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國共合作

2020-12-17 青少年愛國主義網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共產黨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出極大的努力。盧溝橋事變後,中共代表周恩來、秦邦憲、林伯渠抵廬山,繼續同國民黨就國共兩黨合作問題進行談判。中共代表抵廬山後,隨即將周恩來起草的《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草案提交蔣介石,建議以此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儘速發動全面抗戰。由於蔣介石在紅軍改編問題上,堅持控制人事指揮權和由南京派任3個師的參謀長等,雙方未達成協議。八一三事變後,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威脅南京,全國的抗日情緒更加高漲,蔣介石急切希望紅軍出師作戰以牽制日軍,從而被迫同意了中共關於紅軍改編問題的主張。9月中下旬,國共兩黨代表繼續在南京談判發表宣言和邊區政府等問題。中共代表堅持宣言中所提的基本政治主張,對某些用詞的修改作了某些讓步。9月22日,國民黨通過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提出中國共產黨奮鬥的總目標是:一、爭取中華民族之獨立自由與解放。首先須切實地迅速地準備與發動民族革命抗戰,以收復失地和恢復領土主權之完整。二、實現民權政治,召開國民大會,以制定憲法與規定救國方針。三、實現中國人民之幸福與愉快的生活。首先須切實救濟災荒,安定民生,發展國防經濟,解除人民痛苦與改善人民生活。並鄭重宣布,願在這個總綱領的目標下,與全國同胞攜手一致努力。同時,重申中共的4項保證。23日,蔣介石發表《對中國共產黨宣言的談話》。指出宣言之內容「均與本黨三中全會之宣言及決議相符合」,表示「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應計較過去之一切,而當使全國國民徹底更始,力謀團結,以共保國家之生命與生存」。蔣介石的談話雖然「還表現著自大主義精神,缺乏自我批評」,但「蔣談話指出了團結救國的深切意義,確定了共產黨在全國的合法地位」。中國共產黨的宣言和蔣介石的談話「宣布了統一戰線的成功,建立了兩黨團結救國的必要基礎」。至此,國共兩黨的合作再次實現。

相關焦點

  • 第二次國共合作在浙江的初步形成,國共兩黨浙江的第二次談判!
    國共兩黨浙江當局的第二次談判及浙西南門陳談判,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戰開始國民黨政府迫於形勢和全國抗日運動的高潮,其「北和南剿」的反動方針再也不能推行了,在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的再次通電和敦促下,劉建緒遂主動提出重開和談的要求把陳鐵軍從衡州監獄中放回溫州接洽談判經中共間浙邊臨時省委研究決定派吳毓、黃耕夫為中共方面出席第二次談判的代表。
  • 第二次國共合作的由來是什麼?
    第二次國共合作是指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同中國國民黨結成的合作關係。在此基礎上團結聯合一切抗日愛國力量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戰,取得了中華民族反對帝國主義的第一次偉大勝利。次年8、9月份,中共中央根據形勢的進一步變化,又發出致國民黨書和《關於逼蔣抗日問題的指示》,明確提出第二次國共合作,組成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的抗日統一戰線,並把「抗日反蔣」口號改為「逼蔣抗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擴張到華北以至全中國,觸犯了英美在華的利益,國民黨內親英美派蔣介石集團也被迫對其政策作出調整,對正在進行中的中日外交談判採取了比較強硬的態度;同時調整了對蘇聯的政策。
  • 救亡大計——第二次國共合作
    國共合作宣言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隊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國共合作聯席會議攝影為了推動國民黨政策的徹底轉變,儘快促成國共兩黨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中國共產黨從1937年2月到1937年9月,在西安、
  • 《第二次國共合作紀實叢書》:對第二次國共合作歷史的重新審視
    記者 熊明實習生 秦洋 翻拍    重慶日報訊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由西南大學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承擔的「第二次國共合作」課題研究已近尾聲,其成果《第二次國共合作紀實叢書》即將面世。
  • 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為了早日實現國共兩黨合作抗日,進一步推動全國抗戰,193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秦邦憲、林伯渠再上廬山,同國民黨談判發表國共合作宣言、紅軍改編、蘇區改制等問題,並將《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送交蔣介石。宣言提出迅速發動全民族抗戰、實行民權政治、改善人民生活等基本主張,希望國民黨能予實行。
  • 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歷史貢獻及其啟示
    從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和蔣介石發表實際承認中共合法地位的廬山談話開始,到1947年3月國民黨限令中共在重慶、南京、上海的辦事處全部撤出為止,第二次國共合作歷時近十年。
  • 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誌
    為了實現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戰,在西安事變後,中國共產黨多次同國民黨就合作的共同綱領及組織形式等問題進行談判,均因國民黨頑固派阻撓,未能達成協議。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者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起點,也是中國全民族全面抗戰的起點。事變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就向全國發出通電,疾呼:「天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
  • 李濟深: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有力推動者
    同時期,他從積極主張「抗日」到聯合中國共產黨開展「反蔣抗日」和「逼蔣抗日」,最終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國共合作 共同抗擊日寇1931年9月26日,九一八事變後的第八天,李濟深在寫給孔祥熙的信中嚴厲控訴日本侵略者:「蕞國倭人,竟公然無端對我殺戮,強佔要境,令人髮指。
  • 歷史上的今天,第二次國共合作破裂
    中共代表董必武離開南京表示國共談判之門已全部封閉1947年3月7日(距今71年),中共南京、上海辦事處及《新華日報》社人員董必武、錢之光、童小鵬、王炳南、梅益等74人,乘美軍飛機4架飛返延安,朱德、周恩來等到機場迎接
  • 全面內戰爆發,第二次國共合作破裂
    (二)第二次國共合作破裂   1946年11月15日偽國大召開和偽憲法的制訂,將停戰協定和政協決議破壞殆盡。進入11月中旬,國民黨調集三路兵力,準備進攻陝甘寧邊區和延安。和平談判大門已被蔣介石關閉。11月19日,周恩來所率的中共代表團結束了與國民党進行了一年多的和平談判,返回延安。
  • 少年強則國強——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筆筒 紅色中國之抗日戰爭
    紅色收藏藏品歷史背景【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筆筒 紅色收藏館藏品】第二次國共合作於1937年8月開始,結束於1946年6月,期間八路軍和新四軍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強有力地阻擋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勢頭,最終將其趕出了中國的領土。
  • 大陸資深專家:怎樣才能搞好第三次「國共合作」?
    而近百年來的歷史實踐表明,這隻有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實現「國共合作」的歷史條件下才有可能完成。  第一次國共合作,打敗了北洋軍閥,為中國南北統一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國共合作,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奪取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這兩次國共合作都證明,兩黨合作則雙贏,國民黨也會興旺,兩黨分裂對雙方都不好,對人民不利,最後也會給國民黨帶來失敗。
  • 談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歷史貢獻及其啟示
    從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和蔣介石發表實際承認中共合法地位的廬山談話開始,到1947年3月國民黨限令中共在重慶、南京、上海的辦事處全部撤出為止,第二次國共合作歷時近十年。
  • 第一次國共合作
    第一次國共合作是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的第一次合作,從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歷時三年半。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誌著國民黨改組的完成和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改組後的國民黨由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變成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的革命聯盟。
  • 歷史上的國共合作是怎麼形成的
    1937年第二次國共合作形成後延安大禮堂上懸掛的國共兩黨黨旗。 近年來,隨著海峽兩岸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間交流平臺的建立,「國共合作」的話題受到了人們的關注。今年恰逢第一次國共合作90周年,筆者由此談談有關歷史上國共合作的一些情況。 ■第一次國共合作:打倒列強,除軍閥,實現國家統一 20世紀初,中華民族災難深重。在近代中國歷史上,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都是以救國救民為己任而誕生的革命政黨。
  •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統一戰線
    第一次國共合作指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同中國 國民黨合作結成的革命統一戰線。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正式確立了建立民主聯合戰線的方針。
  • 歡迎來到第二次國共合作紀念館!
    西安事變結束了10年內戰,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質是兩黨的軍隊合作抗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吸取了第一次國共搞黨內合作的教訓,確定了第二次國共合作中獨立自主的方針,即在保存與鞏固革命武裝、保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之下,「改變番號與編制以取得合法地位」,壯大和發展人民武裝。紅軍要合法化,就要整編,整編就要有番號。蔣介石卻遲遲不願給番號。
  • 國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標誌究竟是什麼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推進了第二次國共合作,但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要到八一三淞滬抗戰之後。 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以後,國民黨談判代表張衝於2月26日返回西安,隨即和周恩來繼續進行國共合作的會談。在這之前,國共兩黨之間的秘密會談從1936年2月底董健吾到陝北接頭以後就一直在進行。1937年2月9日顧祝同到達西安的當天,就以蔣介石委派的國民黨代表身份,同周恩來進行會談。
  • 【知史奮進·四史學堂】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知史奮進·四史學堂】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2020-09-06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色記憶]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艱苦努力
    [紅色記憶]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艱苦努力     為了促進國共兩黨合作,儘快實現對日抗戰。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發出《致中國國民黨三中全會電》,提出了著名的五項要求和四項保證。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公開提出實現國共合作的條件,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在全國引起了巨大反響,得到國民黨內部抗日人士的贊同。他們聯名呼籲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聯合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