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總能聽到一個詞「道德綁架」。
所謂道德綁架,就是道德被用作砝碼,
使得越來越多的偽道德主義者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
以道德的名義要求其他人做某些事,
過分也好,不過分也罷,重點在「道德」。
道德綁架經常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地鐵或公交車上,個別老人強行拽起年輕人:
年紀輕輕的,怎麼不知道給老年人讓座呢!
中國文化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訓,
尊老愛老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但年輕人沒有主動讓座也並沒有錯。
讓是人情,不讓是本分,也有理有據。
電視尋親節目裡,小時候被遺棄的孩子已成年,
主持人按照自己的主觀臆斷,強行要求認下親生父母,
在孩子無比尷尬的情況下,主持人指責孩子心胸狹窄,不體諒父母的難處:
你應該理解父母,這樣是不孝順。
主持人做為一個事外人,並沒有充分去理解一個自小被父母遺棄,
從未享受過親生父母關愛孩子的感觸,
他將自己的不痛不癢的想法強行加到孩子身上,
用道德綁架去幹涉了別人選擇的自由。
在捐款的場合,
人們紛紛往捐款箱裡五十、一百元的投錢;
一個富裕的人投進去一千元;
不少人議論紛紛:這麼有錢,才捐一千塊錢?
這種道德綁架的潛臺詞是:
你錢比我多,你就必須要多做貢獻。
在這種心理下,想到的只是捐不捐錢,捐多捐少,
而沒有想到人家正當合法收入得來的錢,是可以自主支配的。
其實中國文化裡有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它早已經告訴了我們要怎樣去做。
做事想事都要先推己及人,
先去想一想我自己想要的是否是也是別人想要的;
我自己想做的,是否別人也喜歡做;
我要求別人的,反過來要求自己,看是否能接受?
在社會中,
一個人只要遵紀守法,就不應該被以任何形式的道德去綁架。
而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別人的人,
往往忘了自己最基本的道德修養;
那就是對別人的尊重。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您的評論。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分享您的觀點,我願意在這裡,聽您說。
本文由秋深秋淺原創,歡迎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聯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