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海閔行首家Costco正式營業了,僅開張5小時就宣布歇業。這則消息在網上已經傳瘋了,各種視頻中圖片裡,人群蜂擁而入,搶購一切目及範圍內的東西。結帳排隊兩小時,通道裡都是人,絲毫不比節假日的景區弱上半分。
那這個引無數人瘋狂搶購的Costco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開市客(Costco)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於1976年加州聖地牙哥成立的Price Club,七年後華盛頓州西雅圖成立的好市多,在2009年是美國第三大、世界第九大零售商。好市多是會員制倉儲批發俱樂部的先行者,成立以來即致力於以可能的最低價格提供給會員高品質的品牌商品。目前 好市多在全球七個國家設有超過500家的分店,其中大部分都位於美國境內,加拿大則是最大國外市場,主要在首都渥太華附近。全球企業總部設於華盛頓州的伊薩誇(Issaquah,WA),並在鄰近的西雅圖設有旗艦店。
1983年9月15日,創辦人Jim Sinegal和Jeffrey Brotman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開設了Costco第一家倉儲量販店。Sinegal在零售集團Sol Price下Price Club量販店的工作經驗,讓他學到了做生意的方法。Brotman則是一名西雅圖當地零售家族出身的律師,在小時候就接觸了零售業界。
1997年10月,兩家公司正式合併為PriceCostco(普來勝)公司,接著在1999年8月30日更名為Costco Wholesale Corporation(Costco公司)。
1994年10月於韓國首爾設立亞洲的第一家賣場。
1997年1月與臺灣大統集團(大統百貨母公司)合資引進臺灣,臺灣第一家賣場設立在高雄。目前在臺北、高雄及臺中共有5家分店,並預計於2009年時在新竹增設第六家分店。Costco為臺灣目前唯一收取會員費用的量販店,會員費用為新臺幣1200元整。
1998年在福岡開設日本第一家賣場。
2018年5月,Costco與上海浦東康橋(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投資協議書,Costco將在浦東康橋設立中國區投資性總部,並和合作夥伴星河控股集團在康橋鎮共同建設一家會員俱樂部零售旗艦店。
過去幾年來,Costco已逐漸擴展其產品種類和服務。過去只偏向販售盒裝或箱裝的產品,只需拆開包裝就能上架,而最近開始販賣其他不好處理的產品,如蔬果、肉類、乳製品、海鮮、烘焙食物、花、服飾、書籍、軟體、家用電器、珠寶、藝術、酒類和家具。許多分店還設置汽車維修服務、藥妝店、眼科診所、照片衝洗店和加油站。
我們其實可以讀到Costco是會員制度的綜合性超市,那會員制對於零售業的利弊有哪些呢?
首先,會員制度對於像超市一類的面向大眾的零售業,起到一個門檻的作用,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到裡面買東西,超市就可以更具針對性地對商品結構做調整,從而使利潤擴大。將顧客劃分不同區間,提供不同服務,也是Costco會員制的優點之一。就以臺灣省的Costco為例,有兩種會員卡,通過不同的價格提供給不同階層的人群,細分了顧客群,讓每個顧客都有更高的意願去購買消費。而且每個地方的Costco有不同的會員制,但是辦理了會員卡則是全球使用。這種銷售方法對於中國來說會更加適用,上海Costco被擠爆就是最好的證明。
那麼各位讀者對於Costco這種類型的零售超市是否感興趣呢?留言區留下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