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帶貨來了「緊箍咒」 「帶貨」的同時也必須帶上責任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朱寶琛

「這相當於給電商直播戴上了『緊箍咒』,希望以後看直播帶貨的時候不會再買到名不副實的商品。」李莉(化名)11月18日對《證券日報》表示。

李莉是北京的一位白領,每天的午休時間,她都會某平臺上雷打不動地看關注的一位主播的直播。「關注她是因為她帶貨的一些東西都不錯,不像有些主播在直播間『喊麥式』的帶貨,但推薦的商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不過,隨著諸多監管規則的出臺和一系列行動的開展,網絡直播帶貨顯然已經被戴上了「緊箍咒」。

上市公司直播帶貨收穫滿滿

作為一種全新的電商業態,讓電商更具內容化,更有交互性和直觀性,從人、貨、場重塑了零售業,重構產業鏈、延伸價值鏈。其依託網際網路互動性強、傳播範圍廣等優勢,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

據獨立第三方監測服務商O\'Ratings統計,僅「雙11」當天,直播帶貨在全平臺貢獻了63.12億元交易額,觀看量達7.91億人次;活動整個期間,直播帶貨累計創造了107.56億元交易額,累計銷售超過12.09億件商品,觀看量累計達141.34億人次。

值得關注的是,諸多上市公司也在直播帶貨方面發力。

美的集團發布的消息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11月1日-11月11日),美的全網總銷售額突破113億元,天貓、京東、蘇寧易購三大平臺連續8年蟬聯家電行業第一。美的全網直播間直接引導成交總金額超過14億元。

魚躍醫療本次雙十一戰報顯示,集團實現全平臺銷售額2.6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68%,上演了連續6年奪冠。新營銷方面,魚躍醫療打造了家用醫療與頂級主播的全新跨界合作,多位「航母級主播」紛紛助力魚躍品牌,並且主打不同細分人群、覆蓋主流社交平臺,完成了億級的精準觸達。

水產食品龍頭國聯水產「雙十一」期間線上銷售總額超過1000萬元。公司在「雙十一」期間進行了多渠道聯合營銷,在多個平臺同多位達人進行了直播合作,產品累計曝光量達3000多萬次。

太平洋證券首席投資顧問趙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網際網路視頻及5G的發展,為短視頻電商平臺的崛起提供了肥沃土壤,加之今年全球疫情的發生,讓人們進一步看到視頻銷售、直播帶貨的火爆程度,直播帶貨重塑了網購的「人、貨、場」模式,除了提升銷售數據增長,上市公司通過直播電商渠道觸達更多消費者,完善渠道布局,也拓展了品牌。

聯儲證券溫州營業部總經理胡曉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商業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上市公司網上直播帶貨越來越多,前期布局較深的公司受益很多。

「但是,在直播帶貨中也出現各種場景、各種流量分銷、各種銷售陷阱。所以,對上市公司而言,在這場營銷模式變遷中還是要認清渠道、了解市場、了解網際網路、了解自己。」胡曉輝說。

直播數據存泡沫

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今年中國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將達5.24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

直播帶貨「火爆」的背後,也不得不面對一些問題,比如,有些看似有數萬人觀看的直播,可能實際在線觀看的數量不到一半,甚至更少。

最近,有商戶發文稱,參加某知名主持人的直播專場,開播費10萬元,當天成交1323臺,退款1012臺,投資回報率僅為0.3;有脫口秀演員等嘉賓被邀在某平臺上參與直播活動,數據顯示有311萬人圍觀和互動,但被指實際只有11萬的真實觀眾。

《證券日報》記者在一款社交軟體上輸入「直播人氣」這一關鍵詞,一下子出現很多個群。記者隨機加入幾個群,群裡就有人不斷地發廣告。比如,有一個人發的消息稱「抖音百萬粉絲達人帶貨,淘寶TOP直播機構全網最低價!」

記者得到的一份報價表顯示,在抖音、快手點讚4元100個,(增加)粉絲10元100個,抖音、快手直播人氣8元50個真人觀看人氣。「微博、公眾號、小紅書、視頻號等都可以,可自助下單。」

在某搜尋引擎上,記者輸入「直播」「增加人氣」兩個關鍵詞,排在前三位的為三則廣告。記者一一點擊幾個廣告網頁後注意到,這些公司均稱系統智能化、一人操控成百上千甚至上萬臺手機,自定義在直播間互動。互動內容包括送禮、發言、送燈牌、點讚、「小黃車」等,可設置停留時間、發言間隔。

排在第一的廣告,有用戶反饋稱「你家的直播人氣太給力了,一下就上來了」「小黃車嗖嗖的,真棒」。客服則回復稱「其他的服務也一樣給力哦」。

在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佔領看來,這種刷單行為直接違反了電子商務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但是因其行為帶有隱蔽性,若無人提供線索或證據,監管部門通常難以發現和處罰,這也是刷單行為頻發的重要原因。

「採用網絡直播方式對商品或服務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做宣傳,應當真實、合法,否則可能構成虛假廣告,根據《廣告法》可能被處以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律師錢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構成虛假廣告的,可能構成「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可能被處於20萬元-100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能處於100萬元-200萬元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她同時表示,網絡直播營銷中虛構交易數據或評價,同樣可能構成「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可能被處於20萬元-100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能處於100萬元-200萬元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多份監管文件出臺

直播帶貨存在的一些問題,已經得到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重視。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近10份監管文件出臺。在業界看來,這意味著一直因無序發展而被詬病的直播帶貨行業,已進入監管時代。

11月13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發布,對目前網絡直播營銷領域出現的各種不當行為做出了規定。

11月6日,《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發布,提出依法查處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侵犯智慧財產權、破壞市場秩序等違法行為,促進網絡直播營銷健康發展,營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此外,10月底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7月份,中國廣告協會發布了《網絡直播營銷活動行為規範》;6月份,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牽頭起草了首部全國性社團標準《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範》及《網絡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等兩項標準。

作為直播電商的主要集聚地,浙江省在今年「雙11」前夕出招:浙江省網商協會制定出臺全國首個直播電商行業規範標準《直播電子商務管理規範》,並自2020年11月10日起施行。《規範》列舉了主播「負面行為」清單。

本月早些時候,浙江省發布了《電子商務直播服務規範》,提出在商品展示方面,直播經營者要提前準備所售商品的實物,確保在直播中可以完整、清晰展示所售商品,連結商品數量應與商品實際備貨量相符。

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會執行秘書長鄭經全表示,電商直播行業存在的多種不良行為,尤其是直播帶貨售後維權難問題,已成為行業關注焦點。如果遇到商家阻礙退換貨,建議消費者要及時保留相關消費證據,向相關平臺投訴,保護好自身合法權益。

北京德恆(寧波)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龔道淵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出臺,對於規範網絡主播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提醒大家,網絡直播並非法外之地,帶貨主播不可信馬由韁,在「帶貨」的同時也必須帶上責任。

網劍行動已經展開

除了諸多規章制度的出臺,一系列專項行動也已經展開。

10月19日,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關於印發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落實電商平臺責任,夯實監管基礎」「重拳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規範網絡市場競爭秩序」等七項重點任務。

記者了解到,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是網絡市場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度調整完善後首次開展的專項行動。

2016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函復原工商總局同意建立網絡市場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制度。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函復同意調整完善網絡市場監管聯席會議制度。

市場監管總局相關人士表示,下一步將充分發揮網絡市場監管聯席會議作用,加強工作督促指導,積極推動專項行動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不斷淨化網絡市場環境,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經濟健康發展。

如今,各地已經陸續開展「網劍行動」。11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稱,聯合市公安局等16部門近期在全市開展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重點任務包括「規範網絡直播營銷等新業態」等8項;遼寧省市場監管局日前聯合省委宣傳部、省網信辦等14部門聯合開展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包括「壓實電子商務平臺主體責任」等七項重點任務;四川省市場監管局聯合13個部門,部署「四川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專項行動至12月結束,持續用力規範全省網絡市場秩序。

此外,鑑於直播帶貨的火爆,中消協2020年開展了《網絡直播侵害消費者權益類型化研究》,並最新披露直播帶貨「七大坑」,並提醒,直播狂歡購物既要量力而行,理性消費,繞過商家套路,也要擦亮雙眼,注重維權,合法自我保護,真正抓住這場購物節帶來的優惠紅利。

(編輯 白寶玉)

相關焦點

  • 75號咖啡|直播帶貨,還需法律領航(一):帶貨還是「帶禍」——網絡...
    網絡直播帶貨給經濟注入活力、為人們購物帶來全新體驗的同時,也有不少負面消息隨之而來,比如被吊銷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繼續通過直播售賣產品,「三無」產品搖身變成「網紅爆款」,「刷單」「買粉」成為業內潛規則等等。這裡面,有的屬於道德範疇,有的屬於民事、行政法律調整的範疇,而有的則需要刑事法律來調整。社會公眾對網絡直播帶貨火爆下可能帶來的一系列與自身利益緊密相關的問題高度關注。
  • 「瀋陽網絡直播帶貨節」掀起直播帶貨風潮
    「瀋陽網絡直播帶貨節」掀起直播帶貨風潮 全省各地 │ 2020-03-25 15:10來源:瀋陽網 作者: 編輯:閆尚
  • 75號咖啡|直播帶貨,還需法律領航(二):帶貨更需「帶法」——網絡...
    謝聞波召集人徐匯區檢察院副檢察長隨著網絡直播帶貨的火爆,網絡直播帶貨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關聯愈發緊密,做好直播銷售、打造直播生態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網絡直播帶貨中的虛假宣傳、貨不對板、假冒偽劣、售後維權等問題如果不在法治的框架內得到解決,將嚴重製約網絡直播帶貨行業的長遠發展。
  • 直播帶貨、線上團購……「直播帶貨」帶火消費
    疫情期間,電商服務出新出彩,新型消費加速湧現,直播帶貨、線上團購、雲旅遊……這些線上消費新業態展現出強大生命力。3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保持線上新型消費熱度不減。當前,線上新型消費新在哪兒?擴大居民消費,這些線上新業態有哪些優勢?推動線上新型消費加快發展,還需要哪些政策助力?
  • ...李佳琦被指虛假宣傳 直播帶貨又翻車了 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直播電商有多火直播電商到底有多火?且看近日直播帶貨界悄然開打的「三國殺」。羅永浩在首秀中交出了驚人戰績——支付交易總額1.1億元。另一邊,薇婭雖沒打破去年「雙11」單日27億銷售額的紀錄,但卻在淘寶上「破天荒」地賣起了火箭。
  • 淘寶直播可以帶貨嗎 淘寶直播帶貨怎樣
    18183首頁 淘寶直播可以帶貨嗎 淘寶直播帶貨怎樣 淘寶直播可以帶貨嗎 淘寶直播帶貨怎樣 來源:網絡
  • 君樂寶董事長參加「總裁帶貨」網絡直銷公益活動 帶貨直播君樂寶奶粉
    摘要:6月16日晚,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魏立華參加了「總裁帶貨」網絡直銷公益活動。通過直播與消費者溝通互動等方式帶貨直播君樂寶奶粉,當晚君樂寶線上銷售額便超過2500萬元。
  • 開發直播帶貨系統,直播帶貨系統源碼可是大功臣
    直播帶貨系統如此受商家和用戶的喜愛,直播帶貨系統源碼可是一個大功臣。接下來簡單分析一下,如此受人追捧的直播帶貨系統是如何使用直播帶貨系統源碼開發的?登錄和分享的帳號直播帶貨系統源碼常見的第三方登錄方式如QQ、微信、Facebook、手機驗證碼等;像QQ、手機微信或者其他的社交溝通工具都是直播內容實現共享的重要方式。三、直播帶貨平臺源碼開發關於高並發的解決方案目前直播帶貨如此受歡迎,一個直播間同時湧入幾十萬上百萬的用戶已經是一個很平常的事了。
  • 關於網絡直播帶貨的幾點思考
    今天跟大家聊聊直播的事情。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茶叔身邊很多實體店或主動或被迫地加入了直播賣貨的行列。而以薇婭和李佳琦為代表的網絡直播銷售佼佼者,以其超高的人氣和超強的吸金能力,直接引爆了人們在網上直播賣貨的熱情。
  • 直播帶貨開場白與結束語 直播帶貨常用的話術
    直播賣東西看著簡單,做起來其實不容易。第一次直播賣貨開場怎麼聊?直播帶貨開場白與結束語有哪些?給大家整理了直播帶貨常用的話術,來和我一起看看吧。
  • 直播帶貨,帶出消費新活力
    「這個是我們沐川的脆紅李,也叫『半邊紅』,脆脆甜甜,特別好吃」「現在我來試吃一下,你看汁多肉鮮,特別甜」……日前,在四川省沐川縣富新鎮太和村,一場愛心助農網絡直播進行中。沐川縣副縣長姜華和網紅主播走進直播間,為太和村「半邊紅」李子帶貨,助農增收。此次公益助農直播吸引在線觀看人數近50萬人次,極大地緩解了該村李子銷售壓力。
  • 網絡直播帶貨打假:法律制裁來得晚不晚?
    大同法制網報導:這段時期,王海與網絡直播帶貨硬扛上了近年來,在網絡直播的風口上,紅利突現,一批網絡帶貨的湧出水面,其中的佼佼者成為網絡帶貨界的尖端精英,單憑此項每年進帳就會有上千萬的收入,而且已然是團隊運作,公司化管理。自職業打假人王海重出江湖,重拳出擊,網絡直播帶貨一下子成為眾人關注焦點。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制假售假者將受到法律制裁。
  •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如何淘寶直播帶貨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如何淘寶直播帶貨!薇婭是怎麼在淘寶直播帶貨的呢?很多人可能對淘寶直播帶貨有點陌生,淘寶直播帶貨今年十分的火,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如何淘寶直播帶貨介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如何淘寶直播帶貨
  • 緊箍咒終於要來了,直播帶貨7類行為將被依法查處
    主播需不需要對帶的貨負責任?直播間的商品品質有問題該找誰追責?在直播間遇見價格詐騙該怎麼辦?......這些問題馬上都會有答案。文丨時林平直播帶貨風頭正盛,一大批名人、網紅當起主播開始賣貨,資本也趨之若鶩。然而紅人、熱錢的湧入,讓一直以來缺乏明確行業規範和監管機制的直播帶貨市場,更加亂象叢生、翻車不斷。
  • 直播帶貨的野蠻生長可要不
    近年來消費者網絡購物模式悄然發生改變直播帶貨勢頭迅猛疫情期間直播帶貨的發展更是安上了加速器明星、商業大佬直播帶貨是網絡主播利用其粉絲群體作為主要消費者並通過線上推銷商品進行賣貨的一種商業行為,屬於商業廣告活動,應該受到廣告法的調整及約束。
  • 直播帶貨問題多,需要各方責任同向發力
    報告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網絡購物、旅遊、網路遊戲、消費券等領域。直播帶貨火爆,但品控、售後、發貨問題屢增不減。(5月13日《北京青年報》) 電商與網紅的結合,再加上直播所帶來的新體驗,在「活靈活現+體驗感強+限時促銷+好奇心+衝動消費+明星效應+信任背書」的組合拳下,消費者很難控制消費衝動。
  • 中國直播帶貨火爆:日本眼饞了-直播,帶貨,日本 ——快科技(驅動之...
    眼下,「直播帶貨」在中國科技產業和各類市場上的發展蒸蒸日上,然而作為中國鄰國的日本,一些堪稱日本國內規模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卻關閉某些賣家「直播售賣」功能,讓業界感到不可思議。
  • 如何將火熱的直播帶貨帶入法治軌道
    直播帶貨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網際網路電商營銷模式。經線上直播平臺播出,通過主播的推介,讓消費者了解商品和服務,吸引和推動消費者在線購買商品和服務。直播帶貨將網絡視頻直播與商業營銷相結合,藉助直播平臺達到推銷商品和服務的目的。在促進商品和服務在線銷售的同時,也實現平臺和主播的流量變現,已成為網際網路經濟的新業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達到新高度。
  • 直播帶貨:少了臺下「十年功」,臺上三分鐘就「帶禍」
    因此,如果事情屬實,相關責任該由擅自使用非授權內容的發布方負責。但同時,關於直播帶貨涉及虛假宣傳的問題,則是今年隨著風口而全面擴散的網際網路新「癌症」。同時召回相關產品共57820單,承擔「退一賠三」責任,共先賠付6198萬元。從整個直播帶貨的大趨勢上看,直播帶貨中的虛假宣傳或主播有意無意的「口誤」觸犯廣告法的情況,並不少見。同時,部分貨品本身確實就存在著過度誇大的問題,特別是營養類產品,主播自己如果無能力鑑別,單純看坑位費就上架,其實很容易帶貨變帶禍。
  • 直播帶貨操作全攻略
    在三家運營商裡,中國聯通顯然是最積極主動的,全國各省市的「一把手」全部出動,在一系列的平臺上進行直播帶貨,體現出來了滿滿的轉型思維。這也得益於中國聯通擁有全國一張網的支撐系統,這次能使用自己的手機營業廳開展面對全國無邊界的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