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化最成功的3個國家,其中東北亞一個,東南亞兩個

2021-01-07 騰訊網

中國文化綿延數千年,是唯一的不間斷的文明,這造就了我國璀璨無比的文化,也逐漸形成了中華文化圈,這個圈主要就是東亞地區。

但是,近代以來,由於一系列歷史原因,使得中華文化逐漸式微,不僅讓一些國人極力推崇西方文化,反對傳統文化,也使得一些原先是中華文化圈內的國家,也逐漸去中國化,其中最典型的便是這以下幾個國家。

身著傳統服飾的越南人

第一個便是越南。

越南,位於東南亞,古時候稱為交趾、安南、大越、大南、南國等,長期以來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甚至還一直以「小中華」自居,一度試圖與中原王朝較勁,而隨著中原王朝的日漸衰落,越南也開啟了去中國化。

越南不僅在文字、語言、民間習俗上求中國化,甚至還極力試圖篡改歷史,努力剝離和中原王朝的關係,事實上,在現如今,越南遍地是用漢字書寫的古蹟,但是倘若讓越南民眾去解釋其中的歷史,已經認識其中的漢字,幾乎不可能,除了少數的專業人士,而造成越南民眾對自己的歷史一無所知的原因,終究還是去中國化,去漢字化所造成的。

身著傳統服飾的韓國人

第二個便是韓國。

韓國位於東北亞,歷來是中華文化圈的一員,從韓語的結構和讀法來看,完全就是由漢字演化而來,這也足以說明中原文化對韓國所產生的深刻影響。

然而,韓國和越南一樣,也早已經推行去中國化,漢字、漢語被廢除,而另起爐灶創造新的文字,也使得韓國和越南一樣,相當於徹底否決了自己的歷史,除了少數部分專業人員,普通民眾根本無法認識使用漢字書寫的歷史古籍,也使得他們在考究自己的歷史時變得極為不便和困難。

另一方面,韓國除了去中國化以外,在傳統文化和節日上,還出現了「搶文化」的現象,其中最顯著的便是韓國的端午節成功申遺成為重要的無形文化遺產和重要的無形文物。

新加坡夜景

第三個便是新加坡。

新加坡位於東南亞,是一個二戰後才成立的小國,相當大一部分人口是華人,他們的祖先都是中國廣東、福建一代的人,但是,建國之後的新加坡華人,並不推崇中華文化,學校不推廣華語,新加坡人甚至連中文都不願意講,一直試圖打壓中國文化,並且在對外政策上也很長時間和西方國家保持一致,可以說,一個主要由華人構成的國家,卻極力試圖打壓祖先國,這實在是可笑之極。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去中國化」最成功的四個國家:國土面積都很小,兩個在東南亞
    而在這之中,有四個國家去中國化最成功,他們的國土面積都很小,其中兩個在東南亞。1、日本第一個國家,就是當年中國化程度最深、對中華文化最為痴迷的日本,這也致使了他的去中國化並不徹底。隋唐以後,日本人就開始派遣無數的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當時非常先進的封建文化,這也促使了日本成功走上了封建社會。其實日本的去中國化歷程很早就已經開始了,早在戰國和江戶時代,就有日本人提議要用本土的神道教來取代中國佛教、儒教的影響,但是很可惜,當時日本的中國化程度過深,德川幕府還必須要利用儒教的東西來維持統治。
  • 「去中國化」最成功的4個國家,其中東亞兩個,東南亞兩個
    若注意把握分寸,就能將本國文化與他國文化有機結合,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取自精華而創新,但若是漫無目的地索取外國文化,本國文化就會被逐漸侵蝕、甚至衰亡,在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中,就有這麼四個國家去中國化最為徹底,成了"徹底西化"的典型代表。
  • 高雄藝博會開幕 從本土化到「東北亞與東南亞藝術交匯」
    這是第三屆高雄藝博會,從首屆的62家畫廊、第二屆的92家畫廊,擴展為今年的104家,來自臺灣、中國大陸、日本、馬來西亞、法國、韓國、泰國、越南等畫廊分布在四個展區。尤其是日本藝術和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兩個特展,充分體現本屆藝博會定位:東南亞與東北亞藝術的交會平臺。基於臺灣的本土市場,建立連接東北亞和東南亞的藝術對話。
  • 從1MDB案件,看東南亞國家的權力與金錢的勾連
    香港經濟和東南亞的模式,其實有很多類似之處。這些國家(經濟體)的經濟過去發展的都還不錯,有當年的四小龍中的兩個,剩下幾個也被稱為四小虎。但這些東南亞國家經濟領域最出名的,並非風靡全球,耳熟能詳的產品或品牌,而是一個個巨富大亨。
  • 【東北亞研究】李宗勳:東北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外交
    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其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大約1000 個小島組成。山地約佔總面積的4/5。其主要山脈,一是從北海道直貫本州的北灣山脈;一是從本州橫貫四國、九州的南灣山脈。在本州中部丘陵地帶的南端聳立著海拔3776 米的富士山。全國有160 多座火山,其中50 多座是活火山,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區,平均每天地震四次。溫泉遍布全國。
  • 東北亞經濟研究院在京舉辦東北亞大講堂
    東北財經大學東北亞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建設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章代表東北亞經濟研究院致辭,他指出第八期東北亞大講堂選擇在北京,這是東北亞經濟研究院首次把具有公眾意義的講堂搬到了北京,我們準備實現機制性、常態化,以不同的方式舉辦,旨在宣傳國家東北振興戰略和促進東北亞區域合作。
  • 「東北亞:深化改革、合作共贏」2020東北亞經濟論壇成功舉辦
    原標題:「東北亞:深化改革、合作共贏」2020東北亞經濟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9月5至7日,由東北財經大學東北亞經濟研究院、中國
  • 王俊生:中國在東北亞地區的利益:爭論、共識及超越
    再次,該地區毗鄰中國政治、經濟以及人口中心。張蘊嶺教授甚至認為"東北亞是中國對外關係的首要中的首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東北亞地區也表現尤為明顯。在筆者剛完成的一項研究中,從實力對比、合法性認同以及關係互動三個指標分析得出"當前東北亞安全秩序正在發生前所未有變化"的結論。"東北亞的'變',可能是世界變局中最劇烈、最有影響的,是和中國的利益關係最密切的變化"。
  • 全球華人最多的國家,東南亞地區佔兩個,最後一個讓你想不到
    實際上,提到國人定居國外,最早就要追溯到歷史上的商朝時期了;一直到明朝的鄭和下西洋之後,中國商人與東南亞地區的人的交往就更加密切頻繁了,以致當時很多國人基本選擇都移民海外,所以如今當你到世界大多地區旅遊,都不乏能看到當地華人的身影。若真要論起如今華人最多的一個國家,印度尼西亞自是少不了的。想必在東南亞眾多國家中,泰國是你會願意首選去旅遊的國家吧!
  • 金融科技2020,東南亞還是個好去處麼?
    經濟增長紅利不再嚴格意義來講,東南亞包含11個國家,但一般來講,由於緬甸、柬埔寨、寮國、汶萊、東帝汶等五個國家在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設施、經濟總量等方面過於落後,故在此不做分析(見表1),本文重點分析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等六國的經濟增長與金融科技發展。
  • 去中國化最徹底的國家,已經開始「西化」,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
    去中國化最徹底的國家,已經開始「西化」,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眾所周知,我國不僅僅擁有全球第三的國土面積,而且我國的擁有5000多年的歷史文明,這是目前全球任何一個國家多無法比擬的,同時我國如今全球唯一現存的古文明,這也讓我們的中華文明影響著這邊的很多國家,比如我們周邊的韓國、日本、越南等國的文化都深深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影響!
  • 東北亞經濟研究院成立一周年:打造服務東北全面振興、推動東北亞...
    近日,東北財經大學東北亞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建設銀行原董事長王洪章說:「成立這一年,我們滿懷著對國家戰略的關心,對東北振興的期望,對東北亞區域合作的期許,努力把東北亞研究院打造成為一個高端智庫。」  2018年12月,為貫徹落實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重要精神,東北亞經濟研究院啟動了「東北亞大講堂」系列專題講座,先後邀請了5位東北亞經濟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專家,成功舉辦了5期講座,獲得了熱烈的反響和良好的社會評價。
  • ORIGIN 2019 泰國圓滿成功激發東南亞與中國創新交流
    泰國給很多人的印象都是旅遊業和農業國家,但其實隨著工業發展已成為東南亞的生產基地,為進一步提升國家經濟,泰國副總理頌吉提出「泰國4.0」, 積極將國家產業轉型至以創新科技主導的高端製造業,「 創新」也成為國家戰略。在剛過去的9 月 19 日,由動點科技(TechNode)主辦的 Origin 峰會曼谷站圓滿結束。
  • 新加坡智庫:中國成為對東南亞最具影響力國家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8日報導,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對318名東南亞受訪者進行了調查,其中半數人認為自從川普上臺後,美國戰略陣地就丟失給了中國,中國成為該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外交觀察人士說,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在東南亞的鄰國對美國的信心下降,並對其普遍感到擔憂,認為美國正有意逐步撤出該地區;與此同時,中國日漸強硬。
  • 戴相龍:推進新形勢下的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
    一、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關係的變化不會改變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方向東北亞國家和人民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一直保持密切溝通與有效合作。在我國倡議下,今年3月中日韓三國外長召開疫情問題特別視頻會議,5月又召開了三國衛生部長會議。
  • 東南亞最像中國的國家,中文隨處可見,遊客:感覺沒出國
    東南亞的多個國家一直是我國人民出國旅遊的首選,這些地方普遍來說物價住宿都比較便宜,從國內飛過去機票也不算貴。而且東南亞的民俗風情和東南亞料理對我們也有著十分高的吸引力,無論是泰國、柬埔寨、緬甸還是馬來西亞,每年趕過去的中國遊客都是絡繹不絕。
  • 東南亞研究所 | 中山大學早年的東南亞史研究
    但是該書只包括三個國家,即印度、日本、越南,其他都沒有。周一良先生原來並非研究亞洲史的,而是主攻魏晉南北朝史。總的來看,當時全國高校中開展亞洲史教學工作相對比較好的就是中大。後來我們就在亞洲史教研室的基礎上發展出了東南亞史教研室。當時中山大學的文科只有兩個專門的研究室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個是東南亞史教研室,一個是中文系專門研究金文甲骨文的古文字教研室。
  • 全球國家中簽證的難易程度排名,東南亞國家最簡單,美國最難
    因為「申根籤證的便利也造就了它的難度」,整體上申根26個國家的籤證難度差異不大,但在這26個申根國家中德國,比利時屬於非常嚴謹的兩個國家,它們的籤證難度相對其他申根國家更大些,拒籤概率也更高些;而申根26國中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這三個是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難度和拒籤率相對其他申根國更低些。
  • 印度加入泛亞鐵路網建設連通28個國家
    印度加入泛亞鐵路網建設連通28個國家2012-04-01 | 發布者:趙豔秋 | 來自搜狐空間   印度政府已經同意加入一項由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UNESCAP)推動的 鐵路建設項目泛亞鐵路網。這個鐵路網將經由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國將歐洲大陸與東南亞連接起來。
  • 東南亞最特殊的國家,華人是第二大族,至今仍保留中國傳承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著講中國話,也越來越多地學習關於中國的特色文化。在東南亞,就是有這麼一個國家,中文招牌隨處可見,當地人都講著一口流利的中文,簡直就是另一個「中國」,它就是 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