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年過八旬的獨居老人來講,居家防疫的日子除了單調枯燥,更多的感觸可能是不太便利。這些日子家住石家莊市煤市路的高桂雲阿姨心裡卻一直裝著暖暖的感動,這份感動是照顧她的鄰居給給予的,是居委會和愛心志願者給予的。
鄰居一直給送飯 變著花樣的飯
高阿姨家住煤市路的和瑞家園,兩個多月前她做了心臟支架手術。高阿姨說,她平日裡自己住,做手術後。兒子和兒媳不放心她,就過來跟她一起住,照顧她。術後阿姨恢復得不錯,今年元旦後高阿姨的兒子和兒媳暫時回了趟自己家,去臨時照顧他們的小孫子。就是這兩天,趕上各社區開始封閉管理,兒子和兒媳被封閉在自己的小區不能趕過來伺候她了。
高阿姨的兩個女兒在外地,在石家莊的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常來家裡照料她,平日裡阿姨自己也能料理自己的生活。今年因為疫情防控,小區封閉管理後,阿姨的子女們都沒辦法趕過來了。
高桂雲阿姨家是201,她的情況對門202的鄰居吳鸞鳳都知道,這些日子吳大姐就擔負起了給高阿姨送飯、打水的任務。
「包子、米粥、烙餅、燉牛肉、餃子,前兩天我有些上火,還給我燉了冰糖梨水送來,我真是特別感動,我孩子們也很感動。」高阿姨說,鄰居們平時就處得不錯,這次疫情,對門兒的吳鸞鳳就把她當作家人般照顧得無微不至,變著花樣做飯,天天給她送飯,真是遠親不如近鄰。
高阿姨的三女兒知這一情況後,專門打了電話向吳大姐表示感謝:「多虧您替我們這麼盡心照顧我媽,我們做子女的都沒能這麼周到地伺候我媽。真是太感謝您了。」
高阿姨說,不只是對門,4樓401的楊春節是個年輕小夥子,知道她一個人在家,楊春節給她包餃子送來,還一次次給她買菜。家裡的垃圾鄰居們也熱心地幫忙給倒掉。
在高阿姨這個單元,被這麼暖心地照顧著的不只高阿姨,還有她樓下101的張瑞娥阿姨,張阿姨也80多了,一個人住,平日兒子過來給她做飯。小區封閉管理後,張阿姨的兒子過不來,吳鸞鳳等熱心的鄰居也天天給張阿姨送飯。
63歲的志願者 專門跑趟醫院幫忙開藥
1月14日,高阿姨發現自己術後要吃的瑞舒伐他汀鈣片等8種術後要服用的藥吃完了,這可怎麼辦,上午10時多,高阿姨給煤市路居委會的韓永麗書記打了個電話。
忙著整個社區疫情防控的韓書記放下手頭工作,立即幫高阿姨聯繫了志願者。煤市路居委會的社區志願者—家住和瑞家園隔壁新工裡社區的謝雙柱趕緊來到高阿姨家。考慮到要買的藥物種類比較多,有一些只能在醫院買,謝雙柱拿了高阿姨的醫保卡趕到石家莊市人民醫院為高阿姨掛號取藥,中間又趕回來,取了一次身份證。掛了心腦內科的號後,謝雙柱找大夫給高阿姨開指定的藥品。大夫詢問情況後很感動,快速給開了藥。
圖一送藥的是謝雙柱
大冷天兒,謝雙柱騎著電動車從醫院趕回來,趕緊把藥給高阿姨送到了家裡——作為志願者,謝雙柱也不是小年輕了,今年已經63歲了。
記者聯繫上謝雙柱時,得知這位樸實的大哥在去年疫情時就在做志願者,為新公裡以及和瑞家園等400多戶居民服務。說起幫高阿姨買藥以及為社區志願服務,謝雙柱說:「是小事兒,大家一個社區,都是鄰居,幫忙是應該的。力所能及為社區做好服務,提醒每個人都注意防控,大家都安全了才好,我們這個社區才好。」
(燕都融媒體記者蔡豔榮)
【來源:燕趙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