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娃誰養,我養我的娃,讓你媽養你去!寶媽一句話講出產婦悲哀

2020-10-03 母嬰說事

剛生完孩子,是最容易爆發家庭矛盾的時候,因為月子期間,產婦的心理變化很大,甚至有近一半年人會出現抑鬱症

可這種變化,卻很難被外人所理解,哪怕是最親近的老公,有時候也會覺得產婦的各種"無理"要求是矯情。一旦話不投機,吵架甚至鬧到離婚也就不足為奇了。

前兩天,朋友小劉突然開始抱怨起婚姻不幸運,甚至一度產生了離婚的念頭。這讓大家很驚訝,因為小劉結婚才一年多,不久前剛生下兒子,正是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時候。可一轉眼,兩人的婚姻居然都走到了破裂的邊緣,這到底是要鬧哪出呢?

從小劉口中,大家才了解到,原來矛盾就產生於生完孩子後。當初小劉懷孕,家裡就已經約定好,月子期間由婆婆照顧,這樣既符合傳統,而且也考慮到了小劉母親身體不好的情況。

可沒想到,兒子生下來後,婆婆卻百般推諉,只待了兩天就走了。結果月子期裡,小劉不得不拖著虛弱的身體一個人帶孩子。

育兒的重擔壓得小劉喘不過氣來,心裡的脾氣更是越積越厚,終於有一天, 她因為一件小事和老公鬧僵,爭吵間便拿婆婆爽約說事

結果老公氣頭上也不肯相讓,還說人家生的孩子都能自己養,就你不能?小劉聽了氣得直打哆嗦,便一句話懟了回去:誰的娃誰養,我養我的娃,讓你媽養你去吧!說完就抱著孩子進了房間,還反鎖了門,第二天便帶著娃回娘家了。

"誰的娃誰養",小劉這一句負氣的話,其實又何嘗不是講出了產婦的悲哀呢?如果不是長期的積怨,任何一個剛剛當上媽媽的人,都不會完全不顧一個完整家庭對寶寶的重要性,而去和老公撕破臉。

生完孩子的女性易暴躁?這是有原因的

產後激素水平的波動,導致產婦容易情緒化不可否認,生完孩子後的女性,脾氣確實普遍要比平時更加暴躁,這一點,相信身邊人尤其是貼身照料的家人都能體會得到。

然而這並非一些人想像的那樣,是產婦居功自傲,企圖拿孩子來壓迫家人。產婦出現這樣的變化,其實是分娩前後,體內激素水平劇變導致的。

激素水平變動幅度越大,產婦也就越容易情緒化,極端情況下,甚至能發展為產後抑鬱

生完孩子的女性,特別缺乏安全感女性擇偶時,最看重的就是安全感,這是因為兩性之中,女性天生偏弱勢,需要一個強大的依靠來保護自己。

而生完孩子後,這種弱勢就陡然增加了一份,剛出生的小嬰兒,也是亟需保護的。

在這種情況下,但凡生活中有些許不如意之事,就會激發產婦的安全焦慮,尤其是當這種不如意是由老公帶來的時候,產婦的不安全感更是會飆升到爆棚

如果每一位產婦的家人都能了解女性產後的心理機制,相信產後的矛盾就要少很多了。

尤其是老公,對於產後脾氣不佳的老婆,應該儘量去包容,因為孩子雖然是她生的,卻是屬於你們兩個人的,而不是誰生的就屬於誰,身為父親,理應肩負起至少一半的育兒責任。

當然了,產婦也是孩子的生母,雖然已經飽嘗了懷孕之苦和分娩之痛,但育兒的職責,尤其是三歲以內的育兒職責,還是應該勇敢地擔當起來的。

產婦雖然苦,但產後的育兒職責,卻沒理由推脫

新生兒離不開母親女性生孩子確實是一筆很大的付出,這個無論是誰都要承認的。但孩子畢竟不是自主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而是父母的選擇,因此孩子生下來後,無論母親還是父親,都應該義不容辭地肩負起育兒的責任。

而新生兒期間,孩子對母親是更依賴的,缺乏母親的呵護,對孩子的人格發展很不利。所以無論生完孩子的你有多苦多累,在育兒這件事上,都不可懈怠,更不可推脫。

哺乳對嬰兒發育更有利現在有很多人認為,女性生孩子已經受了很多罪,生下來就應該交給男性去撫養了,所以有的產婦明明有能力哺乳卻不願意給娃餵奶,而是讓他吃奶粉。

其實母乳才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吃母乳的嬰兒,無論是體格發育還是免疫力等方面,都比吃奶粉的寶寶更強。

所以產婦如果有條件的話,應該儘可能地給孩子哺乳。當然了,寶爸方面也應該有相應的付出。

撫養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責任,而在生孩子以及初期的養育上,母親的付出是遠遠超過父親的。故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就理應體諒母親的辛苦,並儘量在物質以及感情呵護等方面給母親彌補。只有這樣,家庭才會溫馨和諧,寶寶也才能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相關焦點

  • 「讓我養弟弟,我兒子誰養?」高齡產婦生完孩子讓女兒養,被拒絕
    「我養弟弟,我兒子誰養?」寶媽拒絕撫養弟弟,高齡產婦不願意了張阿姨的女兒在市區幼兒園上班,去年剛生了一個孩子晉升為寶媽。現在專門在家帶孩子,丈夫出去工作,生活雖然有些緊,但是也很幸福。兩位老人起初是答應了,但是年齡終究是大了,日子一長就顯得力不從心了,於是就和女兒商量讓女兒幫忙照顧,結果張阿姨的女兒聽完後直接就生氣了,直接回懟道:「讓我養弟弟,那我兒子誰養?」
  • 「我養弟弟,我兒子誰養?」面對父母的要求,大女兒無情拒絕
    但老兩口生娃的決心特別強烈,誰也說服不了他們。因此在小孩三個月的時候,夫妻倆找到女兒,希望讓女兒來養弟弟。面對父母的要求,大女兒無情拒絕:"當初我讓你們不生,你們偏要生,現在讓我來養弟弟,那我的兒子誰養?"女兒的拒絕,讓夫妻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 「你媽不帶娃,我媽沒義務,誰生誰帶」老公護母,寶媽霸氣回應
    小雅老公根本不懂得體貼她,反而還拋出了一句:「你媽不帶娃,我媽沒義務,你要不想讓你媽帶,那就誰生誰帶!」,讓你媽伺候你去吧!我的孩子我自己養!」也再顧不得所謂的感情,當天就打包好自己所有的東西,抱著孩子直接就回了娘家。小雅媽媽也不想讓女兒再受這個氣,就讓小雅離婚了。
  • 我養娃你不來幫襯,老了也別來煩我,寶媽一番話讓老人無地自容
    然後,寶媽就很生氣,說道:「我養娃你不來幫襯,老了也別來煩我。」寶媽回懟說:「養老是子女的義務,不是我兒媳的義務。你兒子可以管你,但是我一天都不伺候。你們生病了我不管,住養老院我也不去看,因為我帶娃艱難,吃不上飯,孩子生病大半夜抱著去醫院的時候,你們也沒管我。」寶媽一番話讓老人無地自容。
  • 「我養娃你不來幫襯,老了也別來煩我」寶媽一番話讓老人無地自容
    然後,寶媽就很生氣,說道:「我養娃你不來幫襯,老了也別來煩我。」寶媽回懟說:「養老是子女的義務,不是我個兒媳的義務。你兒子可以管你,但是我一天都不伺候。你們生病了我不管,住養老院我也不去看,因為我帶娃艱難,吃不上飯,孩子生病大半夜抱著去醫院的時候,你們也沒管我。」寶媽一番話讓老人無地自容。
  • 「我養弟弟,我兒子誰養?」面對老兩口的要求,大女兒泣不成聲
    「我養弟弟,我兒子誰養面對老人的無理要求,小麗泣不成聲,明確了表示了拒絕,並質問父母「我養弟弟,我兒子誰養?」高齡產婦與正常生育年齡的產婦有何區別?不僅如此,由於產婦年紀較大,胎兒更不穩定,更容易流產。
  • 「你媽不帶娃我媽也沒義務帶,誰生的誰帶」寶爸護母結果後悔不已
    帶娃問題一直是本難念的經,甚至有許多家庭甚至因此誕生出許多矛盾。在生娃前,長輩們都會不斷的催促趕緊把娃生下來,但是娃生下來後,家庭開支提高了,年輕父母不得不外出賺錢,而老人們呢,操勞半輩子的他們也想休息休息,或者是因為身體因素也不能幫年輕人帶娃,那娃究竟誰來帶呢?
  • 「我再也不生了」一年後寶媽又來生娃,為啥女人好了傷疤忘了痛?
    >表妹在婦產科工作,前兩天跟我講了一個事情。她說,去年她剛到醫院實習,對經手的第一個產婦特別有印象,當時那位產婦疼得面目扭曲,掙扎得頭髮亂蓬蓬的,看到那個形象她都有陰影了,說以後不敢生孩子了。尤其是那位產婦邊生還邊罵她老公,說生孩子的罪都讓她自己受了,孩子以後還得跟他姓,就哭喊著說:「我再也不生了……」但是一年後這位寶媽打臉了,因為她又來生二胎了,剛好又被我表妹碰上。
  • 寶爸責罵寶媽帶娃不上班太懶,寶媽怒極回懟:我上班你帶娃試試
    因為產假不長,公司又不養閒人,張女士只好辭職回家待產。二寶出生後,張女士就在家全職帶娃沒有工作,丈夫常常為此感到生氣。張女士被罵懵了,一時沒反應過來,丈夫又說:「你就是好吃懶做,沒有上進心。我們單位的女同事,誰不是工作到快要生了才去醫院,人家產假過後立馬就回來工作了,你看看人家多勤快!你還喊著帶兩個孩子累呢,我媽那一輩子不是帶三四個娃的?有你這麼矯情嗎?」
  • 我媽養我大不易,憑啥侍候你做月子?男人應是婆媳關係的向陽花
    王豔有些委屈:「侍侯我是你的義務,可你天天上班,有空侍侯我嗎?我也不用太久,就一個月!要萬一得了月子病……」老公卻說:「我媽就是自己做的月子,我奶也沒侍候她,她不一樣把我養這麼大,就你嬌氣,人家是生的,骨縫都開了,才怕有月子病,你一個剖的,怕啥月子病?我早上把飯給你做好,你中午熱一下,晚飯我下班回來再做,或者我買菜,你想吃啥自己做。」
  • 有一種寶媽,把別人科學養娃稱之為「裝」
    我認為,凡事過猶不及,養孩子這件事也是如此,既不能過於精細,也不能過於「粗放」。令人感到好笑的是,這兩種極端寶媽往往互相鄙視,精細養娃的寶媽覺得粗放養娃的寶媽無知,粗放養娃的寶媽覺得精細養娃的寶媽「裝」。在我看來,這兩種思想都是錯誤的。
  • 「二寶出生後我後悔了」,二胎寶媽哭訴帶倆娃太累:你們別學我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二胎開放後,大多數寶媽都被問過「生二胎嗎?」面對這個問題。有寶媽果斷搖頭:家裡已經有一大一小了,老公是大娃,孩子是小娃,哪還敢生二胎!,一個人帶倆娃真的太累了,你們千萬不要學我。
  • 「你媽沒義務帶娃我媽也沒義務,誰生的誰帶」男子護母結果後悔了
    但是,這位寶媽覺得,孩子是跟老公姓,是公婆的孫子,自己媽沒義務帶娃,帶了最後也是一場空。然後,老公就跟她吵起來,最後話趕話,說了句:「你媽沒義務帶娃我媽也沒義務,誰生的誰帶。」寶媽一聽就生氣了,好像孩子是自己的一樣,自己十月懷胎,拼命生下孩子,最後帶娃也是自己一個人的事,難道老公就沒責任嗎?越想越氣,她就收拾東西帶著寶寶回了娘家,然後起訴離婚。
  • 「你媽沒義務帶娃我媽也沒義務,誰生的誰帶」男子護母結果後悔
    但是,這位寶媽覺得,孩子是跟老公姓,是公婆的孫子,自己媽沒義務帶娃,帶了最後也是一場空。然後,老公就跟她吵起來,最後話趕話,說了句:「你媽沒義務帶娃我媽也沒義務,誰生的誰帶。」寶媽一聽就生氣了,好像孩子是自己的一樣,自己十月懷胎,拼命生下孩子,最後帶娃也是自己一個人的事,難道老公就沒責任嗎?越想越氣,她就收拾東西帶著寶寶回了娘家,然後起訴離婚。
  • 「生雙胞胎兒子,公婆攆我回娘家坐月子」寶媽悶聲反擊讓全家後悔
    但是,我身邊卻有一個家庭,家裡一下子添了倆兒子,老人卻不高興。鄰居寶媽前段時間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當大家都去給她道喜的時候,她卻一臉不高興。我平時跟她關係還不錯,就悄悄問她怎麼了,她說:「生雙胞胎兒子,公婆卻攆我回娘家坐月子。他們說現在男女都一樣,孩子不能光讓他們帶。主要是倆孩子,他們怕累,也覺得孩子的奶粉、尿不溼等太花錢,所以就想讓我父母承擔。」
  • 養娃費錢是小事,關鍵是費爹媽
    前天晚上我心態扭曲地問孩子他爹:「你覺得養大一個娃費不費爹?」 他狐疑地看著我,想了一下然後說:「肯定費,你看,現在只要他一上課,我就要挨罵。」 他說的有道理,因為每次孩子一上網課,他就開始叮叮噹噹搗鼓那些廢銅爛鐵,噪音不斷,極度影響我的情緒,他能不挨罵嗎?
  • 我最後悔的事,就是讓我媽來帶娃,這位媽媽的話,讓無數人淚奔
    但小羽接下的話,讓我出乎意料,她說:「如果我媽不來幫我帶娃,可能就會有多點時間出去玩,每天鍛鍊下身體,上個月就不會累到高血壓犯了去住院。」聽到這段話,我們都沉默了,想起了在家裡幫忙帶娃的媽媽。如果讓婆婆帶娃,兩個陌生的女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習慣不一致,育兒觀念有分歧,一旦溝通不好,就會產生矛盾。所以,很多寶媽都選擇了讓姥姥幫忙帶娃。以至於網上還流行過這樣一句話:「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
  • 「我替你養孩子,我的孩子誰來養?」高齡父母生二胎,是生給誰的
    「我替你養孩子,我的孩子誰來養夫妻倆聽完說了一句:「我們歲數大了,不是還有你嗎?」女兒聽完這句話更生氣了:「哦,你們歲數大了,就要我替你們養孩子,那我的孩子誰來養呢?怎麼你們生孩子是給我生的嗎?那給你們帶孩子這筆帳怎麼算?
  • 養娃體驗之第九個月 | 我就是我娃最好的媽,就這麼自信
    大力說:養娃這件事太個人了,不說隔代,同輩之間的理念都可能截然不同。育兒難分對錯,我們就是要有自己帶娃帶得很好的信心:我的奶就是夠,我的方法就是合適,我就是我娃最好的媽。朋友形容:像個麵團發起來了331天,馬上進入第12個月,接著就是周歲了,我的養娃體驗也得抓緊時間寫了
  • 寶爸責罵寶媽帶娃不上班,寶媽大怒,回懟:我那不是懶,你帶娃嗎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從寶寶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寶媽要經歷很多的艱辛,在懷孕前期總是有孕吐的反應,這樣就會折磨的寶媽吃不下飯,沒有胃口,等到胎兒月份大一點,寶媽的身體就會越發沉重,行動不便,在懷孕期間,有的孕婦也會有感到精神的壓力,時而會有焦慮不安和緊張的情緒產生,這種情況就需要家人的關心與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