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可是有自己的「嬰語」,當出現這6個動作時,其實是傳遞要求

2020-09-05 硬核媽媽


「嬰語,包括0-1歲寶寶的身體語言,心理語言和行為語言等,是嬰兒與外界交流和表達的方式和途徑。」

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作為不會說話或說話並不清晰的嬰幼兒來說,沒了語言,難免會造成交流苦難、無法傳遞需求的問題。

對於有經驗的寶媽來說,尚可從寶寶的「嬰言嬰語」中大概了解他們的基本訴求,但是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媽媽來說,就顯得十分困難了。

因此,適當的了解一些嬰幼兒的「嬰言嬰語」,可幫助寶媽更好的了解到孩子的需求,幫助其解決不適、及時發現是否存在健康問題等。


新手寶媽不懂「嬰語」,結果害寶寶遭受溼疹痛苦

寶媽大娟生下孩子之後,一直是貼身照顧。作為一名新手媽媽,大娟自認為自己已經做到細心了,但寶寶的健康還是因自己的「大意」出了問題。

前段時間,大娟就發現了寶寶睡覺時候總是搖頭的情況,她以為這是寶寶在找最舒服的睡覺姿勢,所以就沒在意。

可是大概過了兩三天,她猛地看寶寶的後腦部位,竟然長出了小痘痘,看起來像溼疹。於是著急忙慌的帶著孩子去了醫院,檢查顯示真是溼疹。

醫生詢問完情況後,說寶寶睡覺愛搖頭,其實就是在向家長表達自己不舒服,那時候如果及時發現寶寶蓋太厚太熱出汗了,也不會引發後續的溼疹問題。

照顧孩子的過程,儘管需要細心,但是也需要家長懂一些基本的育兒常識,這樣才能做到科學養育孩子。比如這6個「嬰語」,有多少家長知道呢?


當寶寶出現這6個動作時,其實是傳遞要求

1. 寶寶用小手揉著眼睛

對於寶寶來說,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間本來就比成年人要多的多。而當寶寶想要睡覺的時候,他們就會有用手揉眼睛的行為。

這時候儘管寶寶再不想入睡,寶媽們也要及時的哄他們睡覺了。

2. 寶寶一副癟著嘴的樣子

寶寶癟嘴通常是在表達兩種基本訴求:

受了委屈,可憐巴巴的癟嘴,嘴角向下耷拉;

在飯桌上癟嘴,往往是寶寶餓了的表現,家長可以做一下區分。

3. 寶寶小臉通紅,眼神一動不動

寶寶如果有這樣的表情行為,多半是他們正在大便中。如果貿然打擾,可能會干擾他們的便意,影響排便次數等,這時候家長只需靜靜在旁邊等候即可。

4. 寶寶睡覺總是搖頭

寶寶睡覺總是搖頭的原因有三個:

寶寶的頭癢了,為了緩解癢的不適,所以就用搖頭的方式;

寶寶的後腦、背部因太熱出汗,為了散熱舒服,就會通過搖頭緩解,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可以看看是不是給寶寶蓋的太厚的緣故;

寶寶生病了,比如得了溼疹等。

5. 寶寶喜歡咬人

「根據多年的研究發現,大多數寶寶都喜歡咬人。為什麼他們會喜歡咬人?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跟口的敏感期有關。」

寶寶發育的第一個敏感期就是口的敏感期,在敏感期,他們會開始咬各種各樣的東西,尤其是等到他們長牙之後,為了緩解長牙的不適,咬東西的行為會更常見。

其實寶寶愛咬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比如表達喜歡或討厭等。

當寶寶在咬人時,建議不要大喊大叫作出誇張的姿態,以免寶寶覺得有趣,加重咬人的行為。

6. 寶寶發出各種笑

正常情況下,寶寶笑,是他們開心的表現,並且寶寶1-2個月時,就會在大人的逗弄中發笑,看到寶寶笑,家長們可以多多回應。

當然,寶寶除了上述「嬰語」之外,「哭」也是他們的「嬰語」!


寶寶哭鬧時發出的「嬰語」,你讀懂了幾個?

1) 寶寶邊哭邊砸吧嘴

寶寶邊哭邊砸吧嘴,其實是他們餓了的一種表現。這時候寶媽只需要及時給寶寶餵奶即可止住哭聲。

但是家長們㛑需要注意,通常情況下,寶寶們的胃容量有限,不要在寶寶拒絕吃奶之後還硬塞給他們,這樣可能會造成腸胃負擔、消化問題等。

2) 寶寶邊哭邊看著父母

「寶寶一邊哭還一邊看著父母,可以分兩種思路理解:

①寶寶在向家長撒嬌,想讓家長抱抱自己;②寶寶安全感較低。」

因此,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們最好的做法是把寶寶抱起來,既會讓寶寶感到愉悅滿足,又能夠增加親子交流,給予孩子安慰,提升安全感。

3) 寶寶一頓哭,但身體不動

寶寶哭的時候,身體不動,很有可能是他們尿不溼該換了,因潮溼的緣故,他們感到不舒服,所以就不喜歡動。

4) 寶寶各種哭,就是哄不好

遇到寶寶哭鬧,怎麼都哄不好的情況,家長們需要引起重視了,可能是寶寶生病了。畢竟孩子太小,身體抵抗力方面比較弱一些,很容易被病菌、細菌等侵襲等。

歡迎討論:

你還知道哪些「嬰言嬰語」?

相關焦點

  • 寶寶的「嬰語」你懂嗎?如果寶寶有這6個動作,就是在向你提要求
    導讀:寶寶的「嬰語」你懂嗎?如果寶寶有這6個動作,就是在向你提要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的「嬰語」你懂嗎?如果寶寶有這6個動作,就是在向你提要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神奇的「嬰語」!寶媽讀懂新生兒反射動作,巧掌握寶寶健康狀況
    答案並非我們想像的那樣,不過,寶寶的這些動作,堪稱神奇的「嬰語」,其中所傳達的信息,絕非那麼簡單。這些反射都正常,意味著寶寶的機體發育健全、神經系統發育正常。隨著寶寶月齡增長,其神經系統逐步成熟,這些原始反射會在6個月以內慢慢消失。
  • 寶寶這些動作藏著小秘密,6種「嬰語」,新手爸媽學起來
    十月懷胎艱辛,新手媽媽們生下寶寶之後,又開始擔心照顧寶寶的問題,照顧一個小嬰兒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很多寶媽們都表示很擔心與寶寶的交流問題。婦產科小張表示:要想更加理解寶寶想要表達的意思,寶媽們需要多觀察寶寶的小動作。寶寶這些動作藏著小秘密,6種「嬰語」,新手爸媽學起來!
  • 寶寶的這6個常見動作代表了什麼?你知道嗎?第三個動作很危險
    寶寶有一些常見動作,但是爸爸媽媽卻從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寶寶在向你發射「嬰言嬰語」,今天,拾月來帶你一一揭秘!眼睛微微發紅,眼球有血絲。慢慢閉上眼睛後,再猛地睜開,蹬腿動作不協調。寶寶的這些動作代表寶寶很累了,很想睡覺。看到寶寶的這些動作,寶媽們就把寶寶抱到床上,輕柔的拍拍他,關上燈,陪寶寶睡覺吧。
  • 寶寶哭就是發脾氣?哭聲是寶寶在傳遞信息,媽媽要聽懂「嬰語」
    要想弄懂寶寶的「嬰語」,那麼還要加強學習和觀察,這樣才能讓大家儘快了解孩子。表姐家的孩子叫洛洛,是個4個月大的寶寶。剛出生就被家裡的大人寵著,可謂是掉進了蜜罐裡。白天兩邊的老人輪著抱孩子喜歡的不得了,晚上大家怕孩子睡不安穩依舊抱著入睡,所以自從出生後孩子基本就沒怎麼睡過床。
  • 讀懂寶寶最常見的8種「嬰語」,寶寶少受罪,父母更省心
    其實寶寶的啼哭、小表情都是在向你傳遞信息,表達他的需求,在沒有語言表現能力時期,他只能通過專屬的「嬰語」技能與您溝通~奶爸奶媽開始修煉「嬰語」聽力大法吧,讀懂「嬰語十級」,那麼在帶娃這件事上So Easy哦~
  • 寶寶的這些嬰語,你能讀懂嗎?
    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可能是寶媽最煎熬的一段時光。誒,怎麼哭了,剛剛不是還好好的嗎?嘴巴一動一動的,是不是又餓了?搖頭啥意思?擺手又是啥意思?......迷一樣的溝通方式,讓很多新手寶媽摸不著頭腦,搞得養娃全靠猜。其實家長們可以通過一些寶寶的行為、表情來了解寶寶當下的狀態和要求,這也就是所謂的「嬰語」。
  • 新生寶寶需求多,讀懂「嬰語」,「菜鳥」父母才能擺脫憂慮
    小寶寶其實也是有語言的,只是他們的語言就是動作、表情,笑或者哭!你們只要聽懂寶寶的「嬰語」,就也能和他們溝通交流,帶一兩個寶寶,真不是難事兒!」聽完麗麗詳細的解釋,鄰居阿姨們頓時恍然大悟。幾十年帶孩子全憑經驗,費了不少精力,也走了不少彎路,如果早知道這些育兒知識,大人和寶寶會少吃些苦頭。
  • 寶寶人小「話」多,這10句嬰語,月嫂學會了嗎?
    我餓了當我們用手指一碰寶寶的面頰或嘴角,他馬上轉頭看向我們,同時張開小嘴做出急急忙忙尋找食物的樣子,嘴裡還做著吸吮的動作,這就說明寶寶又餓了,需要給寶寶餵奶了!這時姐妹們要細心觀察寶寶的要求,根據寶寶的吃奶時間間隔,判斷寶寶是不是餓了、尿了、拉了,以便才是正確的應對措施。
  • 寶寶人小「話」多,這10句嬰語,家長學會了嗎?
    小寶寶不會說話,他們只能通過表情、動作來跟大人表達自己的需求。作為家長,如果我們能根據寶寶的表現做出正確判斷並及時予以回應,既能讓寶寶感受到關愛,又能給客戶留下好印象,有助於我們建立自己的口碑。所以,讀懂「嬰語」,是每一位家長都要掌握的技能。
  • 解密嬰語,帶你了解寶寶哭聲裡的秘密
    孩子的啼哭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病理性啼哭,寶寶生病了會哭鬧;另一種是生理性啼哭,主要是孩子通過哭聲,告訴家長自己的意願,趨勢家長來幫助滿足自己。寶寶們的哭聲大多數都屬於生理性啼哭,那寶寶的哭聲表達的需求都是一樣的嗎?其實並不是。
  • 寶寶人小「話」多,這10句嬰語,寶媽學會了嗎?
    小寶寶不會說話,他們只能通過表情、動作來跟大人表達自己的需求。快來測試一下你能讀懂以下「嬰語」嗎?1 、碰寶寶的臉頰時,他把頭歪過來解讀:我餓了當我們用手指一碰寶寶的面頰或嘴角,他馬上轉頭看向我們。同時張開小嘴做出急急忙忙尋找食物的樣子,嘴裡還做著吸吮的動作。
  • 寶寶人小「話」多,這10句嬰語,月嫂、育兒嫂學會了嗎?
    小寶寶不會說話,他們只能通過表情、動作來跟大人表達自己的需求我餓了當我們用手指一碰寶寶的面頰或嘴角,他馬上轉頭看向我們,同時張開小嘴做出急急忙忙尋找食物的樣子,嘴裡還做著吸吮的動作,這就說明寶寶又餓了,需要給寶寶餵奶了!
  • 4種「嬰語」媽媽聽懂了,寶寶少受罪,至少懂3個才是合格寶媽
    一般情況下,幾個月大的寶寶都還不會說話,但是媽媽不要以為不能開口說話他們就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其實,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當寶寶感到身體不舒服或者想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會通過一些「嬰語」來表達內心的想法,媽媽們都了解寶寶的「嬰語」是什麼意思嗎?
  • 俏管家家政,嬰語|讀懂寶寶最常見的10種「嬰語」
    朱笑婕老師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剛開始她也是無比茫然,在慢慢捕捉到孩子的需求信號後,她發現,帶娃其實並沒有那麼難。先做個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哭聲是寶寶的語言,不要一聽到寶寶的哭鬧就焦慮不已。給自己時間分辨一下哭聲到底是否有不同。當然,不是放任寶寶哭泣,而是暫緩行動。
  • 若不能,請學著讀懂「嬰語」
    「為什麼寶寶總是哭個不停呢?」 「為什麼寶寶會眉頭緊鎖呢?」 「怎麼越哄他哭得越厲害呢?」 「為什麼夜裡寶寶總是哭,不睡覺?」 ········新手父母總是揣摩不出,寶寶的小腦袋裡到底想得是什麼。面對這一切,不禁讓他們感到沮喪和茫然失措。他們猜不透寶寶的心思,難道寶寶的內心世界真的是一座無法探索的迷宮嗎? 其實不然,很多寶媽寶爸們之所以如此煩惱,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一定的嬰語知識。
  • 新手媽媽學嬰語:嬰語寶典在這裡,「單詞表」來幫忙!
    啼哭(cry)是寶寶不學自通的一門語言【嬰語】除了寶寶誕生時的那聲啼哭讓人安心,往後照顧的日子裡每一聲啼哭都牽動著父母的心。……我餓了哭聲帶有乞求感,聲音由小到大,這時用手觸及寶寶面頰或嘴邊,會馬上扭轉頭,張開小嘴,並有吮吸動作。拿開手,會哭的更厲害。啼哭時嘴唇發乾,並伸舌頭舔唇。
  • 寶寶的「嬰語」小動作,你懂幾個?
    1歲以前的寶寶,還在咿呀學語,別說一句完整的話,就連吐出一個清晰的讀音也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跟媽媽的溝通,全靠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小動作……這樣的「瘋狂嬰語」,除了跟媽媽心靈相通,要理解也是要有技巧的哦!以下這些較為常見的寶寶關於吃的身體信號,媽媽們都能讀懂幾個呢?快來看看吧!
  • 寶寶搞笑視頻躥紅 國人嬰語普及呼之欲出【嬰語單詞表】
    寶寶搞笑視頻的出現,從視頻內容本身來看,充分反映了目前很多家長對嬰兒的語言--嬰語在理解上存在諸多誤區這一普遍現象,更揭示出嬰語普及在我國嬰幼兒早教領域所存在的真空。同時,該系列視頻在網際網路上的迅速躥紅,也預示了中國父母對科學、權威的嬰語理念和嬰語知識的熱切渴望與期盼。  媽媽不懂我的心  「初為人父母」的你,是否足夠了解寶寶的需要呢?
  • 寶寶人小「話」多,這10句「嬰語」,你學會了嗎?
    小寶寶不會說話,他們只能通過表情、動作來跟大人表達自己的需求。,他把頭歪過來家家月嫂解讀:我餓了當我們用手指一碰寶寶的面頰或嘴角,他馬上轉頭看向我們,同時張開小嘴做出急急忙忙尋找食物的樣子,嘴裡還做著吸吮的動作,這就說明寶寶又餓了,需要給寶寶餵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