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9月10號
你看到的第五盞故事
故事的開頭,首先對所有從事教育事業中的「園丁」們說一句。祝您們教師節快樂。
今天,讓我們來嘮嘮教師節的由來。說到教師節,就不得不提它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別名「雙六節。」為什麼會叫他雙六節呢?這個大山得從1931年開始侃起。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人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在當時的南京中央大學集合,發表了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的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這也是雙六節的由來。只是這個教師節在當時並沒有被國民政府所承認。但是它卻像一個被扔進平靜湖面的石子,在教育界掀起了一整整漣漪。
直至1939年國民政府決定把孔子的誕辰,八月二十七日這天設立為教師節。並且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但是卻並沒能夠在全國得以推行。
新中國建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復6月6日這天為教師節。只是當時通告各地的是: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慶祝活動。
到1951年,由教育部和總工會共同商定把5月1日國際勞動節這天作為我國的教師節。但是難免會有所衝突(畢竟少了個假期啊。哈哈哈)導致這天並沒有多少教師的特點。所以執行的效果並不理想。特別是1957年後,因為一些特殊情況。在一段時期裡,教師是不被重視的。所以那一段時間,教師節幾乎可以說是名存實亡。
直至1981年3月,政協第五屆四次會議中。民主促進會有17位政協委員聯名遞交了一份提案「建議確定去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該提案指出,教師擔負著培養四化建設人才的重任。應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聯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籤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於1982年4月被送至中央書記處。報告中建議以馬克思誕辰5月5日設立為教師節。
1984年12月,北京師範大學鍾敬文,啟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聯名,正式提議設立教師節。
198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這一議案。並且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為教師節設定在那一天最為合適,國家曾證書過著名作家冰心,葉聖陶等人的意見。葉聖陶建議,每年秋季入學的時候設立教師節。意在讓所有剛入學的學生們在新學年伊始就能記住老師的辛勤於光榮。
剛踏入社會不久的那一段時間內,我曾非常憧憬教師這份工作。不為別的,就為它每年家特別多,不僅有法定節假日,周六周末。還有寒暑假。
只是現實它往往會在你產生臆想的時候。給你重重的一擊。
讓我不再對教師職業有想法的是,一個小屁孩。我八歲的侄子,他讓我有了清晰的認知。我的心臟並不足以支持我從事這一職業。
從那起,我切身體會到了當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是有多麼的不容易。教師,至那以後在我心裡再不僅僅只是一份工作。他們是辛勤的「園丁、」是偉大的「工程師、」更是人類的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