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不良行為,父母要學會用「三問法」,避免條件反射式教育

2020-12-20 肯定式教養

網友留言:

我是一個5歲孩子的媽媽,以前覺得自己性格還挺溫柔的,一般不會跟人隨便置氣,但是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我才發現,我的性格原來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好。前兩天吃飯的時候,孩子邊看著電視邊吃飯,我提醒了他很多次,專心吃飯,吃完飯再看,他不聽,氣的我就把電視給關了。結果孩子看到電視被關後,脾氣也來了,把吃剩的米飯都倒到了地上。我一下就火了,上去就給了他一巴掌,教訓他,讓他撿起來。結果最後孩子也不撿,跟我又哭又鬧,我則是氣的又打了他屁股幾下。現在的我特後悔,覺得我對不起孩子,我怎麼變成了這樣的一個媽媽?

這位媽媽的情形其實很普遍,至少就我個人來說,經常都忍不住想揍孩子,但是現在我脾氣好來,還能克制住了。但是很多時候我仍然忍不住大聲的訓斥孩子。

就拿前幾天發生的一件小事來說,我女兒每天晚上都有幾個固定的任務:學悟空識字,畫畫,看15分鐘小視頻,因為學悟空識字和看視頻都是在手機上進行的,所以我一直跟她強調這兩個任務要錯開,不要連在一起做,預防近視。結果前幾天孩子看完視頻後又再接著學悟空識字,我就火了,「都跟你說幾次了,這兩個任務別一起做,你還要不要眼睛?也想近視?說不說就沒點記性。」噼裡啪啦的教訓了孩子一頓。然後過了一會我就後悔了,怎麼就不能平心靜氣的的跟孩子好好說話呢?

那麼,為什麼當父母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總忍不住要用批評打罵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呢?

為什麼父母習慣用批評打罵來教育孩子

父母之所以習慣用批評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是因為保護自己的本能。

因為當父母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產生了大量負面情緒,而出於人體保護自身的本能,父母需要把這些負面情緒發洩出去,從而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於是就產生了發洩情緒的需要。而這時候恰好面對孩子,孩子又是負面情緒的來源,所以父母就開始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對孩子進行體罰。

發洩情緒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本能,跟人體的其他反射行為類似,比如燒到手後立刻縮手、絆倒了會用兩手撐地……都屬於一種條件反射,目的在於保護人體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因此這樣的教育方式被稱為條件反射式教育。

條件反射式教育是指當父母受到孩子的不良行為刺激後,不加思索的就做出相應的應急反應,其中以批評打罵方式為主。在這個教育過程中,孩子的不良行為是刺激源,而父母的批評打罵則是對刺激的直接反饋。

正因為條件反射是人的一種本能,所以當父母受到孩子的不良行為刺激後,也就不由之主的採用條件反射式的教育方式,攻擊孩子。只要是人,有思想感情,就會有這樣的條件反射,因為這是人的本能。所以父母面對孩子不良行為式有批評打罵的傾向也就不足為奇。

條件反射式教育並不適合教育孩子

雖然面對不良行為,父母首先做出條件反射式的教育是正常的,但是這合適嗎?這種方式適合教育孩子嗎?我們畢竟是教育孩子,所以雖然行為沒問題,但我們應該思考這種教育方式是否適合。

其實仔細分析下我們就可以看出,條件反射式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教育孩子,而是為了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如果是真為了教育孩子,那麼父母應該選那種利於孩子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方式,而反射式教育顯然不屬於此行列。

條件反射式教育具有很強烈的攻擊屬性,通常是對孩子大吼大叫、批評辱罵,甚至體罰,這種教育方式通常會貶低孩子自尊,甚至傷害孩子的身體,因此也必然會受到孩子的抵制。畢竟誰都不喜歡被人訓斥。即使這種方式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教育過後留下的傷害也往往是很大的,會嚴重破壞親子關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在運用條件反射式教育後又深深後悔、自責的原因,因為他們感到傷害了孩子。

而父母之所以習慣採用這種教育方式,只是因為它可以發洩父母心中的負面情緒,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只不過順帶的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於是被父母自欺欺人的說「批評打罵是為了教育孩子」,掩飾自己的無能。

所以,條件反射教育與其說是教育孩子,不如說是為了保護自己,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當然,條件反射式教育也肯定不是最優的教育方式。

「三問法」教育

那麼當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父母應該如何教育他們呢?

事實上,父母可以採用「三問法」的方式來尋求最優教育方式。

1、為什麼——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

早上孩子起床起不來晚上做作業拖拖拉拉睡覺時磨磨嘰嘰

當父母面對孩子的這些不良行為時,往往怒髮衝冠,不去思考孩子背後的行為原因,只是簡單的認為「孩子就是慣的」,或者「就是沒記性」。

這種想法可以有,但這是孩子出現不良行為的根本原因嗎?

孩子早上起不來可能是沒有時間觀念做作業的拖拉可能是他不會又不敢問你晚上睡覺磨嘰可能是他還有事情沒做完

只有當父母發掘出這些不良行為背後的真實原因,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反饋,運用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2、是什麼——此時此刻,我要教會他什麼?

找到原因後,父母就應該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用什麼來解決呢?這就需要父母考慮可以傳授孩子什麼樣的技能。

記住,父母是輔助,孩子才是主體。父母不要事無巨細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或者給予他們懲罰逼迫他們解決,而是想想想可以傳授給孩子什麼樣的技能,讓孩子自己獨立的、負責的解決自己的問題。

比如孩子起來晚是因為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父母不能說「既然孩子沒有時間觀念,那以後就每天都叫他起床」,而應該是讓孩子掌握時間觀念,從而可以自己掌控時間,自己獨立起床,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3、怎麼做——該怎麼做效果最好?

有了目的,那麼父母就應該思考用什麼樣的手段,如何更好的把技能傳遞給孩子。

逼迫、打罵等手段雖然也可以做到教育的目的,讓孩子掌握我們傳遞的知識,但這顯然不是最優解,需要父母挖掘自己孩子的特點,結合孩子的年齡、認知特點、當前的環境等來選擇最合適的方式,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引導孩子儘快的掌握理解。

總結

為什麼?是什麼?怎麼做?

父母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常問自己這三個問題,堅持訓練,就可以跳出條件反射式的教育,從而做出更有效的反饋,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一點就炸,面對「情緒小魔王」,家長可嘗試「鷹架式教育」
    面對孩子這個"情緒小魔王"以及這些可能會產生的不良的影響,我們家長必須對這個"情緒小魔王"採取一定的措施,對孩子加以引導,讓孩子學會做情緒的"小主人";那麼家長可以嘗試"鷹架式教育"。其實孩子一點就炸,變成"情緒小魔王"究其本質就是父母沒有引導孩子怎麼樣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做情緒的"小主人",家長如果學會"鷹架式教育",就能避免孩子成為"情緒的小魔王"。
  • 面對孩子一些不良行為,父母除了情緒爆發,還能怎麼管理?
    雖然題目中,題主也沒有具體描述出孩子具體犯了什麼錯,使得題主用這種方式懲罰孩子。所以我挑選一些針對改善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希望能在教育孩子時,提供點建議。通過隔離反省管理孩子不良行為如果孩子犯得錯誤比較大,父母讓他們站門後或到房間自己思過,反省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這也是一種教育孩子的方式。我們可以稱之為隔離反省法。但是我們採用這個方法,目的是教育孩子,而不是像題主描述中的懲罰。
  • 面對孩子不良行為父母情緒失控怎麼辦?
    掃碼進群獲取直播二維碼     本報訊 為了幫助南寧市各中小學家庭形成家庭教育合力,建立行之有效的家校協作機制,使家長和孩子能夠得到有效溝通,12月19日,南寧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攜手南寧日報社共同啟動
  • 「打壓式教育」真的有用嗎?父母要分清利弊,不然很可能害了孩子
    很多時候,大多數父母都會採用打壓式的教育方法,他們希望能給自己的孩子一個警告,讓自己的孩子更能記得教訓。尤其有些父母會希望指責自己的孩子,將自己的孩子貶得一文不值。但是打壓式教育真的有用嗎?所以父母應該掌握三個方法,從自身出發,避免打壓式教育的出現: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思想與其打壓孩子的自信心倒不如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孩子要是擁有了一定的獨立自主能力,那麼他們在未來就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自己未來的方向。
  • 李娜揭露「中國式教育」弊端太多,教育孩子,父母要學會放手
    談到"中國式教育",李娜表示她本人非常不支持這種教育,並且不會用這種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是"中國式教育"?為什麼說不建議採用這種教育方式?"中國式教育",顯而易見是存在於中國家庭的獨特教育模式。
  • 《孩子:挑戰》: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我們可以做什麼?
    過去那種樹立父母權威的教育方式已經不合時宜,父母們需要採取民主的育兒方式。如何面對這一挑戰呢?《孩子:挑戰》這本書告訴了我們答案。這本書寫到:「如何在尊重孩子、給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時,讓孩子尊重規則、承擔責任、贏得合作,這是現代教育的基礎課題,也是現代父母要面對的永恆挑戰」。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和薇姬·索爾茲,這兩個作者在育兒領域都有幾十年的經驗。
  • 孩子有不良習慣,家長可以用「條件反射理論」,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孩子在年齡較小時,心智尚未成熟,對於"是非"的概念並沒有明確,也沒有判斷標準,因此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極其容易出現錯誤行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不良習慣。其次,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出現不良習慣。
  • 這5種「填鴨式」教育正在毀了孩子,你有嗎? 父母要這樣避免
    現在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教育上下足了功夫,希望孩子能夠從小就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優異,這樣能夠為他們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的願景當然是好的,但是很多家長總是不切實際,對於孩子的教育總是急於求成,甚至希望孩子在一兩歲的時候就能夠學會五六歲才能懂得知識。有教育專家分析稱,父母的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不僅不能夠促進孩子的成長,還會消磨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
  • 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父母該如何面對?
    《兒童行為心理學》一書中指出:孩子的行為多種多樣,而其每個行為背後都有著和成人不太一樣的行為心理,只有抓住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要解決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的定義及背後的心理原因。
  • 面對孩子的說謊行為,聰明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我們還可以明確的說,說謊的行為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身上發生的各種行為基本都是父母平時生活中的言行舉止。所以孩子才會模仿父母,更是會恐懼父母對自己的責怪,從而就會使孩子為了各種目的而撒謊。
  • 歐巴馬「九家規」曝光:父母的放養式教育,不過是在騙自己
    很多父母以為國外崇尚放養式教育,其實不然,像歐巴馬,他培養出了兩個優秀的女兒,但從小對女兒們的教養就不是完全的放養,而是有"九家規"來約束女兒去養成良好的習慣,避免染上不好的陋習。而在家規約束下長大的女兒們也確實很優秀,在大學時期表現優異而獲得校長授予最高的贊可。
  • 阿德勒教育理念:孩子不聽話,父母可嘗試階梯式選擇法,更易溝通
    而父母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多半會進行一些打罵教育或者棍棒教育。而這種教育會對孩子造成極其不利的影響,會讓孩子感到絕望,產生自卑心。沒有體會到孩子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沒有和他們產生共鳴,所以孩子會極度反感父母的行為,以至於產生叛逆的現象。而阿德勒教育理念最本質的核心便是讓父母信任孩子,給予孩子最大的理解。2.父母怎樣用阿德勒教育理念教育孩子?
  • 父母「填鴨式教育」真的好嗎?用體驗式教育,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現在的孩子競爭層面大,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要求高,從小就用灌輸的方式傳授給孩子知識,甚至會幫孩子報很多興趣班、培訓班,最後看似有點效果,但不過是在"填鴨式"教育。作為家長會看重孩子的發展?不過是看重孩子的成績而已,"填鴨式"教育想要淘汰,似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畢竟它並不是沒有效果,不過是效果不佳而已。
  • 教訓孩子要把握尺度,家長要學會這樣去做,避免使用暴力傷害孩子
    暴力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用暴力的方式,肯定是其中最糟糕的一種,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錯誤,反而會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尤其是帶給孩子內心的傷害。有些父母總是覺得打孩子是天經地義,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為自己小時候也沒少挨打,不還是照樣長大了嗎?
  • 還在用大道理教育孩子?巧用「支架式」應援法,孩子會更優秀
    而且一家三口絲毫沒有嫌棄泥土弄髒了衣服,五歲的兒子也非常配合,全程沒有任何嫌苦怕累的樣子。甚至在勞作過後,一家三口還幸福地分享了農家飯菜,飯菜雖然清淡,但是一家人卻很開心。看得出來,整個勞作的過程中一家人都非常滿足。不得不說,最好的豪門教育還真的是父母的以身作則。其實從教育方法上看,這也是支架式應援法的一種體現。
  • 避免成為直升機式父母,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家長要怎麼做?
    每一個家長都不想讓孩子太辛苦,可是並不代表事事都要幫孩子做,孩子己所能及的,願意去做的,家長還是放手給孩子一個機會,不要等到孩子長大了,什麼都不願意幫父母做,覺得父母做什麼事情都是應該的時候才後悔。直升機式父母:上世紀開始,美國出現了「直升機式父母」這個名詞,指的是父母每天如同直升機一樣,焦慮地徘徊在孩子的頭頂,監控他們的一舉一動。
  • 11名幼兒被老師扎針,避免孩子被虐待,提前教會孩子三件事
    當我們幫孩子把這個習慣養成之後,再去在臨睡前和孩子聊天,孩子就會知道怎麼去和父母聊天。第三,學會正確的去問幼兒園的生活。孩子不說幼兒園的生活,很多情況是父母沒有用對方法,問孩子問題,一定要從小問題問起,要從孩子最感興趣的問題問起。
  • 萌新奶爸育兒經:學會理解孩子的不良行為
    故事從孩子的一個不良行為開始,有段時間,這個小朋友總是會無端地哭鬧,向我要玩具,而且只要我要求他做一件事,他就會用做事來要挾我,說如果不給他買玩具他就不做等等之類的話,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曾被孩子「威脅」過,這樣的威脅在孩子嘴裡說出來看似不可怕,第一次也許大多數父母都會妥協,包括我。
  • 幼兒教師面對調皮的孩子該怎樣教育?
    幼兒園的老師每天要面對幾十個孩子, 無法像父母那樣對每個孩子面面俱到, 在教育管理孩子方面就需要有方式方法, 通常觀察法和談話法是幼兒園教師常用的方法. 當幼兒園教師觀察到班裡有幾個調皮的孩子時, 該怎麼做呢?
  • 加蘭特反射是一種天然嬰兒反射動作,有關八種嬰兒反射父母要了解
    導讀:加蘭特反射是一種天然嬰兒反射動作,有關八種嬰兒反射父母要了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加蘭特反射是一種天然嬰兒反射動作,有關八種嬰兒反射父母要了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