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京東大藥房等App可買處方藥 漏洞在哪裡?

2020-12-17 中國日報網

2018年11月,一名22歲女孩通過網絡購藥平臺購買了18盒秋水仙鹼片劑,因過量服用而亡。同年5月,一名21歲女孩通過網購App購買秋水仙鹼片劑並陸續服下198片藥後搶救無效死亡。記者調查發現,阿里健康、京東大藥房、丁香醫生、尋醫問藥、平安好醫生、健客等App均可買到處方藥,甚至有App在幫消費者造病情開電子處方。記者在無處方的情況下,居然也能從App上購買到一些處方藥。記者發現有App在對處方藥進行促銷(5月22日《南方都市報》)。

悲劇令人痛惜。因何服藥或各有不同,但兩人大量服用的均是處方藥,且均從購藥App上買到的事實,讓網絡銷售處方藥這一違法行為得以暴露。秋水仙鹼片劑是治療急性痛風的常用藥物,「目前國內獲準生產的17種秋水仙鹼片均屬於處方藥」,這類處方藥原本只能在醫生診斷開出處方後才能從醫院或藥店購買到,如果用量、用法和頻次都遵醫囑服用,悲劇應不會發生。這正是為何我國法律規範明確處方藥必須通過專業醫生開具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如今網際網路上大量處方藥的湧現,讓原本構架起的保護生命安全的立法意圖落了空。如果不及時修復,類似事件完全有可能再發生。漏洞必須要抓緊補好。

問題一:漏洞在哪裡?處方藥,「具有依賴性潛力易導致濫用,或具有毒性等潛在風險,患者自行使用不安全」。因此,我國未允許網際網路售賣處方藥物。2005年《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第21條規定,向個人消費者提供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的企業只能在網上銷售本企業經營的非處方藥。在制度設計上,「處方」是病患從線下醫療機構拿到處方藥的門檻,然而形同虛設的「藥師審核」、假處方的泛濫、把處方藥標記非處方藥售賣,甚至不要求處方等做法,搬走了處方藥流通的門檻。

問題二:該如何補漏?漏洞首先是基於網際網路+引發,在處方藥流通渠道上,應該做網際網路減法。藥企應嚴格執行處方藥不可網售的底線,這需要內部自律和外部法律利劍高懸來保障。比如,媒體曝光的違法網售處方藥App,就需要監管部門儘快依法進行取證和處罰,攔截住不管不顧唯利是圖的處方藥網售態勢。

同時在藥品監管上,監管模式需要做網際網路加法。以往只盯住線下處方藥流通渠道的思路,需要擴展,須把網際網路領域售藥平臺和個體納入實時監控的對象,及時通過交易數據、敏感詞設置等來防控處方藥違法網售。

還要看到,對處方藥需求旺盛是網售旺盛之因,對此,藥品監管部門要給予充分重視,一方面要向公眾普及濫用、擅用處方藥的危害,另一方面對醫療資源匱乏、購買處方藥確實存在困難的地區,要用加法,想辦法解決好群眾正當用藥需求難的問題。

希望有關部門能以此為契機,一減兩加,徹底遏制住網售處方藥的亂象。

來源:檢察日報

相關焦點

  • 阿里健康試水7 X 24小時新零售藥房 北廣深杭漢可享夜間急送藥服務
    這是阿里健康在武漢試點24小時合作新零售藥房,帶來的新變化。去年9月的一天,31歲的武漢林先生,聚會吃完火鍋10點到家,感覺腸胃不舒服,一小時跑了十幾次廁所,可家中沒有止瀉藥。「11點出門,半夜為了買盒藥,沿街步行找了7家藥店,全都大門緊閉。」結果最後只能打車去武昌醫院開藥。雖然國家政策鼓勵藥店24小時營業,但入不敷出的現狀,成為藥店難以維繫該服務的關鍵。
  • 阿里健康APP產品體驗分析報告(上)
    醫藥電商業務的主要市場定位是為用戶提供藥品、保健品、私人用品以及醫療器械的購買服務,可分為三類:平臺型B2C服務——吸引藥品和其他產品的供應商,經銷商或零售商入駐;阿里健康大藥房自營型B2C業務;O2O聯盟,聯合各大城市的便利藥房,可1小時送藥上門。
  • 在線秒開處方、傳圖即發藥……你敢這樣買處方藥嗎?
    作者:張尼網上提交購藥申請,簡單和在線醫生溝通甚至無需經過醫生,就可購買處方藥。近年來,網絡購藥因為方便快捷受到不少人青睞,但因為操作過程中存在諸多審核漏洞,也讓網絡售藥多了幾重風險。醫生如何判斷患者病情?處方真實性如何保障?
  • 阿里健康大藥房的藥是真的嗎?線上買藥就選它,保真保正
    阿里健康大藥房是目前倍受認可的網上買藥渠道之一,那麼「阿里健康大藥房的藥是真的嗎」?我們從大藥房資質和買家評價兩個方面來看。在這一層面上,可以得知阿里健康大藥房是有國家認定的網際網路交易資格的。截至2019年9月,阿里健康大藥房共上線22個國家和地區的6萬多款商品,與近3000家品牌合作,商品範圍涵蓋OTC藥品、保健滋補、成人用品、醫療器械、隱形眼鏡、美妝個護、母嬰孕產等種類,覆蓋從嬰兒到老人不同年齡人群的健康解決方案。
  • 廣州有街坊擅買處方藥治皮疹 致病情惡化險喪命
    日前,新快報記者去到廣州、佛山多家藥店佯裝購買「阿昔洛韋」、「頭孢克肟」和「阿莫西林」等處方藥物,發現部分藥店還是會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要求記者出示醫生處方後才能購買相應的藥。不過,還有很多藥房雖然都分有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櫃檯,同時還貼有「購買處方藥需醫師開具處方」的告示牌,但實際上都只是讓記者簡單登記下身份信息後就能夠銷售,部分藥房店員甚至什麼情況都沒有過問就直接給了藥。
  • 網絡售藥「灰色地帶」還不少:沒處方照樣能買處方藥
    原標題:網絡售藥「灰色地帶」還不少:沒處方照樣能買處方藥  據北京日報3月1日消息,藥品零售表面波瀾不驚,現狀卻亂雲堆疊。眼下,藥品零售企業的自我「鬆綁」和監管部門的「收緊」又迎頭撞上。食藥監總局近日提出我國不能放開網售處方藥。但處方藥違規零售卻開疆拓土,從網絡擴展到手機APP,讓監管更加撓頭。
  • 1號藥網被曝違規售藥 沒處方也可輕易買到處方藥
    網上購買處方藥,無需出示處方,也可能買到;盲目貪便宜網購,可能遭遇假藥,危害自身健康……最近,記者調查發現,不少違規網站大多出售治癌症、風溼、牛皮癬等疑難雜症的藥物,往往「什麼病難治就治什麼」、「普通藥房不好意思買,網上可毫無顧慮」,為病因難以啟齒的消費者提供了一條隱蔽、快捷的購藥途徑。
  • 阿里健康大藥房7大年度獎項揭曉,聯手知名藥企開啟健康品質聯盟新...
    根據阿里健康的大數據平臺顯示,今年用戶對於疫情防護、免疫力提升相關產品的需求有著顯著的提升,用戶在手淘中搜索健康類商品和阿里健康大藥房的人數也在持續上漲。見微知著,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用戶的健康意識在今年有了明顯的躍升,自我防護和自主購藥意識顯著得以加強。而隨著疫情對生活的持續影響,線上經濟的持續發展,後疫情時代下,人們對於醫藥產品與購藥場景的多元化需求趨勢更加明顯。
  • 網際網路平臺可買處方藥啦
    阿里健康和天貓聯合宣布啟動「放心購藥」計劃:2月26日起,全國慢性病患者可以在天貓上購買處方藥,在北上廣深杭等十座城市的病患最快30分鐘就可以收到藥。權威研究機構報告顯示,目前全國有超過3億的慢病患者群體,需要定期去醫院開處方藥。疫情以來,慢病患者面臨更難的處境。
  • 三甲醫院內藥房賣高價,同款藥價格竟然貴10倍!怎麼回事?
    隨後,黃醫生給王先生開了兩款藥各15盒,分別是大豆磷脂散(善佳)和肝復康丸(甘得生),並在他的指引下到樓下的麒麟大藥房購買。據陳女士表示,醫生稱這兩款藥醫院沒得賣,想買的話只有這家藥店。所以他們在指定藥店購買了處方上的這兩款藥,總共花費了2862元。
  • 如何在藥店買處方藥?
    今天小編就來講一下~~藥品管理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藥品實行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非處方藥可自行判斷為了保證消費者用藥安全,以防「憑經驗用藥」、藥品濫用、非藥用途等情況,處方藥必須由醫師或其它有處方權的醫療專業人員開處方,才能從藥房或藥店購買。
  • 沒處方就能買處方藥?泰康醫藥光大藥房被「撤證」停業
    近日,哈市市場監管局發出公告稱,由於存在藥品購銷記錄不完整、未憑處方銷售處方藥等違法違規行為,該局撤銷雙城市泰康醫藥連鎖銷售有限公司光大大藥房GSP認證證書。記者了解到,雙城市泰康醫藥連鎖銷售有限公司光大大藥房在藥品經營過程中,存在嚴重違反《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的行為,違法事實包括:未使用計算機系統;藥品購銷記錄不完整,經營行為不可追溯;執業藥師不在崗銷售處方藥;未憑處方銷售處方藥;銷售藥品未開具銷售憑證,該藥店不再符合GSP認證標準。
  • 港有藥房非法出售事後避孕丸 沒有要求醫生處方
    記者在灣仔藥房購得兩盒「事後藥」,藍色的盒上清楚寫上「事後避孕丸」。有資深藥劑師說,在沒有醫生處方下出售「事後藥」屬違法行為,該藥房的東主有可能被檢控。激情過後,沒有做安全措施的男女會找方法緊急避孕,灣仔有藥房稱,每年聖誕後不乏四出找尋「事後避孕丸」的女孩。該報記者25日在灣仔一間藥房輕易購得數盒「事後避孕丸」,其間有職員在門外巡邏,藥房也沒有要求醫生處方,疑有藥房看準聖誕商機,不惜非法出售「事後丸」圖利。
  • 醫生指定院外藥房買藥 被疑聯手高價推銷牟利!
    阿文說處方上只有一種藥,醫生告訴阿文,這種藥醫院沒有,必須到外面的藥店買。「指定的,處方上寫明去哪間藥房,離醫院多遠,怎麼過去都寫得一清二楚。」按那名醫生的指引,阿文去到醫院旁邊的指定藥房,阿文說現場不少人每人手上都拿著處方單,藥房工作人員收到顧客處方後,簡單喵上一眼就開始熟練地分揀藥物。
  • 1號藥網被曝沒處方也能輕易網購處方藥
    報導 製圖 鄔思蓓   網上購買處方藥,無需出示處方,也可能買到;盲目貪便宜網購,可能遭遇假藥,危害自身健康……最近,記者調查發現,不少違規網站大多出售治癌症、風溼、牛皮癬等疑難雜症的藥物,往往「什麼病難治就治什麼」、「普通藥房不好意思買,網上可毫無顧慮」,為病因難以啟齒的消費者提供了一條隱蔽、快捷的購藥途徑。
  • 康美智慧藥房:為百姓煎好藥
    而早在去年6月,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啟動建設時,康美藥業「智慧+」大健康產業平臺即先行布局,落子其中。去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推廣「智慧中藥房」,提高中藥飲片、成方製劑等藥事服務水平。作為國內首家「智慧+」中央藥房的探路者,康美智慧藥房在全國加速領跑。
  • 佛系阿里健康、野心京東健康和生態型平安好醫生,誰勝算大?
    對比可知,三家公司在營收上都高度依賴電商業務:阿里健康對此的依賴度最高,達到97%以上,某種角度上,甚至可以被視為一家徹頭徹尾的「賣藥平臺」;其次是京東健康,該項目收入在總營收中的佔比一直超過87%;最後是平安好醫生,藥品銷售收入佔比過半。
  • 沒有處方也可買藥?網上買藥靠譜嗎?
    除買藥APP外,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也都設置有醫藥類頻道,可直接搜索相關藥品進行購買,部分藥品承諾可在一到兩小時送藥上門。上海市民周女士是鼻炎患者,她說,「犯病時特別難受,噴一種噴劑會立馬緩解。有時出差在外地,就通過網購平臺來買,比較方便,一般一個小時就可以送到。」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非處方藥可以不需要醫生處方而自行從藥房...
    謠言非處方藥指的是那些不需要醫生處方就可以自行購買的藥品,在美國稱為「可在櫃檯上買到的藥物」(Over The Counter),簡稱OTC。有點小毛病之後,根據自己的經驗到藥店購買非處方藥已經是人們習以為常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