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蘚科(Leucobryaceae)白髮蘚屬(Leucobryum Hampe)在世界範圍共約80種(維基百科),中國種數不詳,常見4種,分別是狹葉白髮蘚、檜葉白髮蘚和粗葉白髮蘚和爪哇白髮蘚,本期收錄3種。
註:白髮蘚是苔蘚園藝中備受器重的一類,擁有較高的觀賞性,在日本的苔蘚園藝界被稱為「山苔」。
另:辨認苔蘚種類最好用放大鏡,肉眼辨認較困難。
◆ 採集需知
白髮蘚屬的植物一般生長在樹林下的石頭上或大樹下方不被雨淋溼的地方,在較原始的森林中才能找到,對城市和人工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不如真蘚適應性強,可在鄉下的林盤、森林公園或自然風景區中尋找。
▲行人少的樹林中
如果實在找不到,也不必強求,苔蘚園藝並不是非要追求某一特定的植物種類,我們前面多次說過,使用身邊常見的苔蘚就好。
當然也可以網購,不過網購的苔蘚經過多日的長途運輸,質量難以保證,大熊曾經買過幾盒,拿到手裡的苔蘚基本已無力回天,所以不太建議網購。
一 . 檜葉白髮蘚(Leucobryum juniperoideum C. Müller)
檜葉白髮蘚(庭院白髮蘚)是白髮蘚科白髮蘚屬下的一種,在中國大部分南方省市都有分布,如重慶、福建、廣東、海南、兩湖、江浙、江西、四川、港澳臺等,華南地區較為常見。
檜葉白髮蘚植株中等大小,密集墊狀叢生(適用於園藝的主要優勢),單一苔株可高達3cm,植物體呈灰綠色,莖單一或分枝,葉片卵狀披針形,幹時候略皺縮,溼時多伸展、葉基部卵形、上部披針形或管狀,先端急尖或短尖,背面平滑。
孢朔性狀不詳。
檜葉白髮蘚是最受歡迎的苔蘚植物之一,在園藝中運用甚廣,其主要特點是葉較短粗,葉片先端背面平滑。
▲野生群落
▲尚未成型的野生群落
▲形態良好的野生群落
▲粗壯的管狀葉片
▲大面積群落
該種相對較喜蔭,培養時需要儘量避免陽光直射,對空氣溼度的要求較高,屬於效果好,但不太好養的一種植物。
二 . 狹葉白髮蘚(Leucobryum bowringii Mitt.)
狹葉白髮蘚(包氏白髮蘚)是白髮蘚科白髮蘚屬下的一種,在中國大多數省市都有分布,如安徽、福建、兩廣、雲貴川、海南、兩湖、江西、浙江、等地,在雲南分布較廣泛,福建、廣東較多,四川等地較少見。
狹葉白髮蘚植株中等大小,密集叢生,單一苔株可高達2cm,常呈麵包團狀群落聚集,植物體呈灰綠色,具光澤。莖單一或分枝,葉幹時扭曲,易脫落,葉片長卵形或長橢圓形,上部狹長披針形,先端呈管狀,背面平滑。
朔柄纖細,紅色,長可達2cm,孢朔傾斜或平展,兜帽狀。
狹葉白髮蘚的主要特點是:葉片細長(相對其他白髮蘚),空氣較幹時葉片扭曲。該種一般都附生在樹上。
白髮蘚是一類較原始的苔蘚植物,莖葉分化不太明顯,一般呈多葉簇生狀態。
▲更狹長的葉片
▲麵包狀態群落
三 . 粗葉白髮蘚(Leucobryum bowringii Mitt.)
粗葉白髮蘚(糙葉白髮蘚)是白髮蘚科白髮蘚屬下的一種,主要分布在氣候溫暖的熱帶或亞熱帶區域,中國南方城市較常見,如福建、兩廣、海南、湖南、四川、貴州和臺灣等省市,分布相對較少。
粗葉白髮蘚植株中等大小,墊子狀密集叢生,單一苔株可高達4cm,常呈麵包團狀群落聚集,植物體呈淺綠色。莖直立,單一或分枝,無中軸,葉幹時不扭曲,葉片直立或略彎曲,上部狹長至闊披針形,基部長卵形,先端近管狀,銳尖或短尖,先端背面具疣(小斑點)。
孢朔性狀不詳。
該種與檜葉白髮蘚較難區分,兩者生活習性和效果基本一致,不必深究。
▲大面積群落
苔蘚植物的生活共性(適用於真蘚):避免陽光直射,需散光(或偏光)照射,空氣相對溼度需要保持在65%以上(用溼度計監測),生長適溫在15-28℃,需要較良好的通風(避免滋生藻類和地衣),但是不能放在風口上。
白髮蘚是苔蘚園藝中備受歡迎的一類,日本苔蘚園藝界很是推崇,被稱為「山苔」,幾乎是每一個盆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白髮蘚顏色靚麗,群落美觀,葉片飽滿,即可獨賞一個群落,也可與大部分植物組合種植,常常在苔蘚盆景中作亮色部分,之前介紹過的苔玉盆景也大都是用白髮蘚製作,國內網上常賣的「苔蘚微景觀」也都是白髮蘚。
但是白髮蘚的適應能力不如前一期所說的真蘚,在群落成型之前各個苔株之間的縫隙比較明顯,觀賞性略低。
▲流木盆景
▲流木盆景
▲迷你苔庭
▲微景觀
▲加玻璃罩適合懶人
最好用透光好的高亮玻璃
▲獨賞群落
▲容器創意
白髮蘚確實是一種非常不錯的盆景苔蘚,但是野外找不到也不必強求,大熊自己曾經為了找野生白髮蘚跑遍了自己家鄉的農村,結果一無所獲,後來想通了就放棄了,並不是只有白髮蘚才能製作苔蘚盆景,如果一定要養這種植物但又採集不到,可以考慮網購。
您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
如果你喜歡我們,請推薦給更多的朋友。
如果你對我們有意見或者建議,我們歡迎你留言。
請記住我們:
微信ID:environment-tomorrow長按二維碼關注點擊「閱讀原文」訪問ET微官網
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最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