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梅書華 通訊員 張昱 戴宇菲)近日,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兒科收治了一名16個月大的孩子,原因是氣道吸入異物——一小塊碎板慄。醫務人員緊急實施手術,將其取出。專家提醒,在歡度節日的同時,家長們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孩子接觸可能造成窒息的食物和物品,不要在吃東西的時候玩鬧。
9月24日下午,16個月大的可可(化名)在進食板慄後出現嗆咳、氣喘,臉憋得通紅,但是持續數分鐘後就緩解了,家長並未重視。後來發現孩子仍然咳嗽,不緩解,且有氣喘,家長第二天立即帶著孩子趕到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就診。
該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金蕊為患兒查體,接著又安排了CT檢查,經綜合評定,異物可能不在主氣道。副院長、兒科主任陸超立即組織醫務人員制定治療方案,擬在全麻下利用電子支氣管鏡和異物網籃行異物取出術。26日上午,經過醫務人員30分鐘的努力,成功取出一粒長約5毫米的果仁。
△取出的碎板慄
據悉,去年,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已收治多起小兒氣道異物病例,取出異物如魚骨、花生米、硬幣等。專家提醒,當發現孩子呼吸困難,檢查是否可以咳嗽或發出聲音,如果可以,則幫助孩子試著將異物咳出。如出現吞咽困難、發不出聲音、呼吸微弱,可以使用海姆利克急救法。異物卡到氣管,黃金搶救時間只有 5~10 分鐘,如不能及時將異物取出,很容易造成窒息死亡。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