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直播帶貨火熱

2020-12-22 海外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往線上「搬家」的速度更快了——2020年1月至11月,商品零售31.68萬億元,同比下降3.0%,但同期,全國網上零售額卻超過10.53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比1月至10月又提高0.6個百分點。

消費者在網上都買了些什麼?

「1月份搶口罩,線下買不著,只能去線上搶,最貴的時候4元錢1個。」重慶渝北區消費者李女士打開自己的網購頁面展示給記者看。「後來覺得買菜不方便,就在網上買菜買肉,什麼3年老鴨、5年老鵝、陽光玫瑰葡萄、內蒙古沙蔥……以前不好買,現在網上都有。」

李女士的網購愛好很有代表性。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全國消費者幾乎同時開啟了「宅」模式。至於宅得安全、宅得有趣與否,主要就靠電商和快遞小哥了。

拼多多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20年1月1日0時到1月20日24時,平臺累計售出口罩類商品36.3萬件,相比去年同期上漲近310%,維C泡騰片超過13萬件,上漲162%。同時,平臺上的84消毒液、白醋、板藍根等產品銷量也都有50%以上的同比漲幅。除了醫療、消毒用品需求大幅上升外,疫情期間水果生鮮、方便速食、數碼產品、兒童玩具、棋牌娛樂、健身器材等類目的商品銷量也出現了大幅上漲。

除此之外,在「宅」家防控疫情的日子裡,不少人開始利用充分的時間修煉廚藝。據天貓國際提供的數據顯示,春節假期至今年二三月份,進口廚房電器、食品原料等產品需求明顯增長。其中,英國摩飛多功能鍋、日本三明治機備受年輕人青睞,和面機銷售同比增長400%,麵條機同比增長280%。營養便捷的方便速食也成為新選擇。在天貓國際網購平臺,韓國速食米飯、越南鹹蛋黃泡麵、澳大利亞全麥即食麥片等都成為宅家熱門美食。

之後,隨著疫情逐漸好轉,能美美地出門顯然就更加重要了。在近期拼多多發布的初冬女性購物排名前十的熱門商品中,服飾類商品佔據了絕大多數,ins潮秋冬外套、鯊魚褲、光腿神器成為熱銷商品前三名,口紅也出現在了熱門商品榜單上。

現在回看,電商平臺不只幫消費者順利度過了疫情。為了幫助滯銷農產品順利賣出,各大電商平臺紛紛上線直播助農。以農產品銷售最突出的拼多多為例,截至10月31日,其相關助農專區和活動已累計成交5.5億單,賣出農副產品32.5億斤,幫扶農戶近108萬戶。

電商平臺熱賣的各種玩具、睡衣,原本很可能是要乘坐貨櫃漂洋過海的外貿商品,但因為疫情,它們只好留在了國內。助力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也成為電商平臺的積極作為。2020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拼多多發起的「美好生活中國造」活動,就通過工廠直播、家鄉好貨直播、萬人團等方式,向全國消費者集中展示了中國具備「低價優質」能力的產業帶,在外貿領域響噹噹的「中國玩具禮品之都」廣東汕頭澄海,「箱包之都」河北白溝,「中國竹鄉」、涼蓆主要產地浙江安吉,「中國家電製造業三大集群之一」浙江寧波,中國睡衣主產地廣東普寧等都參與其中。

直播帶貨毫無疑問是今年電商最大的熱點。據商務部統計,僅今年上半年,電商直播就超1000萬場,活躍主播數超40萬,觀看人次超500億,上架商品數超2000萬。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認為,今年整個消費市場的發展在8月份開始加速恢復,可以進一步判斷,消費還是引領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從結構來看,目前的線上消費實現了消費增長的引領作用。

另外,新生代已經成為消費的主力軍,在一些細分消費市場,比如旅遊市場,「90後」消費者佔比接近50%,在餐飲消費中,「90後」及「95後」佔比達到51%。對這些年輕人來說,消費者理念將更加理性,簡約、實用性強、性價比高的商品和服務更受歡迎。這也是未來電商發展的發力點。(記者 佘穎)


責編:張青津

31943036,.網購:直播帶貨火熱,.2020-12-21 10:13:51,.204500,.張青津

相關焦點

  • 網購:直播帶貨火熱 消費往線上「搬家」的速度更快了
    重慶渝北區消費者李女士打開自己的網購頁面展示給記者看。「後來覺得買菜不方便,就在網上買菜買肉,什麼3年老鴨、5年老鵝、陽光玫瑰葡萄、內蒙古沙蔥……以前不好買,現在網上都有。」李女士的網購愛好很有代表性。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全國消費者幾乎同時開啟了「宅」模式。至於宅得安全、宅得有趣與否,主要就靠電商和快遞小哥了。
  • 直播界的帶貨一哥,當下最火的流量王,自己卻從來不網購
    (註:本文為娛樂小仔獨家原創內容,侵權必究)直播界的帶貨一哥,當下最火的流量王,自己卻從來不網購!雙十一已經過去一周了,想必各位這幾天拆快遞已經拆到手軟了吧,然而距離發薪日還有好久,各位「剁手黨」們準備好怎麼度過這一段吃土期了麼,要問這個雙十一除了馬雲爸爸誰最開心,想必就是淘寶直播中的那些帶貨王了吧。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網購界也開始流行起直播了,這些網購主播不拍段子,不忽悠刷禮物,沒有熟悉的老鐵六六六。
  • 被錯估的」 明星直播」帶貨
    最近,由於吳秀波、小瀋陽、葉一茜的直播翻車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名人帶貨的討論,其中對明星直播爭議最多。 不過,雖然行業間對明星直播有不少的差評,但明星直播依然火爆。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也開始組團直播。所以,備受爭議的明星直播真的只是喧囂之下的行業泡沫嗎?
  • 直播帶貨、線上團購……「直播帶貨」帶火消費
    她最愛去拼多多的農產品直播間裡「守著」:「廣東徐聞的菠蘿、四川丹稜的不知火柑、湖北秭歸的臍橙……這些特色水果我都買過,好吃、便宜。」趙雪說。表面看來,「直播帶貨」與傳統電視購物有幾分相似:商品都用圖片、視頻展示,下單後送貨上門。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盯著「直播間」?在趙雪看來,直播帶貨備受追捧,就在於其強烈的參與感和體驗感,能讓人產生信任和購買慾。
  • 狂歡之後直播帶貨回歸理性 亂象亟待監管
    今年「雙11」,直播已從過去的銷售輔助變成絕對的核心玩法。根據移動網際網路研究機構QuestMobile發布的數據,今年有近7成用戶通過觀看直播下單的金額佔「雙11」購物消費10%以上。「雙11」第一波搶購期,手機淘寶觀看直播的用戶佔比達到41.6%。從配角到C位主角,直播在「雙11」當中的角色變化成為2020年直播帶貨火熱「出圈」的最好註腳。
  • 時代進步,直播帶貨是曇花一現,還是長久存在?
    時代進步,直播帶貨是曇花一現,還是長久存在?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新興產業也隨之湧現而出,代理、網店、直播帶貨。其中也出現一批知名企業,淘寶、京東、天貓等網購平臺。與此同時虎牙,鬥魚一些知名直播平臺也湧現一批人進行直播帶貨。
  • ...代表、寶豐縣大黃村黨支部書記馬豹子:「直播帶貨」帶活農村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發展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很多企業為了自救,紛紛開始線上「直播帶貨」,火熱的直播間經濟,今年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直播帶貨」解決了農產品流通「買難賣難」問題,成為農村經濟增長新動能,對鞏固脫貧成果、助推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 2020直播帶貨迎「出圈元年」狂歡之後回歸理性
    根據移動網際網路研究機構QuestMobile發布的數據,今年有近7成用戶通過觀看直播下單的金額佔「雙11」購物消費10%以上。「雙11」第一波搶購期,手機淘寶觀看直播的用戶佔比達到41.6%。從配角到C位主角,直播在「雙11」當中的角色變化成為2020年直播帶貨火熱「出圈」的最好註腳。
  • 狂歡之後回歸理性 2020直播帶貨迎「出圈元年」
    「雙11」第一波搶購期,手機淘寶觀看直播的用戶佔比達到41.6%。從配角到C位主角,直播在「雙11」當中的角色變化成為2020年直播帶貨火熱「出圈」的最好註腳。當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致線下消費停擺時,直播帶貨作為「救命稻草」引來萬物爭相擁抱。但隨著線下經濟逐步復甦,直播帶貨回歸理性。時至歲末,近期頻頻曝出的造假新聞,又掀開了直播帶貨亂象一角。
  • 如何將火熱的直播帶貨帶入法治軌道
    雖然,在實踐中市場監管部門會針對網際網路領域的特殊性傾向適用本部門規章,但是基於網絡直播帶貨的迅猛發展並由此引發的諸多問題,可以考慮針對直播帶貨的具體行為及內容,進一步明確和協調《廣告法》與《網際網路廣告管理暫行辦法》針對直播帶貨具體類型適用時的關係。
  • 海外網深一度:直播帶貨「出海」了
    資料圖:Getty2020年上半年,直播帶貨的熱潮席捲中國電商界,也讓不少海外電商平臺看到商機。美媒稱,「中國往往是美國消費者下一步行動的指標。」分析人士指出,直播帶貨在中國的火爆讓國外零售市場看到了未來的購物前景。
  • 直播帶貨「下半場」:什麼才是「王道」?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超1000萬場,活躍主播數超40萬,上架商品數量超2000萬,直播帶貨成為電商發展的新引擎。  打開手機,「全網最低價」「明星助陣」「一場過億」,直播間內一片火熱;直播間外,不少消費者、商家和主播卻陷入維權困局。
  • 直播帶貨「翻車」 李雪琴們怎麼說
    被中消協點名批評「造假」「注水」  直播帶貨「翻車」 李雪琴們怎麼說  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在其官網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
  • 直播帶貨「翻車」李雪琴們怎麼說
    李佳琦汪涵李雪琴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在其官網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直播帶貨涉嫌刷單造假;李雪琴直播銷售數據
  • 直播帶貨要避免翻版電視購物
    經歷了疫情以來的狂飆之後,直播帶貨最近陷入了諸多爭議,不那麼美好的另一面逐漸浮出水面。新華社每日電訊日前刊發調查報導,總結直播帶貨變成「帶坑」的種種亂象:高達70%的退貨率,低到離譜的轉化率,飆升的網購投訴,大V、明星直播帶貨頻頻「翻車」。  「兩克拉八心八箭要20多萬,而我們的八心八箭只需要998塊,只有39顆。」
  • 薇婭賣火箭是真的嗎 體現出當下直播帶貨的火熱程度
    拍下火箭的長光衛星公司 曾成功將19顆衛星送入軌道 薇婭的淘寶直播間火箭連結上架後5分鐘內有800多人拍下定金。 薇婭直播期間,恰逢羅永浩直播帶貨首秀,場面也是異常火爆,從中性筆、小龍蝦賣到手機、投影儀,觀看人數累計達4800萬,支付交易額超1.1億元。事實上,無論是羅永浩帶貨還是薇婭買火箭,都體現出當下直播帶貨的火熱程度。
  • 網絡直播帶貨來了「緊箍咒」 「帶貨」的同時也必須帶上責任
    李莉是北京的一位白領,每天的午休時間,她都會某平臺上雷打不動地看關注的一位主播的直播。「關注她是因為她帶貨的一些東西都不錯,不像有些主播在直播間『喊麥式』的帶貨,但推薦的商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不過,隨著諸多監管規則的出臺和一系列行動的開展,網絡直播帶貨顯然已經被戴上了「緊箍咒」。
  • 地方領導幹部「直播帶貨」的功夫
    在經濟形勢下行疊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雙重影響下,「直播帶貨」逆勢突圍,為拉動經濟回暖助力。借著這股東風,各地領導幹部紛紛跨界,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爭當推介員、代言人,解決當地產品滯銷問題。 然而,對於地方領導幹部來說,應當認識到直播間背後連接的是區域發展的系統性工程。
  • 直播帶貨的魔幻2020
    臨近年末,直播帶貨的冰與火之歌正在奏響。但顯然,直播間呼朋引伴的火熱掩蓋不了頻頻暴雷的心寒。辛巴,這位「帶貨一哥」最近水逆得不行,上了好幾次頭條,當然對於這一天然流量,想必他是拒絕的。假燕窩風波未平,譴責之聲再起,網曝80餘人在其直播間購物後消息遭洩露,被騙600萬元,一舉衝上熱搜。
  • 從櫃檯銷售到直播帶貨王,李佳琦是如何逆襲,成為帶貨一哥的?
    對於李佳琦,相信大多數人都並不陌生,即使沒去他的直播間,即使看過他的直播,即使沒有買過他帶的產品,也或多或少聽過這個名字。這個也許是網絡上最火的帶貨一哥曾經創造過無數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