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峰:人民幣匯率與我國對外貿易和經濟基本面相符

2021-01-19 手機鳳凰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紫豪)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1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較上年末升值6.9%,波動幅度沒有超過歷史水平;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升值約4%,從歷史上看年度的波動幅度也是處於中遊。總的來看,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與我國的對外貿易和經濟基本面是相符的。

「在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下,人民幣匯率處於合理均衡水平,匯率變動對出口和經濟的正負影響基本相互抵消。」孫國峰表示,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取決於國內外經濟形勢、國際收支狀況和國際外匯市場變化等因素。總的看,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雙向浮動將成為常態,既不會持續升值也不會持續貶值,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孫國峰介紹,去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有所貶值,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有所升值,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又有所貶值。「這些匯率波動都是正常的,說明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有升有貶、雙向浮動成為常態,發揮了宏觀經濟自動穩定器作用,為央行根據我國經濟形勢自主實施正常貨幣政策創造了條件。」

他表示,我們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中國是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也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帶動了全球經濟的恢復,也有利於其他主要經濟體未來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進程。

上證報記者 史麗 攝

相關焦點

  • 央行孫國峰: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 雙向浮動將成為常態
    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1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談及人民幣匯率走勢時指出,2020年末,央行對美元匯率較上年末升值6.9%,波動幅度沒有超過歷史水平,比如2007年、2008年的波動幅度;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升值約4%,從歷史上看年度的波動幅度也是處於中遊。
  • 央行: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將成為常態
    來源:證券日報網 劉琪本報記者 劉琪針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1月15日國新辦舉行的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較上年末升值6.9%,波動幅度沒有超過歷史水平,比如2007年、2008
  • 央行:人民幣匯率既不會持續升值,也不會持續貶值
    2020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較上年末升值6.9%,對此,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1月1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個波動幅度沒有超過歷史水平,從歷史上看,年度波動幅度處於中遊,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均值為6.90元,和2019年均值也是持平的。
  • 事關人民幣匯率、貨幣投放、螞蟻金服等問題,央行最新發聲來了
    人民幣匯率是否會繼續升值?螞蟻金服整改進行如何?2021年通脹形勢如何判斷?美國新一輪刺激方案對中國經濟金融會有哪些影響?1月15日,國新辦就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出席發布會並回應熱點關切。2021年貨幣投放量是否會增多?
  • 「穩」字當頭支持經濟持續恢復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導】 面對2020年國內外複雜局面,中國人民銀行靈活把握貨幣政策調控力度、節奏和重點,為疫情防控和「六穩」「六保」等營造了穩健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陳雨露表示,2020年我國主要金融指標運行符合預期,金融體系運行平穩。主要表現在:一是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2020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0.1%,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累計新增19.6萬億元,比上年多增2.8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3.3%,比上年末高2.6個百分點。
  • 央行孫國峰:貨幣政策應加強國際協調,「三支柱」維護宏觀經濟均衡
    去年以來,全球經濟同步復甦,中國經濟增速也企穩回升。不過,在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中國潛在增速放緩、去槓桿進程持續的大背景下,央行的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管理將將如何推進?針對上述話題,近期,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在舊金山聯儲發表了英文演講。
  • 人民幣匯率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分析人士表示,本輪美元走強更多為短期情緒驅動,人民幣貶值缺乏基本面支撐,加之國際收支流出壓力今年以來有所改善,人民幣匯率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   據統計,10月份以來,發達經濟體貨幣中,日元、歐元、瑞郎對美元分別貶值10.5%、5.8%和4.2%;新興市場貨幣中,馬來西亞林吉特、韓元、墨西哥比索對美元分別貶值7.2%、6.5%和6.1%,而人民幣對美元只貶值了3.5%,只有美元指數升幅的一半。
  • 人民幣匯率糾偏基本完成
    話音還未落,銀行間外匯市場和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急升,銀行間匯市交易價逐漸接近中間價,收盤報在6.3990,較中間價略微升值0.03%。    分析人士認為,匯市的劇烈震動已告一段落,前期所積累的中間價扭曲和貶值壓力基本釋放,當前的匯率水平與經濟基本面基本相符。
  • 盧之旺:宏觀經濟變動仍決定人民幣匯率基本走勢
    DATA: Bloomberg宏觀經濟風險因素需大力關注一是疫情由境外回傳至境內可能引發的二次衝擊,將對經濟運行產生超預期影響。年初至今人民幣對多數貨幣升值,僅對避險貨幣日元和瑞郎及歐元和丹麥克朗溫和貶值。人民幣相對CFETS貨幣籃子年初至今已升值1.79%。
  • 人民幣匯率為何創2年來新高?會否繼續升值?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對《財經》記者分析稱:「美元貶值加快,帶動人民幣被動升值。同時中國疫情首先得到有效控制,在中國經濟和外貿形勢依然看好的背景下,貨幣政策空間比較大。央行也積極向市場釋放信號,既不希望明顯貶值,也不希望過度升值,以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 煦明經濟筆記︱人民幣匯率走勢回顧與展望
    筆者最近在做一些關於國際收入比較的研究,有件事情讓人感覺多少有點「沮喪」——儘管2015年和2016年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速有6.9%、6.7%,遠高於美國的2.9%和1.5%;但是如果將人民幣計價的GDP換算成美元計價GDP的話,過去兩年中國經濟規模的增長速度與美國差不多,也就是說中國經濟相對於美國經濟的大小几乎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 降準、降息、房貸利率、人民幣匯率……剛剛,央行和銀保監會權威...
    剛才孫國峰司長說的大概就是這兩個意思。【香港經濟通通訊社記者】有觀點認為新的LPR機制會增加人民幣的貶值壓力,請問對此有什麼看法?謝謝。孫國峰:最近媒體和輿論對人民幣匯率關注比較多,今天其實主題是LPR,我也可以再回應一下。
  • ...M1和M2增速為何大幅上升、未來是否降息、人民幣匯率走勢如何……
    縱觀我國歷史數據可以發現,M2增速上一次這麼高水平還是在2017年3月末,創下了近兩年新高。2000年以來,M2同比增速情況對此,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表示,3月末M2增速上升比較多,總體上看,是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 人民幣匯率重回「6時代」 如何看待人民幣匯率的走勢
    那麼,人民幣近期升值的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看待人民幣匯率的走勢?麻辣財經採訪了相關專家。中國經濟基本面不斷向好,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提升人民幣匯率重回「6時代」,是市場用匯率變化,給中國經濟基本面投下的「信任票」。
  • 人民幣匯率符合中國經濟基本面
    人民幣匯率水平與經濟基本面基本相符;有貶有升,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中國年度第四條款磋商報告,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分別得出這樣的結論。針對近期熱議的人民幣匯率「破7」和所謂「匯率操縱國」言論,多方表示,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由市場助推,長期走勢則是經濟基本面決定的。
  • 我國目前匯率制度基本適合當前國內外局勢
    一、我國已基本退出對匯率的常態化幹預從匯率制度的發展過程來看,我國從2005年開始進行「匯改」。第一個標誌性的時間點是2005年7月21日,提出了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另一個標誌性的時間點是2014年3月17日,我國開始允許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日波幅由±1%擴大到±2%。
  • 鼠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區間在哪?什麼因素將主導行情?
    在2020年新年伊始連續升值後,進入鼠年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會將這一勢頭延續下去嗎?跨境資金如何流動?會吸引更多國際資本進入中國證券市場嗎?今年短短16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經累計升值了1.27%,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和離岸匯率今年以來盤中一度升破6.84和6.85。
  • 人民幣匯率的大歷史
    在人民幣匯率一天天「好起來」的同時,中國的對外貿易卻一直都是赤字(進口比出口多),外匯也一直都是中國最緊的資源,始終由國家集中管理,當匯率好到了極點的同時,我們的外匯也緊缺到了極點…… 為了獲取外匯,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個僑胞大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步伐,對外開放從此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 人民幣匯率持續半年提升|離岸人民幣|人民幣|匯率風險...
    年初為了應對疫情鼓勵企業從境外融資,曾將係數從1升至1.25,目前我國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經濟復甦加快,但與此同時宏觀槓桿率開始攀升,企業債務違約事件不時發生。在此背景下,為了避免風險進一步擴大蔓延,規避境外風險對我國的波動傳染,有必要加強對金融機構跨境融資的逆周期管理,因此此時下調調節參數也是應有之義。「下調參數屬於逆周期調節,同時也屬於應對疫情的臨時性政策退出。」
  • 人民幣匯率改革:歷史經驗和未來趨勢
    此外,兩市場間匯差顯著拉大,1993年,官方匯率基本維持在5.8左右,而調劑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則一度超過了11。在外匯管制的條件下,兩市場間巨大的匯差使得尋租腐敗現象日益猖獗。事實上,伴隨著當時國家市場經濟改革決心和力度的加大,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匯率市場化改革正在醞釀。  1994年匯率制度改革如期而至,成為我國匯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的裡程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