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化」最成功的4個國家,其中東亞兩個,東南亞兩個

2020-12-11 東方文史

推薦語:一個國家的富強往往伴隨著文化的復興,一個國家若沒有文化的沉澱,就如同無源之水,摸不到源頭。文化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象徵,是一個國家千萬年的歷史積澱,在這個文化相互交融、各個國家相互交流的時代,文化就是國與國之間建立友好關係的橋梁。

若注意把握分寸,就能將本國文化與他國文化有機結合,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取自精華而創新,但若是漫無目的地索取外國文化,本國文化就會被逐漸侵蝕、甚至衰亡,在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中,就有這麼四個國家去中國化最為徹底,成了"徹底西化"的典型代表。

一.韓國去中國化,佛教改信基督

第一個國家——韓國。這個國家毗鄰中國,自古以來受中華文化影響深遠,從他們的衣著服飾和禮教綱常等就可以看到中華文化的影子,但韓國卻是四個"徹底西化"國家中最早"去中國化"的國家。

韓國曾經也學習中華漢字,在宗教習俗中以佛教為主,可自從韓國進入現代以後,就剔除了漢字文化,從傳統文化習俗上進行了徹底的洗禮,宗教信仰也從曾經的佛教轉至基督教,全面傳播基督教思想。

如今的韓國再難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對本國文化進行了徹底的洗禮,改頭換面,成了以希望文化為主導的國家,現在走在韓國大街上,便能隨處可見西方文化的影子。

二.越南妄圖篡改歷史書,蒙古國接受蘇聯洗禮

第二個國家就是中國位於西南下方——越南。越南自古以來都是以傳承中華文化感到驕傲與自豪,很久以前就充滿了中國元素,紛紛建立王朝,還常常跟中國王朝來個明爭暗鬥,可後來由於中國文化逐漸走向沒落,越南也逐漸去除中國化元素。

在語言和文字上,他們改中華漢字為西方文字——拉丁文,看著中華的衰落,還一度妄圖歷史史事,想同我國斷絕聯繫,後來越南在宗教習俗上開始追隨西方天主教,集中在南部宣傳天主教文化,越南南方成為"西化"最嚴重的地區。

第三個國家是曾經中國古代統領的土地——蒙古國。它作為我國古代所管轄的地區,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在中華大地上受我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直到清朝時期,蒙古國還一直運用中華漢字和普通話,在許多傳統習俗上保留著中華文化作風。

直到進入近代,蒙古國受蘇聯文化影響,文字由原來的中華漢字轉變成了蘇聯文字。不僅如此,在教育、建築、交通等習俗上,也逐漸受俄羅斯影響,徹底去中國化。

三.大部分為中國人,新加坡卻"徹底西化"最嚴重?

第四個國家就是所謂的"華人國家"——新加坡。說來也奇怪,新加坡裡的中國人口居多,按理來說是不會"去中國化"的,可新加坡卻是這四個國家中"徹底西化"最嚴重的國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自從新加坡成立以後,便開始排斥中華文化,也開始排斥中國人,逐漸開始盛行西方文化,由於西方文化在新加坡的崇高地位,相對應的,西方人在當地也有很高的地位,中國人在當地撈不著好處,毫無地位可言

新加坡除了排斥中華文化外,還大肆宣傳西方語言,將英語成為本國"母語",遏制中華文化在當地的傳播,不僅如此,在政治上,也同西方文化保持相同的立場。這對於中國人來說,新加坡的"去中國化"無疑是個諷刺

總結:這四個"去中國化"的國家大都是在中國近代時,中華文化逐漸衰落之餘、西方文化復興時期,對本國文化的一次徹底洗禮,但我相信,隨著目前我國在國際地位的提升和對外文化的傳播,會有更多國家能夠理解並接受中國文化!

對於新加坡對中國人的態度,你有什麼看法嗎?

歷史的變革與時代的發展,我將與你同在!

參考文獻:《中西文化》

相關焦點

  • 去中國化最成功的3個國家,其中東北亞一個,東南亞兩個
    中國文化綿延數千年,是唯一的不間斷的文明,這造就了我國璀璨無比的文化,也逐漸形成了中華文化圈,這個圈主要就是東亞地區。但是,近代以來,由於一系列歷史原因,使得中華文化逐漸式微,不僅讓一些國人極力推崇西方文化,反對傳統文化,也使得一些原先是中華文化圈內的國家,也逐漸去中國化,其中最典型的便是這以下幾個國家。
  • 「去中國化」最成功的四個國家:國土面積都很小,兩個在東南亞
    而在這之中,有四個國家去中國化最成功,他們的國土面積都很小,其中兩個在東南亞。1、日本第一個國家,就是當年中國化程度最深、對中華文化最為痴迷的日本,這也致使了他的去中國化並不徹底。隋唐以後,日本人就開始派遣無數的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當時非常先進的封建文化,這也促使了日本成功走上了封建社會。其實日本的去中國化歷程很早就已經開始了,早在戰國和江戶時代,就有日本人提議要用本土的神道教來取代中國佛教、儒教的影響,但是很可惜,當時日本的中國化程度過深,德川幕府還必須要利用儒教的東西來維持統治。
  • 日本的大東亞共榮有多麼可怕?若計劃成功,世界將變成兩個國家
    若計劃成功,世界將變成兩個國家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大東亞共榮,其實大家也只是聽說過,但是根本不了解這個大東亞共榮背後的野心,那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看一下,當時日本人對於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如果大家不真正熟悉的話是非常可怕的,如果當時日本這個計劃真的能夠成功的話,那麼世界上將變成兩個國家。
  • 【中國科學報】基因揭示11000年前東亞與東南亞的人群遷移
    該研究報導了目前最古老的東亞南部地區現代人遺傳數據,分析顯示在新石器時代及更早時期,東亞現代人可能存在自北向南的遷徙。  現有的考古學、語言學和古DNA研究指出,距今4000~2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早期,東南亞大陸和東亞存在廣泛的人群遷移。然而,對新石器時代及更早時期,東南亞和東亞古人群之間是否存在遷移事件,在遺傳學上尚不清楚。
  • 二戰:日本大東亞共榮圈有多大?計劃若完成,全球將只剩兩個國家
    但是說實話,日本的這個大東亞共榮圈的計劃,確實是非常的狂妄了。不僅包括了東亞、東南亞,還包括了大洋洲(澳大利亞),阿富汗,俄羅斯的遠東地區,甚至在另外一些說法中,它還包括了美國、加拿大、中美洲的部分區域。為了實施這個「偉大」的計劃,日本投入了史上最大的賭注。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彈丸之地,資源匱乏人口稀少。
  • 擁有國王的亞洲國家盤點,東亞和東南亞總共有五個國家有「國王」
    東亞和東南亞擁有國王的國家雖然隨著工業革命以後,人類進入了現代社會,但是在不少國家還保留有國王,或者和國王性質一樣的如「女王」、「天皇」、「蘇丹」等稱謂。目前,世界上大約有27個國家擁有國王和王室,其中位於歐洲的有11個國家、位於亞洲的有12個國家、位於非洲的有3個國家、位於大洋洲的有1個國家。亞洲的12個有國王的國家中,有1個位於東亞地區、有4個位於東南亞地區、1個位於南亞地區、有6個位於西亞地區。
  • 大東亞共榮圈一旦成功,世界只剩2個國家
    大東亞共榮圈一旦成功,世界只剩2個國家雖然現在處於和平年代,但是二戰的影響依然歷歷在目。那麼二戰時期的日本到底有多狂妄呢?大東亞共榮圈計劃如果一旦成功的話,全球只剩下兩個國家。具體是什麼樣的計劃,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自從二戰結束之後,如今的世界格局也經歷了很多變化。
  • 東亞峰會柬埔寨舉行 中國同東南亞國家是朋友和鄰居
    東亞系列峰會昨天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開始舉行,剛剛獲連任的歐巴馬總統「御駕親徵」,這更刺激了東協有「政治化」趨向之猜測。中國總理溫家寶也蒞臨金邊,中美對東協不同的戰略期待似在默默較勁。   東亞是個多事的地方,不光是因為事多,還因為大國利益在這裡頻繁摩擦,中國崛起又不斷給以往的遊戲規則和習慣增加無形壓力。
  • 越南青年:越南不應被歸類為東亞國家,更不屬於東南亞國家
    對於「越南是東亞還是東南亞國家」這個問題,大部分人認為。從地理、氣候、文化和經濟角度分析,越南屬於東南亞國家。但是,黎韶良並不這麼看,他說,「越南不應被歸類為東亞國家,更不屬於東南亞國家」。以下是他的談話實錄。
  • 亞洲GDP排名前八的城市,七個都在東亞,只有一個在東南亞
    這其中七個都在東亞,一個在東南亞,南亞的印度雖然經濟總量已經遠超韓國,排在世界第五,亞洲第三,但其經濟體最大的城市孟買GDP仍然無法排在前八。以下以2019年GDP數據來分析。第一名日本東京,GDP總量為1.022萬億美元。
  • 亞洲三大經濟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誰是亞洲經濟增長火車頭?
    中國,越南,印度這些經濟增長明星形成一個梯隊,不斷推動著全球經濟的增長。而這三個國家分別代表著亞洲三大經濟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那麼三大經濟區中,誰的增長速度最快?誰才是亞洲經濟增長的火車頭?首先,就三大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來看,東亞地區無疑處於領先地位,中日韓三國的人均GDP都超過一萬美元,蒙古國也達到4100美元;東南亞十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的有三個國家,分別是新加坡,汶萊和馬來西亞;而南亞共有7個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馬爾地夫,不丹和尼泊爾,其中人均GDP最高的是馬爾地夫,剛剛超過一萬美元,其餘國家都在五千美元以下
  • 全球華人最多的國家,東南亞地區佔兩個,最後一個讓你想不到
    實際上,提到國人定居國外,最早就要追溯到歷史上的商朝時期了;一直到明朝的鄭和下西洋之後,中國商人與東南亞地區的人的交往就更加密切頻繁了,以致當時很多國人基本選擇都移民海外,所以如今當你到世界大多地區旅遊,都不乏能看到當地華人的身影。若真要論起如今華人最多的一個國家,印度尼西亞自是少不了的。想必在東南亞眾多國家中,泰國是你會願意首選去旅遊的國家吧!
  • 世界上4個最「與世無爭」的國家,其中兩個都帶有「瑞」字
    世界上4個最與世無爭的國家,其中兩個都帶有「瑞」字這幾年來國際上的紛爭不斷,一些國家內也經常鬧出一些么蛾子,很多公民生活的都不是很好。但是這世界上也是有「淨土」存在的,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那些最與世無爭的國家都有哪些吧。
  • 為什麼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方?
    我們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總共約為1.49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面積的30%,全球陸地可以分為七大洲,地球上的人口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極不均勻的,其中亞洲的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為稠密的地方。
  • 雙語|最新全球民調:最有安全感的國家,這兩個亞洲國家並列第一
    在美國民調機構一項對於個人安全感的最新全球民調中,中國名列第三,顯示出中國民眾具有較高的安全感。受訪者要回答四個問題:你對於當地警察有信心嗎?你在所居住的城市走夜路感覺安全嗎?過去一年中,你或家人遭遇過金錢或財產失竊事件嗎?你遭遇過人身傷害或搶劫案件嗎?其中,蓋洛普單獨列出了「獨走夜路感到安全」的指數。
  • 李光耀說中國崛起將使東亞和東南亞擁有光明前景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日電 新加坡消息: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一日晚出席亞洲科技創業大會十周年晚宴上同與會的海內外商人進行對話交流時說,中國經濟的崛起將使東亞和東南亞在今後十年至十五年繼續擁有光明的前景
  • 王岐山關鍵時刻要去這兩個國家 有個頭銜值得注意
    (一)  這是一次很不尋常的出訪。  按照新華社14日的報導,出訪活動不算太多的老王同志,最近又要出國了,而且是連去兩個國家。  10月20日,印尼首都雅加達,出席佐科總統就職儀式;  10月22日,日本首都東京,出席德仁天皇即位慶典;  並對兩國進行友好訪問。  接連出席兩場重大慶典。
  • ...全球範圍內血液膽固醇水平最高的地區,已從西方轉向東亞和東南亞
    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最高的國家,如今已經從1980年的比利時、芬蘭、格陵蘭、冰島、挪威、瑞典、瑞士和馬爾他等西歐國家,轉移到了託克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等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國家。2017年的數據顯示,非HDL高膽固醇導致全球390萬例死亡(95%可信區間,370萬-420萬例)死亡,其中一半發生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
  • 澳媒文章:重啟美國與東南亞關係面臨挑戰
    武漢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同創新中心副研究員範斯聰發表題為「美國印太戰略的東南亞化及對東協的影響」的文章。範斯聰認為,美國自提出印太戰略以來,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這三個印太戰略支柱型國家積極響應,各自出臺了本國的印太戰略,形成了所謂四國機制。地處美國印太戰略核心區域的東協一直沒有受到美國應有的重視,東協對於印太戰略也表現出遲疑態度。
  • 東南亞歷史:古代東南亞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特點
    縱貫南北的山系和伊洛瓦底江、湄南河和湄公河雖然造成了大陸東南亞東西走向交往的困難,但並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它們與深受中國制度和文化影響的大陸東南亞東部的越南有較大的不同之處。除了這些共同的文化傳統,地理因素對南傳上座部佛教諸國也有很大的影響,尤其對於緬甸和泰國這兩個當時主要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來說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