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復一日的機械工作讓人看不到人生的意義?時刻擔心自己哪天就被淘汰出局?披星戴月地窮忙,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羨慕別人玩著就能把錢賺了?如果這些都是你擔心的事情,那麼「斜槓」一把就非常適合你。斜槓來源於英語的「Slash」,這個概念出自美國《紐約時報》的專欄作瑪西·埃爾博爾(Marci Alboher),意指多重職業。2011年,美國40歲以下的工作人群中有36%的人擁有多份收入,從事多份工作,選擇一種多元的生活。近年來,這一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斜槓也越來越成為盛行全球的工作趨勢。
本書作者金伯莉·帕爾默是美國國民網紅級斜槓創業家,她是自由撰稿人/諮詢顧問/規劃師/公共演講者/CEO。在本書中,她用自己的「斜槓」經歷,以及數百份實地採訪和考察,揭秘了美國「斜槓」創業家的微創業成功之路。她還列出了可以選擇的副業類別和工具,幫助你發掘自己的天賦、興趣和優勢,找到自己的「斜槓」道路。在本書的最後,帕爾默還提供了尋找副業的指導手冊,是你尋找、選擇、確定副業不可或缺的地圖,緊跟她的腳步,你也能輕鬆擁有自由的多元化生活。共享經濟時代,「專一職業」已成為無聊的代名詞。斜槓就是這個時代的一種新技能,一種能夠取得和投資的資源,你可以投資「斜槓」這套技能,就如同你投資於知識和房產一樣,你不一定要「斜槓」,但是一定要擁有「斜槓」創業的思維。 《斜槓創業家》裡,我們看到了不同背景的人在全職工作之外,開創自己的副業,走出經濟恐懼和沮喪的困境,讓生活變得安成夢想中的樣子。那麼如何成為一個斜槓青年,擺脫朝九晚五的束縛?在《斜槓創業家》裡,我們可以模仿書中的創業家們,把想法付諸實踐。在開始之前,首先要鎖定一個大創意,這個創意可以從全職工作中尋找靈感,獲得靈感後的第一步是去驗證它,你可以通過網站、請教專業人士來儘可能的拓展和增加自己對創意本身的真正理解,避免霧中看花,看不真切,判斷不真實。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理想主義,如果在副業沒有啟動前,就承想置之死地而後生,是非常危險的做法。全職工作要保持正常運轉的節奏,畢竟它是工作收入的主要來源。不得不說,很多具有情懷的創業者很善於抓住市場上的機會,但空有情懷、沒有理智的創業者往往抓不住創意與落地的連接點,導致雲中漫步,無法落地。確定好目標創意後,就可以去布局,花費時間改進和測試自己想法的同時,循序漸進的去落實。很多好的市場點子面臨的問題就是資金,所以花儘可能少的錢去啟動副業是最好不過,因為錢要花在刀刃上。可以給自己做一份成本預算,分清哪些是必要的投資,哪些朋友和家人可以給你帶來幫助,減少預支,哪些網站或工具可以幫助你實現交易。投入實施之前,細緻全面的考慮不是杞人憂天,它可以讓你防備於未然,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實現價值最大化。
其次,結交朋友也是拓展副業領域的一個重要渠道,現在有很多共享資源的平臺和組織,一幫不認識的朋友,交流想法和創意,合作或需求共享,從而讓自己的手中資源更合理的實現價值。在信息化社會的衝擊下,單打獨鬥的天下已經不再是主流趨勢,學會拓展有用的社交場,通過各種方式來與外界的朋友建立聯繫,幫助你拓展社交網絡,或稱為好的合作夥伴。最好的形態是融入到相應的群體中,如此可以得到專業的幫助和指導支持。接下來在將想法落實的過程中,要明確如何打造出品牌,將品牌升到更高的層次。第一誰是你的理想客戶,這個問題要描述的越詳細越好,第二是與這些目標受眾建立聯繫的最好方式是什麼,第三是如何接觸你的潛在客戶,他們如何找到你,第四是如何才能接觸到更多的客戶。除了接觸客戶的渠道,還要考慮自身的短板,以及如何尋求到幫助,改善自身的弱點。有了資金和創意想法後,還肖擠出時間,因為作為兼職的範疇,我們的副業需要有時間去落實。在《斜槓創業家》中,作者為副業者們總結了12個策略,其中的核心就是學會時間管理,無論是早起、利用碎片時間,還是為輕重緩急排序,都是需要將生活規劃化,讓工作更連貫和有序。
那要怎樣成為斜槓呢?第一件事,是找到自己的渴望,為什麼要成為斜槓。「關注目標背後的深層原因和動力,再考慮如何實現,會顯著提高成功的概率。」這個問題幾乎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就像你為了減肥而跑步,為了考大學而念書考試做作業,為了解決生活問題而工作,為了生存和成長而吃東西,為了讓家人得到更好的生活而外出打工,為了放鬆身心而去旅行……那你為什麼要擺脫朝九晚五的生活?為什麼想做斜槓青年?我跟你們一樣,選擇看這本書,一樣有一顆想成為斜槓的心。我的原因,很簡單,我想要得到更多的經濟收入,實現更多的願望。比如去旅行,過更高品質的生活,讓家人朋友都對外刮目相看,讓自己更加自信有話語權。我會把自己的目標和理想生活想得儘可能詳細和具體,就像自己就在理想生活中一樣。把自己活成理想的樣子,就先讓自己像理想一樣去生活。放心,這本書絕對是一本集大量實際案例和方法論的實用落地的書。接下來主要列舉幾個個人認為很有思考意義的方法論,希望大家都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