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有嗎?),822省考終於要來了,
各位小夥伴還在使用題海戰術,埋頭苦練真題嗎?
快放下你的筆吧,考前最應該做的是回顧總結、查漏補缺!
至於怎麼回顧總結呢,今天老司機我來帶帶你~
對於言語題而言,大家最頭疼的莫過於那長如「裹腳布」一般的題幹,往往一遍讀完之後總結不出來題目的核心內容,費時費力。很多小夥伴都在社區提問到底怎麼快速閱讀題幹?
今天,我就以片段閱讀中最重要、最基礎的「主旨概括題」為例來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快速閱讀題幹,提高言語答題效率。
本文總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先跟大家介紹一下何為主旨概括題,它有哪些需要掌握的基本要點。第二部分則以邏輯關係分類,並結合例題,向大家分享快速解題的思路。
一、基本要點
其實這些基本要點,大家在學習之初都會接觸到,但是大部分小夥伴都不夠重視,看一遍就過了,然後埋頭做例題。
然而,俗話說「打好地基才能建好房」,並且第二部分我的解題思路也都是緊扣了這些要點來的,所以我還是想再給大家復盤一下(慈祥微笑JPG),也希望大家再琢磨琢磨這些要點,這個時間是值得的~
主旨概括題分為主旨意圖和內容概括兩類題型,通常有以下兩種提問方式:
(1)內容概括: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介紹的是…
(2)主旨意圖:這段文字意在說明/想要表達的是…
主旨概括題的解題思路分為三步,分別是:
第一步:看問題、確定題型
第二步:閱讀文段找中心句或話題,這是最關鍵的一步。
第三步:匹配選項、對比擇優(在優中選優、差中選優)
在這裡我還要強調的一點是,一定要邊讀邊勾劃關鍵詞,尤其是那些讀題慢,甚至一道題需要讀兩三遍的小夥伴。勾劃的關鍵詞如主語、主題詞、動詞、形容詞等,它們是幫助你快速解題的關鍵。
二、邏輯關係略讀法
我們行測中常考的邏輯關係一般有四種,分別為轉折關係、因果關係、條件關係、並列關係,接下來我會結合例題向大家展示快速解題的思路過程,認真看噢~
01
轉折關係
轉折關係的典型表述為:雖然A,但是B。
其他還有:不過、然而、卻、其實、事實上、只是……
這種情況下要注意—轉折之後的內容為重點,且轉折前後的語義和感情色彩相反。
接下來我們看看幾道例題
【例1】在付費知識的市場宣傳重點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能有效地利用碎片時間,如在等公共汽車、跑步時進行學習和提升自我,進而有效管理時間。這種碎片化學習的方式雖然看似很靈活,並可以提高時間利用率,但科學研究表明,它不能真正地讓你吸收學到的知識,不符合大腦吸收知識的運行機制。那些讓你嘖嘖稱奇的金句,那些讓你醍醐灌頂的時刻,過不了幾日就會被忘得精光,更別提知識內化和遷移了。正如快餐雖然好吃,也有飽腹感,但並不代表有營養。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付費知識領域前景尚未明朗
B.付費知識的宣傳導向言不符實
C.學習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
D.「碎片化學習」的方式並不理想
【解析】
1、先看問題—「這段文字意在強調」,可確定此題為主旨概括題。
2、快速過一遍題幹,定位轉折詞「但」,轉折關係重點在轉折詞之後的內容,我們則重點閱讀閱讀後面的內容,「它」指什麼?看前面!定位到碎片化學習, 再快速瀏覽一下「運行機制」後面的內容,是對前一句話的詳細解釋,所以重點在中間那句。勾劃關鍵詞如圖所示。
3、再看選項,只有D提到了「碎片化學習」,選D。
【例2】在整個地圖學史上,有效使用地圖意味著看懂繪製在平面上的一系列抽象符號,然後將這些符號與當地環境的各種三維特徵聯繫起來,從而成功地確定自己的位置。但這並不是所有普通人都能夠做到的,而且不久之前,地圖本身也還是一種稀缺的人工製品,有些地圖還屬於軍事上敏感的機密。但是,能夠在手機屏幕上看到的地圖改變了這一切。
這段文字重在說明( )。
A.地圖學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
B.地圖繪製使用中存在諸多技術難題
C.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促進了地圖學發展
D.智慧型手機大大提升了人類生活質量
【解析】
1、看問題—「這段文字重在說明」,確定題型。
2、快速瀏覽題幹,定位轉折詞,比較麻煩的是,此文段出現了兩個「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最後面的轉折是重點,但是以防萬一,這裡我還是建議大家把兩個「但是」後面的內容都看一下,勾劃關鍵詞。
3、看選項匹配,只有C選項同時滿足「手機+地圖」話題詞要求,秒選C。
【例3】西方現代文論認為,一部作品產生後就是獨立的文本,和作者無關。然而這個原則卻不適用於中國傳統文學。中國古代的文學家,很多是朝廷的官員或預備官員,至少是讀書人,是文明的傳承者,他們的言行是社會風尚的風向標,文學承載著移風易俗的責任, 因此社會價值體系對文學家的人格有較高的要求。如漢代的揚雄寫過讚美王莽的文章, 因而被宋人看不起;嚴嵩的詩寫得好,但是後世讀的人少,詩集也少有刊刻怎能讓 禍國殃民的罪人立言不朽呢!古人雖也說過「孔雀雖有毒,不能掩文章」的話,但仍堅持「德藝雙馨」的文藝評論原則。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哪項符合傳統上中國古代對文學作品的看法( )。
A.文如其人
B.文以載道
C.知人論世
D.詩以言志
【解析】這個題的題幹長度有點「令人髮指」,但其實掌握方法後做起來比前兩個還簡單,不信我們來看~
1、看問題,確定題型(這步都熟了吧?)
2、快速瀏覽題幹,定位轉折詞「然而」,重點看然而後面怎麼說——「然而這個原則卻不適用於中國傳統文學。」又出現了指示代詞「這」,還是看前面,前面只有一句話,好說!提煉一下就是「作品和作者無關」。那然而之後的意思就是「作品和作者有關」。
3、再看後面的內容,都是一些用來論證的事例,略讀。
4、再看選項,文如其人不就是「作品和作者有關」的意思嘛!選A。
//////////
轉折關係就給大家舉這三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大家可以自己再找幾道例題去練一練,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種很常見的——因果關係。
02
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典型的表述形式為:因為…所以…
其他還有:因此、於是、可見、看來、因而、導致、造成、之所以…是因為(倒序)
需要注意的是,因果關係的句子中,正常語序強調結論,倒裝語序則強調原因。
【例題4】語言從來不是固化的,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任何一種語言的形成和發展,都 是使用這種語言的人們在生活中的約定俗成,可以說,語言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一個社會中人們的精神狀態和社會心態投射而成的具象。因此,網絡語言粗鄙化的現象不應當被視作孤立的語言問題來看待,粗鄙化折射出的浮躁心態、社會發展中積累的戾氣等問題,恐怕比語言粗鄙化本身更值得關注。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語言是人類精神狀態和社會心態的反映
B.網絡語言的粗鄙化應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
C.語言研究應以語言隨著時代發生的變化為重點
D.應重視網絡語言粗鄙化折射出的社會問題
【解析】
1、看問題,確定題型
2、快速瀏覽題幹、定位因果關係標誌詞「因此」,正常語序,結論是重點,主要看因此後面的內容。
3、邊讀邊勾劃重點詞!如題標紅所示。
4、看選項,先排除A、C,簡單點匹配關鍵詞就直接選D了。複雜點我們不妨看看B選項,網絡語言的粗鄙化應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意思是說,我們現在並沒有把它當成社會關注的問題,題幹有這樣的意思嘛?沒有!題幹只是說不應被視作孤立的語言問題,所以還是選D~
//////////
因果關係相對簡單,這裡我就只給大家列舉一道例題,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必要條件,它比轉折和因果關係稍難,因為它的典型表述較為複雜,需要大家用心記一記。
03
必要條件
必要條件的典型表述有:
只有A,才B(只有有時會省略)
A是B的必要條件、前提、基礎、保障、途徑
必須、務必、除非…
此時,條件是重點,即A是重點,必須、務必、除非後面的內容是重點。
記住這些,我們再來看看例題
【例題5】近年來,隨著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有關食品的謠言甚囂塵上,給人 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困擾。在日前召開的中國食品闢謠論壇上,中國食品謠言智能預 警處理平臺正式上線,被寄予了破解食品謠言滿天飛現狀的厚望。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舉報的平臺和機制,把舉報機制納入食品謠言智能預警處理平臺,(此句是對前一句的深入解釋,略)從而對食品謠言治理進行閉環管理,才能真正建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有關食品的謠言甚囂塵上,闢謠預警平臺應運而生
B.食品安全謠言泛溢,建立舉報機制已經刻不容緩
C.治理食品安全謠言,不能僅僅依靠闢謠預警平臺
D.治理食品安全謠言,須先重視其舉報平臺及相應機制
【解析】
1、看問題,確定題型
2、依舊快速過一遍題目,這題省略了「只有」,我們迅速定位到「才」,條件關係,「才」前面的內容為重點,略讀前面的內容可知其為背景鋪墊。
3、閱讀「才」前面的內容,勾劃要點如圖所示。
4、匹配選項,ABC都相對片面,只提到「平臺和機制」其中一方面,所以選D。
【例題6】偷下懶,直接用羚羊老師教材中的一道題~,如圖:
【解析】
1、看問題,確定題型。
2、瀏覽題幹,定位關鍵詞「才」,重點在前面。
2、目前世界局勢波詭雲譎,中國必須掌握核心技術,在新時代才能避免受制於人。
3、匹配選項,選D,不用我過多解釋了吧?
//////////
講到這裡大家有get到一點快速閱讀題幹的感覺了嗎?用我上面所說的方法,熟練運用的話基本30秒左右即可鎖定正確答案,快點用起來!咳咳,回到正題我們繼續往下看~
04
並列關係
並列關係沒有標誌詞,但是會有並列的句子結構,因此大家在做題過程中要細心去甄別。
需要注意的是並列結構沒有重點,答案應提取共性,概括全文。因此,在碰到此類題目的時候,我們可以優先排除表述片面的選項。
【例題七】從頂層設計上看,我國工匠精神培育建設需立足於搭建協同保障平臺、開展不同主體間的多元對話、建構產教研協同發展機制以及強化職業院校精神培育功能。從協同發展的視角看,我國工匠精神的培養主體亟須根據自身的角色定位與職能屬性,強化市場管理制度,培育高品質消費市場,不斷完善技術技能人員薪酬體系,構建職業院校、實訓中心、企業三站式互動機制。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我國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策略
B.我國工匠精神培育的頂層設計
C.必須強化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管理
D.搭建協同平臺是工匠精神培育重心
【解析】
1、大概瀏覽一下題幹,勾劃如圖所示,可知此文段為並列關係,主題詞為「工匠精神培育」。
2、看選項,B、D表述片面,分別只表述了頂層設計和搭建平臺,排除。
3、再對比A、C,C選項「強化管理」題幹中並沒有提到,且將文段提到的內容概括為「強化管理」也過於片面,對比之下,A中的「主要策略」更為合適,選A。
【例題八】由於現今大學對自身職能以及職能履行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大學內部制度中缺乏教學的價值體現,教師在教學方面的努力、貢獻難以得到應有的承認,這樣就桎梏了教師的教育熱情,直接影響教學質量與大學的社會公信力。另外,大學及教師群體對「學術」內涵的窄化理解使得教學與科研相對立,未將教學上升到學術的層面加以理解。在大學中廣泛存在著對專業科研的學術認同,而作為知識傳播的教學則難以進入學術之列。
這段文字主要強調的是( )。
A.大學應提高對自身職能的認識
B.大學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C.大學必須提高對教學價值的認識
D.大學內部應對教學與科研一視同仁
【解析】這道題應該屬於大家看著就很頭痛的類型吧?因為點很散,乍一看完全不知道從哪裡能夠快速切入。別慌,我來帶大家捋一捋~
1、定位「另外」,並列關係,注意這種情況下先提醒自己——優先排除片面選項!
2、拿起手中的筆,勾划起來~
3、匹配選項,A、D選項片面,分別只提到了文段中的一個點,而且D選項有「與科研一視同仁」表述不夠準確;B選項「教學質量」非重點;C選項同時符合兩點。
//////////
到這4個常見的邏輯關係已經給大家介紹完了,7個例題做下來,大家有沒有發現其中最關鍵的兩步:一是定位邏輯關係詞,二是定位主題詞,邏輯關係詞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梳理題幹,主題詞則幫助大家快速匹配選項。
其實在很多真題中,主題詞排除法也可以單獨拎出來用,不信我們接著往下看~
三、主題詞排除法
所謂主題詞就是文段圍繞展開的話題。有時候我們在糾結兩個選項的時候,通過主題詞的方法可以幫我們快速排除鎖定答案。因為只要選項沒有主題詞,哪怕它是題幹的原文,也不會是正確答案。
一大段冗長的文字中,如何找主題詞呢?那就是尋找高頻詞和關鍵句中的論述對象。
比如:
國家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目標,是為了有效改善農村少兒的營養狀況和健康素質。由於各地的地理環境、食物資源、飲食習慣、傳統民俗不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在對各地農村少兒健康和營養狀況的實證研究基礎上,因地制宜地提出合理的食物結構和改善計劃。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A. 農村少兒的營養需科學改善
B. 各地的營養改善方式存在差異
C. 營養改善目標是通過研究來確定的
D. 地域不同,營養改善的目標就不同
【解析】這道題整個文段都在圍繞改善「農村少兒營養」這一話題展開。因此「農村少兒營養」就是我們文段的論述對象即主題詞。A項包含主題詞,論述也正確。B項只敘述了一個事實,且與文段主題詞無關。C項說法錯誤,需要通過研究來確定的是計劃而非目標。D 項說法錯誤,也不包含文段的主題詞。因此只有A選項正確。
主題詞除了可以在主旨概括題中幫我們快速排除錯誤選項,直接鎖定正確答案外,在語句表達的題目中也有很廣的應用。
如:「_______」,我們不妨拉開一個比較長時段的歷史來觀察。傳播史告訴我們,新媒體之新是相對於舊而言的,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新」的媒體,以及由此而來的新的文化政治。文字的書寫對於結繩記事是新的,雕版印刷對於竹簡刻字是新的,金屬活字印刷技術較於手抄和雕版印刷是新的。所以,「新」這個東西並不值得我們手忙腳亂。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A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在背後
B潮流永遠不待人
C太陽底下無新事
D時間是變化的財富
【解析】分析整個文段,都是在圍繞「新」這個話題展開的,因此「新」就是這個文段的主題詞,因此我們橫線處所填語句也要與「新」這個話題有關。再看選項,只有C選項與「新」有關,選C。
這樣可能會有小夥伴不放心,想再檢驗一下,去匹配其他選項的意思,看看是否符合,這樣花的時間比較長,我建議在匹配較為困難的情況下可以採用代入法,把這個選項代入看是否適用。
//////////
以上就是片段閱讀快速讀題的一些小技巧啦,最後再跟大家強調三點:
1、在平時練習時儘量做到每道題只讀一遍。
2、在選項有糾結時,要把糾結的選項代入文段中,誰跟文段的主體詞接近,誰跟文段最接近誰就是正確答案。
3、勾劃詞,而不是句子,否則勾劃的內容很長相當於沒有勾劃。
「
另外,一個正經的宣傳&廣告↓
如果大家有想看的乾貨內容——歡迎給我留言!
臨近考試,非常樂意為大家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