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要考研?
想要彌補高考「遺憾」,考一所更好的大學!
這,可能也是很多同學考研的理由之一。
是啊,年少輕狂,玩心大,火熱的戀情,很容易讓高考成為我們人生的一個遺憾!
所以,你可能會想!
如果,讓我重回高三,我必定會學它個昏天黑日;
如果,讓我重回高三,我必定頭懸梁錐刺股,即使復讀兩年,我也要考一所top10的大學!
但是,人生卻從來就沒有「如果」二字。
於是,上了大學以後,我們又來到了一個新的岔路口。
一部分同學,選擇了繼續沉淪,因為,他發現,與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大,這也意味著要比別人付出更多更多的努力還不一定能夠追趕上別人的步伐。
另外一部分同學,突然醒悟,想要通過努力來彌補自己曾經的年少輕狂。
於是,考研,成了他們內心深處最有力的吶喊聲!
考研,也成為了他們彌補高考遺憾的不二選擇,也是成本最低的選擇。
但是,他們卻常常能夠聽到一些質疑的聲音。
有人會說:「現在找工作,企業都只認第一學歷,你考上研究生又能怎麼樣?」;
也有人會說:「考研哪有那麼容易,就你的「垃圾」本科學校,初試過了,複試依然會被淘汰」;
還有人會說:「研究生畢業哪有那麼容易,就算你能考上,也不一定能夠畢業」。
看吧,如此多的「質疑」聲,成為了很多同學考研的「攔路虎」,面對質疑,很多同學可能不禁會問,考研真的能夠彌補高考的遺憾嗎?
答案當然是可以。
下面,給大家講兩個真實的故事(非雞湯)。
故事1:「自考」生也可以「逆襲」(來自某乎)
故事主人公是一位來自山東的女生,高中時由於早戀(高中算早戀嗎?留言評論),導致高考落榜,只考了500多分,只能上一所三本。
然後,卻因為過於「迷信」花錢上二本最終被騙,上了四年,說好的二本學歷卻成了「全日製成人教育自考本科」,可能連三本都不如。(溫馨提示:高考後不要輕信任何可以低分上本來不可能上的大學,都是騙子)。
雖然只是個「自考本科」,她依舊沒有放棄。
考研的念頭,讓她每天猶如打雞血一般,光她給自己定的考研目標,可能就會把不少人「嚇」的直搖頭。
沒錯,她要考的大學是一所京區211大學。
只是自考本科的她,想考上211大學,難度係數有多大不言而喻,她第一次考研的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的。
但是,第一次考研失敗以後,她依舊沒有放棄,「考研二戰」終於成功上岸。
研究生畢業以後,她又去參加了國考,以筆試第一的成績進入複試,複試5:1又成了那個唯一。
整個「逆襲」過程的苦與累,可能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在本科學校並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她之所以能夠考研成功,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她付出了比其他同學更多的努力。
如果,你還沒有成功或者你覺得自己不可能成功,只能說明你還不夠努力!
故事2:來自身邊的同事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來自身邊的一位同事,他的經歷也很勵志。
他,2014年畢業於位於河南鄭州的「中原工學院」。
這所大學,即使是在大學並不多的河南鄭州,也不算是一所好大學。
如果放在全國的所有高校中,排名基本上都在300開外。
所以說,這真的只是一所普通的「雙非」大學。
再看看錄取分數線,也是擦分數線錄取。
這位同事本科畢業以後,並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隨便找一個工作就去上班。
據他說,他所學專業根本找不到特別好的工作,於是,他選擇了考研。
他考的學校雖然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卻也非常厲害,名字叫「中國科學院大學」。
並且,在他準備充分的情況下,一戰成功。
2017年研究生畢業以後,他順利入職中科院某研究所,並且,工作的過程中,又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掙錢與學歷提升兩不誤,也算是成功實現了「逆襲」。
他,並不特殊,也不是最優秀的,只是千千萬萬大學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員,可能就像我們身邊的某個朋友,某個同事。
但是,他依然通過考研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通過考研彌補了高考的「遺憾」。
一些感想
相信,看完這兩個故事的你,關於考研能不能彌補高考遺憾這個問題,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答案。
我想跟大家說的是,無論我們高中有多年少輕狂,有多無知,高考的失敗可能已經成為定局,並且,這個定局無法再被扭轉。
但是,人生的路卻很長,高考也好,考研也罷,都只是一段小小的歷程。
真正能夠決定我們人生這場馬拉松成功的是我們在整個旅途中的韌性與努力程度。
也許你並不優秀,起點也不好,但是,只要你足夠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怕就怕,你明明不優秀,還不努力!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讚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