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蘚【苔蘚植物專題NO.3】

2022-01-02 環境與未來


白髮蘚科(Leucobryaceae)白髮蘚屬(Leucobryum Hampe)在世界範圍共約80種(維基百科),中國種數不詳,常見4種,分別是狹葉白髮蘚、檜葉白髮蘚和粗葉白髮蘚和爪哇白髮蘚,本期收錄3種。

註:白髮蘚是苔蘚園藝中備受器重的一類,擁有較高的觀賞性,在日本的苔蘚園藝界被稱為「山苔」。

另:辨認苔蘚種類最好用放大鏡,肉眼辨認較困難。

◆ 採集需知

白髮蘚屬的植物一般生長在樹林下的石頭上或大樹下方不被雨淋溼的地方,在較原始的森林中才能找到,對城市和人工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不如真蘚適應性強,可在鄉下的林盤、森林公園或自然風景區中尋找。

▲行人少的樹林中

如果實在找不到,也不必強求,苔蘚園藝並不是非要追求某一特定的植物種類,我們前面多次說過,使用身邊常見的苔蘚就好。

當然也可以網購,不過網購的苔蘚經過多日的長途運輸,質量難以保證,大熊曾經買過幾盒,拿到手裡的苔蘚基本已無力回天,所以不太建議網購。

一 . 檜葉白髮蘚(Leucobryum juniperoideum C. Müller)

檜葉白髮蘚(庭院白髮蘚)是白髮蘚科白髮蘚屬下的一種,在中國大部分南方省市都有分布,如重慶、福建、廣東、海南、兩湖、江浙、江西、四川、港澳臺等,華南地區較為常見。

檜葉白髮蘚植株中等大小,密集墊狀叢生(適用於園藝的主要優勢),單一苔株可高達3cm,植物體呈灰綠色,莖單一或分枝,葉片卵狀披針形,幹時候略皺縮,溼時多伸展、葉基部卵形、上部披針形或管狀,先端急尖或短尖,背面平滑。

孢朔性狀不詳。

檜葉白髮蘚是最受歡迎的苔蘚植物之一,在園藝中運用甚廣,其主要特點是葉較短粗,葉片先端背面平滑。

▲野生群落

▲尚未成型的野生群落

▲形態良好的野生群落

▲粗壯的管狀葉片

▲大面積群落

該種相對較喜蔭,培養時需要儘量避免陽光直射,對空氣溼度的要求較高,屬於效果好,但不太好養的一種植物。

二 . 狹葉白髮蘚(Leucobryum bowringii Mitt.)

狹葉白髮蘚(包氏白髮蘚)是白髮蘚科白髮蘚屬下的一種,在中國大多數省市都有分布,如安徽、福建、兩廣、雲貴川、海南、兩湖、江西、浙江、等地,在雲南分布較廣泛,福建、廣東較多,四川等地較少見。

狹葉白髮蘚植株中等大小,密集叢生,單一苔株可高達2cm,常呈麵包團狀群落聚集,植物體呈灰綠色,具光澤。莖單一或分枝,葉幹時扭曲,易脫落,葉片長卵形或長橢圓形,上部狹長披針形,先端呈管狀,背面平滑。

朔柄纖細,紅色,長可達2cm,孢朔傾斜或平展,兜帽狀。

狹葉白髮蘚的主要特點是:葉片細長(相對其他白髮蘚),空氣較幹時葉片扭曲。該種一般都附生在樹上。


白髮蘚是一類較原始的苔蘚植物,莖葉分化不太明顯,一般呈多葉簇生狀態。

▲更狹長的葉片

▲麵包狀態群落


三 . 粗葉白髮蘚(Leucobryum bowringii Mitt.)

粗葉白髮蘚(糙葉白髮蘚)是白髮蘚科白髮蘚屬下的一種,主要分布在氣候溫暖的熱帶或亞熱帶區域,中國南方城市較常見,如福建、兩廣、海南、湖南、四川、貴州和臺灣等省市,分布相對較少。

粗葉白髮蘚植株中等大小,墊子狀密集叢生,單一苔株可高達4cm,常呈麵包團狀群落聚集,植物體呈淺綠色。莖直立,單一或分枝,無中軸,葉幹時不扭曲,葉片直立或略彎曲,上部狹長至闊披針形,基部長卵形,先端近管狀,銳尖或短尖,先端背面具疣(小斑點)。

孢朔性狀不詳。

該種與檜葉白髮蘚較難區分,兩者生活習性和效果基本一致,不必深究。

▲大面積群落

苔蘚植物的生活共性(適用於真蘚):避免陽光直射,需散光(或偏光)照射,空氣相對溼度需要保持在65%以上(用溼度計監測),生長適溫在15-28℃,需要較良好的通風(避免滋生藻類和地衣),但是不能放在風口上。

白髮蘚是苔蘚園藝中備受歡迎的一類,日本苔蘚園藝界很是推崇,被稱為「山苔」,幾乎是每一個盆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白髮蘚顏色靚麗,群落美觀,葉片飽滿,即可獨賞一個群落,也可與大部分植物組合種植,常常在苔蘚盆景中作亮色部分,之前介紹過的苔玉盆景也大都是用白髮蘚製作,國內網上常賣的「苔蘚微景觀」也都是白髮蘚。

但是白髮蘚的適應能力不如前一期所說的真蘚,在群落成型之前各個苔株之間的縫隙比較明顯,觀賞性略低。


▲流木盆景

▲流木盆景

▲迷你苔庭


▲微景觀

▲加玻璃罩適合懶人

最好用透光好的高亮玻璃

▲獨賞群落

▲容器創意

白髮蘚確實是一種非常不錯的盆景苔蘚,但是野外找不到也不必強求,大熊自己曾經為了找野生白髮蘚跑遍了自己家鄉的農村,結果一無所獲,後來想通了就放棄了,並不是只有白髮蘚才能製作苔蘚盆景,如果一定要養這種植物但又採集不到,可以考慮網購。

您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

如果你喜歡我們,請推薦給更多的朋友。

如果你對我們有意見或者建議,我們歡迎你留言。

請記住我們:

微信ID:environment-tomorrow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訪問ET微官網

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最能體會

相關焦點

  • 真蘚【苔蘚植物專題NO.2】
    (Bryaceae)真蘚屬(Bryum Hedw.)在世界範圍共約400種(不完全統計),中國約20種(維基百科),常見3種,分別是真蘚、柔葉真蘚和細葉真蘚,本期收錄1種真蘚。註:真蘚的主要特徵是植株有銀白色光澤(光照下),適宜環境下呈淡綠色,單一苔株呈圓柱狀(明顯特徵),若在空氣溼度較大的情況下,葉片會緩慢張開。真蘚是園藝上很常用的一種苔蘚植物,日本俗稱「銀苔」或「饅頭苔」。
  • 金髮蘚&大葉擬金髮蘚【苔蘚植物專題NO.4】
    ,但不是同屬植物。金髮蘚科(Polytrichaceae)金髮蘚屬(Polytrichum Hedw.)在世界範圍共約20種(維基百科),中國種數不詳,常見3種,本期收錄1種;擬金髮蘚屬(Polytrichastrum Hedw.)在世界範圍共約5種(維基百科),中國常見2種,本期收錄1種。另:辨認苔蘚種類最好用放大鏡,肉眼辨認較困難。
  • 苔蘚植物(綜述)【苔蘚植物專題NO.1】
    寫在前面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整,之前為大家承諾的苔蘚植物專題正式開始收集了,這期間我們也分享了一些關於苔蘚園藝的內容
  • 葫蘆蘚&日本立碗蘚【苔蘚植物專題NO.10】
    (Funariaceae)立碗蘚屬(Physcomitrium Bridel)種數不詳,中國常見3種,本期收錄1種,葫蘆蘚屬(Funaria Hedw.)在世界範圍約有200種(維基百科),中國常見1種,本期收錄1種,兩者園藝效果相近,所以本期一併介紹。
  • 檜葉白髮蘚(leucobryum juniperoideum)
    直立型苔蘚,莖高2-3釐米左右,葉片長3-4毫米,葉子不那麼有光澤,即使乾燥也不會收縮太多。假根不發達,莖葉容易脫落。我國北方的鹼性土壤不適宜白髮蘚生長。 溫度:白髮蘚常於見我國南方,春夏之交(以浙江地區的4月份為例),平均溫度升至20度左右,室外枯黃的白髮蘚開始進入生長旺季。人類生活的室內溫度非常適合白髮蘚的生長。根據文獻:「高溫(38℃)或乾旱(溼度50%以下)會對檜葉白髮蘚造成嚴重傷害」。
  • 苔蘚植物的物種多樣性和特徵植物景觀價值
    應用微景觀的苔蘚物種相對較多,有大量可供選擇的苔蘚物種,市面上用的較多的是白髮蘚、大灰蘚、萬年蘚、匐燈蘚、東亞砂蘚等,其中白髮蘚因其耐逆性、觀賞性、失水後觀賞效果仍較好等優點,屬於室內微景觀用的最多的蘚類。
  • 常見苔蘚類群識別:真蘚科
    常見苔蘚類群識別:真蘚科整理:董上(苔蘚植物零基礎入門班班長,微信號:zjsjhbpx)四、真蘚科真蘚科是世界性大科,種類繁多,我們常見有真蘚屬、短月蘚屬、絲瓜蘚屬,還有比較容易辨認的大葉蘚屬。(雙色真蘚孢蒴視頻   韓國營拍攝)我們先扯一下真蘚屬,它是真蘚科的主幹屬,種類最多,分布廣泛。直立叢生,有特別喜水的種類。中肋單一,比較粗長(通過放大鏡可以看中肋)。
  • 頑強的苔蘚 緣何人工種植難?
    然後沒過幾個月白髮蘚就在養護者的精心呵護下變黃了,可憐的它們被施工者拋棄了,又從野外挖回新鮮的替換,如此反覆輪迴。當一個地區白髮蘚挖光後,聰明的挖蘚人又找到真蘚類代替白髮蘚,還賜予它們一個好聽的名字「朵朵蘚」。
  • 常見苔蘚類群識別:灰蘚科 終結篇
    常見苔蘚類群識別:灰蘚科整理:董上(苔蘚植物零基礎入門班班長,微信號:zjsjhbpx)我們聊聊匍匐生長的類群,也就是所說的側蒴蘚類。借著許老師的問題,我們先聊聊灰蘚科。灰蘚科是一個很大的科,屬種多,分布廣,它的模式屬是灰蘚屬Hypnum,這個屬是最早成立的苔蘚的屬之一,這個屬原來巨大,很多類群都被放在這個屬裡了,如果查文獻可以看出,許多種類的基原異名,屬名都是Hypnum,後來隨著學科的發展,這個屬分出去很多科屬。
  • 日本曲尾蘚【苔蘚植物專題NO.13】
    可嘗試在郊區或鄉村等地,樹林比較密集的溪流邊尋找,城市環境少見,採集最好要用灰刀(刮刀)連土一同纏起來,鏟土一定要鏟深一點,避免破壞植物的根部。日本曲尾蘚是曲尾蘚科曲尾蘚屬下的一種,在中國大部分省市都有分布,多生長在林下空氣溼度較高且腐殖質豐富的土壤和大樹根部,巖石表面也可生長。日本曲尾蘚植物大,密集叢生,植物體黃綠色,略帶光澤,高2-5cm,莖單一,西叉狀分支,密被假根,葉四散傾立或扭曲,乾燥時呈鐮刀狀彎曲,溼時略伸展,狹長披針形,上不背凸,龍骨狀,邊緣有粗銳齒,中肋單一,纖細。
  • 苔蘚簡介
    苔蘚,最低等的高等植物植物無花,無種子,以孢子繁殖
  • 苔蘚總是死?你可能沒掌握苔蘚的養殖技巧
    所以,溫度的高低不會影響到苔蘚的死亡,但是在極低溫和極高溫的環境下,苔蘚會作出自我保護,停止生長。研究表明,適合苔蘚生長的溫度為15-25攝氏度。光線篇苔蘚屬於陰性植物,大部分苔蘚不耐強光。只有砂蘚、牆蘚等極少數苔蘚喜歡強光。特別是砂蘚,也就是常說的星星蘚,在弱光環境下很難養出狀態。
  • 雨林生態缸苔蘚推薦-提燈蘚科
    提燈蘚科界: 植物界 Plantae門: 蘚類植物門 Bryophyta綱: 蘚綱 Bryopsida
  • 【壺蘚科】論苔蘚是如何實現自由飛 「翔」
    然而我在高山上忍著臭氣翻找了數堆的牛糞,也沒見到所謂的壺蘚蹤跡。直到最後一天登上5000多米海拔的流石灘才瞅見一小叢附著在幹得不辨是糞的壺蘚(心情很複雜,我到底是為啥翻了那麼多新鮮的臭牛糞的)年少不知相機得好好使今年上巴朗山時,也不忘關註上面的壺蘚。這次也收穫了兩種壺蘚,並齒蘚屬和壺蘚屬各一種,其中壺蘚屬sp已經長出了一大叢深紅豔麗的孢蒴,孢子已經在蒴口蠢蠢欲動了。
  • 壹木讀書會 |十月值日分享——苔蘚小百科
    2018.10.12 苔蘚每日科普:苔蘚植物分類和主要群的區別(林奈的失誤與遺忘)也許林奈在種子植物領域的分類做的不錯,但是在林奈1753 年的植物種志中,沒明確苔類,把放苔類在藻類中(藻類6屬39種,苔類和角苔都被錯誤地處理為藻類植物)蘚類8屬,103種(一些蕨和苔也放在蘚類中)。
  • 苔蘚面面觀:泥炭蘚的鑑賞以及在園藝寵物市場的應用
    苔蘚面面觀|泥炭蘚的鑑賞以及在園藝寵物市場的應用花木君人們俗稱的苔蘚,指的是苔蘚植物(Bryophyte),屬於最低等的高等植物。苔蘚植物門包括苔綱(Hepaticae)、蘚綱(Musci)和角苔綱(Anthocerotae)。其中苔綱包含至少330屬,約8000種苔類植物;蘚綱包含近700屬,約15000種蘚類植物;角苔綱有4屬,近100種角苔類植物。
  • 草缸造景常見的苔蘚微景觀種植注意事項
    草缸造景常見的苔蘚微景觀,是用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等生長環境相近的植物。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苔蘚微景觀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苔蘚微景觀的種植技術苔蘚植物是一種小型的綠色植物,結構簡單,僅包含莖和葉兩部分,有時只有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
  • 苔蘚叔張力的「微觀森林」
    這位就職於深圳仙湖植物園的香港大學生態學博士,探「蘚」路線遍布全球,從熱帶雨林到近極地沼澤,再到喜馬拉雅山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發現過新物種,也發現過已被宣布滅絕的苔蘚;寫過多本苔蘚植物專業及科普讀物,還在仙湖植物園建立國內第一個苔蘚植物引種苗圃。7月16日起連續6天,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命名法規會議將在大會主會期前一周在深圳大學城召開。
  • 苔蘚畫?地衣畫?你還傻傻分不清?
    這不,在歷屆上海植物園的陰生植物展中,就有這樣的一類展品,常被大家稱為苔蘚畫。在今年的秋季花展中,更是用苔蘚拼出了一幅中國地圖,通過起伏的微地形和不同種類的苔蘚,使祖國的綠水青山躍然紙上。除了苔蘚畫,還有另一種很相似的展示形式——地衣畫。在本次的陰生植物展上,從一帶一路、經典國粹、築夢藍天等角度展示了6幅地衣畫。
  • 苔蘚養護|這是我能給大家最好的交代了
    開孔大了,或者開孔位置不合適,苔蘚周圍的水汽很快散失,失去了悶養的優勢,悶養就是為了減少澆水頻率。開孔小了,又和沒開一樣,水汽久久不散,裡面無法完成一個乾濕交替的周期太長,或者壓根無法完成乾濕交替,裡面一直是溼的。「乾濕交替」不是今天文章的重點,這裡簡單說一下,乾濕交替是養好植物的不二法門,苔蘚也是植物,也遵循此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