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鄰居買藥,家住西安長慶坊的張連鎖大爺最近和女兒蕭蕭(化名)鬧得有些不愉快。原來國慶節前,張大爺熱心幫獨居的鄰居劉老太太買來了處方藥,女兒卻在小區門口擋住了他,堅決反對他送藥過去。女兒認為沒處方買來處方藥,要是吃出問題咋辦。張大爺有些想不通,他認為都是些常用藥,有沒有處方無所謂,鄰裡間應該互幫互助。
「我爸媽都快七十了,自從我生娃,他們就從老家來到西安,在長慶坊小區和我同住,幫我照看孩子。」10月9日,蕭蕭告訴華商報記者,「9月29日11點多,我回家沒看到我爸,就隨口問我媽他去哪兒了。我媽說幫鄰居劉阿姨買藥去了。我問買什麼藥,我媽說是處方藥,劉阿姨去了門口兩家藥店,因為沒有處方,人家不賣給她。我很疑惑,就問我媽,劉阿姨買不到處方藥,我爸去了就能買到?我媽說,你爸說他知道哪家藥店能買到處方藥,離小區遠一些,你劉阿姨腿腳不方便,他就幫著跑一趟。」
「沒有處方,劉阿姨萬一吃錯藥咋辦!吃出問題,我爸幫著買藥是不是也要負責?」蕭蕭說,「我媽一聽也有點緊張。」蕭蕭得知父親從小區南門出去買藥,立即下樓,在小區門外攔截父親,勸他不能把買來的藥給劉阿姨送去。
張大爺告訴記者,「當時她把我擋住不讓我去送藥,我確實比較生氣。平常在院子裡有一幫帶小孩的老人,劉老太太最喜歡逗我孫女玩,很疼她」。對女兒的擔憂,張大爺說,「劉老太太就不是那種人。她兒女都不在身邊,腿腳也不方便,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鄰裡之間應該有些互幫互助的情誼。在老家,拉肚子就吃氟哌酸,你去了醫院,醫生也會給你開氟哌酸」。滿頭銀髮的劉阿姨說,「老張是看我不方便,想幫我。如果他女兒對這事有不同看法,我也能理解」。
各方看法
醫生:處方藥有特殊性,贊成女兒做法
對張大爺和女兒之間發生的不愉快,一些鄰居也談了看法。長慶油田退休的田師傅說,小區裡孩子多,大家平常都在一起聊天,彼此都很熟悉。張師傅幫劉阿姨買個常用藥,也是舉手之勞,年輕人可能想得多一些。原石油儀器廠退休職工馮阿姨也贊同田師傅的觀點。而小區物業的孫師傅說,也不能說年輕人想得一點都沒道理,現在社會上好心辦壞事的現象也多,幫忙幫出問題的情況也不是沒有。
對此,西安市友誼醫院內一科張大夫表示,她贊成張大爺女兒的做法。處方藥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潛在副作用,用藥方法和時間都有特殊要求,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記者暗訪
六家藥店中 三家無處方也能買處方藥
10月9日下午,華商報記者來到長慶坊小區周圍的六家藥店,暗訪處方藥的售賣情況。在翠華路與雁南一路十字南側的兩家「泰生醫藥」和一家眾信藥店,店員明確告訴記者,氟哌酸和頭孢類抗生素,都是處方藥,必須拿處方購買。
而在十字路西的「偉建醫藥超市」,店員沒有索要處方,記者順利買到「諾氟沙星膠囊」和「頭孢克肟分散片」。在老植物園對面的一家「怡康醫藥連鎖店」,一名男店員同樣沒有索要處方,記者順利買到一盒「頭孢克肟膠囊」。在西安財經學院旁的「華遠大藥房」,店員向記者索要處方時,聽記者說購買的藥品較多,便不再堅持,記者順利買到「諾氟沙星膠囊」和「頭孢氨苄甲氧苄啶膠囊」。市民丁先生告訴記者,前一段查得嚴,藥店就不敢賣;現在查得不是很嚴了,就偷著賣。
對此,西安市雁塔區食藥監局藥品化妝品稽查隊工作人員表示,《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規定,消費者購買處方藥時,藥店必須要求其出具處方。對隨意出售處方藥的藥店,第一次發現予以警告,第二次發現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 華商報記者 陳春平
編輯: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