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網購迷上四川貨 前5月國際小包業務量同比增10倍

2020-12-16 四川新聞網

  成都有不少「海淘族」,專門從國外代購奶粉、電子產品等產品,讓老外賺了不少錢。鮮為人知的是,不少老外在網購四川產品時,出手的大方一點都不比成都的海淘族遜色。

  成都商報記者近日獲悉,今年1~5月,全省郵政國際小包出口業務量出現「撐竿跳」式的快速增長,達到去年同期規模的11倍。尤其是進入5月以來,單日最高郵件量接近1000件,不斷突破並刷新四川郵政國際小包業務量的歷史紀錄。

  簡單的數據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支撐?老外網購四川貨看上的主要是哪一點?成都出發的一件件包裹,漂洋過海到底去了哪兒?潛伏在電商平臺下的四川網商生意究竟怎樣?

  近一周以來,成都商報記者深入採訪了權威部門、從業專家以及電商產業鏈上的多個元素,試圖解開四川郵政國際小包背後的密碼。

  數據

  前5月郵政國際小包業務量較往年全年多數倍

  「自2010年以來,全省郵政國際小包全年出口業務量基本維持在3000~6000件,業務收入約40萬~50萬元。」四川省郵政函件廣告局局長陳曉林告訴記者,今年僅1~5月份郵政國際小包業務量突增到1.5萬件,實現業務收入80萬元,達到去年同期業務規模近11倍。

  陳曉林透露,進入5月以來,四川郵政國際小包業務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單日最高郵件量近1000件,不斷突破並刷新四川郵政國際小包業務量歷史最高紀錄,越來越多「四川製造」商品受到海外海淘買家喜歡和關注,源源不斷地通過郵政渠道寄往「國外」。

  記者了解到,郵政國際小包業務定位於國際電子商務市場,提供重量為2公斤以下的輕小件寄遞服務,主要為省內出口型企業客戶、跨境電商客戶、大規模協議客戶等提供國際郵件批量交寄服務。

  在運輸路徑上,中國郵政通過萬國郵政聯盟的郵路,貨物派送可覆蓋全球。此外,國際小包採取了CN22/CN23以及電子EDI報關,由此簡化了報關手續,使得郵件通關速度更快捷。國際小包包裹送達時間一般為5至30天,寄件人可隨時上網查詢郵件狀態。

  除了中國郵政外,UPS、DHL、FEDEX等國際快遞也能承擔海外物流運輸業務。然而由於價格懸殊較大,四川省多數商家採用較為便宜的郵政國際小包業務。以成都至日本東京為例,DHL官網報價為245.22元/kg,而按照中國郵政國際小包資費測算,價格為62元/kg。一位四川商家表示,在資費較低的情況下,網店可以提供包郵服務,吸引顧客。

  原因

  四川跨境B2C電子商務增速超全國平均速度

  為何四川國際小包業務會出現如此迅猛的增長呢?

  陳曉林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首要的原因在於,質優價廉一直是「中國製造」代名詞,特別是四川製造的服裝、鞋類更是受到海外買家青睞;其次,這要歸功於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蓬勃發展。

  「國際包裹屢次突破紀錄,顯示四川產品越來越受到老外的歡迎。」成都市網商商會會長葉嬌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女鞋和服裝是四川傳統外貿強項,從去年開始,上述產品的渠道開始大力轉變,許多商家由傳統渠道轉向了B2C渠道。」葉嬌認為,女鞋和服裝在四川已經形成聚集效應,產業鏈比較集中,產品也已具有一定的美譽度。

  據統計,2013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約3.1萬億元(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0%),其中B2C發展更為迅猛,2013年總規模近200億美元,且最近幾年每年以近100%的速度在增長,而同期我國的外貿出口增速不到10%。

  「四川跨境B2C電子商務增速是超過全國平均速度的。」葉嬌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電子商務中,學歷、英語等水平越來越高。掌舵四川最大網商之一的曾嚴透露,境外個人消費者主要通過速賣通、ebay、亞馬遜這三個平臺來購買產品,近年來這些平臺越來越國際化,而米蘭網、蘭亭集勢、敦煌網這樣的外貿電商網站主要通過B2B方式交易,量大、品類多國外消費者一般不會採用國際小包的方式交易。

  不過,與沿海地區相比,四川跨境B2C依然存在一定弱勢,比如大賣家少、沒有規模效應、交通成本較高等。據速賣通統計,目前跨境B2C大賣家最集中的城市還是深圳和廣州,佔到全部數量的54%,長三角地區的金華、義烏、上海、杭州和寧波約佔25%,成都地區的大賣家總量不多,納入統計的前16家城市沒有成都。

  產品

  「成都女鞋」和「服裝」成為老外最愛

  到底哪些四川產品最受老外喜愛呢?四川出品的網貨發往了哪些國家和地區?

  陳曉林表示,具有成都特色的服裝和鞋類最受外國人歡迎。成都歷來具有「中國女鞋之都」的美譽,其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獲得了眾多國際採購商的高度認同。據了解,每天本地鞋貿商通過成都市郵政公司發出的國際小包郵件約佔總發貨量的1/3。

  目前,從全省郵政國際小包的流向來看,共涉及全球96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銷往俄羅斯、巴西、美國、白俄羅斯、英國。其中,俄羅斯、白俄羅斯、巴西合計佔出口總量的35%以上。

  成都商報記者記者登錄被稱為「海外淘寶」的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在線交易平臺發現,與成都相關搜索最靠前的是鞋子,與四川相關度最高的是香料、茶和小吃。以一家名為「Chengdu coolcept」的女鞋網店為例,店內排名前三的女鞋銷量分別為687雙、320雙、147雙,而訂單量在20雙以上的共有24款。

  有趣的是,在速賣通平臺上不僅有辣椒、花椒、牛肉乾、茶葉等四川特產食品,還有牛板筋、香辣金針菇這樣的小吃,甚至出現了兔頭、郫縣豆瓣等土特產品。不過與女鞋的火爆相比,外國買家對食品的興趣稍淡,目前兔頭、豆瓣等產品的訂單數顯示為零,而四川竹葉青、苦丁茶、綠茶等茶類訂單大概有47個,暫時位列食品銷量第一位。

  在價格方面,成都女鞋價格基本維持在500元以下,其中不乏幾十元一雙的鞋子。但四川食品價格普遍較高,以每袋60g的「金大洲」品牌金針菇為例,國內零售價大概為2.3元/袋,而速賣通商家標價為3.8美元(約23.6元)一袋,約為國內售價的10倍。記者注意到,一款「華記思奇香」品牌的手撕犛牛肉售價52.5美元(約合327元人民幣)/袋,是食品中的最高價,同款產品在京東的價格為每袋119元。

  案例

  川內最早跨境網商

  去年營業額超過千萬元

  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的數據預計,到2018年,全球電商B2C將有300%的增長,而中國則可能實現500%的增長。而中國最大的跨境B2C電子商務速賣通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該網站頁面瀏覽量增長了700%,訂單增長600%,成交商品數增長630%。

  女鞋網店「Chengdu coolcept」的銷售公司———成都萬國商貿有限公司是比較知名的跨境B2C網商,創始人徐帥是一名80後。徐帥在西華大學念的國際貿易專業,從2009年起就開始摸索海外電商市場,當時還曾在ebay上開過店。萬國商貿於去年初成立,是四川最早在速賣通平臺上交易的商家之一。去年,鞋店的利潤率在30%至60%之間,全年營業額超過1000萬元。據徐帥透露,公司的人力、房租、倉庫等固定成本每年約為6萬元至8萬元。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成都商家參與競爭,徐帥也感覺到了壓力。「商家增多之後會出現價格戰,現在的利潤率已經降到10%至20%。對於外國買家來說,最吸引他們的仍然是低價。」目前,「Chengdu coolcept」每天的訂單量在150單至300單之間,而每年8月至12月銷售旺季的時候,訂單量還會增多。

  徐帥談到,女鞋重量均在2kg以內,如果客戶沒有指定快遞公司,一般來說都能享受包郵服務。「郵政國際小包的運費能夠控制在100元以內,提供包郵也是為了爭取客戶。但如果客戶指定用DHL或者UPS等其他快遞公司,運費基本都超過100元,就得另外付費了。」

  記者了解到,從成都到英國,如果採用郵政業務,9至15天能送達。而其他收費高的快遞公司2至5天就可以到。「國外客戶對時效要求並不高。」徐帥表示,美國、巴西、法國、英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都有「Chengdu coolcept」的客戶。「目前非洲地區客戶較少,但我覺得非洲的潛力很大。」

  雖然利潤比較可觀,但徐帥認為,開一家海外網店仍然存在諸多風險。首先,由於包裹途經的國家和地區比較多,在中轉過程中容易丟失。據不完全統計,包裹丟失率在5%左右。「國際包裹丟失的處理比較繁瑣,如果沒有寄到,客戶可以申請退款。而遺失的物品和運費都是公司的損失。」

  記者獲悉,對於海外網店來說,穩定的庫存也很重要。「目前公司在成都建立了2個倉庫儲貨,如果用戶下單後沒有產品,處理起來更麻煩。」另外,相較於國內淘寶商家7天至15天資金到帳,海外網店的資金普遍需要2個月左右才能到帳,有可能造成資金周轉方面的問題。

  成都商報記者 熊玥伽 席大偉

  

相關焦點

  • 國家郵政局:5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超四成
    【TechWeb】6月11日消息,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73.8億件,同比增長41%,快遞業務收入完成771億元,同比增長25%。快遞業在疫情後期逆勢增長,業務量增速超40%,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快遞業復工達產快於預計好於預期。
  • 順豐控股:10月營收超120億元 業務量同比增超5成
    11月18日晚,順豐控股(002352,股吧)(002352.SZ)公告了10月經營數據。儘管有「史上最長」的國慶中秋雙節假期,順豐依然迎來2020年第四季度業績開門大增,月度營收達127.07億元,同比增加33.93%,業務量達到6.89億票,同比增長57.31%;其中,供應鏈業務收入達到6.49億元,同比增長28.77%。
  • ...的國貨運動:「雙品網購節」銷售額大增1.37倍 大賣的體感遊戲機...
    原標題:95後的國貨運動:「雙品網購節」銷售額大增1.37倍,大賣的體感遊戲機了解一下?   在5月14日的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
  • 廣州民間外貿網店增10倍 最強者月入200萬美金
    從4年前,就有些精明的廣州街坊將自己的生意做到了國外,同樣是在自家電腦前看店,跑的也還是城中各色批發市場,卻因為顧客是老外,利潤最高時能賺十多二十倍。    記者採訪發現,隨著廣州的國際物流業和支付手段的發展,盯上網上零售外貿的街坊也多了起來。三年來,在eBay(國際頭號網購平臺)等各大國際購物網站上做生意的廣州賣家增加10倍以上。
  • 國家郵政局:4月全國快遞業務量65億件 同比增32.1%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5月15日,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90.3億件,同比增長11.5%;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254.9億元,同比增長5.6%。
  • 國家郵政局:6月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完成630億 同比增23.9%
    從分項指標來看,快遞業務量預計完成53億件,同比增長25.3%,相當於日本2017年的全年業務量。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完成630億元,同比增長23.9%。上半年,預計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276億件,同比增長25%。淨增量55.2億件,超過上年同期。預計完成快遞業務收入3384.6億元,同比增長23.3%,是同期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的3倍多。
  • 上海港前11月海鐵聯運班列業務量同比增長79%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12月4日電(許文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記者今天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今年前11月,上海港海鐵聯運業務量突破20萬標準箱,達到23.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9%;其中,9月份超3萬標準箱,同比增幅超86%,創單月歷史最好成績;預計今年全年業務量突破
  • 國家郵政局:截至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
    12月中旬,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36.5%,日均快件處理量3.3億件,最高日處理量6.75億件,創歷史新高。回顧2020年,年初快遞行業受到了新冠疫情的短暫衝擊,但在疫情防控形勢下,網絡購物、智能自取等無接觸消費快速發展,快遞作為線上消費中的重要運輸環節,需求加速釋放。據預測,2020年我國快遞年業務量有望超800億件。
  • 收入近萬億同比增14.4% 郵政業前11個月成績單出爐
    央視新聞12月12日消息,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9928.5億元,同比增長14.4%;業務總量累計完成18752.9億元,同比增長29.2%。
  • 國家郵政局:1月快遞業務量37.8億件 同比下降16.4%
    2月27日,來自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信息顯示,國家郵政局公布了2020年1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1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37.8億件,同比下降16.4%;業務收入完成500.5億元,同比下降16.1%。具體數據如下。
  • 前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741億件 同比增長30.5%
    原標題:前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741億件 同比增長30.5%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快遞
  • 7月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增1.9倍
    7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4.3%,增幅比6月份提高1.1個百分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支出方面,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18.5%,主要是加快直達資金使用和重大項目實施進度,形成實物工作量。同時,為做好防汛救災工作,全國防汛支出增長43.1%,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深圳到美國郵費5元起步!郵政國際小包運營服務中心落戶深圳
    &nbsp&nbsp&nbsp&nbsp11月3日,中國郵政國際小包運營服務中心揭牌儀式在深圳舉行,標誌著中國郵政將以深圳這一城市為據點,深入挖掘客戶需求,為各電商平臺提供更加切實細緻的專業化服務。
  • 國家郵政局:預計12月快遞業務量超90億件 同比增36.7%
    國家郵政局微信號4日發布《2020年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下稱《報告》)指出,預計12月快遞業務量將超90億件,同比增長36.7%。  《報告》顯示,據測算,2020年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12.5,同比提高35.8%,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升。
  • 「十三五」期間,郵政快遞業年業務收入增1.7倍
    預計到「十三五」末,我國郵政快遞業年業務收入將從2015年的4039億元增長至1.1萬億元,增長1.7倍,年均增速達22%;快遞年業務量從207億件將增長至超800億件,五年翻了兩番,穩居世界第一。舉世矚目的成績引來各方關注,不少媒體也予以重點報導。
  • 網購:直播帶貨火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往線上「搬家」的速度更快了——2020年1月至11月,商品零售31.68萬億元,同比下降3.0%,但同期,全國網上零售額卻超過10.53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比1月至10月又提高0.6個百分點。消費者在網上都買了些什麼?
  • 快遞年業務量創新紀錄,行業價格戰還在持續
    快遞作為線上消費最主要的交付渠道,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成為快遞業務量增長的主要來源,同時,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增量較快,在消費者享受到經濟網購服務的同時,也令快遞市場獲得了新的規模擴張。據悉,「十三五」期間,我國郵政業業務總量和快遞業務量翻了近兩番,快遞業務量和快遞業務增速連續穩居世界第一。
  • 國家郵政局:上半年快遞業務量達338.8億件,平均每月新增10億件
    增速呈現逐月提升態勢,月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5月和6月增速均超過35%,修復反彈超預期。上半年,全行業業務收入和業務總量累計完成5028.2億元和876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和22.4%。全國快遞業務收入完成3823.8億元,同比增長12.6%。快遞業務量規模達338.8億件,同比增長22.1%。
  • 進擊的快遞業:件量大增、低價肉搏、走向分化
    回顧2020年,年初快遞行業受到了新冠疫情的短暫衝擊,但在疫情防控形勢下,網絡購物、智能自取等無接觸消費快速發展,快遞作為線上消費中的重要運輸環節,需求加速釋放。截至9月、10月、11月,快遞累計業務量實現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三連跳」。據預測,2020年我國快遞年業務量有望超800億件。
  • 萬國郵聯改革國際小包終端費 跨境電商物流成本將提高
    所謂終端費,是指原寄國郵政向寄達國郵政支付的為補償寄達國處理所接收函件的費用,適用於信件和2公斤以下的小包。萬國郵聯192個成員國每四年召開一次大會商定終端費體系,該體系將成員國按發展水平分為四組,計算標準對發展中國家較為有利。  但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國際小包業務量急速增長,引發了出超國郵政與入超國郵政之間的利益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