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國郵政國際小包運營服務中心揭牌儀式在深圳舉行,標誌著中國郵政將以深圳這一城市為據點,深入挖掘客戶需求,為各電商平臺提供更加切實細緻的專業化服務。
    深圳新聞網11月3日訊(記者 陳飛)通關的便利性和價格的極大優勢是跨境電商的首選。11月3日,中國郵政國際小包運營服務中心揭牌儀式在深圳舉行,標誌著中國郵政將以深圳這一城市為據點,深入挖掘客戶需求,為各電商平臺提供更加切實細緻的專業化服務,全面提升中國郵政跨境電商服務水平。
    「深圳每天有600萬件的貨品發往全世界,出口發貨量佔到全國的的40—50%,穩居全國第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深圳市包裹業務局市場部總監高衛傑告訴記者,中國郵政推出的國際小包的通關很便利,海關也在深圳郵政設立了駐郵辦事處。郵件能夠快速通關,國際小包從交寄到上飛機離開中國,全流程時間比其他渠道快1-2天。
    郵政推出的國際小包是50克首重,按克計費,計費體系非常貼合跨境電商需求。高衛傑給記者舉了個例子,一個重量在50克左右的手機殼,從深圳郵寄到美國最低5元,比大部分的同城快遞價格還便宜。
    2013年的深圳郵政出口的國際小包有2千萬件,到2016年出口的國際小包已經達到1.2億件,3年的時間增速達到了6倍。郵政推出的國際小包的增速為何如此迅速?高衛傑向記者透露,深圳的跨境電商雲集,除了政府支持以外還有人才優勢和區位優勢。保守估計,國際小包未來每年的增幅在30%以上。
    自2013年起,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與主流跨境電商平臺開展總對總合作,推出了「平臺對接、在線派單、屬地攬收」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業務發展和直客開發成效。截至目前,已對接了包括阿里速賣通、薇仕、來贊達、貝寶、敦煌等主流電商平臺在內的38個平臺,對接城市達到88個。目前平臺對接線上業務佔總業務量的比重已超過60%,直客業務量收佔比均達到80%以上。隨著與電商平臺對接合作的不斷擴大和深化,以及線上對接業務量的不斷增長,為更好地支撐服務跨境電商發展,中國郵政國際小包運營服務中心由此應運而生。
    中國郵政國際小包運營服務中心落地深圳,是中國郵政集公司推動跨境電商發展的一次重要布局。深圳作為跨境電商示範城市之一,跨境電商企業(經營者)約1—2萬家,各類跨境交易平臺約百餘家。 E-bay、亞馬遜、速賣通三大第三方平臺過半賣家落戶深圳,超過70%的垂直平臺客戶落戶深圳。在良好的市場環境下,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關懷下以及跨境電商客戶的信任支持下,深圳郵政國際小包業務得到了長足發展,2008年隨著電子商務的井噴式發展,該項業務正式進入起步發展階段,出口業務量逐年遞增。
    中國郵政國際小包運營服務中心在深圳成立,真正實現對跨境電商平臺的全方位專業化支撐,必將有利於進一步推動平臺對接總對總合作的健康快速發展,從帳務核對結算、客服對接、郵政自有發貨平臺的日常運營、市場信息收集與分析、境外跟蹤信息補充完善、對接數據考核監控等方面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從而促進國際小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