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6 13:41:22 來源:網上輕紡城
16年前,剛剛繼任香港溢達集團董事長的楊敏德懷抱振興家族企業的夢想,親赴新疆考察長絨棉的種植狀況。她當時可能沒有想到,自己日後會成為中國紡織產業轉移新疆「第一人」。
溢達進疆的成功之路
當時的楊敏德僅僅是考慮到新疆的長絨棉很好,與其從埃及等國進口長絨棉,不如來新疆發展。這個想法得到了當時新疆自治區領導王樂泉的大力支持,楊敏德很快便進入南北疆考察。
「經過考察,他們選定在長絨棉相對集中,交通便利的吐魯番辦起了新疆吐魯番溢達有限責任公司,成為第一家5萬錠棉紡轉移企業。」新疆紡織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劉燕寧介紹。
如今,溢達已經在新疆的烏魯木齊、吐魯番和昌吉建有三個棉紡基地。溢達集團重組原綠洲長絨棉公司成立的新疆溢達公司,生產規模已由原來的4萬多錠增加到7萬錠。溢達集團還成功介入新疆長絨棉種植,形成了從棉花種植、紡紗、織布到成衣製作、品牌開發的完整產業鏈。在新疆的投資額累計達到1.4億美元。
1995年果斷地選擇將產業鏈前道「紮根」在新疆無疑為溢達後來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根基。如今,溢達已成為世界領先的高檔純棉襯衣生產商,世界很多知名品牌如湯米·希爾費格(Tommy Hilfiger)、波士(Hugo Boss)、布克兄弟(Brooks Brothers)、耐克、無印良品等都是溢達的客戶。此外,溢達還為世界著名零售商Marks& Spencer、Nordstrom和Jusco等提供成衣製造服務。溢達已成為最具活力和最先進的全球化紡織及服裝製造商之一。
溢達的成功落戶也為新疆紡織業帶來了好處。「溢達的產品以精梳紗為主,進疆時就達到180支,不僅給新疆紡織帶來新的管理理念,也整體提高了新疆紡織產品的檔次。」劉燕寧表示。
此後,第二家浙江雲森紡織集團,第三家江蘇澳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繼落戶新疆。新疆開始張開懷抱承接紡織產業轉移。
中國最好的棉花在這裡
新疆是承接棉紡織轉移的天然之地,是此次承接紡織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的重點地區。由於遠離海洋,深居內陸,有高山阻隔,海洋溼氣不易進入,新疆形成了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大,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空氣乾燥。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非常適宜長絨棉的生長。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唱紅了祖國大地。其實,由於吐魯番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這裡還是長絨棉最理想的產區。吐魯番長絨棉曾以過硬的品質打進國際市場,出口日本及東歐等國家和地區。吐魯番也因盛產長絨棉而被國家列為全國優質長絨棉生產基地。由於溢達的入駐,當地的長絨棉無論產量還是質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新疆阿克蘇地區出產的優質長絨棉在國內外更是享有盛名。去年,地處阿克蘇的新疆德佳種業有限公司培育出了長2優質長絨棉皮棉,由新疆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成功試紡出了過去一直依靠進口棉才能紡出的300支高支紗,用它所織的布、製作的服裝都是國際高端市場的頂級產品。新疆石河子墾區雖不種長絨棉,但一望無際的陸地棉依然壯觀,多個棉花品牌位居全國前列。
新疆棉花的名氣在外。每年的8月下旬,全國都有上百萬農民西行採棉。據統計,2010年這支隊伍有上百萬人,創下25億元左右的勞務經濟收入。有人說,每年8月底至11月初,中西部省份至新疆的浩浩蕩蕩的採棉大軍,堪稱當代中國「開發西部、建設西部、掘金西部」歷史進程中的「神奇景觀」。
轉移方與承接方雙贏
紡織產業向新疆轉移發展了當地經濟,促進了民生。新疆工業相對落後,特別是南疆三地州,屬國家級貧困地區,工業薄弱,老百姓就業機會少。一家如有一個孩子進紡織廠就業,不僅家庭脫貧了,生活還有了持續保障,這種例子在南疆不勝枚舉。所以,在新疆辦一個紡織廠,解決的不僅是經濟問題。
紡織工業是新疆工業化的先導型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長期以來在增加財稅收入、積累建設資金、擴大各民族就業、改善邊疆人民生活、支持農牧業及相關流通企業發展等諸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2003年,由浙江雄峰控股集團投資的新疆天盛實業有限公司在石河子成立。現在,天盛就業職工已達8000多人,解決殘疾人就業1839人,目前實現銷售收入21億元,上繳稅金1.8億元。
入疆企業也提升了新疆紡織產業層次。如新疆溢達紡織有限公司,2005年成為國內首家USTERIZED認證的製造商。又如浙江雅戈爾集團率先在新疆生產出350支精梳紗,促進了新疆棉紡行業質的提高。
隨著這些企業在當地紮根,新疆發展工業的各項條件也逐步完善。第一,水電和人力資源有保障。2010年,新疆電力充足,當地的工業用電平均不到0.5元/度,處於全國較低水平。新疆雖然總體上乾旱缺水,但新疆又是綠洲經濟,工業用水不成問題。另外,人才的培養已從院校、企業、政府多渠道、全方位興起。第二,交通更加便利。2010年,新疆共建高速公路1965公裡、幹線公路3223公裡、農村公路8000公裡。第三,有政策和管理機制支持。政府陸續出臺了促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多項優惠政策,內容涉及財政、稅收、金融、園區建設、產業發展、項目用地、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不僅對出疆銷售的紡織產品明確給予運費補貼,在財政和稅收等方面也有具體的政策優惠。
最初來新疆建廠的企業,紡織產品80%以上運往內地和沿海,來新疆辦的主要是紗廠,為了控制、掌握資源,也就是「把第一車間放在了新疆,放在了棉花地」。為了支持新疆建成為全國的優質棉紗、棉布生產基地,國家給予新疆出疆棉紗400元/噸補貼,新疆財政又給予100元/噸~200元/噸的補貼。如今,開始有更多的企業在新疆布局,試圖在新疆打造一個高效、高能、高附加值,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新型棉花產業鏈。
據最新統計,目前已在新疆投資的紡織企業超過30家。(中國紡織報)
編者註:「亞克西」是維語,意為「好」、「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