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方?

2020-10-18 地理沙龍

當今世界的總人口已經超過77億人,以目前全世界的人口增長速度,不出5年,全球的總人口將會邁上80億總人口大關。我們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總共約為1.49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面積的30%,全球陸地可以分為七大洲,地球上的人口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極不均勻的,其中亞洲的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為稠密的地方。

那麼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到底有多少人呢?我們知道當今世界人口數量在1億以上的國家總共有14個,其中有7個國家位於這一地區,包括中國(13.95億人)、印度(13.54億人)、印度尼西亞(2.67億人)、巴基斯坦(2億人)、孟加拉國(1.66億人)、日本(1.27億人)。菲律賓(1.06億人)。此外還有一些國家人口數量也很多,如越南人口數量約為9649萬人、泰國人口數量約為6918萬人,緬甸和韓國的人口數量都有5000多萬人,這一地區的生活的總人數在40億人以上,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2%。


亞洲人口超1億的國家

也就是全世界總人口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生活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為什麼這裡會有這麼多的人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優越的自然條件」,人類的生存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食物和水,而食物的獲取需要農業生產,特別是氣候條件十分關鍵,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最典型的地區,擁有包括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表現為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十分適宜農業生產,此外還包括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該地區是世界上少有的降水和熱量都十分充足的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好。這裡的主要河流如恆河、印度河、伊洛瓦底江、湄公河、湄南河、珠江、長江和黃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是人口最為密集的區域。

其次是「悠久的人類文明史」,一個區域的人口數量發展需要有一個過程,一個開放歷史十分短暫的區域,很難形成大量的人口,比如世界上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雖然在歷史上有土著人居住,但是澳大利亞被現代人類發現是在1606年,而真正的開發則更晚,所以目前整個澳大利亞人口也才兩千多萬人。而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則不同,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特別是中國和印度,其文明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長期的人類文明發展,使得這一地區的人口數量不斷增長,最終成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


爪哇島夜間燈光圖,該島生活了約1.4億人  

相關焦點

  • 亞洲三大經濟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誰是亞洲經濟增長火車頭?
    而這三個國家分別代表著亞洲三大經濟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那麼三大經濟區中,誰的增長速度最快?誰才是亞洲經濟增長的火車頭?首先,就三大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來看,東亞地區無疑處於領先地位,中日韓三國的人均GDP都超過一萬美元,蒙古國也達到4100美元;東南亞十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的有三個國家,分別是新加坡,汶萊和馬來西亞;而南亞共有7個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馬爾地夫,不丹和尼泊爾,其中人均GDP最高的是馬爾地夫,剛剛超過一萬美元,其餘國家都在五千美元以下
  • 亞洲人口最多的五個國家:中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就國家而言,亞洲48個國家和地區中,人口數量也差距明顯,其中有7個國家人口超過1億,分別是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和菲律賓,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亞洲人口最多的五個國家。巴基斯坦也是一個位於南亞地區的國家,南臨阿拉伯海,東部與印度接壤,東北與我國為鄰,西部與阿富汗和伊朗接壤,國土面積約為88萬平方公裡,首都伊斯蘭瑪巴德,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
  • 南亞地區,南亞次大陸,印度半島三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繫?
    對於區域的劃分,按照不同的標準會有不同的劃分方法,同一個國家所在的區域可能有不同的名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我們的鄰居「印度」所在的區域,從三個角度來看看,分別是南亞地區、南亞次大陸和印度半島。由於亞洲面積巨大,在亞洲不同地區的國家和人們由於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而區域內部具有很強的相似性。根據地理方位的不同,亞洲可以劃分為六大地理區域,包括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其中印度就是屬於「南亞地區」。南亞位於亞洲的南部地區,地處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和西段以南至印度洋之間的廣闊地區,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
  • 世界農業區域劃分:東南亞與南亞農業區,農業的特點及發展
    根據國際地理聯合會農業類型學專門委員會的研究成果,全世界劃分為十大農區類型,它們是:非洲撒哈拉以南農業區、北非西亞農業區、東南亞與南亞農業區、拉丁美洲農業區、西歐北歐南歐農業區、北美農業區、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農業區、東歐與西伯利亞農業區、中亞農業區、東亞農業區。本次為大家介紹的是東南亞與南亞農業區的簡單情況。
  • 雲南構築通往南亞東南亞「空中走廊」
    地處中國經濟圈、東南亞和南亞經濟圈結合部,雲南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逐漸構築起一條通往南亞東南亞的「空中走廊」。26日,林霄在網際網路上看到昆明通往巴基斯坦首條客運航線開通的消息,她告訴記者,「不久前,第一次去巴基斯坦做文化交流,我先從昆明飛到新疆,再轉機到伊斯蘭瑪巴德,耽擱了一天行程。」
  • 全球人口將達80億 2019年世界人口總數統計數據
    近日,德國全球人口基金會發布統計數據:至2019年底,全球人口總數將達77.5億,至2023年全球人口將達80億。聯合國人口預期報告估算稱,2050年世界一半人口將聚集在印度及非洲等國,2027年印度人口或超中國(中國人口數量 全國總人口各省人口排名)。
  • 中國為什麼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與一次生物入侵事件有關
    ,新航路開闢以後,歐洲人把綿羊帶到了這裡,綿羊是這裡的「入侵物種」,綿羊到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使得與綿羊相關的羊毛、羊乳、羊肉等產業,成為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一個重要產業,由於羊的數量非常多,澳大利亞還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 為什麼在亞歐大陸當中,又會出現一個「南亞次大陸」?
    在亞歐大陸中,亞洲的面積約佔了4458萬平方千米,又可以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等六個分區。亞洲地理分區我們發現,在亞歐大陸當中,又會出現一個「南亞次大陸」,這是為什麼呢?南亞和亞歐大陸明明是連成一個整體的,為什麼又稱其為「次大陸」呢?次大陸是指在大陸當中,相對獨立的較小組成部分,這一區域通常和大陸中的其他區域難以交通,通常被山脈、高原、沙漠、荒漠等阻隔,南亞次大陸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次大陸。
  • 擁有國王的亞洲國家盤點,東亞和東南亞總共有五個國家有「國王」
    「國王」這個詞由「國」和「王」兩個字組成,在我國古代稱諸侯封地為國,一國之長稱為王,國王也就是一國的統治者。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國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非洲古埃及時期。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代埃及出現了階級社會,並出現了許多部落,約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統一了埃及,成為了國王,至此以後,在人類歷史上湧現出了無數的國王。
  • 眾人趨之若鶩的東南亞
    東南亞地區網際網路發展速度快2017年,谷歌和淡馬錫發布聯合發布了《東南亞電子商務報告》。報告顯示,東南亞是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最快的地區,到2020年,網民數量將達到4.8億人,接近於現在東南亞人口的80%。
  • 南亞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市內三輪車大軍滿街跑,你坐過嗎?
    孟加拉族是南亞次大陸上的古老的民族之一,孟加拉地區曾多次建立過獨立的國家,版圖一度包括現在印度的西孟加拉、比哈爾等邦。早在16世紀時孟加拉已發展成南亞次大陸上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文化最昌盛的地區之一。
  • 為什麼地處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多地震、火山和海嘯災害?
    有人說東亞的群島國家「日本」是被上帝詛咒的國家,其實可能位於東南亞的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才是真正被上帝詛咒的國家。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地震、火山噴發、海嘯、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最多發的國家之一,印度尼西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裡不會是一片寧靜的國土。
  • 看看亞洲各部分的地形地理環境,東亞的地理條件最好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洲,亞洲,不僅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地形環境也最為複雜。一般可以根據不同的自然人文環境將亞洲分成六個亞區,每個部分的差異相當大。西亞最為三大洲和兩大洋的交通樞紐,西亞地區整體上為高原地帶,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安納託利亞高原。外力地貌以乾旱風沙地貌為主,沙漠分布很廣。大部分地區氣候乾旱,降水稀少、水資源短缺,但是這裡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石油資源,使得很多國家僅依靠資源就能富裕。
  • 地圖看世界;世界三大經濟中心之一東北亞、最貧窮地區之一南亞
    (世界燈光圖)當前東北亞地區是亞洲經濟與文化最發達的區域,和歐盟,北美一起並列為當今世界最發達的三大區域。南亞區域內的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裡蘭卡、尼伯爾、不丹和馬爾地夫,此外緬甸、中國西南在文化上亦受到南亞影響很大,所以有時亦被納入南亞的範圍。
  • 東亞人最勤勞,智商也很高,為什麼卻不是世界最富裕的地區?
    也正因為這樣,黑色人種聚集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至今仍是世界最貧窮的地區。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三色人種中最為勤勞、智慧的黃色人種,卻不是世界上最為富裕的那一批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不是都說勤勞可以致富的嗎?
  • 南亞的不丹、西亞的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都是擁有「國王」的國家
    當今世界還有27個國家保留有「國王」,其中亞洲是當今世界上擁有「國王」數量最多的大洲,總共有12個亞洲國家擁有國王,上一期我們介紹了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擁有國王的五個國家,分別是日本、泰國、馬來西亞、汶萊和柬埔寨。此外,亞洲剩餘七個擁有國王的國家,分別是南亞地區的不丹,以及西亞地區的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約旦、卡達、阿曼和巴林。
  • ...全球範圍內血液膽固醇水平最高的地區,已從西方轉向東亞和東南亞
    從1980年-2018年,全球範圍內的總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幾乎沒有變化,但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尤其是東亞和東南亞)出現上升趨勢,而高收入國家(尤其是歐洲西北部及中歐、東歐國家)呈現下降趨勢,才導致了這種不正常的差異化「平衡」。
  • 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南亞地區的「印度」只是一個區域地理概念?
    「國家」是一個政治地理學中的概念,一個國家通常有領土、人民、文化和政府等四個要素來組成,是一定範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部落和部族應該是國家演化的前身,世界上有許多歷史十分悠久的國家,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我們中國的國家發展歷史是沒有中斷的,是一個傳承有序的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國家
  • 世界大米出口最多的五個國家:印度、泰國、越南、美國和巴基斯坦
    特別是對於我國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安全是國家最基本的安全,為此我們一直堅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就是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風險,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充足的糧食儲備,這些儲備的糧食,就是我們的底氣。糧食作物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水稻、小麥和玉米,其中在世界範圍內小麥和玉米的種植範圍更為廣泛,不過水稻是單產最高的糧食作物,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水稻是理想的糧食作物。
  • 世界大米出口最多的五個國家:印度、泰國、越南、美國和巴基斯坦
    特別是對於我國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安全是國家最基本的安全,為此我們一直堅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就是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風險,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充足的糧食儲備,這些儲備的糧食,就是我們的底氣。糧食作物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水稻、小麥和玉米,其中在世界範圍內小麥和玉米的種植範圍更為廣泛,不過水稻是單產最高的糧食作物,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水稻是理想的糧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