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切是為了你好:道德綁架不能解決問題,需要的是尊重和溝通

2020-08-10 我的一口白牙

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可能是中國許多家長在希望孩子懂事聽話時最喜歡說的話了.

所有人都希望別人為自己好.所以當一句我都是為了你好,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這背後的潛臺詞你必須聽我的具有強制性,而這個強制性則代表著家長的控制欲.

我的判斷比你的判斷更準確,所以我直接幫你做的決定你不聽就是不孝順,不聽就是指望硬了,壞的後果都不關我事,因為我的出發點是好的,然而家長自身是為了孩子好,難不成孩子自己就不是為了自己好嗎?

假如孩子真的覺得是為了自己好早就已經同意了,根本就不需要家長的暴風哭泣,首先有好心未必就是好事,家長也是普通人,是人就會犯錯,在某些方面由於認知上的差距,孩子會得出比家長更正確的判斷.

看一看家長的人生,是不是家長想看到的人生;看一看家長的人生,是不是孩子想要的人生.假如不是,這說明家長的建議並不是絕對正確的.

其次家長和孩子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不是你家長的,學某某專業吧做。工作吧,早點結婚吧,這些建議讓家長成為了一個教子有方的成功家長,但在孩子看來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孩子可能選擇自己一點都不喜歡的專業,孩子可能從事著無法施展自己才華的職業.

正如一個童話故事,小時候的小猴子原來一車的胡蘿蔔,但是小猴子並不開心,他只要一根香蕉.

當家長和孩子價值觀不相同時,自然無法掩飾我心,家長雖然嘴上說的我是為了你好,但是讓孩子做的事,其實我是為了我好,自己不努力就讓下一代努力,比叫孩子背起自己的希望和夢想,感動了自己,噁心了別人,實際上剝奪了孩子的這種權利,家有孩子的獨立人格.

此外家長和孩子產生意見的分歧是很正常的事,環境一直在變化社會一直在發展,代溝是客觀存在的,老一輩經歷了太多動蕩,更喜歡從事因社會工作穩定的一些角度出發,年輕人在動用他的環境中成長的想法會更加自主,甚至激進家長和孩子在思想上的衝突不能避免,此時我都是為了你好,並不能促進雙方的理解.

我們把家長和孩子的地位顛倒,回家在家當孩子雙方都親自健全的情況下,你作為孩子會打壓家長的一些愛好嘛,被強制選擇什麼職業嘛,會在逼迫家長的同時說我都是為了你好嘛,顯然這是荒謬而可笑的,孩子不能用愛來評判家長.

那麼當家長逼迫孩子時怎麼就變成天經地義的了呢?我希望那些說我都是為了你好的家長可以給出自己的理由,而不是一句空空如也的,我都是為了你好努力和孩子進行溝通好,不是道德綁架,因為道德綁架並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作為孩子孝順並不意味著要聽家長的所有話.

假如一邊躲在家的文筆底下不能面對生活,一邊哭訴著被家長控制,我只能說活該如此.

我們不是鼓勵孩子去無視家長。而是希望家長和孩子之間能更好的溝通,用自己的理性的理由去溝通,其實他們並不是不可以溝通的人,也請不要用過激的言語傷害他們.

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受到時代的限制,他們很少會追求精神自由,其實很多家長自己的婚姻並不幸福,他們還是會推你結婚生子來結束一生,其實他們的內心並沒有好不好的標準,他們判斷好不好的標準就是世俗的標準,但是儘管某些家長是可憐人,孩子也依然要保持自己的立場,堅定在家長給出到你幸福的理由前,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拱手相送.

讓你的人生是屬於你自己吧!


相關焦點

  • 我一切是為了你好:道德綁架不能解決問題,需要的是尊重和溝通
    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可能是中國許多家長在希望孩子懂事聽話時最喜歡說的話了.所有人都希望別人為自己好.所以當一句我都是為了你好,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這背後的潛臺詞你必須聽我的具有強制性,而這個強制性則代表著家長的控制欲.
  • 「我都是為了你好」,道德綁架並不能起作用,孩子需要尊重與溝通
    文丨陳喜樂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簡簡單單的話是從多少苦口婆心的家長口中說出,也讓多少孩子涼透了心。每個家長都想要孩子變得優秀,他們也想用自己的經驗讓孩子少走一些彎路。
  • 道德綁架"我都是為了你好"
    覺得孩子還小,不能把事情思考的面面俱到,得由你們父母隨時保駕護航?你去左右孩子的學習時間&34;,可是你知不知道孩子吃完晚餐就上樓學習了啊,你還要怎樣?你左右孩子高考志願&34;,可是你知不知道那些填上去的學校和專業也是他思前想後一遍遍的挑選出來的,你以為孩子只是一時愛好填的,你根本不曉得在他心裡,那是沉甸甸的夢想。
  • 別讓「為你好」成束縛孩子的枷鎖,親子關係中,尊重和溝通很重要
    2、孩子沒有辦法獨立父母的一句為你好,孩子就要根據父母的指示去做事情,逐漸的孩子會形成依賴的心理,什麼事情都指望著父母來給他一個正確的答案,而孩子因此會失去獨立的能力,不能獨自思考問題。親子關係中,尊重和溝通很重要:1、不道德綁架孩子為你好就是父母的一種道德綁架的方式。還有的父母會和孩子說,自己養育他是多麼的辛苦,讓孩子千萬不能辜負自己。可是每位家長本身就應該有義務照顧還不能獨立生存的孩子,所以也不應該用因為自己花了錢養孩子這件事,要挾孩子要聽自己的話,這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表現。
  • 父母說「為你好」,是道德綁架還是真的為你好?
    微博上這個話題「父母說為你好是道德綁架嗎」很熱,引來網友熱議。其實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很多父母打著為你好的旗幟,替你做決定,從小到大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樣子,卻不是自己想要的。有個網友,就是因為父母總是以「為你好」的想法,給自己安排,從小到大都是如此,因為自己拒絕了父母這樣的安排,便遭到了全家人的橫眉冷眼,讓他非常壓抑又苦惱。
  • 「我是為你好」,是家庭暴力,也是道德綁架
    有一天小嘟突然問老師:"老師老師,我突然覺得最近壓力好大,但是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您能幫幫我嗎?"老師說:"可以啊,說來聽聽,老師會儘可能幫助你的。""爸爸媽媽對我特別好,但是他們總是說一切都是為了我好,這讓我壓力好大呀!特別害怕讓他們不滿意就辜負了他們的期望。"
  • 「我都是為了你好」:綁架式家庭教育註定會失敗
    「我都是為了你好!」相信大家對於這句話並不陌生,也是大家在成長道路上聽到的最無可奈何的話了。這句話看似溫柔體貼,關懷備至,實則充斥著壓迫、束縛和控制。當下社會,越來越多的父母正以這種綁架式的理念去教育子女,甚至自己犧牲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此換來他們眼中的「最好父母」。
  • 父母老是說我是為你好的的背後隱藏著道德的綁架
    時代在變化,所以各個歲數階層的人的觀念不同,所以對待問題的角度也多多少少不同。比如有些家長會想孩子結業找到工作就婚姻生子過上自己的小日子,但是孩子有可能想的是要儘量儘量工作嚴肅對待掙錢,在物質生存有了保證以後再思考婚姻問題。
  • 「我是為你好」的情感綁架中,透露著三個人性的弱點
    這句話不僅在父母與孩子之間上演,在感情裡,朋友間也是屢見不鮮的,很多人喜歡用「我是為你好」來綁架對方,綁架對方的生活,幹涉對方的行為。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強迫別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這種好是自以為是的好,是道德綁架的好,卻不是真正的好。
  • 男友道德綁架:一句「我都是為你好」,來拘束女友,令女友不滿
    《愛情保衛戰》裡頭有一對嘉賓,男嘉賓總是以一句「我都是為你好」來道德綁架女友,備受網友們的爭議,讓女友十分的難受,感覺處處都受到了限制,而且壓力很大,所以到愛情保衛戰,想要各位專家們給他們,提提意見和建議,讓男友能夠不要老是這樣,一句,「我都是為你好」來道德綁架她。
  • 父母說「為你好」屬道德綁架嗎?這樣心酸的童年誰經歷過?
    他們會永遠為自己的孩子「包辦一切」,其實這樣的保護不完全是正確的,它有時候會有一種適得其反的效果。父母對孩子過度的限制會成為一種道德綁架,讓其失去童年。那麼父母什麼樣的行為算是道德上的綁架呢?我們今天就來深入的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也希望我提出的這些意見可以幫助到這些孩子和正在經歷在這種問題的家庭。
  • 「我都是為了你好」,不是用來傷害孩子的理由,不要讓愛變質
    文|美芽媽媽(文章純屬原創,歡迎媽媽們轉載分享)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在養育他的過程中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讓一些父母採取了極端的教育方式,並且告訴孩子,我都是為了你好。
  • 「百善孝為先」,但父母養育孩子,不能用孝順來「道德綁架」孩子
    在我國孝順是一種傳統美德,但是我們身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用「孝順」來道德綁架我們的孩子。孝順本身沒有錯,但是子女也是一個獨立、有自己思想的人,我們沒有資格要求子女按照我們的要求、模板來成長、生活。 仿佛只有無條件地服從才能配得上我們的養育之恩,也只有百依百順也能當得上孝順兩個字。
  • 以家人之名:父母那句「我都是為了你好」,算不算道德綁架?
    我都是為了你好,其實就是道德綁架我為你犧牲這麼多,你為什麼就不不知道感恩呢?只要你幸福,我怎麼樣都可以。聽不聽由你,可我都是為了你好。你這個樣子我真的非常失望。聽著這些話長大的孩子,也許衣食無憂,看起來孝順、懂事、讓家人驕傲。表面上,他們深愛著自己的父母,拼命工作、努力學習。
  • 我竟然對別人進行了道德綁架
    太多人了,我們等了兩個小時還沒有到我們,孩子又吐了還幾次,心急的我,還沒有等到我的號,便抱著孩子跑進彩超時,厚著臉皮問能不能給我們先做,孩子難受得緊。醫生讓我跟後面一個患者交流一下,我便鼓起勇氣對那個阿姨說,可不可以插個隊,孩子疼得厲害,沒想到那個阿姨一口回絕了我們,說不行,她也排了好長時間隊,我試著跟她溝通說孩子痛的很,她只是複查,並不急,讓我們先看可好,結果她還是不讓。
  • 當父母說「為你好」,其實也是一種道德綁架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在我們與父母結論相悖時,或者是父母為你做了某個決定時,父母總會將「為你好」作為最大的籌碼當「為你好」已經成為限制你自已的工具,我認為這確實是一種道德綁架大到專業要選機電,以後一定要考研,談對象會「被分手」,小到不能化妝不能剪頭髮不能穿短裙…有一次,她崩潰地打電話和我說,他爸媽什麼事情都要說她,指責她,說她做這個做那個做什麼都做不好,好像什麼事情都在和她對著幹。
  • 什麼是道德綁架?遇到道德綁架該怎麼辦?
    二、如果對方在道德標準範圍之內,沒有違背法律,也不損害他人利益或是為了保護自身利益的情況下的不作為,可以被理解和接納(比如不讓座、不下水救人等),但是應該在自我良心上受到譴責。道德綁架的厲害之處。在於他用正義、道德、集體的力量「壓制」個體,他的出發點無論對錯,代表的都是正義的大多數,所以,一般個體在正面反駁時比較困難,只能默認、忍氣吞聲,進而失去辯解的機會和期望。
  • 別讓那句「我都是為了你好」,毀了你和孩子一生的幸福
    是不是父母曾經對孩子說過那句「我都是為了你好」?看似是愛意滿滿,其實這背後是一種控制和道德綁架。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自由。即使是愛,也要互相體諒和尊重,考慮到對方的感受。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一味將觀點強加給對方。
  • 請尊重,也請不要道德綁架
    這兩年總能聽到一個詞「道德綁架」。所謂道德綁架,就是道德被用作砝碼,使得越來越多的偽道德主義者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以道德的名義要求其他人做某些事,過分也好,不過分也罷,重點在「道德」。道德綁架經常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地鐵或公交車上,個別老人強行拽起年輕人:年紀輕輕的,怎麼不知道給老年人讓座呢!
  • 中青報:「道德綁架」實質上是一種道德衝突
    這幾天,題為《阿姨,對不起,我不能給你讓座》的視頻火了,這段視頻由幾個小片段串聯起來,喊出了「拒絕道德綁架」的口號。視頻中「最煩非讓人喝的酒桌文化」「最怕逼著我讓座的阿姨」「最怕不管熊孩子的家長」等橋段,因為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親身經歷,所以引發了大量網友的共鳴。   很多人對「道德綁架」深惡痛絕,但是,究竟什麼是「道德綁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