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給送飯、志願者給買藥——獨居的阿姨說她太感動了

2021-01-21 瀟湘晨報

對一個年過八旬的獨居老人來講,居家防疫的日子除了單調枯燥,更多的感觸可能是不太便利。這些日子家住石家莊市煤市路的高桂雲阿姨心裡卻一直裝著暖暖的感動,這份感動是照顧她的鄰居給給予的,是居委會和愛心志願者給予的。

鄰居一直給送飯 變著花樣的飯

高阿姨家住煤市路的和瑞家園,兩個多月前她做了心臟支架手術。高阿姨說,她平日裡自己住,做手術後。兒子和兒媳不放心她,就過來跟她一起住,照顧她。術後阿姨恢復得不錯,今年元旦後高阿姨的兒子和兒媳暫時回了趟自己家,去臨時照顧他們的小孫子。就是這兩天,趕上各社區開始封閉管理,兒子和兒媳被封閉在自己的小區不能趕過來伺候她了。

高阿姨的兩個女兒在外地,在石家莊的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常來家裡照料她,平日裡阿姨自己也能料理自己的生活。今年因為疫情防控,小區封閉管理後,阿姨的子女們都沒辦法趕過來了。

高桂雲阿姨家是201,她的情況對門202的鄰居吳鸞鳳都知道,這些日子吳大姐就擔負起了給高阿姨送飯、打水的任務。

「包子、米粥、烙餅、燉牛肉、餃子,前兩天我有些上火,還給我燉了冰糖梨水送來,我真是特別感動,我孩子們也很感動。」高阿姨說,鄰居們平時就處得不錯,這次疫情,對門兒的吳鸞鳳就把她當作家人般照顧得無微不至,變著花樣做飯,天天給她送飯,真是遠親不如近鄰。

高阿姨的三女兒知這一情況後,專門打了電話向吳大姐表示感謝:「多虧您替我們這麼盡心照顧我媽,我們做子女的都沒能這麼周到地伺候我媽。真是太感謝您了。」

高阿姨說,不只是對門,4樓401的楊春節是個年輕小夥子,知道她一個人在家,楊春節給她包餃子送來,還一次次給她買菜。家裡的垃圾鄰居們也熱心地幫忙給倒掉。

在高阿姨這個單元,被這麼暖心地照顧著的不只高阿姨,還有她樓下101的張瑞娥阿姨,張阿姨也80多了,一個人住,平日兒子過來給她做飯。小區封閉管理後,張阿姨的兒子過不來,吳鸞鳳等熱心的鄰居也天天給張阿姨送飯。

63歲的志願者 專門跑趟醫院幫忙開藥

1月14日,高阿姨發現自己術後要吃的瑞舒伐他汀鈣片等8種術後要服用的藥吃完了,這可怎麼辦,上午10時多,高阿姨給煤市路居委會的韓永麗書記打了個電話。

忙著整個社區疫情防控的韓書記放下手頭工作,立即幫高阿姨聯繫了志願者。煤市路居委會的社區志願者—家住和瑞家園隔壁新工裡社區的謝雙柱趕緊來到高阿姨家。考慮到要買的藥物種類比較多,有一些只能在醫院買,謝雙柱拿了高阿姨的醫保卡趕到石家莊市人民醫院為高阿姨掛號取藥,中間又趕回來,取了一次身份證。掛了心腦內科的號後,謝雙柱找大夫給高阿姨開指定的藥品。大夫詢問情況後很感動,快速給開了藥。

圖一送藥的是謝雙柱

大冷天兒,謝雙柱騎著電動車從醫院趕回來,趕緊把藥給高阿姨送到了家裡——作為志願者,謝雙柱也不是小年輕了,今年已經63歲了。

記者聯繫上謝雙柱時,得知這位樸實的大哥在去年疫情時就在做志願者,為新公裡以及和瑞家園等400多戶居民服務。說起幫高阿姨買藥以及為社區志願服務,謝雙柱說:「是小事兒,大家一個社區,都是鄰居,幫忙是應該的。力所能及為社區做好服務,提醒每個人都注意防控,大家都安全了才好,我們這個社區才好。」

(燕都融媒體記者蔡豔榮)

【來源:燕趙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網格員給獨居七旬老人當「臨時女兒」,堅持兩月為老人家送飯
    楚天都市報4月16日訊(記者姚崗 通訊員張敏 王瑞)「謝謝你,又辛苦你上門來送飯了!」今日,77歲高齡的獨居老人鄧爹爹感謝武漢開發區翡翠玖璽社區網格員梁婷。由於疫情阻隔,老人的女兒無法來看望,梁婷便當起了老人的「臨時女兒」,她連續為鄧爹爹送飯兩個多月,風雨無阻,不曾落下一天。
  • 稅務志願者守護75個獨居老人
    荊門高新區·掇刀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倪道平(右一)上門走訪慰問雨田小區獨居老人焦孟祥(左一),為老人送來米、油等生活物資。何斌 攝疫情期間,荊門高新區·掇刀區稅務局組織成立稅務志願者服務隊,下沉十裡牌社區、五一橋社區,1人對口包聯1至4個獨居老人, 解決購菜難、就醫難、購藥難等問題。兩個社區的75個獨居老人,全部有人陪伴,生活無憂。「感謝你們!要不是你們,真不知這難關怎麼過。」焦孟祥老人說。
  • 鄰居天天為孩子送飯,同事為她訂「生日」蛋糕,重生後她期盼做一個...
    丈夫去外地後隔離期滿即將復工,兒子回到了校園,而她早已開始了忙碌的工作。自2月初夫妻二人同時確診以來,過去的3個多月如過山車一般,艱難與善意時刻相伴:7次核酸陰性後卻檢測出陽性,但有援漢醫護深夜默默守護;兒子獨守家中近兩個月,但有鄰居每天送飯上門;治癒後她主動疏遠保護他人,但同事們想盡辦法為她卸下心防。
  • 破解獨居老人冬季洗澡難,這個胡同志願者上門「助浴」
    前兩天,一位95歲的阿姨在保姆陪同下坐著輪椅來洗澡。」董春燕說。「住在胡同的大雜院裡,沒有獨立的衛生間。夏天一盆水一條毛巾,在家裡就能洗了。冬天太冷了,只能到公共浴池,可現在價格在二三十元的大眾洗浴池越來越少了。」剛剛進門的吳大爺說,之前在胡同周邊大概有三家類似的便民浴池,現在就剩下這一家了,而那些動輒一兩百元的洗浴中心,我們老年人可消費不起。所以,扎堆擠到這家來能不排隊嗎?
  • 獨居老人:靠兒女不如靠鄰居?
    不過在她看來,遇到緊急情況,孩子「遠水解不了近渴」, 「真有點兒事,還得靠鄰居。」武萍表示,老人們都有在樓下聊天的習慣,久而久之,樓裡的老人基本都已熟識,每天上午的聊天也有了幾分「點名」的感覺:「老姐們兒得互相盯著點,幾天不露面就得問問了,是不是病啦?家裡有沒有事兒?」
  • 獨居老人飲食不能自理 網格員每天給他送飯
    趙峰76歲,終生未婚,獨居。老人曾是建國後第一批大學生,後精神受過刺激,退休後曾被哥哥接去江西生活,但他自己跑回來了。  大年初二,社區工作人員接到電話說,趙爹爹在張之洞廣場附近暈倒了。社區衛生主任譚建軍趕到現場,將趙爹爹背回了家,又給他買來吃的。  正月初七,居民又到社區反映說,趙爹爹已5天沒出門。社區工作人員和民警一起趕到趙爹爹家,發現他躺在床上,身體非常虛弱。
  • 河北一燒烤店免費給防疫人員送飯,網友:感動得落淚
    網友評論有網友評論:感動得掉眼淚。延伸閱讀石家莊男孩為村口防疫志願者送飯1月10日,河北石家莊郊區的一個村子,梁女士作為村裡的第一批志願者在村口為疫情執勤。和她一塊執勤的兩個外地派來的志願者因為離家較遠,吃飯很不方便。梁女士婆婆得知情況後便親自下廚,做好飯讓孫子提著和梁女士一同送了過去。
  • 父幫鄰居買處方藥女阻攔 調查:6家店一半不用處方
    為了幫鄰居買藥,家住西安長慶坊的張連鎖大爺最近和女兒蕭蕭(化名)鬧得有些不愉快。原來國慶節前,張大爺熱心幫獨居的鄰居劉老太太買來了處方藥,女兒卻在小區門口擋住了他,堅決反對他送藥過去。我媽說幫鄰居劉阿姨買藥去了。我問買什麼藥,我媽說是處方藥,劉阿姨去了門口兩家藥店,因為沒有處方,人家不賣給她。我很疑惑,就問我媽,劉阿姨買不到處方藥,我爸去了就能買到?我媽說,你爸說他知道哪家藥店能買到處方藥,離小區遠一些,你劉阿姨腿腳不方便,他就幫著跑一趟。」
  • 「社區溫度」熱心王阿姨照顧殘疾鄰居10多年 街坊:她太愛這裡的人了
    熱心的王阿姨和平居委會宋書記介紹說,王阿姨有個鄰居,叫王天升,今年60來歲了,一個人住。雙腿有殘疾,下不了地,王阿姨就主動幫著照顧,一照顧就是十幾年。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都會先想著這個鄰居。「前幾天,有個鄰居從床上摔下來,還是她發現後,通知大家送醫院的。」宋書記說。
  • 聽到盲人阿姨吃八寶粥,志願者卻很難受,這是怎麼回事呢
    近期因病剛剛致盲的唐阿姨向助殘員求助,想學習生活技能,於是助殘員賈老師安排了兩位同樣是盲人的志願者小白和大熊前往,有一位轎車志願者陳宇先生自告奮勇願意帶兩位盲人志願者前往。志願者帶著盲人前行五月八日上午,幾位志願者來到唐阿姨家裡,唐阿姨是獨居老人,完全看不見才幾個月,又適逢疫情期間老人餐停發,加上她對於明火燒飯菜還不敢,所以只能買一些現成的八寶粥什麼的對付一日三餐
  • 獨居女孩深夜突發高燒,外賣小哥送她就醫
    獨居女孩深夜突發高燒,外賣小哥送她就醫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07月27日 11:17 A-A+   女孩獨自在家突發高燒 點外賣拜託外賣小哥買藥  7月22日晚,成都女孩小吳獨自在家,八九點的時候身體有點不舒服,但是沒太在意,23點左右開始發高燒。  小吳想在網上買藥,發現很多藥店無法配送,就想到了外賣。
  • 社區志願者製作中藥暖寶寶 為社區獨居高齡老人送溫暖
    「張阿婆,天氣預報講,最近幾天都有雨,您要少出門,這個中藥暖包送給你……」金閶街道金夏社區紅動金夏幫幫支部黨員志願者夏萍說著,將社區志願者手工縫製的中藥暖暖包遞到張阿婆的手中,11月7日,金閶街道金夏社區組織開展二十四節氣立冬中藥養生暖暖包製作活動,來自社區的30位居民、黨員志願者參加了此次愛心製作送溫暖活動
  • 阿姨還貼心的準備了花 真的太感動了
    第一次見到李小麗阿姨的時候 驚訝了一下 這麼年輕的月嫂阿姨 但是阿姨的還是有非常豐富的帶娃經驗和育兒經驗 每天都會給我做非常多的好吃的 還給大寶和二寶買了禮物 不但帶二寶 還會帶大寶一起玩 給她講故事 教她摺紙 唱歌 湊巧正好寶寶外婆生日 阿姨還貼心的準備了花 真的太感動了
  • 保障房居民集體為生病鄰居捐款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鄞州區保障房馨悅家園裡的獨居老人周小毛不幸被查出胃癌晚期,經濟原本就拮据的他眼看醫療費就要斷供,周圍鄰居主動張羅著給他捐款,75歲的保姆陳萍珠捐得最多,出手就是1000元,要知道她每月工資只有2500元。她告訴記者:「阿拉日子好過去哦,有工資、還有養老金,能幫就儘量幫他一下。」
  • 上海寶山一個獨居老人過世,我整理了一些獨居老人故事
    ,過世他們居委會打電話給他弟弟,說生病都是鄰居照顧送醫院,平時也是周邊鄰居照顧十幾年,就是以前二姑接給周邊鄰居的十幾萬就不用還了,讓他弟弟籤字放棄房子。我們廈門一堆親戚去了漳州籤了放棄協議[呲牙]故事三:我門鄰六十多歲的阿姨,獨居一兒一女不在一起,但也沒多遠,騎車二十分種,兄妹倆樓上樓下,阿姨糖尿病合併病發症,雙目失明,一個人靜悄悄的,兩個孩子輪流一星期來一次買點日常用品,好多次都是她敲我家門,一般都是找不到什麼東西了,或者想吃饃頭讓我去幫她買一下,看著她總覺的可憐,又有點擔心怕她那天出事,所以有天女兒回來,
  • 海口長者飯堂為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
    一月四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長者飯堂工作人員傅秋燕(右)為該街道富興社區的獨居老人陳麗雅送午餐。飯點到了,她並未開始做飯,因為她知道,很快就會有熱乎乎的飯菜送上門。  11時45分許,兩輛熟悉的電動車駛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富興社區的一條巷子,進入陳麗雅的視線。她知道,中山街道長者飯堂的工作人員傅秋燕和王家鵬又來了。  從2019年6月該長者飯堂投入運營以來,傅秋燕和王家鵬平均每天為約10位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送飯上門。其中就包括獨居的陳麗雅。
  • 獨居老人家中離世,直到水漏到樓下鄰居家才被發現
    獨居老人家中離世,直到水漏到樓下鄰居家才被發現……  雲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消息,11月28日,家住西山區電機廠一小區的住戶發現,樓上不斷有水滲下來,但多次敲門卻無法聯繫上樓上的鄰居,市民只好求助昆明特警。
  • 馬鞍山花山區:好鄰居照顧獨居老人逾十載
    馬鞍山花山區:好鄰居照顧獨居老人逾十載 2014-06-25 14:20:00 導讀: 一位80餘歲的獨居老人,一對年過七旬的鄰居夫婦,10年來,夫婦倆一直默默照顧著獨居老人,而鄰居夫婦的敲門聲也成了老人每天最溫暖的期盼。
  • 加拿大大教授:這位連英語都不會說的中國老太 感動了整個加拿大!
    @加拿大大教授:這位連英語都不會說的中國老太 感動了整個加拿大! °這位連英語都不會說的中國老太 感動了整個加...原文如下:最近,一則溫暖的故事讓一位68歲的中國老太火遍了北美的社交網絡。在這篇名為《我的鄰居不懂英文,但她的善心無需翻譯》的文章裡,安吉·莫裡斯講述了68歲的中國女鄰居每天堅持為病中的自己送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