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大齡研究生就業難 就業公平任重道遠

2020-12-16 中國教育在線

近日媒體報導,河南農民工滕振國38歲時考上研究生,但是畢業後卻找不到工作,仍然只能去做農民工。大齡研究生就業難再次引起社會的關注和討論。

其實,大齡研究生就業難只是目前中國大學生就業難大背景下的特殊案例。和很多人到中年卻沒有高學歷的失業者或者試圖換工作者的窘境相比,他們可能並不是最困難的。只是由於大齡研究生大多有工作經驗、年富力強、學歷高,讓很多人痛惜人力資源浪費而廣受討論。大齡研究生就業難只是中國大學生就業難、中年以上人士就業難的一個縮影。因此,如果僅把眼光放在解決大齡研究生就業難上,則未免狹窄。

在僱主和應聘者之間,應聘者處於弱勢的位置。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應該保證每個人在求職時不會因為除工作能力以外的因素受歧視而遭遇不公正的對待。在這方面,西方國家的一些做法值得關注。美國的《公平就業機會法》規定,由於種族、膚色、宗教、性別、血統乃至不影響工作的生理缺陷而沒有僱用、拒絕僱用或解僱某人都是違法行為。美國還成立了專門的機構來負責調停有關工作歧視的投訴,如果調停失敗該機構還有權直接訴諸法院以強制執行。同時,美國還有專門的法令,禁止任意的年齡歧視,歧視40-65歲的求職者是違法行為,很可能面臨巨額的賠償要求。而在中國,關於公平就業歧視的立法落後很多,也沒有獨立的機構來調查和受理就業歧視問題。各類僱主包括應該為公平就業做出表率的政府機構等公立單位,在招聘時,公開對招聘對象的性別、年齡甚至戶口等提出要求,那些不符合這些硬性標準的人很自然地會被拒之門外。

當然,除了考慮到年輕人更能幹活等因素,中國的僱主也有一些獨有的難處,比如說大齡研究生為單位服務的時間將更短,單位將很快要為其支付養老、看病等費用,其中更牽扯到工齡等麻煩的細節。而這背後又涉及到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服務體系等問題。此外,很多中年人之所以會去讀研或者換工作,是因為處於職業瓶頸想要突破,如何在升官、升職之外為他們提供事業的出口以及必要的職業指導和業務培訓都需要社會多方面環境的完善。

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放和步入老齡化社會,各類人才的流動速度越來越快,年長者求職的情況也只會越來越多。除了求職者要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儘量避免走彎路。從立法、執行到人們的意識乃至於配套機制等多方面著手建立公平就業的社會環境,為所有人創造儘量公平的競爭環境,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否則今天解決了大齡研究生就業難,明天又會出現其他特殊群體就業難。這方面中國社會仍然任重而道遠。

推薦閱讀

掌上考研

中國教育在線考研訂閱號

研究生留學qq群:437946603

相關焦點

  • 研究生就業難?需要注意什麼?
    但也有很大一部分研究生面臨著很難就業的情況,目前在就業市場上供過於求,用人單位佔據了一定優勢,面對求職者,他們挑挑選選,優中選優。就算你手握碩士畢業證,可能也只是PK了一部分人,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研究生畢業之後都好就業,一些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同樣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
  • 《關於促進大齡失業婦女再就業的建議》第70號提案答覆的函
    在就業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就業市場供大於求,為用人單位人為地抬高就業門檻、設置性別限制提供了條件,造成女性在就業過程中遭遇性別歧視和就業不公平等現象。今年我市大型國有企業攀鋼集團實施減員增效計劃,一批大齡失業女性面臨再就業問題。針對這一情況,市人社局與市婦聯加強溝通,密切配合,主動作為,通過貫徹落實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開展女性就業意識和技能培訓、加強相關法律宣傳和執法監管等途徑來幫助大齡失業女性再就業,營造公平就業環境。
  • 大學生就業難,為什麼研究生就業也難?有哪些解決辦法?
    因此一部分學生換了一種思路,為了避免競爭而直接參加考研,成為研究生之後就可以避開跟應屆畢業生的競爭。但是有這樣想法的學生人數也在不斷增多,這也導致了研究生畢業之後同樣也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那麼如何解決研究生就業難的問題呢?嚴格把控研究生的入學數量和質量,確保培養出優秀的研究生。
  • 臺灣研究生遭遇「就業難」
    「主計總處」官員認為,博碩士雖學歷高,對就業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但學校所學未必符合業界需求,因此失業人數比外界預期來得高。反觀專科偏重技術,較符合業界需求,所以就業機會較多,失業率相對較低。研究生延期畢業迴避就業隨著臺灣民眾平均學歷逐步提升,博碩士學歷的含金量也就相對下降。高學歷抬升了應聘者的職位與收入預期,在現實中卻難找到理想的對應。
  • 研究生擴招能否緩解畢業生就業難
    不僅高職「大擴招」,我國研究生和專升本也大幅擴招。根據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數據,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同比增加18.9萬,達到100萬,普通高校專升本規模同比增加32.2萬人。今年9月發布的《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博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適度超前布局,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穩步擴大。
  • 這類研究生就業受歧視,教育部門呼籲要公平?網友:異想天開
    這類研究生就業受歧視,教育部門呼籲要公平?網友:異想天開!現在就業形勢很嚴峻,很多企業都在縮小用人規模,或者是降低用人成本,學歷越高,能夠找到好工作的機會就越多。,在就業市場上社會社會認可度都不是特別高,不少企業都明確規定:只招收全日制研究生!
  • 大學生就業很難,為什麼研究生就業也很難?有哪些解決辦法?
    因此一部分學生換了一種思路,為了避免競爭而直接參加考研,成為研究生之後就可以避開跟應屆畢業生的競爭。但是有這樣想法的學生人數也在不斷增多,這也導致了研究生畢業之後同樣也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那麼如何解決研究生就業難的問題呢?
  • 39歲的大齡程式設計師該如何面對自身的就業難問題
    有很多大齡程式設計師會選擇創業,聯合創業是比較常見的選擇,程式設計師可以利用豐富的開發經驗來打造技術團隊,同時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經驗優勢。創業本身雖然具有比較大的風險,但是在當前的產業網際網路時代,IT(網際網路)行業依然有非常多的機會,如果能夠找到自己的發展著力點,前景還是比較廣闊的。
  • 研究生就業難是誰的責任?導師:自己的問題!
    大學畢業的時候,很多的同學感覺到找一份好的工作比較的難,所以選擇了報考碩士研究生了,可是三年之後,當自己研究生畢業找工作時,發現自己似乎依然還是很難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優質工作,又遇到了新的就業難的問題,這對於很多的碩士研究生來說是一個很難以接受的問題,畢竟這和自己當初的初衷是發生了偏離
  • 研究生就業難?這3個途徑成為研究生就業的「新選擇」!
    時下大學生就業一直是社會關心的話題,而處於學歷金字塔中間的碩士研究生就業現在也不太理想,主要是目前研究生學習專業與社會需求有所脫節,企業需求不多,除了會計、審計等專業以外,其他的專業企業需求除了北上廣基本上都是比較少,研究生就業面臨著尷尬的局面,就業也不理想。
  • 觀察與思考:研究生「就業難」與低技能陷阱
    研究生「就業難」與低技能陷阱如果當一個國家的「知識」大量失業,而低技能的勞動力卻缺乏時,這個國家就很可能遭遇到了「低技能」陷阱。■福建廈門 彭興庭蘇同學是暨南大學中文系的女碩士,最近因為找工作頻頻遇到挫折,而在一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嚎啕大哭起來。
  • 研究生就業「是非題」非全日制學歷沒資格?
    楊穎秀指出,在一些高校,本科應屆生被招為非全日制研究生後,其培養方式、就業去向等與學碩的區別並不明顯,培養質量也難保證。更需杜絕隱形歧視據媒體報導,目前「非全」研究生在就業中面臨考試資格被取消、選調生被拒籤、編制難落實、政策申請被駁回等諸多問題。
  • 研究生當小學老師也難 浙師大研究生就業鼓勵「高成低就」
    研究生當小學老師也難 浙師大研究生就業鼓勵「高成低就」 www.zjol.com.cn而三年前,他們是該校綜合素質拔尖的本科生,當時完全可以進重點高校做行政工作或在一般高校任教,但他們都首選保送本校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並且在讀研期間學習、科研表現突出。  黃同學告訴筆者:「就業形勢每年都在變,在讀研期間,很多同學都和我一樣,曾萌生過退學找工作的想法,今年能順利和重點中學籤約已屬幸運!」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就業歧視 道歉了事?
    當地已經責令相關部門在今後招聘考試中,嚴格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相關政策,對相關人才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博主「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希望自己帳號有註銷的那一天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會遭遇就業歧視?各種說法都有。但的確存在一個「抱團取暖」的特殊群體。
  • 大學生考研人數逐年增多,研究生就業面臨風險,就業越來越難
    上岸率的增長勢必造成研究生人數增長的後果。研究生的畢業人數也在逐年上升。面臨這一局面,研究生學歷已經變得很常見了。相對於本科及專科而言,碩士學歷仿佛更具有優越性。但成功考研的學生也錯過了畢業後的最佳就業時機。研究生數量的持續增多,讓研究生就業也面臨了危機。
  • 本科生與研究生就業對比分析
    本科生與研究生就業哪家強?小編為準備2018考研的學子們分析研究生就業形勢,希望對考研的小夥伴有所幫助!小編為準備2018考研的學子們分析研究生就業形勢,希望對考研的小夥伴有所幫助!   ▶研究生就業形勢到底如何?研究生就業形勢是否真的不如本科生?   「適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好的。」「學生上大學以後應儘快了解自己、了解社會,同家人溝通,綜合考慮自己未來適合什麼樣的規劃,到底需不需要讀研究生。」
  • 研究生畢業即失業,同樣面臨就業難的問題,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
    物以稀為貴,不斷增長的大學生在就業時也面臨就業難的問題,企業在這些大學生中挑選重點大學畢業的學生,普通大學生的就業就不是很順利。這些沒有找到自己理想工作的大學生,選擇繼續深造,提高自己的學歷,增加自己的就業優勢,希望自己在研究生畢業時,可以獲得更理想的就業就會。
  • 央視批就業不公平:畢業生無工作如何實現中國夢
    央視《新聞1+1》2013年5月8日播出《就業:壓力之下,公平更重要!》,以下為內容實錄:《新聞1+1》2013年5月8日完成臺本——就業:壓力之下,公平更重要!那麼與有限的工作崗位相比,人們更關注的是怎麼能夠實現就業的公平,我們可以看到從2008年1月1日實施的《就業促進法》裡多次提到創造公平就業的環境,然後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平等、公平反覆出現,但是現實生活中是否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繼續連線張先生。張先生,中國有句古話叫「龍生龍,鳳成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 大齡「星兒」就業項目啟動!海亮融愛教育夯實全生命周期計劃
    「1——2——3——4——」3名大齡心智障礙孩子身著工作服,正俯身擦拭著桌子,嘴裡念著被編號的桌面區域。這是海亮融愛教育剛剛啟動的大齡特殊孩子就業項目的培訓場景。經過充分的醞釀和準備,海亮融愛教育7月正式啟動海亮融愛麵館就業項目培訓,幫助「星兒」掌握麵館就業的基本技能。
  • 招聘大齡下崗工補貼一千 重慶鼓勵再就業
    據重慶晚報報導,昨天下午,市再就業辦通報稱,重慶市出臺一系列優待下崗失業人員的新政策。結業後,如果在6個月內實現了再就業,和用工單位籤訂了1年以上的勞動合同,培訓單位可再獲得200元再就業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