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當孩子犯錯時,家長都喜歡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那就是——將孩子打一頓。中國人固有的懲罰觀念,就是打一頓長記性。當我們看到父母打孩子時,都會感覺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如果看到孩子打自己的父母,那麼我們就覺得違背了常理。
的確,孩子打父母是不對的,但是,孩子為什麼要打父母?打父母的背後是家庭環境的影響還是孩子自身的性格問題?才更加值得我們思考。
最近,一段孩子打自己母親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使得很多人對一些教育問題產生了深思。事情發生在武漢的一個地鐵上,人來人往的早高峰期,每個人都在按照自己的行程走路。
突然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陣騷動,一個身穿白色褲子的女孩雙手插兜往她母親身上跺去,看起來每一腳都在用盡了自己的力氣,而她的母親身上拿著大大小小的包裹,面對自己女兒的暴力行為,竟然也不躲避,甚至怕自己孩子看不到自己而生氣。
當身邊人看不慣這種行為而指責女孩時,女孩母親卻拉著那位路人眼神示意他不要說話。等到了地鐵進站時,身穿白褲子的女孩也不管拿著行李的母親,而是頭也不回地進了地鐵。她母親一看自己女兒上了地鐵,急忙拿著行李追了過去。
等母女倆都上了地鐵,剛才圍觀的路人紛紛議論到:「這女孩咋回事啊,怎能打自己母親,是不是精神有問題。」又有人說:「你看她母親面對她女兒這種行為也不反抗,一看在家裡母親就是弱勢一方。」
孩子的行為可以看出家庭環境,孩子充滿暴力,不是在家裡被慣壞了,就是受到了暴力的影響。作為父母,在對孩子好的同時,也要注重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而且教育孩子也要掌握方法,不要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所以,面對孩子犯錯,要注意一下幾個問題:
1、懲罰的目的在於讓孩子記住教訓
很多時候,因為孩子犯錯誤的本質超出了家長的想像空間,這個時候的懲罰就容易成為父母情緒的發洩口。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犯錯,自己的情緒就會先暴躁起來,不問緣由先將怒氣宣洩到孩子身上,而不是弄清楚孩子錯在哪,怎麼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所以父母要懂得懲罰的目的是什麼,懂得給孩子進行思想教育。
2、懲罰不一定就要靠武力
很多家長是信奉「武力解決一切的」。不錯,武力在一段時間內是可以讓孩子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但是,將武力施暴給孩子,孩子的暴力會不會施加給另一個人?孩子的暴力傾向會不會一直增長?這些問題是需要父母思考的,懲罰不一定就要靠武力,對孩子的懲罰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3、懲罰可以是雙向的
這個其實就是希望家長可以讓孩子具有和自己的同等地位。因為孩子犯錯誤,也從側面反映出家長教育的失誤,家長也有責任。所以說,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可以實行雙向錯誤,同時也給孩子培養責任意識。
孩子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家長行為的一個縮影,家長約束好自己、教育好孩子、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導向,也是負責任的表現。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