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神秘的鹿科動物」黑麂現身江西武夷山保護區

2020-12-22 新華社

新華社南昌5月31日電(記者姚子云)全身暗灰色,深暗的毛尖呈棕色;背部黑色,尾腹及尾側毛色純白,一條醒目的白尾;頭頂兩角及其周圍有長而蓬散的棕黃色毛,像染燙過的黃髮。近期,在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攝像機多次捕捉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麂的蹤跡。

黑麂被學術界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鹿科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保護物種。自19世紀發現和命名以來,其分布地就局限於贛、皖、浙、閩的幾十個山區縣,屬於分布狹窄、種群量小、難以發現的物種。

2011年4月1日,紅外攝像機拍攝到兩隻未曾在保護區出現的動物「闖」入鏡頭。「難道是黑麂?」保護區高級工程師程松林心頭一緊。「經過仔細比對,確定黑麂現身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上世紀80年代,黑麂的模式產地寧波附近已經沒有其活動蹤跡。」程松林介紹說,2011年在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黑麂,打破了1981年之後國內學術界30年沒有發布黑麂新分布地的「沉寂」。

目前在保護區兩片核心區及其相鄰的緩衝區、實驗區,有10餘個紅外相機點拍到了黑麂的照片和視頻,初步判斷保護區內有一個較為穩定、健康的種群。(完)

相關焦點

  • 江西發現全球最神秘的鹿科動物,央視也報導了!
    江西發現全球最神秘的鹿科動物,央視也報導了!▲黑麂正在覓食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教授級高工程松林介紹作為全球最神秘的鹿科動物黑麂,能夠拍到這些畫面是非常珍稀和寶貴的。黑麂屬於中國所特有的全球瀕危物種,種群數量較少。目前,也只在浙江、福建、安徽和江西四省交界山區分布。由於黑麂性情膽小,遠離人類活動的區域,所以逐步逐步地向森林退縮,也造成它的總群量很少,人類能夠觀察到黑麂的機會比較少。
  • 江西這地方有全球最神秘的鹿科動物出沒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麂(jǐ)的蹤跡這說明鉛山存在一個穩定的黑麂種群紅外攝像機拍到的黑麂視頻非常清晰既有為爭地盤角鬥的,也有母子散步的,還有獨自悠閒轉悠的>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教授級高工程松林介紹作為全球最神秘的鹿科動物黑麂,能夠拍到這些畫面是非常珍稀和寶貴的。
  • 它是全球最神秘的鹿科動物丨Science 活物誌
    黑麂學名為Muntiacus crinifrons,是中國特有的亞熱帶山地森林動物,俗稱紅頭麂、烏金麂、紅頭青麂、蓬頭麂、烏獐,偶蹄目鹿科麂屬,是典型的亞熱帶山地森林動物,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和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名錄中分別被列入附錄Ⅰ和易危級,僅分布於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東部的和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地區,共
  • 這幾種鹿見過嗎 最後一種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
    坡鹿喜食青草和嫩樹枝葉,為食草性動物。棲息在丘陵草坡地帶,分布於東南亞及中國的海南島,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雄鹿具角,第一眉叉自基部向前側平伸出,與主幹幾乎成彎弓形。成年鹿冬毛斑點不明顯體形狹長,頸部和四肢也較為細長,背鬣不明顯,主蹄狹窄而尖,側蹄小。雌獸的頭上沒有角,雄獸頭上角的形狀很特殊,有一個較大的眉杈,向前長出,然後稍微向上彎曲,而主幹則先向後,然後再彎曲向上,並向前伸展。
  • 世界瀕危物種河麂首次現身吉林,其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吉林5月5日電 (石洪宇)4日晚,一隻形似野生狍子,長著獠牙的雄性河麂被送到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站。當地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表示,這是吉林省境內首次發現的野生活體河麂,其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
  • 國際公認的最珍貴「鹿類」動物驚現麗水,你見過嗎
    鳳陽山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時說。目前,鳳陽山自然保護區內的黑麂種群得到了很大的恢復,數量不斷增加,活動也漸漸變得頻繁。 最珍稀鹿類之一——黑麂 黑麂( jǐ ),別稱烏金麂、蓬頭麂、紅頭麂、麂子、青麂,屬於鹿科、麂屬,是麂類中體型較大的種類。體長100~110釐米,肩高60釐米左右,體重21~26千克。
  • 探秘武夷山國家公園科考再出發
    12月1日,正值武夷山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成功21周年,為進一步傳播國家公園理念,2020年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監測主題科考活動啟動。「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活動從2018年以來已連續開展3年,今年為閩贛兩省首次聯合承辦。
  • 各地林草頭條丨江西武夷山新發現11種植物 系江西省新記錄種
    11月9日,記者獲悉,國內核心期刊《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和《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分別於近日刊登相關論文,公布了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發現的
  • 水丹崖的武夷山,玩轉武夷山的正確方式,最懂你攻略之武夷山篇
    這也讓周末出行武夷山變成了可能,然而景區這麼大、景點這麼多,怎麼玩才省時省力又不錯過精華呢?快來看看小編誠心誠意為你奉上的武夷山攻略吧!想走就走,想留就留,才是我要的自由行,我是資深旅遊線路規劃師心軟,帶你一起,隨著心,去捕捉這世界的每一處精彩!
  • 世界上最大鹿科動物現身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
    近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和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採集野外布設紅外相機視頻時,發現多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駝鹿在野外活動的視頻。隨著當地生態系統逐漸恢復,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成為了各類野生動物生存繁衍的天堂。(總臺央視記者 劉曉波 呼和牧仁 於偉奇 梅玉生 李大軍)(編輯 榮夢巖)
  • 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現為世界最大的動物保護區之一,其面積是英國的3倍
    -達庫尼亞島Tristan da Cunha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護區之一。 最近,它已成為地球上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將保護各種各樣的動物物種,防止不可持續的捕魚和開採活動。
  • 南嶺又見「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視界紀錄 攝&nbsp&nbsp&nbsp&nbsp近日,視界紀錄科研監測團隊通過紅外監控相機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極度瀕危鳥類海南虎斑鳽,這是自2007年以來我省第三次在南嶺地區發現這種神秘的鳥。
  • 武夷山:生態有數 發展有路(國家公園新舉措 新行動 新成果) _中國...
    在2020年「關注森林·探秘武夷」生態監測主題科考活動中,記者跟隨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科研院校的專家學者,深入黃崗山、黃溪洲等原始地帶,調查研究生態監測、生物多樣性及垂直帶譜分布狀況,揭開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核心保護區的神秘面紗。  摸清武夷山生態家底  黃崗山山頂的中山草甸上,矗立著一座5米高的碳通量塔。
  • 中國鹿科動物的種數居世界第一,我們卻對它們了解不多
    世界上已知共有 55 種鹿科動物,其中有近半數種類分布在我國,就算國土面積大如俄羅斯、加拿大、美國這樣的國家,境內所分布的鹿科動物種數也遠不及我國。論鹿科動物的多樣性,我國在世界上高居第一位!梅花鹿梅花鹿在鹿科動物當中只能算中等體形,它們慄紅色的體毛上由背部至身體兩側遍布不規則的縱列白斑,這種白色斑點的形狀就好像梅花一樣,看上去優雅而迷人。在冬季觀賞梅花鹿, 毛色就沒那麼漂亮了,它們會逐漸褪下鮮豔的慄紅色「外衣」,再換上厚實的慄褐色或灰褐色「大衣」來迎接寒冬,不僅如此,原本引人注目的白色花斑也會變得渾濁不清或消失。
  • 中國最珍貴鷺鳥現身深圳紅樹林保護區
    黃嘴白鷺——黃色嘴喙,綠色長腿,全身白羽,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飛翔,或在紅樹林和水草間嬉戲覓食,一舉一動都美成「精靈」。 它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危」級,全球數量約有3000隻,中國約有1000隻。由於數量稀少,且難得一見,中國將其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希爾斯維爾野生動物保護區——澳大利亞的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之一
    希爾斯維爾野生動物保護區地處亞拉河谷中心位置,是世界聞名的觀賞生活在自然棲息地的澳大利亞野生動物的最佳場所,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之一。來澳大利亞旅遊,如果您熱衷於觀賞野生動物,那沒就請來希爾斯維爾野生動物保護區吧!
  • 安徽肥東現最原始的鹿科動物,性膽小,卻和食肉動物一樣長有獠牙
    河麂別名獐、牙獐,屬於鹿科,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河麂生性膽小,兩耳直立無角,感覺靈敏,善於隱藏,也善遊泳,人難以近身。如今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外觀:小型鹿,體色為棕黃色,如何區分麝、鹿、獐?再把鹿的定義擴大到整個鹿上科,和鹿科並列的還有個麝科,在方言裡各種麝還常被喚為香獐子。講到這裡,你是不是也被繞暈了?要想知道它們究竟是哪一類,可以這麼做排除法:要腦袋上有角,就肯定不是獐和麝;如果提到能從它身上取香,就應該能排除獐和麂。
  •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提起「江西武夷山」,福建的朋友肯定會問:有沒有搞錯?福建武夷山怎麼變成江西武夷山?可很多著名景點是跨區域,跨省界的,而武夷山就是其中之一。550公裡連綿武夷山脈在福建與江西交界,南面屬福建,北部屬江西鉛山境內,稱「江西鉛山武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