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珠、瓜子、花生……每到暑假,氣管異物的患兒出現就診的小高峰。嗆入孩子氣管的異物千奇百怪。最近,一名3歲男童竟被筆帽嗆住了。
7月12日,10歲的哥哥在家中寫作業,3歲的圓圓(化名)跑到跟前「搗亂」,玩鬧間圓圓不慎將哥哥的筆帽嗆入了氣管,當即出現劇烈咳嗽、小臉也憋得通紅,咳了數十秒後症狀稍緩解。但是過了一會,圓圓仍反覆氣喘,尤其是在活動後喘得更厲害了。家長以為孩子嗆了西瓜子,便立即帶往醫院就診。當地醫院的CT檢查顯示,圓圓的氣管內確實有一個異物。醫生隨即為圓圓施行了「支氣管鏡檢查術」,術中發現異物並非西瓜子。圓圓的媽媽說,「我們那兒的醫生說,異物挺大的,位置也不好,很難取出,讓趕緊上南京市兒童醫院。」
影像片下孩子氣管中的異物
第二天一早,圓圓被緊急送往南京市兒童醫院。結合外院的就診情況,接診醫生立即為圓圓複查胸部螺旋CT,結果顯示「右主支氣管開口處有一個異物,右上葉肺不張」。兒童氣道異物非常危險,隨時都可能影響呼吸,危及生命,必須儘快取出異物。但異物不明,手術風險將大大增加。兄弟倆嚇壞了,在家長的多次耐心詢問下,哥哥說出,圓圓是在與自己玩鬧時嗆入了筆帽。
手術中,術中可見圓圓的會厭、聲門水腫明顯,支氣管鏡向下探查,在進入右主支氣管處發現銀色環形異物,異物邊緣不光滑,周圍黏膜水腫充血明顯,異物鉗夾取困難。「毛邊,很容易劃傷周圍的氣管。」耳鼻咽喉科謝利生副主任醫師小心翼翼地將筆帽向上夾取,但多次嘗試變換角度,筆帽仍在聲門下卡頓難以取出,「患兒年齡小,聲門狹窄,加之水腫明顯,筆帽邊緣又有尖銳的毛邊,稍有不慎,就可能損傷氣道。」
謝利生主任立即聯繫科室主任李琦。李主任表示:「患兒聲門水腫明顯,異物經多次夾取,邊緣不光滑,聲門口易嵌頓,若繼續強行取異物,有喉撕裂可能,患兒術後可能因聲帶損傷導致永久性的難以恢復的聲嘶及氣道狹窄。」最終,經李琦主任、謝利生主任、張鳳洋麻醉師共同商討,並與患兒家長充分溝通病情後決定,行氣管切開取異物。
李琦主任按常規將氣管切開,暴露主氣管前壁,在氣管前壁做「U」形瓣,切開氣管。隨後,麻醉師張鳳洋拔除氣管插管的同時,謝利生主任抓住短暫的全麻時機迅速插入硬支氣管鏡,沿氣管向下進入右主支氣管,用異物鉗夾取筆帽至氣管切口處。此時,李琦主任用止血鉗取出筆帽,謝利生主任退出硬支氣管鏡,張鳳洋醫生重新插入氣管插管。三人密切配合,整個過程一氣呵成,迅速取出異物。
從氣管中取出的筆帽
術後,考慮患兒年紀小、手術創傷較大且術中見聲門及氣管黏膜水腫明顯,需要呼吸機支持,圓圓遂轉入SICU(外科重症監護室)進一步治療。經過一周的對症治療,目前圓圓已轉回普通病房,氣管切口也恢復良好。
特別提醒:
各種小物件請家長千萬收好
耳鼻咽喉科李琦主任提醒,兒童氣道異物是一種常見的意外傷害,其危險性非常高,救治不及時會危及孩子的生命,因此,家長一定要加強防範意識。一方面,容易引起孩子嗆咳的食物,如花生、果凍等不建議給三歲以下的孩子餵食,也不要在孩子吃東西的時候玩鬧、嬉笑,更不要追著餵飯。另一方面,孩子有一個探索世界的階段,容易將東西塞入鼻孔、口腔等位置,家長要及時將小物件、小零件收好。不符合年齡的玩具儘量避免出現在幼齡兒童面前。家中有大孩子的,也要做好教育工作,避免投喂。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比救治更加重要,每一位家長都要時刻提高警惕,加強對孩子的監護,防患於未然,讓孩子遠離傷害。
通訊員 張艾萱 劉亞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
校對 蘇雲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