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小包憑什麼能成為跨境電商B2C出口直郵首選?

2020-12-08 騰訊網

來源:運聯智庫(ID:tucmedia,作者:運聯研究院 田勇

核心導讀:

1)哪些因素造就了郵政小包在跨境電商B2C出口物流渠道中的主流地位?

2)外郵小包相對於中郵小包有何不同?

3)萬國郵聯(UPU)終端費改革,或將導致郵政小包市場份額被專線小包壓縮。

在中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同時,海外疫情開始爆發,人員居家隔離、居家工作成為常態。在此背景下,網購日常生活用品和個人防護品的訂單激增。中國作為世界貨源國,特別是率先控制住疫情、國內防護物資產能得以逐漸恢復和擴大,防護物資和日常居家產品的出口訂單急劇增加,進而直接助推我國1至5月跨境電商零售出口逆勢增長。

而物流作為跨境電商全鏈條的基礎設施,其中郵政渠道貨量自然也借勢增長並繼續承擔著跨境出口主要渠道之一的重任。但從整體來看,即使是在平時,郵政渠道,尤其是郵政小包也承擔了一半以上的跨境電商直郵出口貨量,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其自身特質和跨境電商整體環境因素上。

1、內因:郵政清關便捷、派送網絡覆無死角覆蓋

1.1 跨境出口物流郵政渠道佔據半壁江山

我國跨境電商零售(B2C)出口物流方式選擇中,從貨量角度看,直郵渠道出貨佔60%左右,在直郵渠道選擇上,近65%的外發包裹貨量走郵政渠道。據統計,以2019年為例,我國跨境電商直郵出口包裹20億件左右,其中近12億件通過郵政渠道投遞。

1.2 郵政清關效率高

無論是國內出口報關還是目的國落地清關,郵政包裹都是以DDU條款、郵關形式過關。和商業快遞走的快件清關不同,海關通常採用大量包裹批量審單的形式識別需要查驗或繳納關稅的包裹,實際上由於絕大部分小包均為輕小件、低貨值普貨,達不到關稅起徵點,也基本不涉及各項認證,因此絕大多數包裹過安檢後沒問題就批量放行。

相應的,快件清關則需要每單必查,對於每個包裹的品名、數量、單價、HS Code 是否匹配等信息進行核對,查驗率較郵關高,通關效率較低、風險較高。

1.3 郵政網絡全球無死角網絡覆蓋

郵政網絡相對於商業快遞網絡最顯著的區別之一,就是覆蓋範圍廣,線路下沉極深,幾乎可以觸達絕大多數最基層的收貨人。根據萬國郵聯協議,各成員國郵政需通過自身網絡處理、派送經郵政渠道寄達本國的信件、包裹等物品。而無需進行各國郵政之間各自再進行合作對接。

依託全球192個成員國郵政、近69萬郵政網點、500萬+僱員、95.2%的全球人口覆蓋,商業快遞能寄到的地方,郵政小包均可寄到,而且還可以覆蓋商業快遞出於成本考慮無法寄達的偏遠地區和敏感地區(郵政網絡密度和服務質量因地區而異一般和經濟發達程度呈正相關)。

2、環境因素:跨境電商熱銷品類貨值、重量契合郵政小包自身定位

除以上所述郵政渠道自身特質之外,由於目前各主流平臺賣家所售貨值普遍較低,熱銷品類以輕小件為主,且近年來中小賣家數量持續增長等因素都塑造了跨境賣家的物流選擇傾向,更凸顯了郵政小包的自身優勢。

2.1 貨值(客單價)普遍較低

據統計,即使是以高價值品類為主的亞馬遜,其平均成交客單價也僅約為17美元,而其它主流平臺平均客單價則更低;這也在客觀上契合了郵政小包主發低貨值包裹的定位。

另外,對於中小賣家而言,規避丟貨、妥投延誤賠付等風險的意識更強烈,但又無法長期承受如商業快遞高昂的運費,只能在運費、安全性、時效三者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郵政產品無論在哪個方面都能較好滿足其需求。

2.2 貨重匹配度高:各平臺熱銷品類符合郵政小包輕小件(小於2KG)的定位

熱銷品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票均重量,尤其是在B2C領域,碎片化的訂單使得單票重量往往在低位徘徊。從各主流平臺的熱銷品類來看,如服裝鞋帽、3C數碼、玩具等品類單票平均貨重以1公斤以下的輕小件為主,基本不涉及大票重貨的郵寄。郵政小包公斤段基本可以實現全覆蓋。

2.3 賣家格局:中小賣家強勢崛起

就各主流平臺來看,以往頂級大賣家壟斷了絕大多數平臺GMV,即平臺GMV主要由佔比相對較小的頂級大賣家貢獻,中小賣家難以獲取頂級大賣家的流量優勢。以亞馬遜為例,2018年平臺50%的GMV僅由3.3萬家頂級大賣家貢獻,僅佔總活躍賣家數的2%。

但如果向前多看幾年就會發現,亞馬遜Top10000的頂級賣家貢獻的營業額比重卻在穩步降低,與此同時,貢獻相同比例GMV所需賣家數也在穩步提高;也就是說,中小賣家合力貢獻的GMV比重越來越高。由此可見,頂級大賣家增長能力在逐漸被中小賣家蠶食。

在此背景下,由於海外倉需要佔用賣家大筆採購資金,而且有較大庫存積壓風險,對賣家供應鏈管控能力要求較高,因此中小賣家在經營初期更傾向於低風險、快回款的直郵渠道發貨,而不會選擇海外倉作為主要物流渠道。

3、旺季處理能力和價格穩定性有待提高

雖然郵政小包在自身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的加持下佔據了跨境直郵出口的主流,但其自身依然存在旺季處理能力和價格穩定性不足的短板,制約著郵政小包自身的發展,尤其是在萬國郵聯終端費上漲的大背景下。

3.1 旺季各郵路渠道處理能力存在明顯短板

旺季(如雙十一)期間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爆倉現象,貨代或賣家都會頻繁接到郵政發出的停止收貨的緊急通知,倉庫積壓、無法轉運,或者已經交付郵政的包裹遲遲無法上網,或上網後軌跡無更新,導致賣家不得不承受被平臺物流時效政策處罰的風險。

3.2 受不同路向出貨能力影響,旺季價格波動較大

出於控制各路向貨量的考慮或為了平衡郵路價格和其它直郵渠道的價格差異,郵政往往會對價格隨機做出調整;如旺季美國路向價格往往會臨時做出上漲調整,猝不及防、無法預測的同時也為賣家成本管控提出了巨大挑戰。如賣家是通過貨代走郵政渠道,也就增加了貨代在賣家和郵政之間的溝通成本,降低了整體的走貨效率。

4、外郵攬貨有攬貨空間,印證了中郵自身存在不足

隨著我國跨境電商出口業務的快速發展,各平臺賣家激增,隨之而來的就是賣家對多樣化的出口物流渠道的強烈需求。而中郵渠道由於上述弊端,始終無法完全滿足賣家需要,在此背景下,外郵陸續涉足中國市場。

4.1 外郵走貨性質本質上和跨境專線無異

外郵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快時效、可接受帶磁帶電以及目的國清關便利和末端派送可靠性上。

以荷蘭郵政為例,其旺季時效優勢的實現依賴於前端繞開萬國郵聯(UPU)網絡框架,通過貨代在國內攬貨後,集貨運往香港上飛機,而且香港海關清關相對簡便,限制較少,通關時效快、香港機場航空資源豐富,直飛目的國,中途無中轉。

4.2 外郵的存在有助於倒逼中郵自身優化

毫無疑問,外郵之所以能夠在中國拿到貨,根源還是在於中郵自身走貨能力的不足。尤其是旺季,中郵自身處理能力的短板更是暴露無遺。可以說外郵在華業務持續存在,就說明中郵自身短板依然存在。

雖然早在2016年國家郵政局頒布了禁止外郵直接在國內經營的禁令,但外郵還是可以通過中港運輸規避,也勢必倒逼中郵對自身處理能力進行優化,如增強場站處理能力,增加場站數量、面積,增添自動化處理設備等。

4.3 面對外郵,合作共贏也許是合理選項

開放的市場不僅有競爭,也應該有合作,以中國郵政和澳洲郵政合資成立的賽誠為例,依託中郵和澳洲郵政在各自國家內部全覆蓋的派送網絡和互為進出口主要貿易夥伴的大背景,實現了優勢互補。其優勢首先體現在雙方在各自國家的清關便利和兩大郵政在各自國家內部的網點覆蓋率優勢。

5、成本上升背景下郵政小包需提升服務質量

隨著外郵攬貨和國際專線等直郵方式的競爭壓力持續存在、穩外貿政策導向驅動、自身發展動力等因素的推動下,在可見的未來,中郵小包勢必會通過自身優化來增強自身競爭力。

5.1 旺季處理能力有較大提升空間

對賣家而言,物流體驗是除產品品質之外決定買家評價的決定性因素;物流體驗中,時效、追蹤及時性又是買家最敏感關注點;旺季郵政渠道的堵塞,直接影響了包裹的上網速度和整體時效,對賣家店面在平臺的KPI造成了直接的負面影響。可以說賣家對旺季郵政小包時效和處理能力的期望值和現實情況的巨大差距就是郵政渠道提升的空間。

5.2 萬國郵聯終端費(Terminal dues)改革推升國內賣家物流成本

萬國郵聯各成員國會默認處理通過郵政渠道寄達本國的郵包,而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則需要由寄出國郵政支付一部分,即終端費。基於萬國郵聯的舊有規則,由發展中國家付給發達國家(或工業化國家)的終端費往往低於發達國家付給發展中國家的費用。

以美國為例,由於跨境電商的發展,美國作為最主要的路向國之一,USPS接收的電商包裹激增(總體60%左右來自中國),導致其郵包處理虧損進一步惡化,也就直接引發了2018年川普政府以「被佔便宜」為由,試圖以退出萬國郵聯為要挾,推動聯盟內部終端費談判和改革,此舉直接推動了萬國郵聯召開特別會議,最終決定於2020年7月1日起美國郵政(USPS)終端費自主定價生效和國際終端費提價改革。

信息來源:《萬國郵聯(UPU)2019年郵政經濟總覽》

5.3 國際專線小包貨量會逐漸增加

隨著終端費逐年提高,郵政小包價格會在每年基礎上水漲船高,因此依賴萬國郵聯的規則紅利會日趨收窄直至消失,國內直郵賣家普遍面臨物流成本提高的壓力,必然會調整走貨渠道,比如通過更具時效競爭力的國際專線走貨,進而壓縮郵政小包市場份額。同時,對於發美國海外倉、末端通過USPS派送的國內賣家,也會承受一定的物流成本提升壓力。

因此,隨著終端費的抬升,跨境電商物流直郵渠道格局會逐步發生變化;一方面,國內利潤微薄、供應鏈管控能力薄弱德小賣家或許會逐漸退出市場;另一方面,留存下來的賣家為規避物流成本上漲壓力,會切分一部分郵政小包貨量到專線渠道,導致郵政小包市場佔有率降低。專線渠道可以充分發揮相對於郵政小包的時效優勢,在保障倉位(專線小包最大的制約因素在於幹線運力)、價格穩定的情況下,逐步搶佔郵政小包市場。

*本文為運聯原創,作者:田勇,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美國退出萬國郵聯衝擊中國賣家對美直郵,海外倉成跨境電商首選
    萬國郵政補貼背後複雜的補貼機制起初並不為人所知,但這幾年隨著電商的興起,電商的發達國家中國每個月要向美國運送上千萬的郵政小包,而美國發往中國的郵政小包可能不及十萬。這導致美國國內的小賣家注意到這種補貼的反差 ,開始反對這種機制。對於美國退出萬國郵聯的舉措,跨境電商業界表示出諸多擔憂,並表示將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 臨沂跨境電商走運啦 家門口可收寄國際小包
    3.跨境電商將成為臨沂商城國際化的新載體。日前,我市再添政策利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正式批覆同意,自4月7日起可在臨沂開辦國際小包集中收寄業務。  近年來,臨沂電商風起雲湧,2014年全市電子商務實現交易總額826億元,同比增長50.1%。其中,跨境電商衝向藍海更是穩步發展,全市現有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企業和個人1800家,去年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5.8億美元。
  • 跨境電商直郵的優缺點
    跨境電商物流一般分為三種模式:個人物品清關,海外直郵,保稅模式。上一期介紹了保稅模式,這篇文章接著介紹跨境電商直郵模式。 跨境電商直郵介紹: 個人物品清關常常是需要中轉的,你填寫的地址是國外的地址,再由國外中轉公司打包貼單;而海外直郵是你下單時,直接提供你收貨的地址,屬於直接發貨,全程物流可以追蹤,這種模式比較適合一次性購買更大的顧客。 海外直郵模式根據是否集貨又分為小包裹直郵和集貨模式。
  • 順豐國際:物流不應成為跨境電商的短板
    在年增長27%的跨境電商身後,物流服務商正積極地參與到跨境電商的推動中,他們從另一種視角理性審視著跨境電商和自身的未來發展。 從拼價格到拼品牌,不能讓物流成為短板 順豐國際相關負責人認為,中國的跨境電商目前仍處在價格戰的階段,但從長遠看,跨境電商賣家必然會走向拼品質、拼服務、拼品牌的更高階段。
  • 跨境電商郵政小包,你還能走多遠?
    近日,美國著名大報《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為幫你買中國廉價貨,美國郵政一年虧數千萬美元」的一篇報導,指責跨境郵政小包不僅沒有讓美國郵政賺到錢,還把眾多美國國內的電商賣家逼到了牆角。文章提到,「這是一項奇怪的國際條約。
  • 中國郵政已成跨境電商主要支撐平臺
    作為中國跨境電商從業最早、市場份額最大的物流服務商,中國郵政積極貼近跨境電商賣家需求,結合「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開展國際e郵寶和國際小包業務,憑藉時限、價格、信息化跟蹤查詢等優勢,快速獲得市場認可,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
  • 歐洲郵政小包,首選全一快遞全郵寶L
    據歐洲電商協會的《2017年歐洲電商報告》顯示:2017年,歐洲B2C電商營業額增長近14%,預計達6200億歐元;其中電商熱銷品類分別有服裝、鞋類、電子產品及時尚產品等。歐洲境內日益成熟的電商市場發展及電商每年高達兩位數的增長,使得歐洲成為國內跨境電商出口的重要戰略領域。
  • 美國退群萬國郵政聯盟如何影響跨境電商:廉價商品賣家最受傷
    10月18日,有跨境電商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一舉措將讓很多出口美國的跨境電商中小賣家很受傷。如果美國確定退出,以後直郵寄往美國的包裹運輸不能再享受「優惠價」,成本將大大增加。海外倉,就是指在目的國建立的倉庫,其優點是,除了能提升物流效率之外,還可以提供退換貨等服務,適合庫存周轉快的熱銷單品,有利於調配價格,而缺點則是需要在當地建立團隊,或者與當地第三方合作。「最受衝擊的,恐怕是主營超低價位商品的跨境電商。」上述eBay內部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超低價位基本上是1美元以下。
  • 跨境電商物流業「巨變」將至:順豐強勢介入推「歐洲小包」
    在阿里巴巴和京東商城這些電商巨頭斥巨資打造屬於自有物流體系的同時,順豐正在藉助自身全球化布局抄跨境電商物流的後路。 據了解,在推出海淘轉運服務SFBuy、對海外直購和代購商家上線的「全球順」等針對進口電商的服務之後,順豐於昨日正式推出歐洲小包業務。據介紹,該歐洲小包是順豐和荷蘭郵政合作推出的專門針對跨境電商賣家的歐洲快捷包裹業務,產品分為平郵和掛號服務。
  • 萬國郵聯改革國際小包終端費 跨境電商物流成本將提高
    我國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低廉的物流成本,但未來物流成本將不斷上漲。近期,萬國郵聯第三次特別大會通過了國際小包終端費改革方案,國家郵政局在近日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表示,2020年至2025年間,出口國際小包終端費將較2019年累計增長164%。隨著跨境電商物流成本上升,我國也應加快彌補郵政出口渠道單一、快遞國際網絡薄弱等短板。
  • 美國郵政停止國際小包掃描,欲打壓中國跨境電商?
    西方的「黑色星期五」網購旺季已經進入倒計時,中國跨境電商賣家正在摩肩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然而,來自物流方面的不利消息卻來了。 Wish某賣家告訴雨果網:「9月12日,美國《華盛頓郵報》曾以《為幫你買中國便宜貨,美國郵政一年虧數千萬美元》為標題,報導了eBay賣家對中國網購包裹的控訴以及包郵導致美國郵政的虧損。今天爆出這樣的消息,很多電商賣家都認為表面上這是打壓中國的國際小包,實則是給中國跨境電商設下障礙。」
  • 美國啟動退出萬國郵聯程序,跨境電商這8大變化賣家值得注意
    雨果網在此重點詳述美國退群之後,跨境電商行業會出現的幾大變化: 1、重創低客單價產品,中小賣家面臨「清洗」 據雨果網了解,萬國郵政聯盟規定,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信件包裹可以享受大量補貼。也因此,對中國大量低貨值輕小件的商品來說,按克計費、無掛號費的平郵渠道成為首選。 中國跨境電商有著最兇殘的一招,一美金全球包郵。
  • 韓國到中國直郵_韓國直郵_韓中跨境直郵_韓中電商直郵_韓國BC直郵...
    作為螞蟻集團一員,通過境內持牌機構,為廣大跨境電商賣家和中小企業提供更加快捷、方便、安全和實惠的跨境收款服務。鼎通國際跨境物流 上海鼎通國際物流專注於為電商企業提供物流派送、國際小包、亞馬遜FBA頭程
  • 中國郵政暫停13個國家和地區寄往內地郵件,跨境購物會停擺嗎
    一位經常在跨境電商網購的消費者表示擔憂,郵政暫停部分國際業務是否意味著無法從上述國家購買到商品?以進口奶粉為例,一位使用國際快遞直郵的商家表示,例如愛他美奶粉依然可以從德國直郵到國內,只是航班數量比較少,因此等待時間會延長。更多賣家則選擇使用其他第三方物流公司,將商品直郵到國內。一位銷售阿里愛氏晨曦有機嬰幼兒奶粉的買手則表示,按照正常物流情況,從丹麥皇家郵政直郵到國內需要2周左右,目前的情況看,估計得等1個月。
  • 跨境電商海外物流有哪些?海外物流郵政小包、國際快遞、專線物流...
    (一)郵政小包 受到我國跨境電商發展層次的影響,我國為跨境電商提供專業物流支持的企業還較少。當前,跨境電商物流業務主要由郵政物流承擔,郵政物流也是我國當前主要的跨境物流服務企業。當前在跨境物流上,郵政小包物流模式是比較常見的,這也是我國電商向海外銷售產品的主要方式。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郵政網絡已經覆蓋了全球絕大部分國家或地區。根據我國郵政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郵政小包能夠達到的國家或地區已經超過230個。
  • 郵政國際小包運營服務中心落戶深圳
    &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11月3日訊(記者 陳飛)通關的便利性和價格的極大優勢是跨境電商的首選。11月3日,中國郵政國際小包運營服務中心揭牌儀式在深圳舉行,標誌著中國郵政將以深圳這一城市為據點,深入挖掘客戶需求,為各電商平臺提供更加切實細緻的專業化服務,全面提升中國郵政跨境電商服務水平。&nbsp&nbsp&nbsp&nbsp「深圳每天有600萬件的貨品發往全世界,出口發貨量佔到全國的的40—50%,穩居全國第一。」
  • 郵政「國際小包」規範面單格式,跨境電商發貨倍感不適
    從今年7月14日起,中國郵政將對「國際小包」面單格式進行統一規範。雨果網獲悉,原本的舊標籤及所有紙質粘貼條碼將不能使用,也就是說原本舊的貼條形碼和紙質列印收貨人信息的走貨方式已經不再允許了。如果跨境電商企業在指定時間內未執行,郵件將會被退回。
  • 跨境電商中小賣家如何選擇物流?跨境物流郵政包裹模式介紹
    但是現在大賣家或者獨立平臺的賣家,他們需要優化物流成本,考慮客戶體驗,整合物流資源並探索新的物流形式,所以我們先要了解一個跨境電商國際物流有哪幾種模式? 一、郵政包裹模式 郵政網絡基本覆蓋全球,比其他任何物流渠道都要廣。這主要得益於萬國郵政聯盟和卡哈拉郵政組織(KPG)。
  • 跨境郵政小包有哪些渠道?
    跨境小包一般是最常用的物流外國物流渠道。特別是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跨境郵包操作不僅方便,價格也優惠。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最常用的跨境郵包通道。 DHL小包優勢: 主要通過DHL的優勢資源,通過航空運輸得到時效保障,DHL的包裹可以統一價格收費,忽視首位和連續重量,價格比其他包裹簡單有利,發行電池貨物。
  • 中國郵政部分國際件暫停 跨境購物會停擺嗎?
    一位經常在跨境電商網購的消費者表示擔憂,郵政暫停部分國際業務是否意味著無法從上述國家購買到商品?對此,中國郵政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上述地區寄往中國內地的郵件業務確實會受到影響,不僅如此,所有與郵政小包掛鈎的業務都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說國內其他快遞公司如果在相關跨境業務與中國郵政有所交集,也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