為重要的是過程中我們鍛鍊了相關技能,提升個人的能力,自己在不斷增值,這種增值,短期內沒有巨大回報,但是如果長期增值性思維積累下來,初入職場的人五年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升職、加薪、到新平臺高就、甚至個人創業,這些都是工作中積累下來的寶貴能力才會讓你有巨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